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4-11-05 18:55:12 诗琳 考试试题 我要投稿

2024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重磅登场!真题涵盖各种题型,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答案精准详细,为你剖析解题思路。提前演练,熟悉高考节奏,洞察命题方向。让我们借助真题与答案,高效备考,在 2024高考语文考场上绽放光彩,向着梦想全力冲刺。

2024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

  语 文

  使用地区:四川、宁夏、内蒙古、青海、陕西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

  (摘编自周乾《故宫建筑细探》)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偷梁换柱”这一成语在现今的使用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但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它是指一种修缮加固的科学方法,完全没有贬义。

  B.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展示了几种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柱,这些柱子中,立于地面的立柱比较容易发生糟朽残损的情况。

  C. 结合图文可以发现,屋顶的重量由上层柱承担,然后传给梁,再由梁传递给其下的短柱,依次向下传递,最终由底部的立柱传至地面。

  D. “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包括托梁、抽柱、换柱等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梁一直会得到很好的支撑,从而始终能够保持水平稳定状态。

  5. 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_________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_________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_________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6. 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2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 原柱 ②. 新柱 ③. 假柱

  6. ①新柱如果没有原位替换原柱,可能会改变建筑原结构的受力和传力方式,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②太和殿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建造之初工匠们应该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原位替换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③太和殿的修缮加固追求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节省工料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和理解图表的能力。

  C.“屋顶重量由上层柱承担,然后传给梁”错误,原文第二段“梁为水平放置”“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示意图中线条指示的横着的木料是“梁”,它承担屋顶的全部重量。选项受力、传力分析不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试题以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程实例为题面,要求学生在理解“偷梁换柱”全过程,尤其是原柱、“假柱”、新柱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补写空缺内容。

  题干中“具体过程如下”可对应材料第三段的“其基本做法为……”。

  第①处,“被安装在……附近”,对应材料的“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或第四段“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附近”与“旁边”意思相近,故填“原柱”。

  第②处,“以便用……代替”,对应“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或第四段“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假柱”只是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真正用于替换的应该是“新柱”,故填“新柱”。

  第③处,“最后再把……拆除”,对应“最后将‘假柱’移去”,“假柱”的引号不能删除,因为表示特定称谓,故填“‘假柱’”。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题干中的方法“更简便”,但是由材料和上一题的信息可知: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

  首先,从受力分析角度看,原文第四段从三个角度“从梁的角度而言……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从柱的角度而言……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进行受力、传力分析,得出:原位替换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其次,从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追求看,上一题的材料中指出“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大殿设计、建造之初,必定组织大量能工巧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测量等工作,原位替换更符合整体设计,因而是最佳修缮方案。

  最后,从修缮原则、文物保护角度看,“修旧如故”,不追求节省工料,而应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历史形态和特征,以尊重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上一题的`材料中,在修缮时将“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

  该题不要求学生作答面面俱到,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如果有其他的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文学类文本同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 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 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 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8.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9. 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面对生活的困境,有人经不起打击而败退,有人则迎难而上,开始了新生;②虽然前行艰难,但也要凭借坚韧和勇气勇敢踏上征程,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③此句表达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乌乡人的赞美。

  9. ①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渗透着独特的生命感受:文章开头描写了乌乡清晨的霜景,草叶上的霜、萧条的桦树、寒星的隐逝、农家炊烟等细节,写出了霜降节气中自然的变化;通过写作者感受到风中对的含义,闻得到风中独特的味道,写出了生命的独特感受。②人与自然的互动:作者与农户们在院子里攀谈、品尝当地食物,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作者还写了霜降夜的景物变化与感受到的寒意,写了房东阿姨送毯子,谈论过冬的准备等细节,展现了乌乡人对节气的重视以及应对节气的方法,写出人与节气之间密切的关联。③情感的共鸣:作者在霜降夜中感受到乌乡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特别是最后看到房东阿姨的小儿子离乡远行,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节气之间联系的体验。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错,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乌乡的感受和体验,虽然提及了一些与当地生活相关的话题,但并没有反映乡村的发展,主要是表现乌乡特有的自然风光、生活习俗和人情特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句话是作者在乌乡小住之后的人生感悟。

  “霜降”代表着生活中的困境;“植物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结束,象征着那些经不起打击而被击败的人和事物;“一些事物到来”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代表着经受住打击的人或事物迎来新生,开始新生活;

  “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泥泞”代表前路坎坷不易,而“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象征着前行的艰辛和不易,但也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前行的坚韧和勇气,正如房东阿姨的小儿子,毅然背起行囊离家远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

  此句表达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乌乡人的赞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渗透着独特的生命感受:文章描写了乌乡清晨的霜景,草叶上的霜、被霜打蔫的花、枝条萧条的桦树、悄悄隐逝的寒星、农家屋顶的炊烟,这些自然景观都带有霜降节气的特色;贯穿其中的还有作者的细腻感受,如乌乡白露过后感受到的寒意,“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还有乌乡风中特别的味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人与自然的互动:作者描写了霜降夜与农户们在院子里攀谈、品尝当地食物,“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食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此外,作者还写了霜降夜的景物变化与感受到的寒意,“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写了房东阿姨送毯子,“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还写了谈论过冬的准备等细节,“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展现了乌乡人对节气的重视以及应对节气的方法,写出人与节气之间密切的关联。

