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11-18 14:14:38 考试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试卷,试卷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四个方面。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作品中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A.《庄子》

  B.《老子》

  C.《相子》

  D.《孟子》

  参考答案:D

  2.《季氏将伐颛臾》选自于()

  A.《论语》

  B.《国话》

  C.《荀子》

  D.《左传》

  参考答案:A

  3.《战国策》的编撰者()

  A.左丘明

  B.刘向

  C.屈原

  D.李斯

  参考答案:B

  4.《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颍考叔纯孝的细节是()

  A.中石没镞

  B.隧而相见

  C.食舍肉

  D.庄公寤生

  参考答案:C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赵威后问齐使》

  B.《马伶传》

  C.《文与可画赏笃谷偃竹记》

  D.《李将军列传》

  参考答案:D

  6.唐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诗

  B.词

  C.曲

  D.赋

  参考答案:A

  7.韩愈和十二郎的关系()

  A.兄弟

  B.父子

  C.叔侄

  D.朋友

  参考答案:C

  8.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

  A.高适

  B.李商隐

  C.王维

  D.柳宗元

  参考答案:C

  9.诗歌号称诗史的是()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D.张若虚

  参考答案:A

  10.自号"稼轩"的词人是()

  A.陆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参考答案:D

  11.欧阳修的文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欧阳文忠公集》

  D.《东坡乐府》

  参考答案:C

  12.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

  A.惟陈言之务去

  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辞必己出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参考答案:D

  11.有"曲状元"之的杂剧作家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参考答案:A

  14.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祝福》

  C.《说笑》

  D.《风波》

  参考答案:A

  15.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宝玉挨打》

  C.《百合花》

  B.《断魂枪》

  D.《萧萧》

  参考答案:B

  16.《神女峰》的作者是()

  A.茹志鹃

  B.郭沫若

  C.余秋雨

  D.舒婷

  参考答案:D

  17.下列作家以湘西世界为主要描写对象是()

  A.朱光潜

  B.沈从文

  C.钱钟书

  D.艾青

  参考答案:B

  18.下列文章属于余光中作品的是()

  A.《听听那冷雨》

  B.《废墟》

  C.《我与地坛》

  D.《故都的秋》

  参考答案:A

  19.绝句属于()

  A.古体诗

  B.近体诗

  C.乐府诗

  D.律诗

  参考答案:B

  20.以下哪句是断句()

  A.闻道百

  B.无乃尔是过与

  C.虎兕出于押

  D.制,岩邑也

  参考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2.《浪淘沙》∶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3.《永遇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24.《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5.《八西甘州》∶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26.《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27.《行路难》(其一)∶长同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宿苦梦见之。

  29.《山居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0.《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1.《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2.《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33.何以伐为?何以∶为什么

  34.是助王息其民者也。息∶繁育

  35.移风易俗。易∶改变

  36.不如早为之所。所∶居所,住所

  37.专射以为戏,竟死。竟∶直到

  38.其后四年,而归视汝。视∶探望

  39.旌旗无光日色薄。薄∶暗淡

  40.无伤也,请辞于军。无伤∶无妨,没有关系

  41.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取∶采纳

  42.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鸣∶扬名

  43.又以为疾己之宝。疾∶通"嫉",嫉妒

  44.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造∶到……去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相对应的答题处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45.《氓》选自《诗经·秦风》。(×)

  46.《国殇》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47.《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8.《段太尉逸事状》是韩愈的记人散文。(×)

  49.明代小说主要表现形式是拟话本。(√)

  50.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类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51.《灯下漫笔》表现了鲁迅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讽刺批判效果。(√)

  52.《捡麦穗》讲述了"我"中年时期的趣事。(×)

  5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中心意象是土地。(√)

  54.莫泊桑是19世纪英国文学家。(×)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55.阅读《咬文嚼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照"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2)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什么?(3分)

  答∶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

  (3)套板反应对写作的危害是什么?(3分)

  答∶就作者而言,"套板反应"使人失去创造力,写文章多是一些陈词滥调;就读者而言,"套板反应"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乐趣。

  56.阅读《爱尔克的灯光》选段,回答问题∶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理,"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请回答∶

  (1)本段文字作者批判了什么思想观念?(3分)

  答∶本段文字作者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对青春和生命的摧残与扼杀。

  (2)作者认为青年们指出了怎样的生活道路?(3分)

  答∶冲破旧家庭、旧礼教的束缚,走向"广大世界",寻求光明之路。

  (3)说明这段话的现实意义(3分)

  答∶年轻人应该冲破封建家庭的小圈子,树立崇高理想的同时又要立足实际,到更广大的世界里面去。

  57.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片段,回答问题。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那里,永恒的中国!

  请回答∶

  (1)"辽远的一角"指的是哪里?(2分)

  答∶"辽远的一角"指的是指解放区。

  (2)本节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本节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这节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这节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无比向往之情。

  58.阅读《婴宁》选段.回答问题。

  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狂笑欲堕。生曰∶"勿尔,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生扶之,阴拨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意?"曰∶"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婢潜至,生惶恐遁去。

  请回答∶

  (1)本段文字中的生指的是谁?

