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12-14 09:49:01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从能来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现象。现在正是孩子们探索风的好季节。在幼儿园,会听到孩子们在议论: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昨天我看见广场有放风筝的,飞的可高了;今天风大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就让孩子围绕"风"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风的秘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风的存在,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萌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请家长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2、物质准备:风车、扇子、电风扇、吹风机、塑料瓶、塑料玩偶、针筒、视频《风的危害》和《风能的利用》、风的音效、各种植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感受风的存在

  1、设置情境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请小朋友猜一猜他会是谁呢?打开门欢迎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吧!门外什么也没有,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们的朋友是谁吗?

  二、尝试制造风探索风产生的原因

  1、提问:我们今天请来的是我们的"风"朋友那风是哪里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

  2、投放各种材料,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制造风"。

  3、交流讨论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风来的?(幼儿边回答边演示)

  (2)幼儿互相尝试同伴造风的方法,进一步感觉风的形成。(边尝试边思考)

  (3)为什么一扇、一捏、一挤、风叶一转动就会有风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当我们一扇、一捏、一挤压、一开开关风叶转动时,空气就流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三、风的基本特征请幼儿相互合作,两人互相对着扇风,请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风是什么样的?

  小结:风是摸不到、尝不到、闻不到、看不到的一种气体。

  四、游戏:大风和小风幼儿分别戴头饰扮演各种植物,听音效用肢体表现小风来时植物怎样动,大风来时植物怎样动。

  五、通过短片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观看短片《风的危害》后提问:风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怎样减小风灾?

  2、观看短片《风能的利用》后提问: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风能?

  六、教师总结,以游戏《风车和风儿共游戏》结束活动风车想请小朋友与风儿一起做游戏,大家快举起你的风车一起欢迎我们的风朋友和我们一起游戏吧。(幼儿随音乐玩)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幼儿去户外放风筝或去参观风能发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和难点:

  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材料准备:多变的云视频、各种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回顾和交流幼儿关于多变的云的已有经验。

  引导语:这段时间,我们在晴天、多云、阴雨的天气带小朋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云,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云像什么?

  提问:云会不会移动?云为什么会移动?怎样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讨论:云会不会变成其他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3、观看云变成雨、变成雪的课件,感知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的现象。

  讨论: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

  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变成的,进一步感知云的变化。

  4、感受和发现云朵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引导幼儿分小组将观察记录按天气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制作小组大记录表,并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观察发现。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幼儿进入大班后,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动作更趋灵活,但对身体关节的作用及保护方法了解很少,特别是冬天的活动中容易造成运动中关节拉伤、摔伤和碰伤。由此,通过有趣的关节游戏,关节表演等内容,使幼儿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的作用,学会在运动中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身体中的常用关节。

  2、情感目标: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懂得孝顺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保护关节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身体中的常用关节,学会简单的保护关节的方法活动准备纸筒若干,机器人两个,幼儿游戏中玩耍需要的光碟,人体模型。

  活动过程

  音乐:

  小毛驴进场

  基本环节:

  1、(助教扮的机器人在门外敲门)很重的敲门声,小朋友们上位,机器人进来。

  (1)向小朋友们道歉;与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节目;

  (2)引出机器人和我们的不同;

  (3)请工程师把机器人改造得更灵活。

  2、利用人体模型讲解关节

  (1)教师讲解,让小朋友找自己身上的关节

  (2)请小朋友找老师身上的关节,找到的小朋友在关节处粘一个标记。

  3、探讨关节的作用。

  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1)请小朋友一手按住下巴一手捂住额头,知道关节的动与不动。

  (2)请一个教师上来表演,闭合下巴关节,引出此关节可以说话吃东西。

  (3)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戴上纸筒吃苹果,知道肘关节可以弯曲。

  (4)请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运球引出关节可以让我们更灵活。

  通过以上表演总结我们人体如果没有关节就不会说话,不会吃饭,行动起来就很不灵活方便,所以说关节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关节。

  4、保护我们的关节。

  关节对我们这么有用,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要让关节拉伤或者扭伤了,不要推撞小伙伴,老师把小朋友玩耍的情况录下来,看看谁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关节,并且请他们以后改正。

  5、改进了的机器人进场。

  启发幼儿观察现在机器人和刚才机器人的不同点,机器人邀请小朋友(自选纸筒套在身体的关节处)一起跳舞。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感觉探索认识几种常见豆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一些豆制品,知道是什么豆做成的,了解豆制品有很多营养。