  情感的共鸣:作者在霜降夜中感受到乌乡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特别是最后看到房东阿姨的小儿子离乡远行,“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节气之间联系的体验。

  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文章生动地抒写了作者在乌乡霜降夜的深刻体验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节气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 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 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 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 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 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 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答案】10. BDG 11. A 12. A

  13. (1)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

  (2)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

  “为……所”表被动,“袭”是动词,“刘备为吕布所袭”是一个被动句,所以从“袭”后B处断开;

  “奔于操”承接前边主语“刘备”,“奔”是谓语,“操”是宾语,结构完整,所以从“于操”后D处断开;

  “以”是“程昱”的谓语,“备有雄才”是宾语,“程昱以备有雄才”句子结构完整,所以从“有雄才”后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B.正确。即,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

  C.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D.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理解错误,根据原文“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可知,臧霸并不是被曹操捕获,而是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并任命他为琅邪相。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出”,交出;“所以”,……的原因;“以”,因为;“……也”,表判断。

  (2)“前”,以前;“笃”,深厚;“负”,辜负。

  参考译文:

  三国时期的人才可谓是最为鼎盛的,这也得益于三国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是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谋主,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

  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咨询大计,独有傅岩立贤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不能解开。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以诚待人的效果。

  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缚,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士的表现。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人的表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

  宋·吕本中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B. 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

  C. 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D. 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

  15. 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艺术效果。

  【答案】14. C 15. “软”字形容斜风的温柔轻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低”字描绘夕照的柔和低垂,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使景象更生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解读中存在问题进行逻辑判断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错误,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缺字一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缺字表示的事物与斥鷃一起栖息在树枝上;二是该事物像斥鷃一样栖息在树枝上。参照上句中的“比”字,后一种理解符合原意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缺字都不可能是“鹏”字。鹏与斥鷃是《逍遥游》用来论述“小大之辨”的两个例证,斥鷃是一种小鸟,是可以栖息在树枝之上的;而鹏则庞大得不可思议,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无法想象它可以在树枝上栖息。当然,“一枝”也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表示狭窄的空间,那也同样不是鹏所能栖息的。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炼字艺术效果的能力。

  用字精当以追求表现力的最大化,是历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视的问题,诗歌中尤其如此。本题要求赏析“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需要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并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软”字用来形容斜风,传达出春风的温柔和轻柔。斜风拂过野桥上的柳条,柳条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春风的特质,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低”字用来形容夕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光线逐渐变低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曲折的栏杆和花朵上,光线柔和而低垂,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特质,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景象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通过“软”和“低”两个字,诗人成功地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温柔的氛围。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刻画了自然景物的特征,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宁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

  【答案】 ①. 海日生残夜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⑥. 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生、暗、喧豗,砯崖、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博斯腾湖碧水连天,赛里木湖晶莹澄澈,艾比湖“盐”装素裹,天池静卧在苍翠环绕之中……①如果在你的脑海中,②能包罗万象地浮现出这样一幅全景图,③图上呈现了天山的任何山脉、盆地、雪峰,④还有河流、和湖泊,⑤你就算真正了解天山了。

  17. 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

  B. 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

  C.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去。

  D. 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苍翠”,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烟花向上空冲去,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

  B. 鲁迅先生穿着朴素的长衫,从容地坐在西装领带们旁边。

  C. 夏天的雨是热情洋溢的,喜欢不打招呼就前来拜访。

  D.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0. 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 C 18. 示例(1):暖湿气流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以及水草丰美的牧场。

  示例(2):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

  19. B 20. 序号②修改为:能浮现出这样一幅包罗万象的全景图;

  序号③修改为:图上呈现了天山的所有山脉、雪峰、盆地;

  序号④修改为: 还有河流、湖泊(还有河流和湖泊) 。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要”意思是需要。

  A.表示估计,用于比较。

  B.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 。

  C.需要。

  D.即将来临。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所谓长句一般是修饰限制成分多,或者主语、宾语、谓语部分比较复杂。画线句属于修饰成分多,宾语复杂。

  首先确定句子主干,“暖湿气流造就了田地和牧场”,让主干单独成句;

  然后把复杂部分按照语法规则加以拆分,比如定语拿出来单独成句,“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作为句子时需要添加主语“暖湿气流”;

  然后强调一下两个宾语的特点,比如“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

  最后根据逻辑关系组合成包含几个短句的复句,除了参考答案,还可以表述为: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田地和牧场,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苍翠”属于借代修辞,颜色代树木。

  A.比喻修辞,把漫天洒散的烟花比喻成“雨”;

  B.借代修辞,用西装领带借指人们;

