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题

时间:2022-11-04 10:55:45 练习题 我要投稿

阅读练习题15篇

阅读练习题1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阅读练习题15篇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表示画家心灵艺术的探险史的光荣与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关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曹国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足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贞也。

  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摘自宗白华《论素描》,有删改)

  1.下列关于素描和白描及水墨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和物的灵魂,轻装简从,不去关注纷华灿烂的色彩。

  B.素描、白描及水墨法,都是画家心灵和物象交融的产物,是油画的基础,且价值和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C.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所使用的抽象线纹,既能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写出画家心情的灵境。

  D.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画家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让物象直接启示其真形,画家流露其手法与个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线画以飘逸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其祖师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B.唐代吴道子的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线纹动荡、自由、起象而取势,素称吴带当风。

  C.有曹衣出水美誉的北齐画家曹仲达,其线画人物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他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

  D.以线示体,到宋元时已达到高峰,其时的花鸟画曲线纯净优美,花鸟体态轮廓高贵圆满,有意味很深的立体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但与西洋画素描却有历史性差别:前者追求形神互映的境界,后者注重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

  B.中国的线描与水墨是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宋元以来,因受印度晕染法及西方素描之影响,终至衰落。

  C.一切造型艺术之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这源于素描之价值,及其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形神之精神。

  D.唐代水墨渲淡画派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间接接受了印度晕染法的影响,因其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也属于素描之一种。

  答案:

  1.B

  2.C

  3.B 答案解析: 1.且价值和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表述有误,原文是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2.他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没有依据

  3.中国的线描与水墨终至衰落不是受印度晕染法及西方素描影响的结果

阅读练习题2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的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是( )

  A.盛馔(zhuàn)稻草(dào) 猥鄙(bǐ)

  B.篓子(lǒu) 蹲伏(dūn) 叫嚣(xiāo)

  C.引吭(háng)冥顽(míng) 愚蠢(yú)

  D.分娩(wǎn) 窥伺(kuī) 滋味(zī)

  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B.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

  C.它(大白鹅)伸长了颈,左顾右盼。

  D.每逢它(大白鹅)吃饭的时候,就躲在篱边窥伺。

  3.作者在写白鹅的叫声时,将之与______比较,突出它的叫声“_______”;与______比较,突出叫声“_______”。写它的步态,与_______比较,突出白鹅的________。

  4.第1段中,把鹅和哪些动物进行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第2段中加粗的“这”字指代什么?

  6.选文第2段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如何?

  7.从第3段文字中可知,这一段从 的角度来写鹅,主要表现鹅的 特点。

  8.这三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专项题 答案 1.D2.D3.鸭严肃庄重狗严厉鸭从容不迫4.把鹅和鸭、狗进行了对比,写鸭叫声的小心翼翼,写狗叫声的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更加能够反衬出鹅叫声的“傲慢之气”。

  5.指“鹅的步态”。6.对比更能突出鹅与鸭的差别,突出鹅的个性特点。

  7.鹅吃食傲慢8.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的。

阅读练习题3

  处分

  汤其光

  夏季的雨是头急脾气的驴,说下就下。这不,刘庄村因为背靠河,两三场大雨过后便漂了起来,整个村泡在了水里,把村委会主任张大保忙得够呛,又是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又是日夜带领民兵巡视河堤。一场雨使他瘦了整整一圈。

  现在天总算有些放晴,虽然太阳在暗灰色的云里穿来穿去,有点无精打采,张大保见了还是高兴得恨不能飞上天亲它一口。心里绷紧的弦一松,困意便袭来,他正恍惚着往家里走,准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时,村文书急匆匆找到他,说镇政府让赶紧统计下被雨淋塌的房子报上去。张大保就冲文书摆摆手,有点不耐烦地说:咱村倒房的不就张老三的两间吗?前天人还是咱俩背到村委会的呢。你还请示个啥,报上去就是了。

  张大保想起前天转移张老三的事就有点心惊肉跳,庆幸自己去得及时,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张老三是村里没儿没女的五保户,当初还不是五保户的时候因为贫穷,盖房子时能省就省。房子历经这几年的风雨考验后,早就和张老三本人一样疾病缠身了。前天,张大保在组织群众清除田间积水时,心里老感到还有一件什么事没有做,还是文书无意提醒了他。等他跑到张老三家一看,房子在大雨中变了形,墙体正向一边倾斜。摇摇欲坠这个词当时在张大保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和文书二话不说,冲进屋里背起张老三就走,直到在村委会把他安置好后,俩人的心还在狂跳呢。

  见主任不满,村文书不知怎么有些委屈,哭丧着脸比划着说:可是他的房子并没有倒啊,还是那要倒不倒的老样子,也只能算是危房,与这次上报倒房户的条件不符,没法上报啊!

  竟然还没有倒?真奇了怪啦!走,瞧瞧去。张大保惊诧万分,一脸不解。

  到地方一看,真跟文书说的一样,房子还歪歪斜斜地竖在那儿,像是正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准备与大雨继续搏斗,张大保重重地叹口气,问文书:这还不算倒房?

  不算,这次规定房体被淋受损或倒塌才算。这只能算危房,标准是不一样的。文书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该死的房子,怎么就不倒呢?怎么怎么就不倒呢?张大保急了,自言自语反复地说。因为房子不倒就没法上报,不上报哪来的补助,没有补助房子就不能重新盖。张大保越想越急,走到房子旁,看着欲倒的房子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向房子就是一脚:你怎么就不倒呢?