  3、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豆类、豆制品、豆的高科技产品幻灯片、瓶子、蛋糕盘、排序卡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豆的外形特征

  1、以去豆豆乐园玩,引入探索活动师:今天我们要去豆豆乐园玩一玩,请你找一种豆宝宝做朋友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豆宝宝。

  2、探索豆豆乐园,用手、眼、脚去感知豆的特征3、提问:你和哪个豆宝宝做朋友,他是什么样的:豆宝宝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扁,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黑等,豆宝宝真有趣

  二、探索豆制品

  1、师:豆宝宝还会变魔术呢,他们会变成什么呢?请你去找一找,看看他们变成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2、幼儿探索豆制品

  3、提问:你刚才找到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豆宝宝本领真大,能变成这么多东西,这些豆做成的东西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呢--豆制品。

  4、师:你喜欢吃豆制品吗?豆制品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在豆制品里含有钙、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多吃豆制品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三、认识豆的特殊本领。

  1、看课件《豆豆本领大》

  2、提问:刚才你看到豆宝宝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有什么好处?

  :豆宝宝可以做衣服,做化妆品,做生物柴油豆宝宝有这么多神奇的本领呢!

  四、游戏:我和豆豆来游戏

  1、师:豆宝宝可真神奇,你们想和他做做游戏吗?

  2、幼儿自由操作活动.

  3、跳一个豆豆舞.

  活动延伸:

  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豆豆,他可以做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技能目标:尝试探索将玻璃纸重叠让光的颜色发生变化。

  情感目标:体验灯光晚会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活动难点:在动手动脑中,尝试让光的颜色发生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手电筒的经验。

  物质准备:

  1、大小能覆盖手电筒的红、黄、蓝的玻璃纸;

  2、各种不透光的布、纸若干;

  3、每人1支手电筒,橡皮筋若干。

  环境准备:

  1、不透光的活动室;

  2、欢快的背景音乐和灯光效果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引入,师幼跟随音乐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一个特别的晚会,先跟随音乐进入会场吧!

  二、基本部分:师幼探索光透过玻璃纸发生变化的现象。

  1、介绍晚会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今天的晚会叫做灯光晚会,你想象中的灯光晚会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手电筒,幼儿用手电筒探索透光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手电筒和一些材料,用哪些材料能布置灯光呢?(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并记录。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哪些材料适合做灯光?

  教师小结:原来透光的玻璃纸才适合制作灯光。

  4、教师提供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引导幼儿发现变色现象。

  教师:请你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制作灯光。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红色(黄、蓝)的玻璃纸,会变成红色(黄、蓝)的光。

  5、师幼观看舞台灯光视频,激发制作舞台灯光的兴趣。

  教师:我们来看看好看的舞台灯光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这样的舞台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有这样的舞台?想不想亲手布置?可是我们只有三种颜色的光,怎样变出更多颜色的光呢?

  6、幼儿再次操作制作灯光并记录结果。

  教师:你们都制作出了什么颜色的灯光?(请幼儿上台展示)怎样制作出来的?还有不同的灯光吗?你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师幼小结:原来把玻璃纸重叠,能变出更多颜色的光。

  7、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颜色灯光,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刚才你们都成功地制作出了灯光,你们还想要什么颜色的灯光?这次我们尝试用多种玻璃纸,制作你想要的灯光吧!

  三、结束部分: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筋,让我们的灯光晚会特别成功,让我们在好心情中结束今天的活动吧!

  活动总结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关于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法,举办了一场关于灯光的晚会。

  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体现活动的最佳效果,活动初始,教师选择一间透光性比较差的活动室,并用泡沫垫把窗户封住,使得活动室变得黑漆漆。活动中,幼儿玩得很投入,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尝试制作灯光,最终得出透光材料适合制作灯光的结果,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激发,让幼儿在操作实验中制作出了五彩缤纷的灯光。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使每个幼儿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玩中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老虎的习性、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

  2、能学用相关的词语(潜伏等)描述视频中的见闻。

  3、有老虎是保护的概念和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用原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里的大老虎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先是粗暴,后来是有爱、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二、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

  1、老虎是怎样的?外面看得到的叫长相,也叫外形。用黄色的老虎头表示。

  2、除了这个,老虎还是怎样的?蓝色老虎头:行动(如吼叫)红色老虎头: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视频,观看并讲述