  C.拟人修辞,赋予自然现象“雨”以人的特点“热情洋溢”“喜欢”“打招呼”“拜访”;

  D.通感手法,沟通了视听两种感官,把鼻子嗅到的“清香”比喻成耳朵听到的“歌声”。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序号②语序不当,“浮现”是客观词语,不能用“包罗万象”修饰,应该放在“全景”前。

  序号③用词不当,把“任何”删掉或改为“所有”;语序不当,并列词语间应该有视觉顺序,比如由高到低,“盆地” 放在后面,与低处的“河流”“湖泊”能更好地衔接。

  序号④成分赘余,有了顿号没必要加“和” ,删掉顿号或“和” 。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答案】大夫好!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一直在这儿看高血压和糖尿病。昨天晚上吃完饭后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后来整个头都疼。今天早上醒来仍然头疼,头一动就更疼,所以赶紧来医院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核心信息、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

  首先删除冗余:

  排队时间、与医生的寒暄、扭伤脚踝的旧事、与女儿的互动、尝试的无效缓解方法等信息可以压缩掉,比如“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冗长啰嗦,属于多余信息,忽略不计。

  然后提炼出有效信息:

  (1)由“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提炼出患者身份:老病号,长期在该医院看病。

  (2)由“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提炼出病史信息:高血压和糖尿病。

  (3)由“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提炼出病痛时间:昨晚开始。

  (4)由“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提炼出症状:头顶一圈疼,后来整个头都疼。今天早上醒来仍然头疼,头一动就更疼;就诊原因:头疼持续未见好转。

  最后组织语言:

  将关键信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使表达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心迹不掩,英雄本色

  现代社会,人际错综,在群体相处的复杂过程中,人们往往为了提高“隐蔽性”、增加安全感而掩藏心迹、力求“大同”,生怕被人看穿自己的“底牌”,拿住自己的“软肋”。其实,一味遮掩闪躲、矫饰趋众并不是缓和矛盾、寻求认同的妙方,唯有率真坦荡、直露心迹,方能彰显个性魅力,吸引同频挚友,赢得社会尊重。

  不掩心迹,敢于直陈与众各异的观点、表达独特无二的看法,既不畏惧因成为大众眼中的“少数人”而被视为异类,也不担忧因无法追随主流的脚步而倍觉孤独,即使为时人所讪笑、不解、嘲讽讥刺甚至排斥孤立,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呵护不易动摇的本心,以敢当千夫所指、无惧踽踽独行的执着刚毅行走于朗朗世间,以不肯随波逐流、拒绝人云亦云的明亮坦荡彰显着大勇大慧。

  不掩心迹,乐于袒露不加伪饰的性情、展示多有瑕疵的真我,既不遮掩粉饰并不完美的“黑暗层”、真个性,也不追求浮夸矫造的假“人设”、高“友商”,即使知音寥寥,同行无几,仍始终保存虽有缺陷却不失特色的真面目,怀抱虽感落寞而不改本我的真风骨,以不因寂寥而盲目迎合、不因从众而勉强改变的实言实行对抗一众“假面”,以心口如一的磊落洒脱、率直天真的霁月光风对抗着诸如“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类的人情“箴言”。

  不掩心迹之杰出人物,古今皆众。前有“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的嵇康直拒司马政权邀请,“行不为饰,动求真适”的孟浩然直陈胸中“不才明主弃”的郁结之气,声震朝野的“拗相公”王安石直言对京官高职的排斥反感;后有“不要迁就什么,也不要盲目地去追什么潮流”的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直评创业心路,“能爬珠穆朗玛干吗还要爬那些小山”的中科院院士颜宁直扬凌云之志……心迹所显,本色所向,英雄之气,难掩行藏。

  诚然,寻求群体接纳,渴望社会认同本是人之常情,隐藏真实想法、力求避免冲突的处世态度并非不可理解。但若是人人都掩藏心迹,不愿坦诚,交接之间含糊其辞、虚与委蛇,唯恐自己的“全抛一片心”碰上了对方的“且说三分话”, 生怕首先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客观情绪而丧失主动权,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善意、赤诚真挚将不复存在,人们将永远保持着所谓的“安全距离”而无法触碰彼此的灵魂,永远受困于身边的“无效社交”而无法脱离原始的恐惧与孤独。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哼哼哈哈、遮遮掩掩并非润滑人际、左右逢源的“万金油”,直率天然、简单澄澈方为提升格局、收获美满的“强心针”。不掩心迹,方显英雄本色,展露真我,笑迎盛放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意在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正向的人际交往理念,关键句“坦诚交流才有可能遇到真正的相遇”直接指明中心论点和写作方向,把握住“坦诚交流”一词,则易进行文章构思。

  与他人相处时,不愿表达真实想法,因此人云亦云、从众而谈、唯唯诺诺,无非出于寻求群体、避免矛盾、保护自我的心理,固然能暂时起到润滑关系、规避冲突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则会使人丧失个性,面目模糊,看似左右逢源,实则孤独自苦,既无法培养起勇敢表达、直抒己见的能力,也错过与同频的朋友交流、相知的良机。

