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2 07:40: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名师教学设计(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师教学设计(精)

  名师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损、皇”等14个生字,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捧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的意思。

  3.品读第2、3、4自然段,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课前准备工作: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胡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2、将录象中雨果的话用文字形式出示

  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

  维克多8226;雨果

  1861.10

  知道录像中的仙境是哪里吗?看着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这三个字。(板书圆明园,朗读课题)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然而,那仙境般的圆明园如今呢?它已不再是那豪华奢侈的皇家园林,也不再是诗情画意的一千零一个梦,更不是那令人神往的“世界奇迹”,它只是矗立在北京西北郊的几根残垣断壁,向我们诉说着一百多年前的那段屈辱的历史。

  3、引出课题,边说边把课题补充完整。让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注意“毁灭”2字的朗读)

  (二)初读悟情: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大声读,用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感受字里行间所传递着的强烈的感情。

  2.课文已经读完了,能不能告诉大家,此刻你内心最深刻、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痛惜的,仇恨的,气愤的等等)

  师:是啊,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那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呢?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不能用“圆明园是 。”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学生回答的时候,也注意倾听他们读这三句话的语气,引导他们应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这三句话。(可以这样引导:找得很对,能读得更好点吗?嗯,这一次,我听出来了,你因圆明园的举世闻名而自豪。或者说:嗯,找得对,读得也不错。)

  就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一起来读这三句话。教师引读,圆明园是:学生接下去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屏幕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品读生情,感受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价值。

  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举世闻名”。它凭什么举世闻名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默读课文2、3两节,圆明园建筑宏伟表现在哪些地方?在课文中做做记号,圈圈划划,也可以写写旁注。

  (1)学生自己读读画画,老师四周巡视一下,了解学生的情况。

  (2)好,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在课文旁做了批注,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先来说说?

  1.感受布局的独特,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A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给你印象最深刻?

  众星拱月,学生可能会从这个词体会到圆明园内建筑很多。然后教师出示圆明园的全景图给学生看,将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用红标记做出,指给学生看,并说,这三个园就是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周围这么多的小园就像星星一般围绕着它们,这就是——引学生说“众星拱月”。

  (2)(此时可适时点拨学生:作者能说出这番话来,是站在一个什么地方看圆明园?山上,飞机上等。结论:本段是以俯瞰或鸟瞰的角度描写的。)

  (3)大屏幕上出示这个句子,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读出你的感受?

  (4)还有补充吗?——面积很大。(视学生情况而定)

  真会读课文,圆明园确实很大,据老师了解,它占地约5200亩,相当于650个我们学校这么大 。圆明园布局巧妙独特,园中有园,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啊!那就让我们再把这个句子来读一读,读出那宏伟的气势来。

  2、感受景观风格各异

  (5) 嗯,还有什么句子总的概括了圆明园建筑艺术的特点?

  B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饱览”是地看?(充分地看,尽情地看。)能看够吗?

  师:“流连”又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看,既看不够,又不想走,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2)你能这个句子中看出圆明园里有怎样几种类型的建筑艺术?

  (有中国的建筑艺术,外国的建筑艺术,还有诗情画意的幻想的建筑艺术)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园内,领略圆明园的无限风光,它到底有哪些景观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C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你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景观很多)

  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从“有…也有”看出来的。)

  (2)师:他从并列分句中体会到景观的多,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阅读,启发明白风格各异)划线“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人间万象)让学生具体说说。“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范读)我朗读得怎么样?(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

  师:哪高,哪低,哪重,哪轻?

  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是为突出景观各自的特点。

  师: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突出景观不同的特点,大家都听得出来,你们真会听!那么,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之后,师生齐读这句话。)

  (3)师:引读—— 圆明园中的景物就是这样风格各异,包含了中华大地天南海北的景致,当我们漫步园中——生读

  师:文中列举了哪些景观?

  D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说说你的感受?

  (看到家乡的著名景点也被仿建,心里很自豪,园林艺术的精华等)

  很遗憾,老师没有去过西湖,谁来向我描述一下平湖秋月的景色呢?(“平湖秋月”最美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非常平静,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景色非常迷人。)(“安澜园”在海宁,是座私家花园。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那儿,可见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

  根据资料记载,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都能在圆明园中见到。有些同学在课前已查过一些关于园林的资料,你还知道圆明园中仿造了什么地方的名胜呢?