  1、请小朋友们先看看,看了请你说说视频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尖锐的牙齿,耳朵在动。

  2、完整讲述捕食过程

  (1)准备行动(学习潜伏新词)

  (2)老虎很会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动物。

  (3)潜伏–潜行–奔跑–潜伏–捕捉

  3、老虎宝宝老虎是怎么对宝宝的?引出粉色老虎头:家人

  4、绿色老虎头:老虎的生活环境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环境。

  四、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帮助幼儿总结学习方法。

  五、老虎是保护动物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东北虎、华南虎)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老虎?为什么要保护老虎?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最喜欢阅读绘本故事,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中渗入抽象的数学概念,1到10的点数,比较多少都很好的在故事中有趣的表达了,符合幼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数学的10以内的点数,比较多少的概念。

  2.幼儿能听懂故事情节,并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幼儿在故事中意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培养幼儿有爱心。

  三、活动准备:

  1.编写故事《禾苗的秘密》

  2.制作PPT动画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你们想知道禾苗的秘密吗?

  幼儿:想知道。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把这个秘密找出来。

  2.教师讲故事:

  春天来了,1株禾苗上有2只虫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虫子,接着出现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最后,动物们四散逃跑,猎人被警察抓走了。

  3.说一说故事中的数字规律

  1株禾苗2只虫子3只青蛙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总共10个数,每次都递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说一说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爱心。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请你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弓箭的历史文化、知道弓箭的射程与弹性有关。

  2、发现弓弦和弓臂有弹性。尝试用各种小物件智造出有弹性的玩具

  3、体验玩弓箭活动的乐趣,产生探索弹性的科学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玩弓箭中发现弓箭弹性的存在

  难点:尝试用各种小物件智造出有弹性的玩具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弓箭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儿童玩具弓箭若干、皮筋、线绳、纽扣、视频、纸条,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了解弓箭历史文化

  师:大家好,我是从查干湖畔的蒙古族幼儿园来的小韩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样有趣的玩具,这个有趣的玩具就藏在电视里。

  幼儿观看视频

  师:小朋友在视频里看一看这个有趣的玩具是什么呢?

  幼儿:射箭

  师提问:

  (1)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知道弓箭最早是做什么用的吗?

  (2)蒙古族人常使用弓箭做什么?

  (3)现在我们用弓箭做什么?

  3、师:“现在弓箭是国际比赛项目,也是蒙古族那达幕的传统项目。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射箭吧!

  二、玩一玩建构弓箭的弹性经验

  1、尝试射箭感知弹性

  全体幼儿尝试射箭,师指导个别幼儿做示范。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持弓射箭的方法――我们要站在起射线上,左手向前握弓臂,右手捏箭搭弓弦,拉弓瞄准放手射。”

  幼儿尝试射箭活动

  师提问:

  (1)刚才你是怎么射箭的?

  (2)你的箭射得远吗?

  (3)你的箭怎样才能射得更远呢?

  (4)为什么弓弦拉的开才会射得远呢?

  2.分组比赛感知弹性

  师:“现在分成两组进行射箭比赛,看看哪组的弓箭射得更远?”(一组使用用麻绳做的弓弦,用红色标记弓箭,一组使用弹力绳做的弓弦,用黄色标记弓箭。请一位老师来当裁判)

  第一组幼儿比赛。

  师:谁的弓箭射得远?裁判举旗示意

  他的弓箭为什么射得远呢?

  第二组幼儿比赛

  师:“哪个弓箭射得远?为什么黄色弓箭射得远呢?”

  3.比较操作验证弹性

  (1)动手触摸比较两把弓箭发现弓弦有弹力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拉一拉这两把弓,会有什么发现?黄色的弓箭为什么能射得更远一些呢?”

  幼儿逐一观察,进行讨论

  师提问:“你怎么发现它有弹力的?或者这个弓弦要怎样才能有弹力呢?”