  坦诚交流,既可以勾勒真实自我,让群体认识、了解自己,更能够吸引到认同、欣赏自己的“同类”,在共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真实的友情;既可以摆脱虚言矫饰的疲惫,克服怕做“异类”、怕成“孤岛”的畏缩情绪,更能以我口说我心的姿态消除他人对自己的假性印象,释放由持续掩饰伪装带来的精神压力;既是一种不惧发声、敢于袒露的胆量、勇气,更是一种磊落洒脱、质朴天然的人生态度。总之,唯有坦诚交流,适合的机会、同质的朋友、应得的利益、独特的魅力……才会和自己有一场“真正的相遇”。

  写作时,可以先明确提出论点——“坦诚交流”,然后分别从坦诚能够吸引真正的朋友、赢得应有的尊重,能够培养磊落的品行、锻炼坚韧的心志等方面进行论述;再从反方面假设人人都戴上面具、不肯坦诚,将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怎样的打击、对和谐社会造成怎样的破坏;接下来联系实际,适当批驳现代社会中某些提倡“圆稳”、曲解“中庸”的乱象;最后总结观点,收束全文。

  立意:

  1.率真为人,英雄本色。

  2.展露真我,不敛锋芒。

  3.坦以承己,诚以待人。

  4.袒露心迹,同向而行。

  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

  语 文

  (适用省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浙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 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 “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 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 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 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 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 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 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 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 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 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7. 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 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 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 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8. 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9. 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 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 “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 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 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 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 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14.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 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 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 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16. 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寻常事物须从宏大意象列举表达深远意蕴。

  (2)《归园田居·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栽种多种树木受到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汉喻唐,以古喻今。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 A 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 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 )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 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18. 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 D 4. 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5. 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 B 7. C

  8. 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9. 观点一:做到了。作者在回忆放牛的经历时,没有过多地赋予意义,而是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ADF

  11. C 12. C

  13. (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14. 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诗中“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将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伟和有时如细点般清圆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泉声的丰富多变和独特魅力。这种对比的描写方式,使泉声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能更好地领略泉声的美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榆柳荫后檐 ④. 桃李罗堂前 ⑤. 汉家烟尘在东北 ⑥.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18~22题答案】

  【答案】18. 天空中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19. A因人而异;B精神抖擞。

  20. ①句修改为: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那么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④句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21. (甲)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睡眠负债”状态;(乙)睡眠质量也是消除疲劳的重要因素。

  22. 示例1:可以使用。“恢复”应理解为使用用法,“恢复疲劳”是强调通过睡眠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是符合逻辑的。(如果认为不合逻辑,可从“恢复”一词的常见语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也可)

  四、写作(60分)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无极之外仍是无极

  盘古开天辟地,启动了世界运行的按钮。从刀耕火种到互联网普及,从混沌蒙昧到人工智能,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问题能迅速在网上检索到答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思考探索中摆脱出来,问题越来越少呢?窃以为不然。正如汤之问棘:“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旧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不断循环可谓无极之外仍是无极。

  爱迪生曾说:“一切都是谜,一个谜的答案是另一个谜。”人类本就是一种爱探究原因的生物,600万年以来,哪怕是茹毛饮血,人类从未停止过质疑释疑的脚步。也正是得益于此,代表着人类智慧结晶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高效快捷地反哺着人们好奇的胃口,顷刻间便消散了人们心中的疑惑。于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人们只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问题岂会越来越少?

  放眼物理研究,牛顿解答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后,又疑惑引力来自哪里,爱因斯坦发现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问题,但广义相对论却与量子力学格格不入……力学的问题如同一个九连环,环环相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孜孜不倦!可见,世界本就是一本“沙之书”,解答了一个谜,另一个谜便应运而生,解答的速度越快,产生的问题便越多。世界便是在这样的回环往复当中,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催生了今天的日新月异!

  毋庸置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全面答疑的同时,的确加速了我们探索的步伐。但是,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我们在欣喜于自己越来越智慧的同时,也悲哀地发现很多人开始不自觉地依赖于这些智能产物,彻底地放飞了自我。正所谓“用进废退”,我们心中的问题越来越少,可是身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不知从何时起,“不懂问度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消减了我们探索的欲望;超级计算机成了我们的新“头脑”,退化了我们运算的功能;移动支付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收起了我们感知的触角;网上购物成了流行的购买方式,钝化了我们交际的灵敏;无人驾驶汽车成了未来的新宠,抽取着我们生活的技能……智能的时代似乎帮我们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却也可怕地反噬着我们的能力,让懒惰懈怠的人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愚蠢”。

  所幸,哲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这无极之外仍是无极的浩瀚空间里,我们既可以自豪于问题激发问题的超能力,又要避免于问题衍生问题的新焦虑,扬长避短,方可在这亘古未有的新时代里逍遥畅游。

  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3

  语 文

  本试卷共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年9月22日,英国“当今天文学”网)