  总结:你们刚才所说的,仅仅只是圆明园建筑艺术中的冰山一角,那里汇聚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啊,所以它被称为万园之园。引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E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原因:如梦如幻,浪漫诗意)

  听说过蓬莱瑶台和武陵春色吗?出示图片并配简短文字:“蓬莱瑶台”是根据唐代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蓬莱是八仙过海经过的仙境,瑶台是王母举办蟠桃大会的圣地)“武陵春色”则是陶渊明在散文《桃花源记》中所想象出来的世外桃源。它们在真实世界中不存在,只是人们幻想出来的。

  你觉得园中还会有什么设计?(花果山,龙宫、鹊桥、广寒宫等)引导学生简单说在什么故事或名著中得来。

  如果让你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你会觉得——引导学生想象。

  是啊,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仙境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天堂,引读“漫步园中”那一句。

  F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西洋景观也就是——模仿欧洲风格建造的建筑物。

  让我们来欣赏几张最有名的西洋景观图。

  老师从同学们脸上读出了你们内心的惊讶。是的,圆明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有哪个园林能包容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呢?再读,“漫步园中”这一句。

  3.圆明园建筑艺术特点

  (1)那你们觉得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有什么特点?(气势磅礴,壮观,宏伟,风格包罗万象等)

  生自由说,师:那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那就是——宏伟。(板书)

  (2)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漫游宏伟的圆明园。(配乐朗读,带着激情,赞叹,自豪)

  (3)如果此时你有一架照相机,你最喜欢拍园内哪一处景物?为什么?

  (4)当你漫步园中,你感觉怎样?生自由说,用文中的话说:我漫步园中——

  (5)这样的感觉我们现在还能体会得到吗?(不能)因为现在的圆明园却只剩下了那几残垣断壁,它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我们再来读——

  (6)积累:老师给大家点时间自由读,尽情读,看能不能背诵下来。(学生练背)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背诵,这段分三层,先概括写园内景观。(映出提示性)词语: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4.领略珍贵的文物: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请同学们自学第4节,找关键词来理解体会。

  (2)学生谈各自的感受,如数量很多、品种繁多、年代久远等。抓住“先秦”。“上自”“下至”

  生: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有“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

  师:“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都是当年园中的收藏品,你找到的这些词语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文物多。

  师:文物的什么多

  生:文物的种类多。

  师:你们还画了哪些词

  生:“上自──下至”。

  师:“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生:“上自”是从,“下至”是到。

  师:从先秦时代到清代,时间有多长

  生:从先秦时代到清代,大概有二千多年。

  师: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说明这些文物很珍贵。

  (3)出示一则新闻:最近在海外拍卖圆明园珍品青铜兽首,价格飙升的新闻。

  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新闻,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

  你们知道吗,在圆明园的珍藏中,这仅仅只是沧海一粟,园中的几乎每一间屋子,每一个角落都摆设着这样的,甚至比它们更珍贵的宝贝,其数量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成千上万等(引导学生说几个成语),其价值可谓是:——不可估量、价值连城、无价等。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

  读得真不错,可是在我们自豪之后,心中不禁又涌起一阵无法言表的痛,因为这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这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要么流落海外,要么已经灰飞烟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5.感情激发

  这是一个奇迹,是谁创造的奇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但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1860年10月6日,一群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下节课我们再去回首那段不堪的历史。

  三、布置作业

  搜集并整理资料

  课前同学们已查过圆明园的相关资料,查找课外资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了解很多课文里没有提到的知识,对我们理解课文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课后再去补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展示的方式,提倡用表格、图画或文字表述,下一节课汇报交流。

  名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观摩幼儿园环境,清楚各设备作用,明白美妙的环境需大伙儿爱惜、保护。

  2.启发孩子对幼儿园的热爱与对幸福将来的渴望之情。

  教学预备:

  1.预先预备好观摩幼儿园的路线。

  2.玩具天线孩子一個。

  教学过程:

  1.交流,导出教学课题。

  幼儿教师:你喜爱我们的幼儿园吗?今日天线孩子带大伙儿开着火车一块儿去观摩我们漂亮的幼儿园。

  2.带着孩子观摩幼儿园。

  (1)观摩幼儿园幼儿教师办公室、保养健身室,向教师问好,且请教师推荐自个儿的工作。让孩子给每个教师送1朵红色花,且学讲“教师辛劳啦!”

  (2)带着孩子到操场,看大幼儿园中班孩子教学,请孩子说一说他们在干啥,且请孩子找一個小大哥哥、小大姐姐一块儿玩。

  (3)教学游戏:孩子孩子真喜欢玩,摸一摸____就回来。

  (4)带着孩子回教学室,推荐教学室环境,让孩子明白这就是我们学习与教学游戏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教师要在此里教我们很多本事,还可以坚固许多新伙伴。

  3.说一说自个儿的幼儿园

  (1)幼儿园里有何?你最喜爱幼儿园的哪个地方?为何?