  房子轰地发出声闷响,倒了。张大保和村文书愣了片刻,相互对视一眼,不知为什么反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镇倒房验收组来村里验收了张老三的倒房。又过了半个来月,张老三搬进了新房。就在张老三搬进新房的当天,镇纪委接到举报,下来了调查组,说村主任、文书在上报倒房时弄虚作假,人为地把房子推倒。调查组找到张大保,张大保承认踢过一脚,还说了不关文书事,并在询问笔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了检查。既然举报基本属实,张大保很快便挨了个党内警告处分。处理文件下达后,张大保中午一回家便满面笑容地对老婆说:给俺炒俩菜,俺要喝两杯,这回挨处分值。

  恰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镇长打来的。镇长说:知道你小子有委屈,赶紧过来我们喝两杯好好聊聊。放心,这回我掏钱。

  放下电话,张大保突然感到自己好像真有了委屈,鼻子酸酸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摘编自《天池小小说》,略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开篇把夏季的雨比作一头急脾气的驴,突出了夏雨急迫迅猛的特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根源,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张老三是刘庄村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水灾中被张大保从摇摇欲坠的危房中救出,后又因得到补助搬进新房,实属幸运。

  C.文书是镇政府文件内容的了解者,他推动了张大保脚踹危房的情节,成为张大保行动的见证者和形象的烘托者,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D.在乡村背景下,这篇小说塑造了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以及镇长等基层干部形象。语言质朴生动,极具民间性,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E.小说旨在通过描写水灾后村委会主任张大保为上报村民危房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传达出讽刺意蕴,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答案】C D

  【解析】(选对一个得2分。A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根源错,张大保受处分是因为有人举报他弄虚作假。B项实属幸运错,被救与搬进新房都得益于张大保的关心与帮助。E项小说虽具有讽刺意蕴,但主旨却在于表现基层村官一心为民的淳朴品质和关心群众的工作作风。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流淌着浓浓的温情,并没有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2)小说第3段的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补充了危房险些夺人性命的情节;

  ②展现了村主任张大保一心为民不顾危险的品质;

  ③为下文危房最终成为倒房作铺垫,反衬了文件的教条死板。

  【解析】(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本段插叙的具体内容和涉及的人物情节,然后联系全文,分析和概括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3)村主任张大保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一心为民,不计辛苦。在水灾中日夜忙碌,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带领民兵巡视河堤。

  ②不畏危险,不顾个人得失。在水灾中先是冲进五保户张老三摇摇欲坠的房中背起人来就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后又心急于帮助张老三得到补助搬进新房而一脚踹倒危房,却不计个人得失。

  ③勇于担当,心地坦诚。镇纪委接到举报调查倒房事件时,勇于承认自己踹倒危房之事,并说不关文书的事,坦然接受了处分,彰显了基层村干部淳朴为民的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解析】 (1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答此题,要重点抓住小说中张大保的言行和心理活动去分析。

  (4)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后,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你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否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不是画蛇添足。

  ①农村基层干部张大保身先士卒、急人所难、不计个人安危与得失的精神理应得到肯定,镇长的电话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②在张大保受委屈遭处分时,镇长的电话使小说充满温情。

  ③结尾这样写,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④有利于展现张大保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利于展现出心系百姓、体恤民情的基层群体干部形象,使作品在一定的讽刺意蕴的背后主题变得更积极。

  (观点二)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是画蛇添足之笔。

  ①如果不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会使坦然接受处分的张大保淳朴高尚的基层村官形象会更加突出,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个性也会更加鲜明。

  ②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对张大保受到处分表示理解和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小说所折射出来的深刻的讽刺意蕴,让人觉得温情有余冷峻不足,引人思考的程度削弱了。

  ③小说结尾如果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就戛然而止,故事情节会更加紧凑,更能令人回味。

  【解析】观点鲜明2分,言之成理,要点清晰6分。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结尾与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的关系作答。

阅读练习题4

  康乃馨

  仲禾

  ①在花丛里,我的情绪一直提不起来。下岗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开了这间花店,生意却平平淡淡,真不想干了。

  ②店里冷冷清清的,门外的法桐发出一阵阵“哗哗”的声响,初冬的风像威严的队列,啸叫着一拨拨地过去,已经变得稀有的阳光从玻璃窗无力地钻进来,我独自一人瞪着天花板出神。

  ③“吱嘎”响了一下,我连忙直起身,这是今天第一位顾客。门只开了一小半,钻进来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女孩,头上梳着两个小翘辫,笑脸红扑扑的。走进来,小女孩的双手紧握在胸前,紧盯着一株深红色的康乃馨。

  ④“小朋友,你要买花吗?”我问道。

  ⑤“阿姨,”小女孩仰起脸,小手伸到我面前,“我想买一束康乃馨。”她手里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小钞票。

  ⑥“你喜欢花是吗?康乃馨挺贵的。” 我有些意外。

  ⑦“钱不够吗?”她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似乎要着急起来。

  ⑧我摇摇头:“你买花送给谁?”

  ⑨“嗯,送给我的爸爸妈妈。”

  ⑩“那他们怎么不来呢?”不知怎的,我开始喜欢起这个孩子来了。

  小女孩抬起头看着我说:“嗯,他们不知道,他们……下岗了。”我微笑着对着她,“你怎么知道的,妈妈告诉你的吗?”

  “不是,是我自己发现的。原来都是姥姥来接我放学,现在不是爸爸,就是妈妈来接我。他们没告诉我,可我能看出来,他们一到晚上,就窃窃私语。”听着她的诉说,我笑了,半蹲在她的面前。

  “昨天晚上,妈妈哭了,还叹气,爸爸不叹气,也不哭。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还没真睡着呢。”小女孩笑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

  “他们说明天一早就去姥姥家,我知道姥姥家有一辆崭新的小推车,上面还写了字,我认识是‘早点’两个字,我们幼儿园大班的王老师教过我们。”她的大眼睛忽闪了几下,表情严肃起来,

  “明天很早很早他们就去卖早点豆浆去了,天多冷啊!”她的嫩小的肩膀禁不住缩了一下,“我要好好上学,不能帮他们了。老师说,康乃馨代表爱,我想买一束漂亮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明天一早他们出门时一定能看到啦,他们把花插在小推车上,那多漂亮啊,是吗,阿姨?”

  望着她稚嫩的小脸,我嗓子眼里堵塞了,说不出话来,眼眶里突然潮湿了。一年多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早已是个枯燥至极了的人了。

  ○16 “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妈妈也不知道呢。够了吗,阿姨?”

