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1 15:31: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障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以设疑的方法一步步的让学生随着这条线索贯穿于全文,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4、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质凝导入

  出示:

  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师:你知道这句描写的是谁吗?

  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金色的鱼钩。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

  2、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只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体会。

  三、步步设疑,引入主题

  1、师:是呀,老班长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照顾伤员并带着他们走出草地的任务,可眼前就遇到了难题,大家思考一下,他们遇到的是什么难题,又如何解决的?

  ⑴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并理解“到处”。

  ⑵ 出示:

  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____。

  学生补充完后说说对“合不拢眼”的理解。

  2、师: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终于有一天老班长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3、学生交流:

  板书:

  做鱼钩、钓鱼。

  师:“老班长想到的办法使我们每天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然而细心的我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秘密。”谁能说一说是什么秘密?

  ⑴ 学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师: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情如何。

  出示: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⑵ 你能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⑶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⑷ 如果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你们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师:我发现老班长的秘密后是怎么做的?

  ⑴ 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现了秘密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⑵ 集体交流,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找出对我心情描写的语句。

  ⑶ 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⑴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⑵ 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汤,而老班长面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⑶ 学生交流:

  师:你觉得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任务呢?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师:是呀,这么好的一位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美好的品质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3、总结:

  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

  【板书】

  照顾

  老班长 救

  做鱼钩 三个病员

  钓鱼

  怀念

  【反思】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这个单元中的课文都较长,前几篇课文我让学生用分部分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旨意,可效果不是很好,由此,这篇文章我就尝试着用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毛病,但总体来说还算可以。下面是我针对这篇课文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起到“引”的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问的太多,教师问得太多就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空间,但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如《金色的鱼钩》这样长的一篇文章,只要我们教师理好一条线,层层设疑给学生引好路,这样学生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络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二、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才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背离主题,所有的问题都应为主题服务。如果背离文章的问题只能让学生走弯路,越走越远而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把好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说这堂课已基本按我的设想完成了,可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不很完美。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2、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并预习课文。

  2、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景渲染

  1、学生背诵的《长征》诗。

  2、学生自由谈谈长征。

  3、简介作者。

  4、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a、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的多读几遍。

  c、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2、班级交流。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1、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简单的记下自己的感受。谈话: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呢,要想使故事精彩,必须抓住细节来描写,以及一个个动人的片断。

  2、全班交流。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述。

  3、小结:班长正是按着指导员的要求去做的,在精神上给予战士安慰和鼓励,就像“上级”,在生活上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就像“保姆” “勤务员” 。

  4、再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表现。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曲的鱼钩。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1、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指导朗读。

  五、音乐渲染,深化主题

  作者要用鱼钩表明自己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想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贵品质。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们的优良传统,那么让我们用歌声许下我们的誓言。

  六、复述课文

  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注意讲解要点。

  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的方法。

  2、注意把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关心同志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师:你来读课题。

  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鱼钩”上)

  师:为什么这么读?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用“鱼钩”做题目?

  师: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读书,好习惯。谁还读?

  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金色”上)

  师:你读的和刚才XXX不同啊?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这鱼钩是金色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你还想了解什么?

  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师:通过这次的阅读,你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

  预设:

  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

  预设:出示时代背景

  师出示课件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依据勾画的词,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并用小标题把每部分的内容归纳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合作学习)

  师:哪一组说一说?(教师相机打出课件)

  课件展示:

  1、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病好。

  2、遭受饥饿威胁,老班长苦想办法。

  3、钓鱼炖野菜补充营养。

  4、老班长舍己为人感动小梁。

  5、逼战士喝鱼汤鼓励病号。

  6、老班长病倒拒喝鱼汤献生命。

  7、“金色鱼钩”代表革命精神。

  师:文章脉络很清楚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那在讲故事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课件出示:复述故事的要领:

  1、把握故事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

  2、、先列出小标题作为提纲,然后按照提纲来讲述。

  (前后桌互讲故事)

  三、作业:

  1、给家长讲这个故事。

  2、了解更多的长征中故事。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5课《金色的鱼钩》。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师出示课件

  一、重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下面的问题。

  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预设:感人。

  师:这个故事这么感人,课文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或是最受感动的地方。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感动?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2、师:谁愿意把你感动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感动?