  4.画画自个儿的幼儿园。

  (1)通过撕贴、添画等方法表现自个儿心里的'幼儿园。可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们一致构图构思。

  (2)展出画画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带着孩子熟识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一走瞅瞅使小孩们明白幼儿园的布局,进而清楚幼儿园,清楚幼儿园的设备,喜爱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教学时,画画幼儿园有一定的困难程度,孩子不会用画画的模式画出幼儿园,在以后的教学中留意小孩的实际水平。

  名师教学设计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为核心,以上海市新《纲要》为指导,学习、领会、实践新教材,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教训,体现出一种更尊重幼儿,更关注幼儿完整个性发展的新教育思想,从而启蒙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教师和幼儿现状

  我园现有8个班级,其中托班1个、小班3个、中班2个、大班2个,全园幼儿270多名。现有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高级教师8名,一级教师6名,一线教师平均年龄27岁。我园教师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幼儿方面,由于我园硬件方面条件较好,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幼儿喜欢参加各类活动,有探究的兴趣,特别作为艺术幼儿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艺术的环境,给予孩子学习艺术的空间和时间。但幼儿在艺术表达表现上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都应当加强培养。

  (二)、保教工作现状

  在二期课改的大环境下,我园也积极开展了二期课改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并逐步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如:幼儿教育的学科性淡化,整合观逐步体现;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上,使孩子学会学习;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意关注和回应幼儿,但回应策略和有效性驾驭能力仍有待于提高。除此教师保教能力主要分三个层次:

  1、有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幼儿,回应幼儿生成、创设课程化环境、支持幼儿表征、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但在二期课改的大环境下,在对新课程学习使用中,还存在对新教材内容不熟悉,理念不吃透,利用不充分,容易凭经验做事,缺乏提升自己教育行为的意识。

  2、部分教师,从事幼教时间不长,在她们从事幼教时期,正是幼儿教育从一期课改直接过渡到二期课改的时期,她们中,注重学习积累的,提高很快,但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就会出现面对新教材不知所措,专业水平提高慢。

  3、另一部分教师,属非专业或刚踏入幼教门槛,对学前教育有憧憬,有追求,但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业务能力缺乏,十分需要进行直接间接的培训,让她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感知幼教,实践幼教。

  在对班级的常规工作方面,如活动区角,自然角,新闻角等工作,意识强的教师,班级常规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把常规工作真正地落脚在提高幼儿的能力发展上,但不排除部分教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主观上对常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班级工作促一下,动一下,动一下,又放一下,工作到最后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失去了其实际的价值。

  三、主要目标

  1、继续以《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为指导,落实二期课改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2、立足自培,完善师资工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教材的实践研究中,继续培养反思型的教师,并在研究中不断地自我成长。

  3、加强教育特色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园本课程。四、主要工作

  四、建立保教常规管理机制,加强保教工作过程化管理。

  1、严格执行《上海市学前教育常规管理》若干文件,修订、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保障落实。

  2、进一步规范、落实幼儿园保教工作考核制度,加强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

  措施:

  (1)、注重保教工作日常管理,加强巡视及随堂听课,注重质量反馈。

  (2)、将随机考核、随堂考核、月考核、学期考核有机结合,完善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学期的考核,改变以往只看期末考核课确定教师学期教育教学能力的惯例。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权衡:

  ——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班级常规工作;

  ——不定期进班听课的质效;

  ——教师参加学期内研讨活动、的态度、实效,向教研园地投稿的次数等;

  ——期末的考核课;

  ——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综合评定教师在一学期内的业务工作。我们将采取分级制,在考核奖的设立中拉开一定的距离。以此更客观地评定教师的工作,促动教师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尽量来避免工作中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

  (3)、根据新课程模式,班组长、教研组长在工作中注重资料的积累,对教师的'各类记录表、观察记录等经常地翻阅,以便在字里行间追寻教师的教学踪迹,把握教师教学心路,及时给予指导,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凸显二期课改新理念。

  (4)、加强教研组建设,增强教研实效。

  开展每月一次班组长工作例会,业务园长参加每次的小教研,要求每次小教研班组长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帮助和指导班组内的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

  五、艺术教育管理:

  目标:为每个幼儿创设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对美的感悟力和良好的情感。

  措施:

  1、做好指导小班及新生幼儿选择艺术班工作,适当调整中、大班幼儿参加艺术学习。

  2、建立每班幼儿艺术教育档案和幼儿个人艺术教育档案,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信息。