  材料三: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把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月背”。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科技人员见证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科学探险。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玉兔二号”已经创造了人类月面巡视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玉兔二号”探测到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以及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本书完稿之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飞离地球,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深空。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吴伟仁《<月背征途>推荐序》)

  1. 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A. ⑥②④①⑤③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⑥④①②⑤③ D. ②⑥①④③⑤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 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 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 “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等语句,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

  B. 材料二引用我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

  C. 材料三使用“世界上首个”“首个世界第一”等词语,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不凡成就,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

  D. 从材料一的成功登陆月面,到材料二“探测到……不同的地下层”,再到材料三的月背征途,可以看出人类在不断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

  4. 《<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5.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A

  3. A 4. ①提供背景信息:通过月背知识介绍,强调了月背探测的科学和工程意义,突出了中国航天的创新和突破。

  ②突出书本主旨:介绍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任务的成功,展示了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的成就。

  ③鼓励读者追求梦想,展望未来航天任务:鼓励读者了解探月和航天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5. ①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到中国航天人通过“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任务持续深入地探索月球,以及对月背的研究,都展现了全人类在探月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这体现了“科学无国界”的探索精神。

  ②他们在国际会议上分享探月任务的进展,邀请国际社会合作,体现了开放和合作的“无国界”态度。

  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探索,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勇气,体现了科学家有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图表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画线句首先阐述了“船箭分离”的过程:“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而图解中,②展现的是第三级火箭一开始的全貌,④则体现了“弹出”的过程,故②④应位于最前面。

  然后,作者进一步介绍了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的“鹰号(登月舱)”的样貌特点“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接下来,则是“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的`过程。而观察图解,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①中哥伦比亚号方向与④有明显不同,体现了“转身”的过程,⑥中两者接触则体现了“对接成功”的过程,所以紧接着是①⑥。

  最后,材料描述了宇航员们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的过程。图解中,③体现了合体后的“哥伦比亚”与“鹰”离开火箭的过程,到⑤时,它们已成为单独的飞行体。因此最后是③⑤。

  所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②④①⑥③⑤。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曲解文意。土星5号的庞大体型不仅是为了送逃逸塔和登月舱入轨,还包括其他设备和燃料的需求,从而满足其巨大的推力和运载能力,以便将宇航员和飞船送入太空。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分离是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阶段,而不是为了减轻自重。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无中生有。材料二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探测到的情况有所不同,并没有对“阿波罗号”提出质疑。

  C.“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曲解文意。选项中的“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在材料三中没有直接体现,文中主要强调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就,而非驾驶员团队的心情。

  D.“可以看出人类在不断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说法片面。材料一、二、三的内容确实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不断探索,但材料二主要是针对未来的规划,说“在……探索”,不够妥当。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三中,作者通过描述月球背面(月背)的概念和特点,即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月背,这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月球的基本知识背景。由此,读者或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背探测的艰难,以及中国探测成功背后的科学、工程意义。

  作者在推荐序强调了月背探测作为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和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的重要性,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尤其是“玉兔二号”探测到的科学成果,如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和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这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而帮助读者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价值。

  根据材料三结尾作者的呼吁“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可知,作者通过这本书的推荐序,鼓励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并希望年轻人能够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未知的太空世界,这种激励和鼓舞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对这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首先,“科学无国界”强调的是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展现的是一种开放态度。而材料一中火箭的各级分离、飞船的对接、鹰号的着陆等细节,突显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伟大成就和技术复杂性。材料二介绍了中国“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计划和进展。材料三则聚焦于“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特别是“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的探测成果。整体来看,文章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人类在探月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这种探索精神,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国界”的;

  此外,在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第一次登月这一盛事,获得了全人类关注;而材料二最后还提到“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可见中国在取得月球探测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并没有闭门造车,搞封闭战术,而是秉持着和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这充分体现了开放和合作的“无国界”态度。

  而“科学家有祖国”体现的则是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从材料中检索与此相关的信息。比如,材料三“‘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等内容,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为了国家科技发展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对于中国在探月领域的不断进步的自豪。这些,都体现了“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 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

  C.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 “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 选择壮汉、狼狗、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 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 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8. 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9. 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C

  8. ①两人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③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

  9. ①整体上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具体事件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代,情节脉络清楚;

  ③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通过叙述时间的跳跃,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谜团逐一解开,行文跌宕起伏。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此处是说明陈千里感到叶桃的工作重要并且神秘。

  B.“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是为了给党组织送情报。

  C.“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提着保温筒出来”“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是想办法让陈千里把紧急情报送出去,及时交给党组织。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可知,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的笑容并没有反衬紧张诡异的气氛,反而是表现了一种日常的、相对轻松的氛围,与叶桃和陈千里的关系和情感互动有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从句子表层意思分析:“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说明在叶桃与陈千里两人的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根据“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说明“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虽然不在陈千里身边,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从句子深层含义分析:根据原文“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因为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通过文中对叶桃与陈千里交往的描写,结合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引导陈千里走上了革命道路;

