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之周岁礼

时间:2022-04-24 11:34:08 礼仪常识 我要投稿

传统礼仪之周岁礼

  在日常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礼仪之周岁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民间在给婴儿庆周岁生日时,常有“抓周”仪式。抓周,又称试儿、试周。“抓周”仪俗,各地基本相同,当日,父母为其沐浴后,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抱到厅堂八仙桌上去“抓周”。桌上摆着书、笔、算盘、秤、尺、剪刀、玩具等,任小孩自由抓取,以此预测小孩日后的前途、性格、志向和兴趣。

  据考证,“抓周”习俗由来已久。从历史文献记载看,抓周最早出现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中记述道:“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

  唐宋时期,这种习俗更为盛行。如武则天曾将皇孙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们嬉戏,“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记述:“(小儿)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其家罗列锦席于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彩缎花朵,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其日诸亲馈送,开筵以待亲朋。”由此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宾朋满座的热闹场面。

  到了清代,才有“抓周”之称。清朝皇宫抓周礼仪非同一般,所陈设物品与民间大不一样。如《国朝宫史续编》记载:“(皇家)抓周例用玉陈,玉扇坠二枚,金匙一件,银盒一圆,犀钟一棒,文房一件,果筵一席,内宫殿监奏交内务府预备。”

  抓周习俗不仅与原始信仰有渊源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们世俗等级观念、官本位心态的左右和推动。古往今来,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把某些阶层、行业(职业)视为显贵,将另一些视为卑贱,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富贵双收,飞黄腾达。如果自己已是命运不济无法实现理想时,则转而希望后代能显贵尊荣、光宗耀祖,便利用抓周来表达这种愿望和祈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人们已不再相信抓周预测未来之说,而今抓周活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以助孩子周岁欢乐之兴,对小孩志趣爱好和未来职业的关注,则是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务实细致的教育培养。

  周岁礼

  周岁礼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日,一般也将其看作诞生礼的结束。周岁时宝宝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仪式。分别是:抓周礼、开荤礼、除脚拌。

  抓周礼: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也在客观上检验了母亲是如何带领的,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抓周道具有算盘、书、笔墨、刀剑、官印等等,各有不同的寓意,呈弧形摆放在红布上,由宝宝自由爬行抓取。

  开荤礼:开荤礼无非是让宝宝形式上品尝一些有象征意义的食物,一方面说明小朋友可以吃荤食了,更重要的是对小朋友未来生活的祈福和祝愿!

  一般品尝的有天上飞的(鸡)、陆上走的(肉)、水里游的(鱼)分别寓意着一飞冲天、前程似锦、鲤鱼跳龙门。所谓小儿尝鸡,将把志立,鹏程大展,岂可小视;小儿尝肉,大有成就,既往开来,承前启后;小儿尝鱼,鱼游江湖,仓龙出海,奇志腾空;

  中华传统周岁礼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英文为Draw lots,是庆贺幼儿周岁生日的主要礼仪。这种礼仪在我国北齐(550-577年)时期就已存在,到了宋朝时期(960-1279)更加盛行,称作“拈周试睟”,后来在民间称作“抓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是父母为了给孩子筑基“培德树人”而进行的信仰风俗,在客观上预示母亲计划如何对宝宝童蒙养正。

  抓周礼以主宾入礼、长辈上坐、母亲梳头、父亲上香、长辈祈福、宝宝抓周、周岁长寿宴等七个核心仪轨进行。

  主宾入礼,是根据主人及宾客按长幼有序列坐。正坐后,主持人颂吉祥语开启宝宝周岁抓周礼,执礼官引领宝宝的父亲向宝宝的祖父母行礼并扶长辈上座。礼毕请宝宝的母亲用寓意平安吉祥的平安梳给宝宝梳头五次。主持人赞颂平安歌:“一梳智慧开,宝宝聪明又可爱;二梳财运来,宝宝财富滚滚来;三梳手儿巧,做啥都成宝;四梳人缘好,朋友多得不得了;五梳六梳梳成个长命百岁的好宝宝。”