  3、迎接区艺术教育复验工作,积极做好,找出艺术教育学习中的不足,有待于发展、提高。

  4、期初聘请艺术顾问来园指导艺术教育工作,多渠道倾听意见,努力打造品牌教育。

  5、依托百音艺校开设电子琴班,让幼儿初步掌握弹琴的方法,适当分流艺术学习人数。

  7、充分利用园内教师的资源,对全园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7.1琴即兴伴奏辅导————邵xx

  7.2民族舞辅导————董xx

  7.3写生画辅导————刘xx

  7.4古筝基本知识辅导————申xx

  8、鼓励教师外出考级,对持有证书的教师适当提高艺教费,凸现艺术特色园教师的才华。

  9、期末会同少年宫对艺术教师上岗证进行初考,保证教师持有艺术教育证上岗,分为乐器、歌舞、书画三个岗位。

  六、家长工作计划

  注:每月工作安排将提前一周以表格式张贴于橱窗,望教师注意,做到月工作心中有数,合理有序安排班级、班组工作。

  名师教学设计 篇4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三、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四、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五、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六、誊写习作

  1、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2、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名师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名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进行直觉思维训练。

  二、理解、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进行思维训练。

  三、联系历代文人墨客有关“死生”的名句,探究文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带给我们的启发,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析本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规律。

  探究文本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二、小组自检

  1、“序”的文体常识。

  2、字词理解。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三、“声情并茂”,品味文本。

  1、先欣赏多媒体范读初步感受本文情感变化,再自由诵读全文并勾画出具体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2、作者描写的“乐”是纵声欢笑、划拳行酒之乐,还是从容自如之乐?诵读文章一、二段,找出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聚会活动之乐(乐事)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小结: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四大美事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谢灵运曾感叹:“自古以来四美难全!”而于此次兰亭盛会中,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通过山水竹酒,作者极力为我们营造出素淡、雅致的格调,因此,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这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这“乐”是从容自如之乐。

  3、课前预习环节中有部分同学反映:本文思维跳跃性太大,前两段讲“乐”,第三段情感就急转直下,直逼“悲”、“痛”,过于突兀,那么,由“乐”到“痛”是否真的突兀?

  ⑴“痛”由何生?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景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⑵兰亭盛会本为修禊事,即为消灾祈福。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的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修禊事联想到生命,死亡,想到此刻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生命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浓浓的惆怅和哀痛,并最终将这种痛归结于“死生亦大矣”,就显得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了。

  4、对于“痛”“死生”的话题曾引发过无数人的感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免不了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由此可见王羲之笔下特别强调的死生之痛,并非独属他一人的情感。请同学们从第四段找出还有哪些人有此感受?

  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昔人、今人、后人(古今同悲)

  5、请大家思考作者深刻论述的“悲”是否消极?

  明确:不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由此可知,作者在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哲学观,还能于悲伤感叹中“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遗后人观览,足以见得他对生命珍惜郑重的态度。王羲之虽出身名门之后,却能淡然脱身名利场之外,从自然中发现、理解美,从而在自然中汲取人生的活力与能量,在文风浮华的年代能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文章。

  四、拓展: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可能沉着应对未来。那么,孔子的'这种看法不正是对王羲之提出的死生观最好的回答吗?

  课堂练习:结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死生观及提倡的精神境界,联系自身实践生活,思考对自己的启示,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感悟。(5分钟,然后找学生展示成果)

  五、小结: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六、板书设计。

  (聚会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死生之)痛——情迁、景陈、人生苦短

  (古今之)悲——昔人、今人、后人

  七、作业布置。

  以“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文体不限。

  名师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以窥知一二。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或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出了作者超凡脱欲的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文言词汇的掌握积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领悟文章所运用的白描手法和对比映衬手法,领会两种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的把握及作者的.品性风格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耳濡目染的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简介作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二)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师范读,生听读;生自读;生齐读。

  崇祯(chóng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

  二)同桌合作,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撑船。

  4、用毳衣炉火毳cuì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细毛。

  5、雾松sōng沆hàng砀dànɡ: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雾淞,雾气和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

  7、惟长堤一痕惟:只。

  8、芥jiè:小草。引申为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

  9、铺毡对坐坐:相对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

  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白:指酒杯。

  12、客此客:客居。

  13、及下船及:等到。

  14、喃喃nán:小声地不断念叨。

  (2)通假字

  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

  (3)一词多义。

  1: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2、①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3、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4、①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4)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我。今:剩余,多余。

  2、余挐一小船古:撑、划。今:捉拿、手拿、拿腔拿调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酒杯。今: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

  4、是日更定古:这,代词。今: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

  (5)词类活用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2、与余舟一芥像小草一样微小

  三)检查合作效果,重点字词讲解(穿插文化知识,“毳”字的会意构造,“更”字的计时文化,“白”的酒杯文化)。

  (三)品悟作者之“痴”。

  师问: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所言相公之痴“痴”在哪里?文章是怎样来表现“痴”的?