  ③从句子情感内涵分析:根据原文最后“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指叶桃在斗争中牺牲,而陈千里继续革命;“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陈千里会向她希望的一样,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产生的叙述效果的能力。

  ①从小说内容分析:根据选文“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语句,说明小说内容是回忆的故事,小说整体上是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从情节脉络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使陈千里去南京,叶桃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并保守秘密,帮助党组织考验陈千里,陈千里知道事情的真相等具体情节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使文章情节脉络清楚明了;

  ③从人物形象分析:文中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从“过去”到“现在”,通过时空转换,展现出陈千里这一人物在叶桃的帮助下由疑惑到明白,逐渐成长的漫长历程,使小说中叶桃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从行文特色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语句叙述时间,由“过去”直接转到“现在”,具有跳跃性,通过陈千里这一人物的衔接,使小说内容将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叶桃所做的事的谜团逐一解开,这样的衔接使行文跌宕起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魏君贤A人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图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

  B. 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C. 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

  D. 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文侯曾经师从子夏学习儒家经艺,他崇礼敬贤,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每次乘车经过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时,他一定会行礼致意。

  B. 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吕后为此十分恐慌,派人强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认为如请到汉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贤人,将会对太子有利。

  C. 四位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汉高祖打消了废太子念头,希望他们好好辅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这也是没有另立太子的一个因素。

  D. 王充认为,假如有儿童持刀与孟贲相斗,儿童肯定不能取胜;如果儿童对孟贲恭敬有加,孟贲就不忍心伤害,魏国与秦国的情况正与此相类似。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14.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10. CEH

  11. A 12. C

  13. (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

  (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14. 敬贤礼士:太子敬重四皓,魏文侯礼敬段干木,都是通过尊重贤士来赢得他们的支持。

  化解危机:太子通过敬重四皓,化解了汉高祖废太子的危机;魏文侯通过礼敬段干木,使得秦国不敢轻易进攻魏国。

  德行感化:太子和魏文侯都通过自己的德行感化了贤士,使得他们愿意为其效力,从而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

  “贤人是礼”是宾语前置句,意思是“礼贤人”,做“魏君”的谓语和宾语,在后面C处断开。

  “国人称仁”是主谓宾结构,在后面的E处断开。

  “上下和合”是主谓结构,在后面的H处断开。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同“宴”,宴饮/同“宴”,安乐,欢乐。句意:等到安闲的时候,设置酒宴。/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B.正确。怪,以……为怪,意动用法/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句意:皇上感到奇怪。/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C.正确。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句意: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刘邦献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

  D.正确。同“轼”,车前横木。此用为动词,古人立而乘车,低头扶轼以表敬意的礼节。句意: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留侯亲自招来的”错误,“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是说这四个人原本是留侯推荐,吕后“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最终招致而来的,不是“留侯亲自招来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辟”,通“避”,逃避,躲避;“自”,自愿;“游”,交游。

  (2)“……者,……也”,……的原因是……,……是因为;“贤”,以……为贤;“高”,形容词做动词,推崇。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王充的观点从行动、效果、策略上点明了二者的相似之处。

  从行动上看,“太子敬厚四皓”,材料二指出“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四皓是当时著名隐士;“魏文式段干木之闾”,材料一指出“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太子”“文侯”都礼敬贤士。

  从效果上看,“以消高帝之议”,材料二指出“上欲废太子……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竟不易太子”;“却强秦之兵”,材料一指出“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材料三补充说明“秦兵为之不至”。二人都巧妙化解了危机。

  从策略上看,王充认为“强弱不敌,众寡不同”“力少则修德”。“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消高帝之议”和“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都是采用了“修德”的策略,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①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 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 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 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16.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首联写诗人独卧为山亭,似乎听到连营中的刁斗声,表达了他渴望像年轻时一样充满豪情壮志、为国征战效力;②颔联和颈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只能看薄月过轩、高挂城头、南江夜静,听阴虫鸣砌。诗人已白发苍苍,英雄老去,不得重用,再难建功立业,诗人心中充满无奈、愤懑。③尾联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惭愧”一词暗将矛头指向南宋统治者,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错,“惊见阴虫绕砌鸣”的“惊”并非虫鸣惊扰了诗人思绪,而是与“几看薄月当轩过”的“几看”相对,是暗暗心惊于时光飞逝,年华空老。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诗歌前三联描写诗人雨后独卧为山亭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写雨过天晴,空气清新,诗人卧在为山亭中,耳中似乎传来军营中的刁斗之声。“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铜质,有柄,能容一斗。军中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其实诗人独卧为山亭,是不可能听到刁斗声的,诗人的错觉恰恰反映出他心中放不下军营,渴望像年轻时一样充满豪情壮志,在军营征战,为国效力;

  颔联和颈联写多次看到薄月过轩,心惊于又一次阴虫砌鸣,汹涌的南江在夜色中静静浮动,孤寂的北斗星独自高挂城头。貌似宁静的夜晚,诗人无法成眠,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听着,等待天明,恰恰反映出诗人因不得重用、年华空老而夜不能寐,心事重重。

