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3、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 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难点:1、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2、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红柿
2、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老师的这位朋友是谁呢?
幼:自由举手回答。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番茄”。
(二)第一次观察,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的外部特征。
1、师: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2、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并请幼儿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的外部特征。
师:用眼睛看到的西红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手摸到的西红柿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的西红柿是什么味道?
4、教师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三)第二次观察,感知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师:教师切开西红柿,引导幼儿用小眼睛看看它们小肚子里面藏着什么?用鼻子闻一闻它有什么香味?吃一吃,它是什么味道的?
2、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并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结,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师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有几个不同形状的小房子,每个房子里面都有籽,还有汁,闻起来有西红柿的味道,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4、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和水果呢?为什么喜欢吃?
幼: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师小结,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
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西红柿炒蛋当菜吃,又酸又甜营养多。
5、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西红柿,多吃西红柿有助于身体健康。结束课堂。
活动反思:
对于此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下面简单的讲述下自己对于此节课的反思:以谜语导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提问幼儿谜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未能正确的猜出谜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导幼儿正确的猜出谜底。课堂氛围师幼互动活跃,幼儿能大胆的举手回答,讲述自己在对西红柿观察中的发现。能让幼儿知道西红柿的内外部特征及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乐意大胆猜想,尝试集体记录。
3、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泡泡水 记录纸 各种形状标记 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玩中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师:你们吹过泡泡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请你们去吹一吹,比比谁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时候请宝宝找个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脸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贴在小嘴上,听明白了,那就行动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吹泡泡的?(幼儿自由说说)
小结: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里浸一下,然后慢慢拿起放到嘴边轻轻吹一吹,这样泡泡就吹出来了。
2、想不想再试一试?
好!这次老师要请你们不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还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么形状的
幼儿再次操作
二、探索圆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形状并做好记录
师:宝宝们,真棒!都成功了,告诉我你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圆的)哪个小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
小结:原来圆形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我们来找个圆形标记贴在圆形工具的下面。
三、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大胆猜想
师:这又是什么工具?(星星形工具)猜猜它又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我们找个标记贴到星星工具的下面。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长方形工具并做好猜想记录。
四: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长方形和星星形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自己去吹一吹、看一看。
五:交流发现并进行记录
1、师:星星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长方形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2、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原来不管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泡泡都是圆的,真有趣。让我们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指纹的特性及作用。
(二)积极思考,能够根据日常经验,在活动中探索拓印指纹的方法。
(三) 能利用指纹塑造不同的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一)课件《有趣的指纹》、视频《指纹的作用》
(二)放大镜、印泥、透明胶带、水彩笔、橡皮泥、抹布、幼儿绘画用纸。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课件,引出指纹话题。
1.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指纹?我们的手上有指纹吗?它在哪里?
2. 幼儿观察指纹,初步了解每个人手上都有指纹。
教师小结:每个人手上都有指纹,有的指纹像漩涡,有的指纹像花纹。
(二)观看动画片《巧虎侦探社——指纹的作用》片段,初步了解指纹的特点及作用
(三)进一步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1. 启发提问:用什么工具能更清晰观察自己的指纹?(放大镜)
2. 幼儿利用放大镜自主观察自己以及同伴的指纹。
3. 引导幼儿观看PPT指纹图片,教师小结
我们的指纹一般有两大类,涡型纹和箕型纹。涡型纹的中心是一个封闭的圆,一圈一圈像小蜗牛的壳;箕型纹的中心纹理向一边开口像个簸箕或木头上的花纹、有的像弯弯的弓。
指纹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当我们还是个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同的人有相同的指纹,所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指纹的纹样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改变。
(四)观看PPT课件图片介绍指纹的应用,初步了解指纹的独一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指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你在哪里见过使用指纹?
2. 教师结合PPT课件小结:因为指纹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人们借助于指纹技术设计出了许多的高科技产品(指纹签到机、指纹破案、电脑上的指纹开关、指纹锁、指纹保险柜、指纹门禁、银行卡指纹付款、汽车指纹识别、指纹鼠标等指纹技术产品。)指纹技术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安全。
(五)通过讨论、实践,学会拓印指纹的方法,尝试拓印指纹
1. 引导幼儿说说印指纹的方法
启发提问:有什么方法能把指纹印下来呢?
2. 通过各种操作材料尝试拓印指纹
(1)介绍材料及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
(3)集中讨论: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最清晰的印下自己的指纹?
(4)教师小结:我们在用印泥拓印指纹时,用手指肚蘸少许印泥,把手指肚用力地按在纸上,手指肚不能移动位置,迅速的拿开,这样能清晰地记录下我们的指纹。
(六)延伸活动:指纹添画,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 观看视频《指纹印画》
师:指纹不光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安全,还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2. 幼儿以小组形式,运用已学会的方法拓印指纹,进行指纹添画。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2、知道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3、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4、能用西瓜皮建成“瓜皮桥”。
教学重点: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课件、瓜皮、紫沙泥 、硬纸片、木筷、橡皮泥、纸巾、 木块、胶带、粗绳、胶水、小车、砝码。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桥的特点,给桥分类
1、请学生说说都知道哪些桥梁。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各种桥梁图片。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按自定的标准分类。
4、小结
桥分为1.梁桥(平板桥) 2.拱桥3.吊桥(斜拉桥)
二、实验探究三种桥梁的承重能力比较:
(1) 导入
老师指着分好的.三座桥问:同学们,你能不能猜一猜看,哪一种桥最坚固?