  (2)比较弓弦,验证弹性的特征

  师:“这是制作这两组弓箭使用的弓弦皮筋和线绳,大家动手拉一拉,看一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幼儿比较后表述自己的发现。

  师:“皮筋的弹力从哪来的?要怎样做才能发现皮筋的弹力?为什么皮筋有弹力?”――幼儿讨论

  师小结:“很多物品像刚才的皮筋,我们拉一拉,它的形状会变化,手松开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是皮筋的弹性。产生的这个力量就是弹力。有弹性物品才会有弹力。

  师:大家猜一猜,弓臂有没有弹性

  压一压弓臂会弯曲,松手又恢复原来的样子.弓臂加上弓弦的弹性,这把弓箭才能射得更远一些”

  三、做一做探索玩弹性的兴趣

  师:1、“刚才我们玩的弓箭是一种利用弹性制造的玩具,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物品与弹性有关?”我们可不可以用小物件智造出弹性来呢(教师为幼儿投放纽扣,线绳、皮筋、踢的口袋、弹簧、弹弓、、、、、)

  师:下节课我们小朋友接着用小物件智造玩具。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大胆的进行交流,发现了弹性的.秘密。并在制造弹性玩具的过程中幼儿大胆的发挥,对弹性认识的经验构建的丰富起来。充分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产生对抓西瓜虫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铲子、盛西瓜虫的器皿、放大镜。

  2.幼儿用书。

  环境创设生活活动在发现区增添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西瓜虫、蜻蜓、蝉等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

  1.引导幼儿讨论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西瓜虫,知道西瓜虫都做哪些事情?它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

  2.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幼儿园户外那些地方会有西瓜虫?我们到甚么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捉西瓜虫需要带哪些工具?应注意什么?

  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幼儿园教师备课卡活动过程第二阶段1.幼儿分4-5组自由在园内寻找西瓜虫。

  2.请幼儿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是怎样发现西瓜虫的?在哪里找到的?是不是和刚才说的地方一样?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3.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虫并进行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西瓜虫有几只脚?他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当它碰到危险时,会怎样?缩起来的时候,它像什么?

  4.请幼儿模仿西瓜虫的样子,尤其是遇到危险后,缩起来的样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说起绿色食品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或许在成人和小孩的心理都认为绿色食品就是一些绿颜色的食品如:西瓜、黄瓜、蔬菜等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有它真正的含义的,充分认识绿色食品并且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尤为重要,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实践操作法,让幼儿自主操作,加深印象,在每个环节留给孩子更多的是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时间。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绿色食品的含义。

  难点: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具准备:绿色环保标志、非绿色与绿色食品卡片、配套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

  (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

  (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

  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对比,启发幼儿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

  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相互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3.户外实践

  师:绿色小卫士们,现在我们一起用我们想到的办法去清洁我们的校园吧!

  (通过活动使幼儿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了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总结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弱,要求幼儿自觉抵制垃圾食品,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耐心的对幼儿正确引导,达到教育幼儿拒食垃圾食品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1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了本次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准备:

  望远镜图片一张、废旧报纸每位幼儿一张、剪刀、箩筐

  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老师展示了一只由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纸飞机)

  【利用小礼物纸飞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材料是什么?

  (老师慢慢把纸飞机打开,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设计层递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老师:"孩子们,生活中谁最爱看报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有信息、有日期等)

  {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报纸的用途以及日常中的报纸对人们的影响。】

  这张报纸是10日16日,是昨天的报纸,今天是10月17日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这张报纸过了日期了,我们把过了日期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大人们会把过期的报纸干什么用呢?(卖报、烧火、出去旅游垫在下面等)

  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

  【联系实际,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废旧报纸的处理方法,体会废物利用的好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了解报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做做玩玩

  (1)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幼儿用报纸卷成望远镜,并给幼儿鼓励)

  (2)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

  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把报纸打开、从一角卷等)【请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索怎样卷才能把望远镜卷的更长,培养幼儿的探索的欲望。】

  四、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我们要用剪刀来剪报纸,要求剪出的纸条要越长越好,你觉得比刚才难吗?有没有信心?(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第一次剪纸条。(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这些纸条是剪出来的。(报纸的长边和短边)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你们都剪的长,你们想想她是怎么剪得?(如果幼儿猜不出,请幼儿示范剪)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纸条的长短,鼓励儿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

  (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比赛谁剪纸条要越长越好,就是冠军。(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那根长)

  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样的一张报纸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并不剪断,但剪出的纸条有长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的长短和剪得粗细有关。

  五、整理

  今天,我们玩过期报纸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和地上都是报纸,请你们把报纸揉成团,纸团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投球、往上抛等)。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投球去喽!