  答∶生指王子服。

  (2)本段文字用了哪些塑造人物描写手法?(4分)

  答∶本段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3)本段文字体现了婴宁怎样的性格?(4分)

  答∶本段文字体现了婴宁∶爱花爱笑;天真烂漫;爽朗率真;单纯;不谙世事的性格特征。

  六、作文(60分。)

  材料一: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②;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六言∶六句话,此处实际上指的是六种品德(仁、智勇、刚)。六蔽∶六种弊病。②居∶坐。③贼∶害。④)绞∶说话尖刻。

  —《论语·阳货篇》

  材料二:

  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一矛盾《谈独立思考》

  59.请根据上述材料中选择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欧亨利作品的特色是“含泪的微笑”,其意思是( )

  A、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 B、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C、生活艰难,精神乐观 D、情感真挚,喜极而泣

  2、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作品是( )

  A、《谈艺录》 B、《菅锥编》

  C、《围城》 D、《写在人生边上》

  3、下列作品属于文艺专论的是( )

  A、《容忍与自由》 B、《咬文嚼字》

  C、《我与地坛》 D、《都江堰》

  4、《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

  A、张岱 B、归有光 C、侯方域 D、柳宗元

  5、《香市》揭示主题思想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先抑后扬 B、今昔对比 C、夹叙夹议 D、首尾呼应

  6、鲁迅《秋夜》的主要艺术表现特点是( )

  A、象征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夸张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7、《鹧鸪天》是( )

  A、咏物词 B、悼亡词 C、叙事词 D、田园词

  8、《樊川集》的作者是( )

  A、李商隐 B、杜牧 C、贺铸 D、李煜

  9、《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东风”以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西风”分别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 )

  A、春风和秋风 B、夏风和秋风 C、夏风和冬风 D、秋风和冬风

  10、词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起于初唐,成于盛唐,兴于南宋

  B、起于中唐,成于北宋,兴于南宋

  C、起于初唐,成于中唐,兴于南宋

  D、起于盛唐,成于晚唐,兴于两宋

  11、不属于小说三要素的是( )

  A、结构 B、环境 C、人物 D、情节

  12、被评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句子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3、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是( )

  A、李清照 B、蔡文姬 C、卓文君 D、班昭

  14、《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句子是( )

  A、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C、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D、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15、素有“词中之帝”之称的人是( )

  A、陈后主 B、乾隆 C、李煜 D、宋徽宗

  16、《史记》中十二本纪记载的内容是( )

  A、帝王将相 B、诸侯世家

  C、名人士大夫 D、天文历法大事件

  17、一开始提倡白话文学运动,后来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C、胡适 D、陈独秀

  18、代表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的`作品是( )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19、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20、《饮酒》的诗眼是( )

  A、悠然 B、心远 C、结庐 D、真意

  21、《西湖七月半》作者最欣赏的看七月半的人是( )

  A、第五类人 B、第四类人 C、第三类人 D、第二类人

  22、《纪念傅雷》的线索是( )

  A、傅雷的翻译工作 B、傅雷的三次发怒

  C、傅雷的撒手西归 D、傅雷的人格价值

  23、《八声甘州》作者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贺铸 D、晏殊24、《先妣事略》中的“先妣”指的是( )

  A、亡父 B、亡母 C、亡妻 D、亡友

  25、不属于议论文三要素的是( )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题

  26、《哭小弟》这篇文章构思别致,结构新颖,线索是( )

  A、想 B、哭 C、念 D、悲

  27、《前赤壁赋》中,“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中“一世 之雄”指的是( )

  A、刘备 B、刘邦 C、曹操 D、周瑜

  2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

  A.说明梁惠王的洽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

  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殍”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

  29、擅写小品文的是( )

  A、侯方域 B、张岱 C、袁宗道 D、归有光

  30、四大名著中文学性、思想性最高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D、《西游记》

  31、《垓下之围》中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体现了项羽的性格特征是( )

  A、骁勇善战 B、知耻重义 C、知恩图报 D、临危不惧

  32、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33、《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的抒情手法是( )

  A、借象征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景抒情 D、借典故抒情

  二、多项选择题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具有双关意义的是( )

  A、心 B、泪 C、开 D、系

  2、下列句子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孟尝君可我

  C、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D、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3、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是( )

  A、焚券市义 B、署名自荐 C、复谋相位 D、立宗庙于薛

  4、“楚辞”的作品特色有( )

  A、大量采用神话传说 B、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C、在楚地地方民歌的基础上开创并发展

  D、文辞华丽,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引用 B、对比 C、归纳 D、举例

  6、出自于《秋水》中的成语有( )

  A、祸起萧墙 B、功亏一篑 C、望洋兴叹 D、贻笑大方

  三、判断题

  1、《再别康桥》是描写作者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之情。( )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诗经》中《关雎》。( )

  3、《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的。( )

  4、我国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是李煜。( )

  5、盛唐时期的诗派主要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其中山水田园诗派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的水准。( )

  6、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评价其为“文起八代之衰。”( )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姜妇”中“舞”和“泣”用的是形容词做动词。( )

