理工大学课程主题论文

时间:2021-03-20 10:16:30 论文 我要投稿

理工大学课程主题论文

  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方法,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理工大学课程主题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理工大学课程主题论文

  摘要:

  本文就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建立数字化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搞好教学的互动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学习方法;信息道德

  一、解决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需不需要建立一个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群体教授内容是不是应该不一样,怎样做才能更适合面对的群体?怎样与各种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授课内容与社会上计算机考试内容如何协调等问题?怎样提供第二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环境?需不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逐步加以研究、探讨并解决。目前,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首先加以解决,才能搞好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使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1.建立与专业结合的课程体系

  显然,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一样的,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即使这样,我认为基础教育也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因为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教授的课程只能是彼此独立的、割裂开来的,对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不利的。大家知道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都较为广泛,而不仅仅限于打字、文档处理,因此在计算机技术与相关课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而且是动态的课程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课程体系还应该体现不同专业的特性,例如学习语言类的学生,应该侧重语言方面的培养,结合当前机器翻译、语言数据库等相关内容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这样除计算机基础文化课外,还需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含“数据库基础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讲授,其深度应该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浅一些。当然课程体系的建立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需要我们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给予支持,还需要与目前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等等,但建立的课程体系必须从实用出发,因为惟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

  课程体系的建立,还要考虑到学时问题。因为每个专业的学时数国家都有明文规定,因此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占用大量的学时,这样就要求我们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化,又要考虑将其精炼、概要,使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课程体系的培养,既对计算机技术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又结合本专业学到了基本的技能,为将来的'再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动态性,即能随着本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课时。当然课程体系相对稳定是必须的,但应该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教育手段、技术的更新对专业、行业的影响,如果一味地追求稳定,必然产生学生走入社会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现象。

  2.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想搞好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除了建立好一个与专业结合好的课程体系外,还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能自主学习的平台,以弥补课时不足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并且也都搭建了各自的教学平台,因此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的环境已经具备。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平台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首先,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尤其是在文科院校,学生学起来较理工的学生要理解缓慢得多,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其方法要从实例出发,首先提出实例,然后对其分析、总结、归纳,最后得到结论。因此这个过程教师如果只讲解一次,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全部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多次重复学生方能全部掌握。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教授起来会觉得了然无趣,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将其过程录制下来,添加必要的多媒体环境,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一个加进了互动环节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去看、去学、去操作,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在学习模仿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而且通过这样一个环境也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没有教师的直接面对,学生完全靠自身的努力来掌握所需的知识,这本身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其次,在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开放式的教学手段是必须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授的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经过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人通过眼、嘴、耳三个器官来取得知识的效率是不一样的,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三个方面的优势结合,使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知识的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应鼓励这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立,有关这个问题,本人会在后面继续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3.协调计算机教学与社会考试的关系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获取计算机证书的一个目的。学生之所以参加社会上的相关计算机课程的考试,是为将来应聘工作取得一纸证书。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由于课时紧张而考试内容又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范围,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长春计算机基础教育年会上,各地方省市的院校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一方面我们教学的课时数较少,无法教授考证所需的全部知识:另~方面考证中的部分内容是纯理论的,与我们以应用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也不相符。但我们不能将教学工作因此就转向为考试服务,对考试的内容我们课上不能讲的,可以利用校园网这个资源来完成。首先,条件较薄弱的院校,可以直接将相关的内容挂到各自的校园网单位的主页上;条件较好的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学习系统,通过网络教学补充教学课时不足,拓宽教学内容,补充考证所需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补上相关的课程。

  二、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但在大学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即要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获得点金术,而非金子本身。如果老师教会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可能比直接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当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从应用角度出发,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1.面向应用的需求,建立新型的师生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的群体是各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因此教授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实用,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教学中教师应该能紧紧抓住当前社会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设新的计算机课程来取代已经过时的内容,并且要考虑到开设的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然这是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但绝不能因为硬件设备等原因就忽视传授新的技术、新的信息理论。

  过去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展开的,搞的是一言堂。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做调整。从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研究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利的,对架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负面影响,因此确定新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研究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上的理解能力上是有区别的,教授他们的内容必须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案例驱动方能奏效。当然案例提出的方式有多种,但如果是教师直接将案例提出,并解决问题似乎又过于直白,因此我们可以以案例方式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进来,由学生完成这些案例。接着教师就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教学的效果会好于“一言堂式”的讲课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拉得更近、更平等,并且增加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地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仅如此还要积极采纳好的建议,改正教学中不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能与我们切实做到平等,改善教学氛围。

  当然,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平等而忽视必要的制度。对学生的合理建议予以采纳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对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亲和力、有激情,这样学生才能被感染,乐意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2.建立数字化学习系统

  现在提倡课程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但面对不同的对象如何进行整合、使用何种手段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系统,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究。使用数字化的学习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我认为建立数字化学习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慢慢地形成一个成熟的学习系统。但在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满足专业要求

  为什么要强调适合专业呢,主要原因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导向等都是不同的,研发适合他们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否则研发出来的东西他们不用就没有意义了。如针对文科学生,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应添加实际操作的环节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操作、练习。

  (2)注重方式,适合学生学习

  由于专业不同,教学方式自然也不同,因此挂在网上的多媒体课件的学习方式必须认真研究,找出适合的方式、解决的手段。当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其方法会有所不同,但还是应该潜心研究找出他们的共性,同时可以使我们的课件制作工作量减少。

  (3)要有较好的信息反馈系统

  一个好的学习系统应该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将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快学生学习的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架构他们的自主学习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社会需要他们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大学时代正是培养他们这些能力的最后关键时期(中学时代由于高考等学业的压力使我们的学生错过了最好时期)。

  (4)随时更新

  由于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是越新颖越有趣越好,因此提供的环境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还应结合社会上的新技术、新知识,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与现实接轨,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到最新或较新的知

  3.建立互动的教学环境

  文科计算机教学与理工院校的学生理解能力上是有区别的,因此理工类的教师在备课、讲课时都必须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案例及任务驱动方式进行。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80年代末期出生的,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较多,思想也相对较活跃,因此如何能正确引导、与学生互动就成为教好计算机基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能解决好,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学生学习实际上是被动式的,缺少主动学习的环境,无法架构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互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1)启发式教学

  这个提法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的意思,但真正做到却非常不易!原因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对象是千变万化的,他们各自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因此启发的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这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需研讨的问题之一。

  (2)转换教学方式

  文科外语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我认为应模仿外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除了教师讲课外,还应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主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先积极地引导,积极地准备,尝试让学生结合专业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活动主体。这种互动的教学形式,不仅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利,并且能及时纠正同学们的错误的认识、认知方式,帮助他们架构科学的知识结构。

  创建互动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参与能力都得到了极高的发挥,因此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不会对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进行批判,反而会给予积极的肯定,当然还需要我们积极地引导,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得到发扬,创新意识获得培养,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再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的意识。


【理工大学课程主题论文】相关文章:

课程论文致谢词范文05-11

成高课程论文写作要求07-29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3000字01-23

主题班会课论文08-01

语文新课程师生沟通论文02-23

中班父亲节主题课程教案(通用9篇)05-16

贯彻课程理念,培养语文素养(教学论文)12-06

课程设计论文致谢(通用5篇)04-20

课程论文致谢词范文(通用32篇)04-28

大学美术鉴赏课程论文3000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