  ○17 “够了,够了孩子。”我从水银样的池水里拿起一束康乃馨,又配上白玉般的百合,火焰似的非洲菊,乳白色的丁香,淡白浓紫相间的三色堇。

  ○18 “孩子,非洲菊代表坚强和勇气,百合花代表纯洁美好,三色堇代表活泼可爱……”我把花儿用缀满蓝星星的塑料纸包好,系上一根浅绿色丝带,然后轻轻从她手里拿了一张小票,我知道——这样孩子才会收下这花束。

  ○19 在辅满金黄色落叶的人行道上,小女孩蹦跳着走着,那束花儿在女孩的肩上和她的小辫儿一起在风中轻轻舞动。目送着这个小人儿,我仿佛看到:冬日清冷的早晨,街角上会有一对动作还很生疏的卖豆浆的夫妇,他们崭新的小推车上,插着一束花香沁人、花枝明媚可人的花儿,在寒风中陪伴着他们忙忙碌碌,陪伴着他们一起迎接渐渐升起的胭红的朝阳。

  ○20 望着小女孩的背影,一股新鲜纯洁、美好坚定的情绪在我的心里慢慢升起,渐渐充溢了全身,仿佛那束康乃馨,在这冬季里悄悄地绽放着,绽放着。

  14.依据小女孩为父母买花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小女孩前来给爸爸妈妈买花

  ①

  ②

  感动

  ③

  赞赏

  我目送小女孩离去

  ④

  15.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答:

  16.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感染“我”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一)阅读《康乃馨》,完成第 14—16 题。(共 15 分)

  14. 答案:

  ①喜欢②小姑娘讲述买花的原因③我为小姑娘选花、包花、送花④祝愿

  评分:本题 4 分。每空 1 分。

  15. 答案示例:用虚写(想象)的方法描绘了小女孩的父母在寒风中卖豆浆的情形(如从照应和

  象征来谈亦可);寄托了“我”对小女孩父母再就业的美好祝愿。

  评分:本题 4 分。写法 2 分;内容 2 分。

  16.

  答案示例(一):

  小女孩为父母买花,引起我的好感。描述卖花原因,我感受到她是一个聪明懂事、充满爱心的小女孩。她的行为令我感动,使我的内心不再枯燥,并主动为小女孩选花、送花。

  我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勇气、纯洁、美好。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给予我“美好坚定的情绪”,给下岗后,生意冷清的我以希望和勇气,重新点燃我生活的热情。

  答案示例(二):

  小女孩用零花钱送父母康乃馨,引起我的好感。“天多冷啊”“缩”等语言、动作,让我感到小女孩的懂事,体谅父母,令我感动。 “亮晶晶的大眼睛”“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等神态,我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活泼、可爱。正是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给予我“新鲜纯洁、美好坚定的情绪”,给下岗后,生意冷清的我以希望和勇气。

  评分:本题 7 分。内容 2 分;性格特点 2 分;对我的影响 2 分;语言 1 分。

阅读练习题5

  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日出而起,日落而归。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泉边散步。大雪扫山的傍晚,它们躲开口喧闹到雪水河里爽饮。偶尔也会看到老兔独自离开营院,随心所欲地走在通往荒原的山径上,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它是在默默体味着它们一家拥有一座山的快乐吗?

  在距离野兔那块自由天地的不远处,驻着一个汽车连队。百十个兵在军号声中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起床、早操、出车、开会、熄灯。兵和动物,相安无事。

  时间在昆仑山静悄悄地流逝了半年。这天,一只灰鸽子不知从何处突然飞到军营里。它站在战士们当年搭地窝子的残墙上,尾巴一撅一撅地急叫着,似乎在呼唤什么。灰鸽子肯定是长途跋涉而来,要不它为什么灰头土脸地显得那么疲惫?一噢,它是没有地方栖身,无家可归呀!昆仑山从古至今树木不落根,鸟儿筑巢少依托。

  一连好些天,每到傍晚,外出的灰鸽子就飞回军营,悄没声地站在残墙土过夜,光天赤身,风雨不避。静静的军营生活因为添了一只鸟儿而变得快乐,兵们自然也多了一份情趣。但同时也让他们的心不安起来,无遮无掩的墙头毕竟不是灰鸽子的久呆之地!一天深夜,陡地飘落起大雪,次日清晨,兵们看到披着一身雪被的灰鸽子变成一个雪桩,呆立不动,他们实在心疼却又不知如何使它温暖?

  兵们发现灰鸽子从残墙上消失,是在半个月后,那天清晨班长马安良早早起床,照例端着一小碗虫米,给灰鸽子送到残墙下。他惊喜万状地看到灰鸽子从兔窝里悠悠哉哉地走出来,抖抖翅膀飞上了墙头。奇了,怪了!难道昨晚它钻进兔窝过夜吗?

  细心的马班长,不声不响地观察了野兔与灰鸽子共栖一窝的和谐情形:兔们住在里端,灰鸽子栖身洞口。兔的满足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大度地让了步,又有了遮风挡寒的墙,何乐而不为!至于灰鸽子,能在走投无路时免费得到一个家,这已是求之不得的了,即使做出点牺牲也心安理得。

  兵们在紧张的军事化生活之余,绝对不会忘记住在军营一隅的伙伴。早送它们出门,晚迎它们归家,还会时不时地给它们送上一顿美味的晚餐。

  军号照样喷亮,队伍照样整齐。高原军营生活就这么简单,没有额外的负担,只有平静的氛围。静静的昆仑山,静静的军营,静静的野免和灰鸽!

  这天清晨,我看见高天下,一对翅膀在晨曦中闪亮,那是兵的黎明在飞翔。我祝愿:昆仑山永远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

  1.文章“”的“静”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 分)?