  礼毕执礼官恭请宝宝的父亲净手、上香、告慰祖先喜得贵子,并祈福祖上给予宝宝福气。这时,母亲抱周岁宝宝缓步上前,给祖父母行礼,祖父母给小朋友戴上长命百岁锁,并感谢宝妈为家族添丁,外祖父母赠礼并祈福平安吉祥。祈福礼毕,由宝宝爸妈将宝宝抱进吾味书院文萃堂大青花瓷盘内,请众宾客环绕周边观抓周礼。执事早已在青花瓷盘内按序摆放了具有寓意的`抓周物件,依次有四库书房复原的乾隆帝阅读的天禄琳琅藏本《孝经》,雅乐府光盘、乐器箫,吾味书院竹简、算盘、古书,和芳苑厨房的糖盒、蒜、葱以及灵兰雅集酒令、茶香礼盒及饰品等物件。

  来源探寻

  一种习俗从发生形成到蔚为风气,应有一个时间过程。抓周在南朝已普遍流行江南,其发生时间当更早一些。故又有人根据民间流传的《三国外传》,将抓周的起源时间推前至三国时代。

  相传,三国时吴主孙权称帝未久,太子孙登得病而亡,孙权只能在其他儿子中选太子。有个叫景养的西湖布衣求见孙权,进言立嗣传位乃千秋万代的大业,不仅要看皇子是否贤德,而且要看皇孙的天赋,并称他有试别皇孙贤愚的办法,孙权遂命景养择一吉日。是日诸皇子各自将儿子抱进宫来,只见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牙、犀角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众小儿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遂册立孙和为太子。然而,其他皇子不服,各自交结大臣,明争暗斗,迫使孙权废黜孙和,另立孙亮为嗣。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七年,便被政变推翻,改由孙休为帝。孙休死后,大臣们均希望推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选中年过二十的孙皓,这时一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养采用的选嗣方式,不由啧啧称奇。其后,许多人也用类似的方法来考校儿孙的未来,由此形成了流被(pi)江南的“试儿”习俗。

  还有人认为,“试儿”习俗的源头可以溯及先秦,其实是楚地崇神信巫文化的产物。《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楚共王无嫡子,想在五个受宠爱的庶子中选嗣,乃遍祭名山大川,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又以一块玉璧遍示名山大川,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然后将此璧秘密埋在祖庙的庭院里,让五庶子依长幼次第进庙拜跪祖先,谁正好压在埋玉璧的位置上,他就是神灵所确立的王嗣。年龄最小的楚平王被抱进祖庙后,两次下拜,均压在了玉璧的璧纽上。但楚共王最终把下跪时两足各跨玉璧一边的长子(即楚康王)立为太子。大臣韦龟甚有感慨,以为此举违背了天命,故嘱托其子于平王,其后平王果然在楚国内争中坐上了王位。这段载于史传的故事,与孙权选嗣的传说何其相似,亦可看作是“试儿”之俗的滥觞。像这种用抓阄式迷信以预测判定小儿终身的巫术,理所当然地为崇尚质朴、重视教育的中原儒家文化所不取,这也正是“试儿”术长时期只能在南方地区传承而不能流向北方的重要原因。颜之推以批评口吻叙及此俗,亦是这个缘故。

  究竟是什么观念导致产生了抓周试儿的风俗,学者的见解亦有不同。有人认为这一风俗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即以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人世间的吉凶祸福,在其发生之前都是有征兆的。它本是原始人因无法解释和把握强大的自然力量与人类自身命运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观念。故以抓周来预测前程,不惟愚昧荒谬,也表现为思维方式上的倒退。也有人认为,抓周其实是人的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吉。还有人指出,抓周是一种在家庭内进行的俗信活动,并非社会性的风俗,但它的信仰根源确是物人相触互感的巫术观念,其仪式及期日正是创造这一神秘氛围的选择。作为卜戏类民俗事象,它以儿时的偶然接触来对未来作出必然的判断,自然是荒谬而非理性的。不过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同时又有一定的家庭游戏性质,因此也不同于迷信活动,只是一种颇具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

【传统礼仪之周岁礼】相关文章:

最新端午之礼作文03-14

传统成人礼之家长寄语03-07

中国传统文化礼作文12-17

饮食礼仪之西餐礼仪08-20

商务宴请礼仪之西餐礼仪11-18

饮食礼仪之吃西餐礼仪08-20

西餐之入座礼仪08-20

中餐礼仪之饮酒的礼仪常识05-11

个人交际礼仪常识之穿衣礼仪05-10

模特礼仪之商务礼仪常识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