  尾联则直接点明“白发心事”是“惭愧”,惭愧的内容是“儿童话请缨”。此句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儿童”尚且“话请缨”,想要为国效力,而诗人却只能独卧为山亭。这“惭愧”的背后,是诗人渴望为国效力却不得的无奈、愤懑,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也有英雄老去的无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

  【答案】 ①. 木欣欣以向荣 ②. 泉涓涓而始流 ③. 锦城虽云乐 ④. 不如早还家 ⑤. 洛阳亲友如相问 ⑥. 一片冰心在玉壶(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欣、涓、锦、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8. 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8. 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19. 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的一般步骤为:提取主干;切分修饰成分,转换成主谓句子;根据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调整语序。

  第一步,提取原句的主谓宾:大块云和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第二步,将定语转换成主谓句:将定语“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变成主谓句“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将定语“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 变成主谓句“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去掉连词“和”。

  第三步,按照逻辑关系调整语序:先分别叙述“大块云”“小块云”的特征,然后对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故答案为: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标点符号用法,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问句可以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其中是问句却不表示疑问的是反问句,“不是吗”属于反问句,无疑而问,用问句是为了加强语气和语势,使表达意思更肯定,引导读者思考和想象。“不是吗”是对上文作者与朋友在街道上闲逛,恰好遇上了太阳雨,便淋雨而行这一行为的肯定和强调,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 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 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答案】20.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21. ①虽然身体很累(虽然身体很疲惫);②都能高强度运动。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中,关联词“不但”语序不当。根据原文,这句话的“疗效”是“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主语,但不是“适用范围很广”的主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到前句开头。用“不但……而且……”连接,逻辑合理,分别说明了运动治疗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面的特点。所以正确的句子应为: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后句“但心情很好”,与①处形成转折关系,该处应使用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如“虽然”;前句提到“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可推知该空应该衔接上句,可填“虽然身体很累”,或“虽然身体很疲惫”。

  ②处,后句“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与②处形成转折关系,该空应该填写与“轻微运动”相对的内容,本段语境强调的是“连续高强度运动”对人身体的益处,所以该空可填:都能高强度运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相信”表示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表达一种推测和信任。

  A.“相信”是有信心的意思。

  B.“相信”是认为的意思。

  C.“相信”也是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与文中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

  D.“相信”是期望、盼望意思。

  故选C。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肩负人生使命 抵达未知之境

  上古神话里,炎黄子孙渴望御龙乘鹤、摘星揽月,对灿烂星河充满向往;当代太空之旅中,航天英雄冲破云霄,直上九天,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深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上下求索,抵达一个个未知之境,吾辈青年也应追风赶浪,探索不息,不断抵达生命的未知之境。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人生使命在于永葆好奇心,永葆求知欲,探查未知之境的秘密。

  天马行空的好奇心,是通向未知之境的灯塔。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先民们早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萌发出探索宇宙的念头,浩如烟海的神话故事中更是不乏“嫦娥奔月”般唯美的遐想。人类迈向星空的脚步更是不曾停歇,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再到“中国天眼”的诞生,我们在好奇心灯塔的指引下,一次又一次地探索更辽阔的世界。探索的乐趣与未知的诱惑,给予了人类不竭的动力,让我们一步步接近科学和宇宙的奥义,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旅途。

  “千淘万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人生使命在于脚踏实地,不懈拼搏,让遥不可及的未来变成踏踏实实的已来。

  想要抵达远方之境,必须心中有信念,脚下有行动,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才终于圆梦禾下乘凉;如樊锦诗,扎根大漠,梦爱遗迹,才取得数字敦煌的举世瞩目;如张桂梅半生奔波,半生坚守,才实现让贫困女孩走出大山的梦想。“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孰不知当初她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说如是。抵达远方不是挂在嘴边,喊喊口号,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要把它转化为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日日夜夜的奋斗、持续不断的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抵达未知之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使命在于不满当下,探索不止,奔赴下一个大海星辰。

  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对生命进行追问与探索,这种前赴后继的研究与追寻带领我们从这个已知之境奔赴向下一个未知之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航天时代,从活字印刷术的派生到如今快速便捷的互联网,从物种起源到克隆技术的发展,从扫地机器人到ChatGPT ……踔厉向前,笃行不怠,才能看得见一路的彧彧花繁,才能抵达下一个未知的美好之境。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让好奇之心点燃求知的热情,让探索的足迹化合成创造的交响乐,让永不停歇的脚步带领我们抵达一个又一个充满吸引的未知之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关联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材料三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展现出人类的月球探索历程。

  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将伟大的人类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现实生活场景,其中的关键短语是“抵达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达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进程,充满艰辛,饱含期待;也蕴含着“抵达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满信心,渴望再度踏上征程。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的着力点。