  【让孩子养成手工活动后整理好物品的良好习惯,认识到废旧物品也是很有用处的。】

  延伸活动:在科探区投放过期的报纸,继续让幼儿探索报纸的其他玩法。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本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孩子们自主积极探索,懂得报纸除了可以看外,还可以有许多用途。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获得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在剪纸条的活动中,我用"冠军"头衔激发了幼儿挑战的欲望,于是一个挑战冠军的情境就形成了。因此,每个孩子都不甘示弱,探索着能剪出越长约好的纸条来。在活动中适当的点拨给孩子们足够的探索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但本次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机智,更富有特色与魅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和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杯水1杯油,幼儿每人各1份蓝黑钢笔水。

  2、每人1根搅拌管、背景音乐一首、

  3、几张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等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和油的不相溶性。

  难点:不同物质放入水中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小客人跟你们玩游戏,想知道是谁吗?

  (想)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蓝、黑色的钢笔水倒进一杯水里,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要求。请你们仔细听,请你们把蓝、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个杯子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问:发现了什么?(它们在一起融化变成黑色的水)

  师: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是的,蓝、黑色钢笔水倒进水里,它们融化在了一起变成了黑色的水。说明它们是能融化在一起的。(解释融化意思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分开的。)

  三、让幼儿想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你们猜猜、想想,把油倒进已经融化的水里,你们会发现什么秘密?我也不知道,现在请你们把油倒进融化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之间发什么说呢么变化?

  提问:1、油和水它们能不能融化在一起?

  2、为什么?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不论先倒水还是先倒油,油都是浮在水的上面,水在油的下面。说明油和水它们是不能在一起的,它们是分来

  的。

  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并想象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

  结束语:你们的表现太棒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哪些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呢?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吧!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排列,并能进行分析比较。

  2.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碟种子(蚕豆、花生、黄豆各8颗)、一张操作卡、一支笔。每组再备有同样的种子一盆。

  活动过程

  第一次排队: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的长短不一样

  1.观察比较种子

  把盛有三样种子的盘子放在视频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你们的桌上也有同样的一盘种子,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种子,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

  幼:蚕豆是……扁扁的;黄豆是……圆圆的。

  师:对呀,这些豆子的形状不同。

  幼:蚕豆……大;黄豆……小;花生呢……不大也不小。

  师:豆子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这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

  幼:排队

  师:对呀,排队是一个好方法,排好了队还可以数一数。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一盘种子,先让幼儿观察、比较。通过提问“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种子,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为接下去一次次的种子排列作好铺垫。)

  2.幼儿操作记录

  师:好,我们就用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看看三样种子哪个多、哪个少。(出示操作卡)这上面有三条线是什么意思?

  幼:把每样种子排在线上。

  师:每条线的开头有面小红旗表示什么?

  幼: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排队时,每颗种子要紧紧挨着,要不把种子洒落外面,排好后数一数每排有几颗,并在每排种子后面的第一个方格里记录。

  3.集体分析比较

  师:谁愿意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看出了什么?三样种子的数量是……

  幼:都是8,一样多。

  师:还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队伍一样长吗?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幼:蚕豆的队伍最长,黄豆的队伍最短。

  师:为什么种子的数量一样多,排列的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幼:因为这些种子的大小不一样。

  师小结:说得真好,被你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种子的数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来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尝试给种子排队,通过数一数发现种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上的不同,很快发现种子数量一样多,可是队伍却不一样长。再通过进一步追问,使得幼儿再次去分析去发现,原来因为种子的大小不同。)

  第二次排队:感知大小不同的种子,排列长度相同时数量不同

  1.分析思考

  师:排队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呢。你们想不想再来排?好的,这里有三条线段,一样长吗?

  幼:一样长。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用这些种子在一样长的线上排队,种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呢?

  2.幼儿操作记录

  !J币:到底会怎样呢?请你们接着往下排,排好后数一数,记录在后面的第二个空格里。

  3.集体分析比较

  师:从这张操作卡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数量一样多吗?

  幼:不一样多。

  师:为什么排列一样长的队伍,有的种子少,有的种子多呢?

  幼:因为有的种子大有的种子小。

  师小结:说得真好,又被你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排列的长度相同时,种子大小不同,数量也是不同的。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三条线段是一样长的,然后提出疑问,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在分析中发现答案。)

  第三次排队:感知排列的疏密与队伍长短之间的关系

  1.明确要求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排,都要使每样种子的数量一样多,排列的队伍也一样长。先把种子轻轻放入盘子,再请每样种子排8颗,记住它们的队伍要排得一样长。

  2.幼儿操作

  师:想一想怎样把小的变得和大的一样长,或把大的变得和小的一样长?