  预设:

  ①、6至19段

  生:读8段。因为老班长看到鱼少,就自己不喝鱼汤,只吃难以下咽的草根和同志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师:再读一读,这一段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因为对人物语言的刻画使班长这个人物深入人心。

  生:读11段。当别人发现他不吃鱼的秘密时,他还嘱咐别人不说,不让其他人知道。可以看出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语言描写)

  生:13段。老班长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决心一定完成任务。(语言描写)

  生:18段。老班长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语言描写)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见这个故事真的打动了你。哪几个同学愿意合作把6至19段这部分读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听。

  (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②、20至23段

  生:21段。看战士们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体,老班长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有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可见只想着完成任务,不管自己的安危。(神态、语言描写)

  ③、24至33段

  生:28段。将生的'希望留给了病号。(神态、语言描写)

  生:30-31段。生命垂危,还不忘任务,关心战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3

  二、集全文,提炼中心。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老班长这个人物感动了,那么老班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老班长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生:他是一个对党的无限忠诚的人,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师:老班长这个人物你们喜欢吗?其实你们之所以喜欢这个人物,是源于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对老班长的内心逐渐了解,从而受到了感染和。

  师:再次走进课文,把描写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读一读。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像老班长一样刻骨铭心。

  课件出示相应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片段

  三、扣题,升华文本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不太好)

  师:下面这两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吗?

  生:是老班长用鱼钩钓鱼来救活了三个小同志,使他们顽强地走出了草地,所以课文用“鱼钩”做题。

  生: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

  生: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生:我从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四、拓展延伸,深化阅读

  师:老师带来了长征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倔强的小红军》

  师: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为了弘扬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写下了诗歌史上不朽的杰作。《七律.长征》

  课件:《七律.长征》

  师: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一读。

  五、教师小结:

  金色的鱼钩向我们昭示:美好的生活是千千万万像老班长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珍惜今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

  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

  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就应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能够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能够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理解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样嘱咐的?

  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样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资料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样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A、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

  B、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仿佛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A、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B、老班长看到这状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C、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最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最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望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必须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阿!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出示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留意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3.总结:同学们,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完美。

  五、作业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6*金色的鱼钩

  (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忠于革命、忠于党

  老班长安定情绪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

  教学反思:

  课堂上应充分地给学生自由。鼓励学生能自由地默读,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学生自主的投入阅读实践,也才会读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其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自我感受,自由朗读有了必须基础,但还未完全找到感觉时,教师进行范读,设身处地,入境动情,声音略带颤音,给人以忍着痛苦,含泪叙述之感,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收到以声示范、以情激情的功效。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案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以学生自学探究为本,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问、读中讲、读中悟、读中感等多种教学过程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出示课题:【师生共写】 金色的鱼钩。

  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那个词怎样读? [金色]

  2.快速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采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外貌、语言、行动、神情]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①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 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②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

  ⑴ 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① 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②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⑵ 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① 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②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⑶ 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① 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② 指导朗读。

  ⑷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② 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③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⑸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① 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② 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三、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有时间进行)

  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⑵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五、布置作业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抓住课文的主要段落来阅读《马背上的小红军》。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长满红锈 闪着光芒

  忠于革命、 舍已为人 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阅读课文,文中作者通过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写了老班长不顾自己生命,钓鱼救革命小同志的感人故事,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在预习时就发现,虽然文章年代和人物对学生来说比较久远,但由于情节感人,学生非常喜欢读。

  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读题质疑,“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让学生学习课文后,理解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读一读,体会最让人感动的句子,并通过这些词句来精读、品析、体会情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句外貌描写学生感悟特别好,他们抓住“快”联系自己的爸爸,四十不到,现在还没有斑白,还是腰板挺直,而老班长还没有四十,就已经两鬓班白,非常苍老,感觉比实际年龄老了二十岁。从这过早憔悴衰老的外表,学生能体会到他为革命是怎样的操劳。

  文章中还有很多感人的语句,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老班长为了钓鱼,“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鱼饵,“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夜寻野草,还须“一棵一棵地摸”。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神态、语言、动作,不难让人体会到老班长的崇高精神品质。学生不仅能抓住重点字词感悟,还能联系自己,联系生活谈,让读更加深情,更加到位。