  材料中的“未知”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而好奇心在驱遣我们去想象,推动我们去思考,由此考生可以生发出深邃的议论与独到的观点。可以围绕“探索未知”、“勇于挑战”和“不断成长”等主题展开,探讨个体在面对未知时应有的态度、行动和收获。

  如果能以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为切入点,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都是符合作文命题指向的。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探索未知之境,收获生命厚重。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需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勇敢迈出第一步;二、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一步一步向未知靠近;三、需要有永不满足的心态,向下一个未知之境进发。最后总结观点,生命因探索而变得厚重,我们只有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抵达更远的地方。

  立意:

  1.探索未知之境,成就无限可能。

  2.我以探索之心,追逐未知之境。

  3.勇于挑战,不断成长,抵达未知。

  4.始于好奇,续于探索,成于新境。

  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4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单文本)

  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古代诗歌阅读

  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名篇名句默写

  (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

  三、语言文字运用

  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第20题要求学生任选三位教师中的两位,对他们的讲解分别作出评论。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试题浓缩了阅读表达、探究梳理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考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作答的过程中要考虑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试题形式是“一拖五”,考点是俗语使用、句子修改、仿写、评论、成语讲解要点。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题评析】试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立意思考】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作其他过多限制要求,为考生预留了思考空间。考生从话题出发,结合个人体验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分析、归纳、反思相关现象,凝练成自己的观点,再寻找并使用恰当的证据支撑观点。试题材料非常简洁,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考生也可以通过记叙、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干打雷不下雨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D.首尾不能兼顾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分)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3分)

  20.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5分)

  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

  说明:本题文字下方横线处原题为“波浪线”处理。

  【参考答案】

  17.C18.语句:④;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19.【答案示例】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20.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21.【答案示例】“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试题分析】

  2023年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料改编自《张志公语言教育论集》中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文作为思维和交流思想工具的思考。考生要完成第17~21题,这种一拖五的设题形式是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语文的语用题中。五道题目难易均衡,形成合理的层次梯度。要求考生从在语境中解读俗语、理解俗语语义,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第19题给出三个层级的答案示例。第一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句式与上句完全相同,即符合“作者+题目+含‘舟’的句子”,可得3分;第二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句式与上句基本相同,可得2分;第三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语意不够完整,句式与上句差异较大,可得1分。第20题浓缩了阅读表达、探究梳理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评论。考生要考虑语言交际的有效性,考虑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可以从讲清字词、讲解道理,以及通常使用、讲解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试题引导考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体现出知识储备、语用经验、设身处地的意识态度等方面的高度整合。考生作答,只要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参考答案之外的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第21题巧置情境,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效引导考生学以致用,回答这一问题,是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这个表达任务的情境场合及受众对象的知识水平与期待。试题给出答案示例,可从成语故事讲解是否正确、道理阐释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畅、字数是否要求等方面进行评分。古代诗歌阅读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赏析】

  这首词是晁补之在酒席间赠友之作。全词语言平实真切,情感从容细腻。词人开篇感慨人生闲愁很多,欢愉很少,离别更是让人愁闷难受。进而述说要珍惜与友人在一起饮酒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与友人的真情厚谊,表达了珍惜友情,享受当下的情怀。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与其他宋词相比,前两句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直接发议论。“闲愁”与“欢事”相对,“空满”与“常稀”相对。“空满”二字侧重于满。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在词人看来,人生开心事非常少,人生烦心事却很多。为下面写友人即将离别,抒发离愁别绪做准备。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明年友人就要离开了,按照习俗,要给友人写诗道别。虽然离别之日尚早,但是在词人看来,今晚过后相聚的时间却并不多。词人从欢愉的聚会想到不久后伤感的离别。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情感细腻与多愁善感,也传递出要珍惜友情,不负美好时光的含义。浅酒欲邀谁劝,深情唯有君知——“浅酒欲邀谁劝”又作“浅酒欲邀谁共欢”。如果友人离开了,词人又能够邀请谁来共品美酒,共享美好时光呢?也许只有在坐的友人会来参加聚会吧?!这个疑问句流露出友人离别之后,自己无人共饮的落寞,词人再次传递出今晚在一起畅饮的可贵。进而词人直接抒情,发出感慨:我对你的感情怎么样,只有你才能体会。这一句直接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后三句是词人想象之景。离别是避免不了的,提前伤感更是杞人忧天。于是词人豁达地与友人相约春天再聚首。春天不久后来到,东溪又会是一片春光。到时候我们再畅饮欢聚,去看岸边依依杨柳倒映水中,去赏雪中枝枝梅花凋零。大醉之后,再兴尽而返。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对友人发出春日聚会的邀约,表达了对即将再聚的期盼。词人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邀约友人春日再聚,既安慰了即将远去的友人,更安慰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与豁达的情愫。

【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考模拟真题语文试卷答案(精选5卷)10-15

历年高考真题: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06-13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10-23

2020年全国I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03-20

(热)历年高考真题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05-25

2024年高考真题及答案10-23

2023年高考真题及答案10-23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06-05

2024新高考语文真题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