让学生自由猜测
师:同学们猜的各不相同,要想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就需要做实验来验证一下,想不想?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欲望。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实验材料,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
(2)注意事项 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说几点注意事项。1、做实验要有一个实验记录(师展示记录表),组长负责填写。2、实验要在这张实验纸上做。(师展示实验纸)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时,一人汇报其余三人演示。
(3) 实验 师指导小组实验。
(4) 汇报演示
(5)小结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三、 搭建“瓜皮桥”
(1)师:你能用提供的瓜皮和桥墩搭建一座“瓜皮桥”吗? 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一小组搭建的桥最坚固?
师: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了五小块切好的西瓜皮、两块紫沙泥的桥墩、四小片纸巾。
图片出示这些实验材料和搭成的“瓜皮桥”。
(2)注意事项
把两块西瓜皮拼在一起的时候,要在它们之间放一片纸巾,这样西
瓜皮之间就不滑。
(3)搭建 师巡视。
有的小组很快搭起“瓜皮桥”,个别小组没搭成功。
(4)汇报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没有。不过没关系,下面请搭建成功的说经验、不成功的说失败的原因。
生:我们小组搭建成功了,我们先把五块瓜皮依次排好放在桌上,然后就是注意两块瓜皮之间一定要放一张纸巾,这样就不滑了。
生:我们小组没有搭建成功,我们没有配合好。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小组忙活了半天却没有搭成。不过没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桥工人建一座桥梁是不是很辛苦?
生(齐):是。
四、 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同学不仅认识了桥梁,还亲手搭建了桥,课后我们同学可以分小组出一份关于桥梁知识的手抄报,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到班级文化长廊内。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
2、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范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色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活动重点:
能积极尝试自制火箭。
活动难点:
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出示“神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航天科学家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航天科学家,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火箭。
二、观察讨论
1、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2、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3、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现交流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
文字卡:支撑、保护;好习惯、有营养;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小结: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三)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老师可先示范:看了这张图,我知道人的手臂由两部分骨头组成,上面一根、下面两根)
引导幼儿关注: 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
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
小结: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
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
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三)让骨头长得好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小结,提升:喝牛奶、晒太阳、运动、坐得直、站得稳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内容:
接管子
二.活动目标:
1. 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能按要求连接管子,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3. 尝试绘制和使用管子组合连接线路图,了解线路图的作用。
三.活动准备:
接管子的模型(线路)结构框架、长短不一的各种管子、接头、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实验操作:按要求连接管子。
(1) 观察操作材料,了解连接要求:将分离的两个管子连接在一起,并能通过两个“花园”。
(2) 幼儿两人一组连接管子。
(3) 幼儿交流介绍,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3. 依据管子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
(1) 集体讨论线路图的绘制方法。
(2) 幼儿根据本组管子的组合连接顺序绘制线路图。
(3) 集中展示线路图,并验证是否正确。
4. 实验操作:看线路图接管子。
(1) 幼儿交换线路图,并看图连接管子。
(2) 讨论并:线路图的作用。
5.延伸活动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正方体一个,长方形两个,跟每个面一样大小的纸卡,小正方体的物品等于总人数,立方珠八块,其他的形体若干;魔法箱一个,放着纸,彩笔、尺子、毛线绳的盘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与图形纸片做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图形卡片,谁能让自己的图形卡片立起来?为什么正方形和长方形立不起来呢?
2.分组说一说:你们组有什么图形?找到朋友了吗?你们是怎么测量的?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二、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箱,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图形卡片放到魔法箱里,看看魔法箱会变出什么宝贝?
2.认识正方体。
师:魔法箱里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这个应该有六个面,我们来数一数,这是第一个,要按顺序数,是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六个正方形一样大吗?怎么来测量一下?这个宝贝有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体。
3.出示正方形跟正方体比较。
正方形跟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正方形有一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
4.通过找正方体的玩具,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正方体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正方体?分类把玩具放到篮子里。
三、通过观察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1.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哪一组的图形卡片没变出来?你们组放的是什么图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2.与正方体比较。这个长方体跟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认识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1.师:魔法箱里又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放了什么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长方形的面有四个,看上去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两个,看上去也一样大。四个面加上两个面是六个面,这个宝贝叫长方体。
2.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比较。
长方体跟前一个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的?
五、正方体大变身的游戏,让幼儿用筐内八个正方体积木变数目不同的长方体和一个大正方体。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兴趣。
1.拼大一点的正方体
2.拼不同的长方体。
六、延伸活动:我们刚才用正方体拼成了正方体和不同的长方体,如果用长方体会拼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区角里去尝试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吗?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春天科学教案03-09
科学教案:蜗牛09-11
走进科学教案12-08
有关科学教案06-12
科学教案《赛车》04-07
科学教案范文04-06
走进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刷子09-20
科学教案:泡泡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