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1 17:27: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教无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1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

  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学习选文1,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选文3,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意思是:听说了就表示去实践。即“闻斯行之”。

  2、现在子路直接问这个问题,想不到孔子竟是另一番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公西华感到有些糊涂,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原来,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代教育上称为因材施教。

  四、分析选文5,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1、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

  明确: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这主要是突出一点,就是启发,这种启发开导的'功夫可以称为点化,能给人茅塞顿开的感觉,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育。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此话的意思显然是启发弟子学会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学问,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现代教育学要求的举一反三。

  五、分析选文6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没有什么益处(没有什么收获)不如去学习。

  这显示了学习的重要性。

  六、分析选文7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说学和思不可偏废,光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光思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能学习且善于思考,学思并重,这样才两全其美。

  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讨论

  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九、作业

  完成课文其它选文的翻译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2

  一、培训教学档案的含义

  培训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的总称。一方面,它真实地记录了培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培训教学的主要职能和历史面貌,对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它记载了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理论发展的过程,开发、利用好培训教学档案,对于进行城市科学研究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不强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许多同志档案意识淡薄,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管理,档案的收集、管理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已无关。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也仅仅是收集,对过程材料的积累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档案管理人员只进行一些日常的接收、分类、归档等常规性的工作,很少深入到教学部门,去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2.收集材料困难

  由于忙于教学和其他事务,有的部门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不重视。还有少数兼职档案员总是强调客观理由,或者找借口拖延,不认真对待,导致收集的档案杂乱无章,材料残缺不全,致使档案有正件缺附件,有批复无请示,甚至同一份材料重复收集。有的部门因为归档立卷不及时而造成材料积压,有些文件因保管不善而残缺不全。还有的只图自己使用文件方便,将应归档的文件长期积压在自己的'手里,等等。总之,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在收集材料方面,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主动性。

  3.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教学档案管理现状看,虽然不少单位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但其仍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未建立规范的部门档案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也没有制订详细的教学归档范围等。

  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仅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且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要尽快提到工作日程上。

  三、对培训教学档案管理的探讨

  1.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资料的认知及反应度,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主动意识和严格保密意识。培训教学档案是培训教学工作的历史记录,首先,要增强教学相关部门教职员工的教学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档案是单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其次,档案部门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并在其档案查阅过程中,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促使他们关心参与档案工作,主动完成档案资料的移交归档工作。第三,加强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引导单位教职工正确使用教学档案,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效用,为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服务。

  2.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与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应根据单位各部门的具体业务职责,确定相应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档案归档范围,从而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档案工作规范。如《教学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外事类档案工作规范》等制度都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保障。各部门应明确一人专门负责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主动接受档案管理业务部门的指导,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正规化。

  3.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是关键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单位要根据实际构建一个档案工作网络,由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同志牵头,各部门一名兼职档案员组成。建议选拔年青、懂电脑、熟悉管理专业,且具有责任感、热爱档案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担任各部门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对其业务范围内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另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函授学习等多种渠道有目的地对教学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此加强档案管理基础教育,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4.注重教学材料的收集

  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是教学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就会影响教学档案的质量。要加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十分重要,而主动性来自于爱岗敬业的精神。由于教学工作烦琐、零碎,要注重日常分散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收集,每个班次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否则一些产生于日常教学中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流失,要想弥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也会失去档案的真正意义了。因此,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档案

  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教学档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分管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在及时、认真收集各类教学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要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定的标准,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编目和系统排列,以便为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准备。

【有教无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教无类教案06-27

关于有教无类的成语故事06-2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画风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09-27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03-01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 教学设计05-3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校徽设计》教学设计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