  8、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是: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

  9、《婴宁》的作者纪晓岚自称是“异史士”。( )

  10、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用的是叠词。( )

  1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 )

  12、欲擒故纵是庄子善用的表现手法。( )

  13、《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分别是白话长篇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

  1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人类的通病产生的两大原因是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 )

  15、《早雁》是一首怀古诗。( )

  16、《诗经》中最有文学性的部分是十五国风。( )

  17、《声声慢》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

  18、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其作品《先妣事略》刻画的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 )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词兴盛于哪个朝代(B)

  A.唐B.宋C.元D清

  2、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

  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

  3、《前赤壁赋》的内在线索(C)

  A.明月B.主客问答C.情感D.主人

  4、下面作者喜欢用“自叙体”的是(B)

  A.鲁迅B.郁达夫C.郭沫若D.巴金

  5、下列哪部作品体现道家思想(C)

  A.《论语》B.《孟子》C.《庄子》D.《史记》

  6、下列作品中擅长写战争的著作(D)

  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

  7、下列哪首诗的诗风是“苍凉悲壮”(A)

  A.《短歌行》B.《饮酒》C.《山居秋暝》D.《关山月》

  8、柳永的作品集是(C)

  A.《樊南文集》B.《渭南文集》C.《乐章集》D.《乐府诗集》

  9、曹操的诗歌风格(A)

  A.苍凉悲壮B.平淡自然C.含蓄委婉D.朦胧多情

  10、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C)

  A.欧阳修B.侯方域C.白居易D.王安石

  11、“勇服郭晞”出自哪篇文章(A)

  A.《段太尉逸事状》B.《马伶传》C.《李将军列传》D.《祭十二郎文》

  12、《红楼梦》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是(A)

  A.林黛玉B.袭人C.宝钗D.王夫人

  13、侯方域的作品集是(A)

  A.《壮悔堂文集》B.《昌黎文集》C.《柳河东集》D.《东篱乐府》

  14、下列作品体现爱国的是(A)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神女峰》C.《锦瑟》D.《雨巷》

  15、张生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篇文章(C)

  A.《婴宁》B.《宝玉挨打》C.《长亭送别》D.《夜行船秋思》

  16、号“醉翁”的是(A)

  A.欧阳修B.苏轼C.李商隐D.高适

  17、契诃夫的国籍(B)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

  18、《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B)

  A.艾青B.戴望舒C.余秋雨D.郭沫若

  19、被称为“飞将军”的是(A)

  A.李广B.张守玮C.李贺D.司马迁

  20、下列哪个句子属于名词作动词(C)

  A.弃甲曳兵而走B.秋水时至C.函梁君臣之首D.舞幽壑之潜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2、《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23、《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4、《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25、《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26、《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7、《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28、《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29、《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0、《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32、《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3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

  34、其土女之问桃叶渡问:探访、访问

  35、百川灌河河:黄河

  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值”,价值

  38、吾去大军数十里去:离开,距离

  39、服太阿之剑服服:佩带

  40、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遗:赠送

  41、出不入兮往不反

  42、书未发发:打开

  43、抱布贸丝贸:交换

  行人:行役的人,即征夫

  反:“返”,返回

  44、道旁过着问行人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5、陆游是宋朝最伟大的爱国诗人。(√)

  46、屈原是我国古代第- -个最有伟大成就的诗人。(√)

  47、余光中是我国当代“乡愁诗人”。(√)

  48、现代派诗人闻一多被称为“雨巷诗人”。(x)

  49、初唐四杰是杨炯、卢照邻、王勃、陈子昂。(x)

  50、小说的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1、《诗经》中颂记录的是宗庙祭祀的民歌。(√)

  53、《咬文嚼字》中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54、《废墟》一文中“废墟”象征落后。(x)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5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神女峰》

  (2)文中“你”和“谁”分别指的是什么人?你指:神女谁指:舒婷(3)“涛声”象征的是什么?涛声:象征向神女学习的悲剧代代相传56、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1)文字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2)七斤和七斤嫂“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表现出了怎样的社会意义?人物生活在帝制余孽下、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

  (3)赵七爷的形象是什么?封建遗老、伺机复辟

  57、阅读下面文字.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日:“近语士大夫,吾墨竹- -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日:“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贫笃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篑笃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篑笃谷》其--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1)这段讲了文与可的什么逸事?

  把求画者的缣素拿去做袜子;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竹开玩笑并回忆“赁笃谷偃竹图”的由来;追忆文与可在洋洲的趣事。

  (2)“*扫取寒梢万尺长”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借代

  (3)文与可的性格特征。豁达、爽朗、风趣

  58、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屿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分崩离析、既来之,则安之、季孙之忧、祸起萧墙、大动干戈。

  (3)本段以怎样的形式展开论证?对话形式

  六、作文:60分

【语文专升本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语文专升本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11-18

大学语文专升本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通用5套)11-18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8-18

语文新课标试卷及答案03-01

大学公共课语文专升本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精选5套)11-18

英语专升本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7套)11-18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6-24

2024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0-23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