  答案:体现在自然环境的静(1 分)和氛围的平静、安宁(2 分)

  2.文章写部队营院一角的一窝野兔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引出对灰鸽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案:写野兔主要为突出环境的安静(l 分),写灰鸽主要突出氛围的宁静、和谐(2 分),目的是为深化主题服务(1 分)

  3.文章结尾“我祝愿:昆仑山永远静下去,昆仑军营永远美下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愿?( 4 分)?

  答案:收束全文,揭示中心。( 2 分)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永远和谐、世界永远和平宁静的美好心愿。( 2 分)

  4.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 分)

  答案:以小见大的方法(2 分)

阅读练习题6

  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元曲,几乎满篇月光,中国古代文人,鲜有不写月光的。月光历世照着我们,总是那样如期的圆,如期的缺,那样的清辉,那样的如水。

  只是近些年来,我见得它少了,模糊了。它缓缓隐退于我的生活,数月,经年,没有看到它在窗前升起。它曾是那样皓皓满天,现在它怎么了,我已很难见到它。然而,我知道它仍在,仍存在于天空,存在于我内心的某一角落,却已是锈迹斑斑。

  是夜,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我的心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我缓步登上楼阁晾台,向天空望去,可它在哪呀?前面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我看不到它。

  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妻问我何去,我无法对她说。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因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那些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飘浮迷漫。霓虹灯在辨认着各色人脸,彩色探照灯,把商业大楼照得通体辉煌。在一人造小山上,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它怎么了?竟有些黯淡,也小了许多,全然不像旧时月。我看到它的脸,有不易察觉的愁容和倦意,它病了吗?那么无力、微弱、无奈,像老人被无边喑哑所围绕。它淡淡地照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无语的松柏,用它的残缺唤醒着我体内的残缺。多年了,月光渐去渐远,我一直生活在没有月光的生活中,那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谁能说没有月光的生活不是一种残缺。

  我童年的月光,可不是这个样子。

  彼时,月光是明亮、洁净的,一尘不染,尚带有原野上植物那丝丝的甜味。在南阳盆地腹地,一个小村庄中,木格子窗内,煤油灯结着浅浅灯花,我和李白、杜甫、陆游等我所敬仰的诗人先贤,频频相会在一本本发黄的书里。他们的诗句让我迷醉、颤抖。每每抬头,向窗外望去,满院皆是月光,那月光像水,似银,从高空流淌下来,在地上铺厚厚的一层,把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撑满。枣树叶子一明一暗,像无数闪动着的小眼睛。蛐蛐在墙角处鸣叫,青蛙在村边此起彼伏。它们在疯长着,使这些月光更亮,更有力。村西就是终年流淌着的涧河,水草浮动,鱼虾成群,清澈见底。此时正无声地把大片大片的月光,运向不知道的远方。我的母亲和领居家的三婶,坐在院中纳鞋底,她们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的雕像。此时,月光已融入了我的身体,融入了我的生命,它照在土地上,因此也就变成土地;它照在村舍上,因此也就成了村舍。后来,无论我到何处,在有月亮的晚上,我总要留意向天上看去,月亮就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只是我很纳闷,为何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我所看到的月光,总像是掺了某种不洁的杂质,某种病态。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若古人所说:月是故乡明。有一次回乡,我故意选择了有月光的日子,目的是看月,寻找往昔失去的月光。奇怪的是,故乡的月光也同样含有杂质和病态。一次,我把这种对于月亮的感觉说给一位朋友听,他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说罢,二人相对无言,心中都有着深深的失落。

  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够长出更为繁茂的月光。只是现代人已没有这种心境,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

  何处才能找到我幼时的月光?

  (选自《大地无语》,河南文艺出版社)

  14.文章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概括“今时月”和“旧时月”的特征。(4分)

  15.文中写“我童年的月光”,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16.请简要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我的心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3分)

  (2)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够长出更为繁茂的月光。(3分)

  17.请结合全文探究现代人为何“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6分)

阅读练习题7

  家谱漫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俗,而祭祖的习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感激先人的情怀;然而对于每个家族来说,那么多从未谋面的先人是如何被纳入到祭奠和追怀的对象中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家谱了。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血缘关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重点记录家族里面重要人物事迹的家族历史文献,又被称为族谱、宗谱等。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家谱的形式并不相同。在北方,家谱又叫谱单,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清晰地记录家族血缘发展过程,还可供后人悬挂供奉。南方的家谱则要详细得多,除了家族血缘世系发展图外,还有序言、凡例、家训族规、族产、坟茔、契约等与家族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这些内容被装订成册,存放在祠堂里面,因此家谱又被称作谱书。谱单和谱书就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文字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了。

  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还曾有口承家谱、结绳家谱等。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家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当时,由国家设立谱局、选取谱官统一进行家谱的编纂工作,并与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相配合,共同维系世家大族的贵族地位。宋明以后,家谱沉降到庶民社会,开始成为庶民家族尊祖、敬宗、收族的文献依据。此后,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的体例也不断得到完善,并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民间修谱传统。

  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4大部分:一是谱序。谱序多由家族名人或族外名人撰写,主要包括此次修谱缘起与目的、修谱经过、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及谱学理论等,目的是宣扬祖先功德,使子孙敬祖向善。二是凡例。凡例是家族思想的总括性表述,规定了家谱纂修的基本内容与首要原则,可以说是家谱纂修活动的纲领性文字。三是家族世系。世系是家谱的核心部分,也是家谱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传统的世系记载方法提出家谱要重点记载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五服以内族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指家族排行、父祖何人、婚姻情况、官爵情况、生卒情况等。在始祖方面,家谱通常会以古代名人或传说人物为始祖,例如姜姓家谱认为炎帝是姜氏的始祖,并会在家谱里面记载炎帝的历史传说。四是重要家族文献。主要包括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以上便是家谱的主要内容,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各个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方面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为什么家谱在传统社会中得到这样的重视.呢?这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统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都知道,魏晋以来,国家选官、个人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致使人们开始重视记载家族郡望、源流及世系,所以家谱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宋明以后,随着国家选官体制的改变,家谱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渐渐消失,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也被打破,民间私修家谱的风气开始逐渐盛行,家谱成为传统宗族组织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宗族民俗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着延传家族历史、服务现实生活的多重功用。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家谱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家谱又被称为族谱、宗谱等,它的存在使得许多家族在祭祖时能够祭奠和追怀那些从未谋面的先人。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献,其最主要的内容是记载家族血缘关系发展的过程及家族里面重要人物的事迹。