  3.展示操作卡,集体分析比较

  师:我们来看看每样种子一样多吗?队伍是不是排得一样长?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队伍变得一样长的?

  幼:将小的种子排稀一点,变得和大的种子一样长。

  师:谁觉得自己排得比他更好?

  师:他的排法很特别,他把蚕豆竖起来,把大的变紧一些,就和小的一样长了。看来只要动脑筋一定还会想出更多的排法。

  (评析:这是一次开放性的操作,有些难度。它要求幼儿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一个挨着一个排列),不管用什么方法排,只要能使数量一样多、队伍一样长。这就给了幼儿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以想出多种排列方法。)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数学区提供种子、排序板等,让幼儿继续玩种子排队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4

  【设计意图】 绿豆芽在我们家常菜肴中并不陌生,孩子们几乎都吃过,但对绿豆变成豆芽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我决定让大班的孩子们来做一次绿豆发芽的小实验,让他们多一次新奇的生活体验。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绿豆发芽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3、初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不易,教育幼儿要学会爱惜我们的食物。

  【活动准备】 绿豆种子,绿豆芽,自带的可口可乐或雪碧空瓶子,纸杯,干净吸水的小毛巾、温水、小剪刀、双面胶、中性笔。

  【活动流程】 浸泡绿豆—观察生长过程—实验总结

  一、浸泡绿豆

  活动过程

  1、认识绿豆种子和绿豆芽。

  (1)教师出示绿豆种子和绿豆芽,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名称、形状、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师提问:你们吃过绿豆芽吗?好吃吗?你知道一颗小小的绿豆是怎样变成绿豆芽的?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发好多脆脆的绿豆芽让妈妈炒着给一家人吃啊?(激起孩子的表现欲)

  2、让幼儿把绿豆种子装入纸杯(绿豆约占三分之二),倒入温水淹没绿豆。

  3、在教师辅导下把饮料瓶子底下用小剪刀钻4个比绿豆小的眼(以保证每天浇的水不积在瓶子里,积水会让绿豆烂掉),把瓶口锥形部分剪掉(便于通风和生长)。

  4、在双面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在瓶子上。

  5、把纸杯里泡好的绿豆放入饮料瓶内,并在绿豆上面盖上干净吸水的毛巾(主要是保湿),开始第一次浇清水,多余的水会通过瓶底小眼排出。

  二、观察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幼儿每天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况,并由老师带领进行两次浇水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浇水,绿豆芽一个星期即可长成食用)。

  2、引导幼儿观察生长情况。教师提问举例: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和昨天比有什么变化?回答:绿豆皮裂开了,有个白色小芽钻出来了!………白白的身子上还有两片小叶子………

  三、实验总结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晓绿豆种子发芽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呼吸,需要喝水。

  2、实验总结:空气和水是绿豆种子发芽不可缺少的条件。

  3、让幼儿体验收获是需要等待的,也是要付出劳动的。

  4、实验总结:我们所吃的食物是来之不易的,要学会珍惜。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将发好的绿豆芽带回家,让妈妈给全家炒一盘香喷喷的绿豆芽菜,

  2、当一回小老师,把发绿豆芽全过程教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也学会在家里发不同种类的豆芽菜。

  3、让幼儿家长给教师手写一封短信,介绍一下绿豆芽菜的口感和自己的孩子“授课”的全过程,发表一下感想,然后教师在全班一一念出。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现代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

  2、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感知现代信息交流方式的丰富多样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通讯工具。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通讯工具的图片2、调查表——我家的通讯工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家里的通讯工具

  大家说一说,你们家里有哪些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用?

  二、欣赏故事,感知几种现代通讯工具的交流方式。

  1、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啊,太好了,大海的波涛声!我听得很清楚。妈妈说。”问:旅游的第一天,豆豆是怎样让妈妈听到大海的声音的?

  2、教师接着讲述故事,到“我好象和你们一起看到了日出。”问:豆豆是怎样让妈妈看到豆豆的画画的?