  最后一段的学习,使课题的疑问解决,学生感知老班长的心如金子一般,他留下的鱼钩象征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人忘记的,所以是金色的。这样不仅对老班长的印象更加深刻,还总结了全文中心,让主题更加鲜明。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采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充分地给学生以自由。

  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整堂课,学生能自主地默读,自主地朗读,自主地感悟,自主地思考,自主地表达。使得阅读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学生有了阅读、思考、表达的空间,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最后,拓展延伸,搭起课外阅读的桥梁。略读教学应该成为连接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我在课后推荐阅读长征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并要求用“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文章中塑造人物的表达方法,实现阅读迁移。这样的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又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本课由于篇幅比较长,为了节约时间,所以读的形式不多,如果多用一些时间来读课文,学生对人物内心思想感情体会更深刻,效果会更好。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

  1、什么叫“青稞”(kē)?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

  4、“弥(mí)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

  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

  6、“敛”(liǎn)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

  7、“掣”(chè)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

  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如瞻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容。)

  (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

  1、给课文分段。

  2、试说出各段段意。

  (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七)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常用词语。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资料,明白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景,学习老班长最终党、最终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到达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本事。)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到达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资料。

  (让学生按照自我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我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资料:

  (注意时光、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我理解,用自我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

  (展开讨论,只要分段能讲出自我的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资料: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本事,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我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1、交流自我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我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课文最终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从文章中心入手,为理解文章资料作铺垫。)

  二、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述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⑴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⑵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助力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⑶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终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三、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读好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⑴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⑵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⑶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句子所表达的资料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主角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⑴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⑵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三个病号:饥饿喝上难过不吃咽下走出

  威胁鱼汤激动鱼汤鱼汤草地

  老班长:合不喜出语重皱起皱纹壮烈

  拢眼望外心长眉头舒展牺牲

  最终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0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阅读课文,文中作者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可打破“顺着课文次序逐段阅读”的陈规,试用“幅集跳跃法”进行教学,从课题入手,先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行动和语言的词句,并通过这些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复杂、深刻的情感因素,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作者情感的艺术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尺度,促进学生与教材的情感交融。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去感染学生,打动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也陶冶了他们真善美的情操。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复述故事,提高阅读速度。

  3、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

  学习重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描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格。

  学习难点:

  通过讨论“老班长先后的两次笑”引导学生由外表到内心世界的思考、体会,深刻感受老班长的崇高思想境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创造的?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长征时期发生的一些感人的小故事,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2、小结:同学们讲的故事很感人,想亲眼看一下那些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情景吗?(播放《长征》中的感人片段。)

  3、过渡:看了录像片,想对那些红军战士说点什么吗?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近一位长征路上的老班长,走进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板书:金色的鱼钩。齐读课题。

  5、质疑:看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人物形象在背景的衬托下更鲜明凸现。交流长征故事,播放长征片段,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从而为学生抓住《金色的鱼钩》的背景,理解老班长的可贵品质创造条件。】

  二、检查预习,了解情况

  1、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这些词语都读准了吗?指名读,齐读。

  颧骨、两鬓斑白、青稞、搪瓷碗、熬、收敛、疙瘩、奄奄一息、抽噎、红绣

  2、出示句子:“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指名读句子。

  在脸上指出“颧骨”、“两鬓”。

  四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条件艰苦、环境恶劣。)

  2、这样一位正值壮年的炊事班长,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却永远的倒下了,为什么?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吗?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品读金色

  1、自主学习,读、划、思、写。

  老班长的舍已为人,使三个年轻的战士胜利的走出了草地,让战士们

  永生铭记在心;老班长不惜牺自己的崇高品质,也让我们动容感叹。同学们,读课文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把感受深刻的地方划一划,还可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为本文篇幅较长,所以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地读,这样就给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留下了最大的空间。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学生自主地投入到阅读中,才会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次比一次感悟得深。】

  2、合作学习,互相启发。

  小组长组织组员交流。一名组员先说明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句子,然后就这段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其他组员如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者更深的感受,可以提出异议或补充。

  3、学习反馈,交流补充,随机点拨。

  片断一:偷偷硬咽鱼骨头(第8段)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1)平时不小心吞过鱼刺、鱼骨头吗?什么感受?老班长不沾丁点儿味美鲜鱼,却躲着战士们啃、吞难以下咽的鱼骨头,为的是什么?