  C.虽然家谱的起源时间目前没有定论,但家谱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习俗关系密切却是不争的事实。

  D.家谱在中国北方通常叫作谱单,在南方通常称为谱书,谱单和谱书是我国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谱书的内容较为详细,主要包括序言、凡例、家训族规、族产、坟茔、契约等与家族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

  B.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谱序,二是凡例,三是家族世系,四是重要家族文献。

  C.家谱内容的组成形式不仅有南北差别,而且由于各地风俗、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组成还呈现多样化。

  D.宋明以后,家谱在宗族民俗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加强宗族内部管理、延传家族历史等多重作用。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家谱记录了一个家族繁衍发展的历史,为后人尊祖、敬宗、收族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B.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历史资料,对研究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C.魏晋时期,由于国家主要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所以家谱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维系世家大族的贵族地位。

  D.中国传统的家谱都记录了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重要家族文献,延传家族历史。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以偏概全,原文是说谱单和谱书就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文字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了。

  2、答案:A

  解析: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除了家族血缘世系发展图外,还有的内容。

  3、答案:D

  解析:以偏概全,从原文中的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各个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方面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可知,并非所有的家谱都记录了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重要家族文献。

阅读练习题8

  古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9.文章开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古藤”?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于“古藤”,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并指出导致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根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结合原文,说说它的具体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而看这藤,乃真气色”。

  参考答案:

  9.反复、比喻、拟人。形象地刻画出“古藤”外形的怪异,泻染“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难。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作张本、铺垫。

  10.惊奇——敬慕——景仰。其间变化源自作者对生命的认识的深入。

  11.古藤赖于依附支撑的大树倒塌之后,古藤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历经风霜雨雪的考验,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12.古藤饱经1300年的风霜雨雪,并且失去了赖于依附的大树,但仍能顽强地活着;有“气”。古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有“色”。由此可见,“古藤”“乃真气色”。

阅读练习题9

  阅读《故乡》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题1: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生活__________________而辛苦,闰土为生活__________________而辛苦,别人为生活__________________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对下面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B.“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C.“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D.“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的意思是月光不明,暗淡无光,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小题3: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奔波劳碌 辛勤劳苦 处心积虑(钻谋、妄为) 杨二嫂。

  小题2:D

  小题3:这个充满哲理的结尾告诉我们: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为希望奋斗,才能创造新生活。

  略

阅读练习题10

  秋韵写意

  孙守名

  再过半个月.深秋的背影便会渐渐淡褪。看窗外的秋与往年并无二致,还是不紧不慢地将各种树木的枝叶由绿变淡、变黄、变枯。天空显得愈发高远,没有飞鸽的哨音。阳光静静地,缓缓地.划过阔远的高空,不留一丝痕还。北方的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赏秋,在城市不如乡村。城中的秋色,多藏匿在游人杂杳的公园或斜仄的小巷,那窒闷的场景会让你对秋生出一丝怨尤。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齐整方正的盒子楼,把秋的韵致切割成一丝一缕的淡淡的比伤和绝望,那些被逼迫得失去了性情的红枫绿杨也在落叶飘散中尝到了无人赏玩的失落和悲伤。

  乡村的秋意却让人赏玩到十足。走在原野中,扑面而来的全是深秋的气息二满地的枯草,脚踏上去软软的,那种酥麻的感觉从脚跟渐渐浸入肢体.然后沁入心脾。裸露的土地,现出自然的色泽,让人感到回归母体的本真。透过稀疏的树林.会看到那条静静斜躺着的小河.河畔少有人走,河水也已变得瘦削,清澈得像极了淡远的天空二阵阵秋风吹过,凉意袭上心头,是那种清爽的感觉。

  秋的恬淡、疏远,非要在清冷的夜晚才能感觉得深透。凉风袭人,秋雨时至,找一处破旧的陋室,点一碗油灯,饮酒少许,微醇更佳,静对一卷古书,想万千心事,这种情韵实在是把玩秋意的最佳境界。夜半时分,秋雨点点滴滴,一任惆怅的心情浸润在浓重的秋意中。这时.睡意全无,穿起夹衣,走出屋门.站在廊下,听那深秋的天籁之音,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品味秋的滋味必须人到中年。那时,秋已不单单是纯粹的秋色秋意,还有种种对人生的感悟在里面。人生苦短,经历如曲折深幽的小径.那些流泪的日子时常伴随身边,悲欢离合,伤心痛楚,屈辱惆怅,无所不有。时光愈长.感受愈深。个人感悟,家国情怀,往往交织在我们的情感深处。一旦遇到令人伤感的秋意袭来,积久的情怀意蕴必然会如冲决堤岸的江河,瞬急填满胸怀,令人情不自禁,感慨系之,涕泪交流。

  古人悲秋,大多也是在经历过坎坷、挫折、悲苦或苦难之后,那种悲苦的况味不是有着同样磨折的人是品玩不到的。游子思乡,是被诗家写得烂熟的主题,有些也恰恰正是他们的余身历程。出仕为官,突遭变故,被贬岭南,正是秋意方浓,友人相送,自有一番愁苦心情。岭南僻远,相知无几.三年五载,必有相思之苦。南国的秋,和北方的相比.个中况味,诗家自知。