  3、教师将故事讲述到最后问:豆豆是怎样让妈妈看到豆豆的城堡的?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认识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图片,说一说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上的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帮着添画数字。

  3、观察画面上的传真机和电脑发送E邮件的直观图象,知道这些通讯工具的传递特点。

  4、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现代通讯工具?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还有传真机、电脑等,它们都能方便我们与别人联系,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通讯工具。

  活动反思:

  1、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讯工具时刻伴随着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认识通讯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设计这节课,让孩子们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去感受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本节课学生积极性高,充分与别的小朋友交流,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只有个别孩子似乎交流的较少,可能是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通讯方面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6

  活动目标

  1、能够对探究不同声音产生兴趣。

  2、知道物体的材质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3、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物体的不同特性。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用空蛋壳、钢球、毛绒球、泡沫球、装材料的小盒、托盘每人一份,沙蛋人手一个,幼儿

  用于猜想、验证的名字贴一份;教师用摇摇彩蛋一个,黑板猜想记录一份,黑板一块。

  经验准备: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玩过关于声音的游戏;对泡沫球、绒线球和钢球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教师出示彩蛋,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玩具,看看它像什么?(教师出示摇摇彩蛋)——它叫摇摇彩蛋。(教师摇动彩蛋)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声音?你觉得里面有什么可以让摇摇彩蛋发出声音?(请幼儿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摇摇彩蛋来做一个关于声音的好玩的实验。

  2、活动实施:了解材料,进行猜想与验证活动。

  (1)介绍材料。

  请小朋友观察托盘中有什么?

  (2)了解材料。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小球的软硬、轻重的区别。

  师:请小朋友观察三个球有什么不一样?按一按,掂一掂,有什么不一样?

  :三个小球虽然大小一样,但是它们用的材质不同,特性也不同:软硬不一样,轻重不一样,颜色不一样;钢球最重最硬,毛绒球最轻最软。

  (3)猜想。

  ①提出问题,鼓励猜想。

  师:老师再给小朋友三个空的彩蛋壳,把其中一个小球放进一个小彩蛋中扣好,就这样做出三个摇摇彩蛋。你们猜,哪个会发出最大的声音?

  请幼儿将带有自己名字的“猜想贴”贴在黑板的大记录表上。

  这个带名字的“猜想贴”告诉我每个幼儿的猜想状况,在后面的环节中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叫幼儿回答问题,并且跟踪他们的思维变化。

  ②交流猜想结果,说一说自己的猜想理由。

  (4)验证操作。

  ①将三个小球分别装进三个小听筒中,试一试,摇一摇,听一听。

  ②记住发出最大声音的小球,将自己的“发现贴”贴在黑板记录大表上。

  ③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

  (5)交流:

  师:三个摇摇彩蛋发出的声音一样大吗?

  哪个声音最大?为什么?

  哪个声音最小?为什么?

  哪个声音不大也不小?为什么?

  为什么三个小球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刚才老师的摇摇彩蛋里放的是什么?为什么?(小彩蛋的声音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这个环节的问题较多。幼儿起初有了新发现之后还非常兴奋,但是被老师连续地问了好几个“为什么”之后孩子的兴趣就减弱了。这说明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讲,科学活动还是以多操作、好玩为主,如果过多地关注追问、质疑,那么有可能扼杀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6)玩“声音找朋友”游戏:教师说“请拿出声音最大(最小)的彩蛋”,幼儿迅速辨别并拿出摇一摇,然后一起打开验证。

  3、活动。

  师:钢球放在摇摇彩蛋里发出的声音最大,因为钢球最硬最重;毛绒球发出的声音最小,因为最软最轻;泡沫球发出的声音不大也不小,因为泡沫球不硬也不软,不轻也不重。三个小球因为是用不同材质的东西做的,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4、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找出一个自认为声音最适合做乐器的彩蛋,演奏“摇摇摇”;我们还要做出一些声音不同的响筒送到表演区,大家一起收集一些材料,试一试这些材料放在彩蛋里面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7

  活动目标

  1、了解掌握利用风能行驶的小车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及制作技巧.

  3、渗透环保意识,增强制作兴趣。

  重点难点

  1.了解风力可以产生能量。

  2、进行制作并完成小实验。

  活动准备

  1.视频资料

  2.图文资料

  3.实验材料:玩具汽车轮、轮轴、青蛙图片、动物粘贴图、气球、科学宝箱等。

  4.课件

  活动过程1、倾听故事,吸引兴趣

  师: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有小汽车,小汽车行驶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幼儿模仿汽车行驶中的声音)我知道有一辆小汽车在行驶时没有声音,你见过没有?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看完之后,请告诉老师为什么这辆小汽车行驶时没有声音呢?