  (2)老班长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此时,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震惊、震憾、难受、不忍。)

  (3)能把这种震惊、不忍融入到朗读当中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通过老班长的行动,我们感受到了他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战士们受一点累,他的这种父亲般的关爱让我们感动。(板书:偷偷硬咽鱼骨头、行动)

  片断二:放弃休息找吃的(第15段)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儿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1)老班长在钓鱼、找野菜时,战士们在干什么?读读句子,从加点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放弃休息张罗食物,寻找食物艰难困苦、照顾伤员尽责尽力。)

  (2)感情引读:

  老班长为了让伤员们吃得好一点——有时候等了半夜……

  老班长为了不辜负党的委托,任劳任怨——有时候等了半夜……

  老班长照顾伤员尽责尽力,日夜操劳——有时候等了半夜……

  (3)老班长为了能让三个伤员吃得好一点,日夜操劳,竟然把眼睛都给瞅坏了。老班长的实情诉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尽职尽责,他的任劳任怨让我们感动。(板书:放弃休息找吃的,语言)

  片断三:命令战士喝鱼汤(第20段?——第22段)

  (1)老班长笑了几次?笑得一样吗?在笑容背后,蕴含着老班长怎样的内心想法?

  (第一次笑,是故意装出来的。老班长是个尽职尽责的人。今天,他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心里只能充满了自责,怎么会笑呢?但是他想到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想到同志们已经知道他从来不曾吃鱼,今天的鱼汤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地喝下去,因此,他故意装出了一个笑脸。他想用这个笑脸来营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

  第二次笑,是真的笑了。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了,喝下去,对同志们就有好处。因此,老班长笑了。但是,同志们吃的东西太少了,老班长远远不会为同志们吃了这么“一丁点”东西而开怀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没有笑容,更没有笑声,只是一点笑的意思。作者用词是如此的准确。)

  (2)面对这少之又少,来之不易的鱼汤,我觉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咽下了这这异常珍贵、饱含真情的鱼汤,我觉得——(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我的心“塞了铅块似的”沉重?

  (3)老班长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让战士们喝下鱼汤,使我们感受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他的无私、舍已令我们感动。(板书:命令战士喝鱼汤,神情、语言)

  (4)分角色感情朗读。

  【安排讨论“老班长笑了几次?笑得一样吗?”表面看来是着眼于老班长的外表的,但是正是这种由外表到内心的思考、体会,更使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忠于革命、无限关心他人的革命老战士那种崇高的思想,并深受感动。这样的讨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还有益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有益于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助于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看问题应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片断四:奄奄一息让鱼汤(第28段——第32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已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对老班长说什么?(板书:奄奄一息让鱼汤,语言)

  (3)激情范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老班

  长的手垂了下去!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学生悲痛呼唤老班长。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对于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要抓住朗读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读好,而且让学生多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这样才能加深感悟,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过渡: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句子:“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感情朗读。

  五、拓展金色,读写结合

  有一天,你成为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将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引导学生情动辞发,练习表达。这样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延伸。】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

  “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

  ⑴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三、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2.你知道这描写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评析:开篇设计老班长外貌描写的语句既回顾了以往学过的描写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这位老班长是谁。同时课题与人物的相背离引出了文章的重点,使学生能有目的地去读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会发现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过去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

  2.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仅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体会。

  【评析:通过回顾以往学过的.快速阅读方法,使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读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使他们在快速阅读中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为进一步学习语文课文做好铺垫。】

  三、步步设疑,引入主题

  1.老班长欣然接受了照顾伤员并带着他们走出草地的任务,但眼前就遇到了难题,请大家交流思考一下,他们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并如何解决的?

  (1)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难题就是缺少食物。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让学生交流对于“到处”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______。)让学生补充并谈谈对“合不拢眼”的认识。

  2.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他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3.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做鱼钩、钓鱼。)

  “老班长想到的办法使我们每天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然而细心的我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秘密。”谁能说一说是什么秘密?