  秋天是个诗意的季节。赏秋.需独自一人。清早出门,在无人的小巷中静静地走.什么都不要想,脚步要放缓,让秋的凉意穿透心怀,抬头眺望淡远的天空,那真是一种惬意。当阳光初升,便信步朝回走,脚下的片片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小心翼翼地迈步.不要惊动那些失意的生命,这是一种悲悯情怀。走回家中,坐在桌前,一杯牛奶,一张早报,看透过玻璃的秋光入室,静静地洒落在放于桌椅旁的书页匕让心情随着秋色秋意开始一天美好的时光。

  秋意最美是在傍晚。远飞的鸿雁早已无影无踪,惨淡的阳光落入山后,暮色渐起.群山隐退,大地间一片沉静。坐在小院内,捧一杯清茶,将自己隐沉在夜色中,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秋的静谧,秋的清幽.秋的诸多况味。其实,秋的味道是苦涩的,只有那些饮过苦药的病人才能真正感知秋的深层意蕴。由春至夏再到秋.也正如人的艰辛一生.已过中年将至老年,那是最令人怅惘而心悸的。

  年轻时节,不要总是想着品读秋意,那会让你过早地消磨掉意志和诸多情趣。秋的意味就像一杯醇酒,只有等到所有的苦痛都经历一香之后,才可去慢慢品润。品尝秋色,不宜急迫,要淡定,要恬然.轻轻入唇.让丝丝秋韵渐渐润泽舌尖,轻轻地嚷饮,最后再渐渐进入佳境。

  北国的秋,有一种淡然清幽的韵味,一叶而天下舞秋,秋风,秋雨.秋意,秋韵,这秋.你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我愿意在你的怀抱中,静静地入眠,做一场如诗似画的幻梦 … …

  1.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赏秋,在城市不如乡村” ? ( 4分)

  答:

  2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每小题 3 分)

  ( 1 )当阳光初升,便信步朝回走.脚下的片片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小心翼翼地迈步,不要惊动那些失意的生命,这是一种悲问情怀。

  答:

  ( 2 )其实,秋的味道是苦涩的,只有那些饮过苦药的病人才能真正感知秋的深层意蕴。

  答:

  3 .第六自然段中,作者用了较多笔墨写““古人悲秋”,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4 .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淦释如何赏秋,请找出感悟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 ( 7 分)

  答:

  参考答案:

  1 . ① 城市杂沓、逼仄、窒息的环境不适合赏秋,让人心生失望与悲凉。( 2 分) ② 乡村视野开阔,秋的气息浓厚,使人心生清爽之意,能赏玩十足。( 2 分)

  2 . ( 1 )秋叶似蝴蝶翩然,描摹出了叶落之态,这一想象之句,有着无尽的美意; ( 1 分)“不要惊动了失意的生命”,则表达了作者对细微生命的呵护与敬畏之情。伦分) ( 2 )秋之成熟,秋之零落,恰如人之中年,走到了生命中最艰辛之处。( 1 分)那些经历了病痛煎熬、坎坷磨砺的人.才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彻的认识与领悟,才会对秋之意蕴的感知更进一层。( 2 分)

  3 . ① 写古人悲秋,突出点明古往今来,历尽苦难境遇的人,对秋的赏玩,有很多相同之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2分) ③ 写古人悲秋.恰是为了引起下文对在傍晚欣赏秋意的描写,诊释更深的人生主题.即赏秋多在中年.青年时代赏秋会消磨掉意志和诸多情趣。( 2 分)

  4 .示例:本文文笔流畅平实,风格恬淡,情感沉郁饱满。(2分)长短句、整散句相结合,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1分)作者提到的赏秋方法很多,如去乡村赏秋,韵味十足;如在傍晚赏秋,看见最美的秋意 … … 特别是在第九段中最后两句,作者把赏秋比作“如饮一杯醇酒”,生动形象地写出秋的无尽韵味;(2分)再巧妙运用动词,“轻轻人唇”“吸饮”“进人佳境”,写出了品尝秋色需要舒缓安静的过程,如饮醇酒.芬芳有味。( 2 分)

阅读练习题11

  ①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如同一条无用的旧闻,却仍占据着头版头条。

  ②对于许多从没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中,只有很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进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宫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③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一介平民对于故宫的想象。

  ④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宗教。

  ⑤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为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死亡以后,死还会继续进行。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没有人会在几案上巴掌大的玩具迷宫里迷失。迷宫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⑥贝尔托卢奇的《末代皇帝》中,有宣统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他试图在二维的世界上获得第三维,他甚至企图获得上帝那样的全知视角,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巨大的建筑。是宫殿,使得圣君主不再像俗众那样,只是匍伏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众,是否能看清他们领袖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他是否站立在宫城之上已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即使上面站立的是一具木乃伊,万众一样会顶礼膜拜。午门的三面城墙形成一个“凹”字,刚好适合聚拢广场上的欢呼,并把它加工到悦耳的强度。

  ⑦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果有人对宫墙所庇护的权威感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宫墙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你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⑧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放大。 .

  ⑨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梦想就是给我们提供恐惧的契机。

  16.作者在文章为什么要写“贝尔托卢奇的《末代皇帝》中,有宣统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5分)

  16.①承接上文结尾,用事例证明“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2分)

  ②作者是在为自然引出下文对城楼与皇帝的理解议论作铺垫。(3分)

  17.“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7.①运用了设问和象征的修辞手法。(2分)

  ②作者对比几种颜色之后,最后选择红色给午门涂漆,用红色象征故宫的帝王尊严权力和暴力血腥。整个设问强烈表达出作者对帝王至高权威的置疑和对争夺帝王的暴力的批判。(4分)

  18.作者在午门外产生了哪些联想?最后得到了什么感悟?(6分)

  18.①想象着很多年前一介平民对于故宫的想象;(1分)思考人们建造宏大宫殿的深层原因;(1分)(还联想到贝尔托卢奇的《末代皇帝》中宣统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1分)又假想自己会给午门漆上象征权威与暴力的红色的油漆;(1分)最后想到自己曾见过的夜里黑色的午门(1分)。

  ②最后得到感悟:梦想就是给我们提供恐惧的契机。(1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说故宫是“一条无用的旧闻”,认为故宫已没有任何价值,没有资格拥有显赫的位置。

