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1课课件
篇一:初一语文上册第1课课件
设计思想: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们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们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们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们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们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材分析:
它是传统名篇,这是朱自清在解放前写的,各套课本都会选的;它在情调、布局谋篇、修辞方法、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们尽可模仿学习。
提示几个主要问题:
(1)写出了春天哪些景象?
(2)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熟读、背诵。
本课遇到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学习任务,这里作两点提示:一、学习这课,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是一重点,课本里的知识嫌少,仅在练习里附了一点,教师应该找参考书,作一点补充;二、应该多结合课文语句消化知识,将修辞学习与揣摩语言结合起来,而不要单纯地讲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指导学生们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为了使学生们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随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们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们阅读兴趣。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2、学法:本文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写作技巧,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批等多种形式,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学习本文描写技巧,运用“朗读——质疑——探究——解疑——练笔”这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㈠ 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多媒体展示诗句)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 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 朗读训练
1、听读: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随音乐的响起,学生们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
㈣ 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么本文分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学生们回答,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的写景技法和语言特点。
㈤学生们自读逐图分析,用圈点勾画、旁批注释形式理解本分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感官技巧写景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 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 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 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 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教师归纳总结: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学生们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官技巧,写出了春风的温柔、沉醉、和谐、动听,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㈥ 教师归纳总结:学习了写景散文《春》,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了解到写景要善于观察,然后将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一定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描写技巧来抒发感情,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㈦ 用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绿》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找两个朗读比较好的学生们伴随着音乐朗读,在优美的意境中结束本课节的教学任务。
说明:此项设计为了陶冶情操,激发学生们写作欲望,为下节课练笔创设情境。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春的写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练笔。
㈧ 课内练笔
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项,仿写《春》写作手法写一篇写景散文。(多媒体展示“春、秋、冬”风景画)
1、模仿《春》写“夏”。
2、模仿《春》写“秋”。
3、模仿《春》写“冬”。
㈨ 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优美句子。
2、推荐美文,在下一课节前朗读,感受美的意蕴。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图画,学生们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们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这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整个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共90分钟,真正老师讲授的只有20分钟,学生们“动”起来占70分钟(45分钟朗读,5分钟讨论,20分钟发言。)这才是真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们。(1)班通过自主实践,合作讨论,探究疑难,可以说人人都在这节课中“动”了起来。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锻炼了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个别同学趁讨论之机说闲话等,今后,我要更大胆地尝试教学改革新路,逐渐完善美中不足之处。
篇二:初一语文上册第1课课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描写。
②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
③反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学习从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在教学过程 中贯穿朗读,指导学生们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们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
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
3、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展示课件)
二、作者介绍: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朱自清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醒学生们看P64注解①)
3、(展示课件)补充介绍。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展示:生字词。(要求学生们找写在作业 本上)
2、听朗读(配画配乐)
要求:对照课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停顿;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3、解决生字词。(请学生们到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利用课件订正)
4、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
参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风(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们(7)。
四、具体分析:
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修辞:拟人)。
⑵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第二句长势喜人,面积大。
⑷除了写这些,还写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们,为什么要写呢?
参考:写人是为了衬托草,因为春天的草太可爱了,软绵绵的,所以有许多人想亲近它。(间接描写)
▼⑸小结:(展示课件,全班齐读后提醒停顿,再读)
⑹拓展:你能给这幅春草图配一句古诗吗?
参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春天的花。
⑴齐读(要求:思考写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拟人,那么写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⑵评价朗读。
⑶写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参考: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视线是从上往下的。
⑷写树上的花,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
参考:先写树上的花竞相开放。再写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视觉)。接着写花的香(从嗅觉、味觉)。
⑸写春草用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花用没用这种方法呢?
参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实的丰收,和现实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来衬托花多、花艳、花香。
⑹这段里面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例子。
参考:拟人、排比、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
▼⑺小结:课件展示。
⑻拓展:你也来给这幅春花图配一句古诗。
参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红杏枝头春意闹。
五、作业 设计:
我们今天学了如何写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许多修辞的手法,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果实最多,你们试着来写写秋天的果实,要求用上两到三种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个字。
第二课时
一、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们圈点。
二、潜心精读:
1、春天的风。
(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
(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
(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
(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
(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
(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3、春天的人们。
(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小结:文章一共写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作业 设计:
思考:
1、 为什么人们要迎春呢?除了迎春图写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文章哪里还写到了?作者对春天是什么样的感觉?
2、 文章最后的三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 齐读课文。
二、 抽查背诵。
三、 精读前后两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能找出来吗?能讲讲它们的作用吗?叠用: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课文的最后三句赞春如何赞的呢?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娃娃)、美(小姑娘)、力(青年)。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四、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五、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们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六、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们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七、作业 设计:
《我看冬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初一语文上册第1课课件】相关文章:
语文第4课《鹤群》课件 教案05-17
仁爱版初一英语上册课件05-15
初一语文教学课件09-27
初一语文朱自清春课件11-29
小学语文第5册第三单元课件设计05-07
初一英语上册外研版课件05-11
初一语文课件(15篇)01-13
初一语文课件15篇01-13
初一语文科目散步教学课件09-27
初一语文课件化石吟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