  (1)学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2)接着问: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情如何。

  (大屏幕出示: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3)你能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如果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指着大屏幕出示内容)刚才我们读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5.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方法描写的语句吗?

  6.发现秘密后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1)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现了秘密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集体交流,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找出对我心情描写的语句。(大屏幕出示: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3)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评析:在步步设疑与步步追问中引出学生对老班长这个人物的看法,使学生对老班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2)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汤,而老班长面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应追问:你觉得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吗?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这部分的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语句吗?

  2.(大屏幕出示: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让学生补充。

  3.现在我们重新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4.总结: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终于党、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展开讨论,只要分段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从文章中心入手,为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二、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写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1)、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2)、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3)、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三、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读好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3)、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1)、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三个病号 饥饿 喝上 难过 不吃 咽下 走出

  威胁 鱼汤 激动 鱼汤 鱼汤 草地

  老班长 合不 喜出 语重 皱起 皱纹 壮烈

  拢眼 望外 心长 眉头 舒展 牺牲

  终于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5篇课文经过不一样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文章中运用了很多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当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本事。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仅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必须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资料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资料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必须的障碍。基于这样的研究,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资料,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经过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把自我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理解任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做鱼钩)发现秘密永远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资料,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找出文中的几种描述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事。

  教学难点:

  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述方法?

  2.你明白这描述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以往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日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评析:开篇设计老班长外貌描述的语句既回顾了以往学过的描述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这位老班长是谁。同时课题与人物的相背离引出了文章的重点,使学生能有目的地去读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资料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会发现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过去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

  2.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仅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体会。

  【评析:经过回顾以往学过的快速阅读方法,使学生按照必须的方法去读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本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使他们在快速阅读中掌握了文章的主要资料。学生对文章资料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为进一步学习语文课文做好铺垫。】

  三、步步设疑,引入主题

  1.老班长欣然理解了照顾伤员并带着他们走出草地的任务,但眼前就遇到了难题,请大家交流思考一下,他们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并如何解决的?

  (1)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难题就是缺少食物。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让学生交流对于到处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______。)让学生补充并谈谈对合不拢眼的认识。

  2.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他最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3.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做鱼钩、钓鱼。)

  老班长想到的办法使我们每一天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然而细心的我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秘密。谁能说一说是什么秘密?

  (1)学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2)之后问: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境如何。

  (大屏幕出示: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3)你能经过朗读把我的心境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如果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指着大屏幕出示资料)刚才我们读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述方法?

  5.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方法描述的语句吗?

  6.发现秘密后老班长是怎样做的?

  (1)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现了秘密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团体交流,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找出对我心境描述的语句。(大屏幕出示: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3)你能经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境吗?(指导学生朗读。)

  【评析:在步步设疑与步步追问中引出学生对老班长这个人物的看法,使学生对老班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经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资料。】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每一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2)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一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汤,而老班长应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应追问:你觉得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吗?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这部分的语句运用了哪种描述方法?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描述方法的语句吗?

  2.(大屏幕出示: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让学生补充。

  3.此刻我们重新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4.总结: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此刻完美的今日,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放音乐,师朗诵毛泽东诗词《长征》。)

  【评析:在豪壮的音乐声中朗诵《长征》诗缅怀那些无名英雄,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同时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反思:

  对于这样长篇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一向是我的一大困惑。初次尝试用这种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感觉到达了我预设的效果。下头是我针对本课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起到引的作用

  有些教师总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问的太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比如《金色的鱼钩》这样长篇的课文,教师就应捋好一根线,层层设疑给学生引好路,这样学生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络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二、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才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背离主题,所有的问题都应为主题服务。背离文章的问题只能让学生走弯路,越走越远而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课文资料也造成了必须的障碍,所以我们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把好关,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一向以来,上每一堂课我都要求是全员参与,并且也在尽力地去做好它。一般在课上,只要学生愿意回答问题的,我都会给予满足,一些不太愿意的有时也会硬逼着他来回答,我坚信只要多叫几次,他也会慢慢融入到这个团体中来的。但今日的这堂课让我发现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01-27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0-12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03-02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01-13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01-27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03-07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精选12篇)04-12

课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07-07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5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