  B.“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作者认为这是不变的真理,而帝王却不明白这个,被宏大的宫殿迷惑。

  C.在作者眼里宫殿城楼可以把人变成图腾,让万众顶礼膜拜,因而站在城楼上的人并不那么重要。

  D.作者在第⑧段对夜里看到的午门的描绘,营造出幽静神奇的意境,让人感到万分的敬畏。

  E.文章虽然开头提到故宫,但文章并没有对故宫里的景点详细描写,只是在午门外展开联想,表达了对故宫和历史的思考理解。

  19.A、D(4分)(A“认为故宫已没有任何价值”表述错误,作者并无此意。D“营造出幽静神奇的意境让人感到万分的敬畏”表述不准确,应该是“营造出幽暗诡谲的意境,让人感到万分恐惧”)

阅读练习题12

  1919年,22岁的丰子恺从浙江一师毕业,初出茅庐的他也开始了积极的“艺术追求之路”。他来到上海和他的浙江一师校友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了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西洋画的教学工作。

  丰子恺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一年间,渐渐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他依稀地感觉到自己对西洋画了解还不够全面与深刻,他想窥见西洋画的全豹,想去西洋画盛行的日本留学。就这样,丰子恺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踏上了去日本的轮船。在短短的10个月求学生涯中,丰子恺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不仅全面学习了西洋画,还熟练掌握了日语。

  丰子恺回国后,受到夏丏尊的邀请,来到了上虞春晖中学任教。作为李叔同先生的嫡传弟子,丰子恺深得大师人格风范之真传。每次上课,丰子恺都早早地来到课堂,端坐于先生席上,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而又做得极其认真。

  不仅如此,丰子恺与学生间平等互助的教学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一日授课,丰子恺教导学生:“不论画什么都要抓着其特点。比如,你们画一张我的头像,就抓着我的前额宽、下颚尖这个特点,像个狗头似的。”边说着随手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倒置的三角形,添上几笔之后,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丰子恺的漫画像。随即又把眼角嘴边修改几笔,然后对大家说:“你们看这是因为你们画得好,丰子恺笑了。”说完重新改了几笔说:“这是因为你们画得不好,丰子恺哭了。”

  在春晖中学,丰子恺开辟出一个新的绘画境界,创立了中国漫画的雏形— —以西洋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在一次参加春晖中学的校务会时,丰子恺随手画下了神态各异垂头拱手伏在会议上的同事,画完后又恐学生见了不好,便把这些画贴在了门的背后。端详着这些画,丰子恺兴趣盎然,而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包皮纸、旧讲义纸、香烟壳的反面都成了画纸,有毛笔的地方就成了画室。一幅幅的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平凡中带着奇特,浅显中带着深奥,风韵独特地展示着人世间的琐碎平凡,让人回味无穷。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丰子恺的画,其后,《文学周报》等报刊也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开始真正有了“漫画”这一名称,“子恺漫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人们所熟知。

  丰子恺的漫画多以儿童为题材,在丰子恺看来“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他曾说:“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孩子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孩子们)样的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他生性爱真善美,歌颂真善美。反对虚伪凶暴丑恶。他认为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人,孩子本性善良,孩子活泼可爱。所以他歌颂孩子。”丰一吟在回忆父亲时深情地说。

  “我们在他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下,自然也不会做出虚伪凶暴丑恶的事来。例如,看见蚂蚁在搬家,决不会去有意踩死它们,反而搬来许多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队伍的上面。有来人走过,就劝他们跨过小凳子。”丰一吟说。

  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让人敬佩,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了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这种根据儿童兴趣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在“狼爸”、“鹰妈”等高压教育盛行的今天,尤显弥足珍贵。

  丰子恺爱孩子。然而,他的爱不是毫无法度的纵容之爱,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溺爱。他希望孩子们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丰子恺共有七个儿女。1947年,丰子恺五十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无供给子女义务。”

  从这份“约法”可以看出,丰子恺给儿女以独立的爱,让已经“独立”的子女过自己的生活,这已远远超越了旧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既不向儿女索取回报,也不为儿女安排所谓的舒适的生活,而是让儿女走自己的路,过自己该过的生活。

  丰子恺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们。

  据丰羽回忆,工作后的第一个月,他就在父亲的要求下从家里搬了出来,丰羽理解父亲和爷爷的这种做法。“当时我也不觉得他狠,他要求你搬出去,不再供养你,是希望你独立,早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给别人添负担。”

  (节选自《丰子恺:文心画意 寄情予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丰子恺在教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时,感觉自己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洋画,为了更好地掌握日语,他毅然去日本留学。

  B.丰子恺创立的中国漫画雏形是用西洋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人的形象,中国真正有“漫画”这一名称,是起于1924年的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

  C.丰子恺的孩子看见蚂蚁搬家,就用凳子来保护它们;丰羽搬出家后对父亲的理解,这些都表现了丰子恺对子女的正面影响以及教育有方。

  D.丰子恺既不为儿女安排舒适的生活,也不向儿女索取回报,而是让儿女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这为中国传统的“孝道”增添了新的内涵。

  E.本文通过记叙丰子恺教书育人、创立中国漫画以及对子女教育等情节,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他不同于常人的一代大家的人格风范。

  2.丰子恺作为教师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子恺在教学、绘画、教子三个方面有哪些突破传统的做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教育子女上,丰子恺主张采取根据儿童兴趣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而当今社会很多人赞同“狼爸”、“鹰妈”的高压式教育,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练习题13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1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19.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

  20.(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1分)

  参考答案:

  16.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17.B 18.A

  19.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0.洁身自好 高洁 (意思接近即可)

阅读练习题14

  好望角/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问题补充:

  3.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4分)

  14.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15.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

  16.结合全文,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4分)