  2、观看实验视频,引导猜测。

  (1)观看视频

  有的小朋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风真的能让汽车跑起来吗?大家一起来看一个科学小实验吧!在看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操作步骤。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引导幼儿讨论:小汽车为什么会动起来呢?孩子们能够说出是气球漏气让小汽车动起来的,但是不能明确表达出是气球在漏气过程中产生了风,风给了小汽车能量。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难点

  1、介绍实验材料

  玩具汽车轮、轮轴、青蛙图片、气球、科学宝箱等。

  2、演示实验操作难点

  (1)教师直接出示组装好的小汽车。(由于幼儿已有组装小汽车操作经验,在此教师不演示组装步骤)

  (2)教师重点演示气球安装环节。

  (3)教师强调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气球从青蛙嘴里穿过,口朝车尾方向。

  吹气后捏紧口,防止漏气。

  4、幼儿分组操作

  1、动手操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亲手操作一方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操作他们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了解简单的科学道理。

  2、当幼儿做完实验之后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思考汽车行进的原理。

  5、总结

  风力可以产生能量,是一种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它有多种用途,可以用来发电,帆船是利用风航行的,滑翔机是利用风的力量飞上天的,小车也可以在风力的推动下往前走。

  四、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共同找一找生活中借助风力的物品有哪些呢?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反复调试、实验,最终让自己的汽车动起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设计过程中的主线是:提出问题----鼓励猜测—--实验演示----分析现象—--操作观察----形成知识---完善知识。这一教学程序既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展示了幼儿建构知识过程。

  本次活动属于科学课,探究风力汽车是怎样形成的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主要活动。视频起到了激发兴趣和直观展示的效果,充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8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纸的力量,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2、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纸能支撑物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明白只有尝试才能有新发现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废旧的A4纸、同样大小的书本、废报纸做的高跷。

  2、记录纸、笔若干,磁条。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张,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手扶、不用任何辅助材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张站起来?

  (2)幼儿操作,自由探索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小结:原来,用折、卷等方法都可让纸张站起来。

  2、挑战行动1:分组尝试用纸支撑书本。

  教师出示纸和书本,提出问题:用一张站起来的纸支撑书本,你觉得有可能吗?

  (1)自由猜测,教师记录猜测结果。

  (2)分组参与实验并交流发现。

  提问:你的挑战成功了吗?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小结:折、卷的方法都可以支撑起书,但是先要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书本。

  3、挑战行动2:分组尝试用一张纸支撑更多的书本。

  (1)操作尝试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薄薄的废纸支撑起更多的书本吗?

  (2)分组参与挑战活动,并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卷起来的方法放的书本最多。

  4、看废报纸做的高跷,知道纸的支撑力还可以服务生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9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0

  ◎活动来源:

  日常生活中常常看见大人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气球、皮球等打气,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让孩子们动手动脑了解打气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构造,并使幼儿树立起"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

  ◎活动目标:

  1、科学小实验,并大胆动手动脑完成小实验

  2、筒的作用以及构造,正确的使用打气筒

  3、"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打气筒1个,记录表每人一张,彩色笔若干盒

  2、经验准备:用打气筒◎活动重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实践,了解打气筒的构造

  2、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辨别打气筒的两个孔的功能

  ◎活动过程:

  1、提问:你们玩过气球么?什么时候?怎么玩的?(出示打气筒)怎样用?打气筒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孔,打气管应届到哪个孔上?让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预测打气筒的,并记录下他们的猜想。

  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师幼公共探讨实验结果:打气管应该接到哪个孔上?你猜对了么?

  4、老师提问:打气筒上的两个孔哪个是进气口,哪个是出气孔?幼儿预测;教师操作:分别用手捂住出气口和进气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

  5、实验探索的结果

  ◎活动延伸:

  生活中除这样的打气筒,还有哪些打气筒,它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么?回去观察一下家里的打气筒,通过你的观察,记录下打气筒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活动评析:

  该活动来自生活,打气筒是幼儿感兴趣的工具;活动所的材料充足,操作性强,有助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实验探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并推进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科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树立探索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教案06-15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24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1-01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7-13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09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1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大班04-02

科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04-02

大班水的科学活动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