  17.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阅读练习题15

  沂蒙咏叹

  赵统斌

  沂蒙山,这座鲁东南最庞大的山系,隆起在我心空已经很多年了。起初,有关它的影视资料和传说,给我的感觉,不是丰赡和雄伟,苍茫和舒扬,而是贫瘠和荒凉,沉重和压抑。板垣军团、大青山突围战、摩天岭、孟良岗这些词汇所涵盖的内容,使这座大山在若干时段内一直承受着血与火的洗礼。山民们也在这种洗礼中,从固有的木讷和善良生发出不尽的勇气和激情。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赋予,山与人,也都在这硬性的接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执着而坚毅的秉性。

  真正走进沂蒙,投入大山的怀抱,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当红叶盖头般蒙上山顶,我第一次来到沂蒙山,那是一个落叶缤纷的深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十几年前,我就会背诵这首古诗,但一直在想象中设置情景,今天终于对应上了,可苍浑俊秀的沂蒙山却亦真亦幻起来。这时,就有一首再熟悉不过的民歌飘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传唱了整整七十年的《沂蒙山小调》,明快悠扬,柔美甜脆,就像一阵山风,令人清爽;又像一股山泉,令人润泽;还像一杯老酒,令人沉醉。

  听着这样的歌,踏着松软的针叶,望着雨后的蓝天白云,在红、黄、绿织就的彩色山林里穿过,倏忽间,一座碎石砌成的小院出现在眼前。噢,白石屋村到了。往远处看,十几座大致相同的院落散排在这三面环山的簸箕里。《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这个小山村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这首民歌。于是,这一山石林立、树木蓊郁的僻静之所,便到处飘散着《沂蒙山小调》的优美旋律和地下印刷所刚刚出炉的《大众日报》的清新墨香。在那个时期,这里可算得上世外桃源了。而今斯人已去,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阮若珊于1999年题写的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沂蒙山也因这曲小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望,成为响遍山东乃至全国的品牌。

  小院的主人正在摘柿子。柿子就像红灯笼一样,挂满一树又一树。夕晖中的剪影,如诗如画。树下排列的条筐里,装载的除了丰收的喜悦,还有美好的憧憬。一个柿子下口,青涩和香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当黄色的连翘点缀上山腰绿色的裙裾,我又一次来到沂蒙山,那是一个风飞花舞的仲春。

  尽管春风春雨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山的容颜,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千崖飞瀑、万壑争鸣的季节,山间便显得有些空寂。但当西山石壁上那张硕大无比且惟妙惟肖的中国地图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来自心灵的震撼,又一次使我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竟无一言。不管是鬼斧神工的自然天成,还是人定胜天的伟大壮举,似乎都不重要。热爱亲人,热爱家乡,并由之热爱祖国,是一种血脉贯注的情愫,是谁人都无法消解的情结。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如果说《沂蒙山小调》是对沂蒙山自然的咏叹,那么,《红嫂》中的唱段则是对沂蒙山人文的咏叹了。只不过《红嫂》让我想起了《南征北战》、《沂蒙颂》等,这里的人文融入了太多阶级和党派的成分,加进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不然,红嫂的原型明德英明明是在1941年用乳汁救了一位抗日小战士,为什么改为1947年救了一位解放军呢?这样为一时之需而扭曲事实的做法,会被历史的长河淘洗成什么样子,是不言自明的。倒是最近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沂蒙》,更给人些历史的真实感。

  此类话题,自然是沉重的,也是不识趣的。

  那就走一走八华里的原木栈道,去与先贤对对话吧。

  鬼谷子王禅是在山上修行过的,岭巅,溪旁,树丛,草甸,很多地方都有他的遗存和传说。行走间,松边一块突兀的巨石上,现出一个砚台样的水池,这就是孙膑砚了。孙膑与庞涓跟鬼谷子学习兵书的云蒙山,到底是不是这里,那是历史学家考辨的任务。可《孙膑兵法》的竹简却是在这山下出土的,由此追寻临沂的先贤,这里竟是一片充满灵性的热土。当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一一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能不感到惊诧吗?

  走完山岭上的栈道,来到翠云观,一株千年何首乌令人生慨,经历几多风霜雪雨,依然满头秀发,茂密的叶子,青翠欲滴。它没有人类的欲望,没有人类的争斗,没有人类无端生发的那些所谓奇思妙想。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它只是自由自在地生存着,什么也不想。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生活得简单一些呢?就像这株何首乌。

  我的沂蒙咏叹

  蒙山沂水寄情长,小调一曲传四方。风物粲然飞入眼,心清虑淡好挥桨。

  19.简要说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20.纵观全文,作者写《沂蒙山小调》有什么用意?(4分)

  2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归纳作者咏叹沂蒙的内容。(4分)

  2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存理念?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9.(4分)沂蒙山和沂蒙人执着而坚定的性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其中还有人为强加的种种政治因素,(2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一些影视资料和传说失实的宣传的批评。(2分)。

  20.(4分)(1)借《沂蒙山小调》展示了沂蒙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便于抒发作者由衷的向往之情。(2分)(2)《沂蒙山小调》是沂蒙山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成了沂蒙的象征,借此咏叹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2分)

  21.(4分)苍浑、俊秀、清新的自然风光;贯注在沂蒙人血脉中的爱家、爱国朴实的人文精神;孕育了古圣先贤的源远流长的丰厚的文化底蕴。(答出3点得满分,缺少1点扣1分。)

  22.(6分)(1)追求活得真实自然。真实自然的才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像《沂蒙小调》一样凭真实自然,才能传唱天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3分)

  (2)追求活得简单自由。像文章中写到的千年何首乌一样,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无端生发的奇思妙想,简单自由地生存,方能历千年而不衰。(3分)

【阅读练习题】相关文章:

阅读练习题11-04

《南辕北辙》阅读练习题及阅读答案06-16

阅读理解练习题06-16

《秋景》的阅读练习题06-15

《窗外》的阅读练习题06-15

诚信的阅读练习题06-15

《公输》的阅读练习题06-15

阅读题的练习题06-15

《白鹅》阅读练习题06-13

信任阅读练习题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