  学生先自行思考,再交流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痴”表现在痴人、痴景、痴心,“痴”在寄情山水,“痴”在超凡脱俗‘“痴”在闲情雅致,“痴”在清高孤傲。文章通过环境渲染、人物映衬、性情之举来凸显“痴”,构思精巧,浑然天成。

  穿插介绍“崇祯五年”的纪年方法,讲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四)感受文人之“痴”。

  明亡后,张岱不再做官。他寓居杭州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此乃性情之举。王徽之“雪夜访戴”亦为性情之举。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像他们这样的性情文人有很多,他们有着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不随流俗,所以在官场上,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排挤,遭到讪谤,不被人理解。他们只有通过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的山水,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心智的独一。“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陈子昂登台长吟,杜甫登高作啸,陶渊明采菊东篱,柳宗元寒江独钓,刘禹锡陋室言志,体现了文人的一种气质,一种风度——钟情山水、超凡脱俗、闲情雅致、清高孤傲。这就是文人的“痴”也。

  (五)结语。

  以曹雪芹《红楼梦》中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结束课文。

  (六)作业。

  1、背诵《湖心亭看雪》,并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至少五首。

  2、文人的气质虽相似,但诗文中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所寄寓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比较阅读《江雪》和《湖心亭看雪》,体会两文的不同。

  名师教学设计 篇8

  师:同学们,竖起耳朵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看着这一幕,你想说什么呢?你说,你说,是的,它们和睦相处,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日本著名儿童作家新美南吉告诉我们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一起读。去年的树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看看能从课文中了解什么?开始吧。

  师: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特别难读,你会读吗?出示:

  伐木人 融化 剩下 煤油灯

  立在这儿 在哪儿 切成细条条儿

  师:自己练练看,有困难的话,可以请教同学,请教老师。现在谁可以读给大家听了。你来吧,不错嘛,同学们看,这第二行的词语,有什么特别,是的,这些叫儿化音,跟老师读一次,下面谁再来读,/你来吧,很棒,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吧,煤油灯你认识吗?看老师这儿的图片,认识了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写,你说,哦,是融呀,是的,特别是融的左边部分,跟着老师一起写,每个人在本子上也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下面我们读读课文吧,一大组火车开下去,一人读一小节,哇,这火车开得可真顺,看来,把文章读通顺已经没有问题了,对吧,那同学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说。

  你说,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这种真情感动了,

  还有谁?你说,你说

  T: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那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了这样的线索,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小鸟飞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后却发现,于是它,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你们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收获了。是的,鸟儿和树是好朋友,文章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师出示。

  师:请你来,说说,从哪儿看出它们是好朋友?是呀,这里有两个天天呢,这天天都会包括什么时间,什么情况呢?你说,你说,是呀,不论刮风下雨,不管早晨傍晚,这棵树上每天都会传出鸟儿的歌声。同学们,你们说这是属于大树和小鸟的一段怎样的时光?你说,你说,你说。带着这份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吧。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去南方去。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约定的呢?出示3、4小节。

  师:请你来读吧,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说,是呀,小鸟在许在诺言,你能联系具体的词句来谈谈吗?是的,还唱歌给我听,这听歌已经成了大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鸟已经成了大树最知心的朋友,可以说,大树已经离不开小鸟。还有吗?你来谈谈,是的,一定回来,请等着我吧,说明小鸟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定,可以想象不到万不得已,小鸟是不会离开大树的。体会到这儿,相信大家对于这组对话,会读得更好,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准备好了吗?/article/好的,请你们这一同桌来,你们看,他真像大树啊。你在模仿大树的语气是吧。你的感受非常独特。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小鸟呀,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

  师:小鸟走了,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约定,板书:约定,冬天到了,树叶簌簌地飘落下来,孤独的大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在南方的小鸟,它在期盼着鸟儿回来,它在等待着春天的消息终于,春天来了!看,森林里多美呀,鸟儿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终于回到这片森林,它迫不及待地飞入森林,去会会时隔数月的老朋友大树,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一番激动的场景呢?你说,你说,你说,是啊,这本该是多么幸福,多么喜悦的情景啊!然而,事情真的像同学们想象的这样吗?请大家默读6-14小节,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师:你找到了,说吧,事情是你想象的那样吗?是呀,于是小鸟开始了苦苦地寻找,他怎么找的?你说,是呀,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打听,飞了很多的地方。出示6-14小节。我们认真地练一练这样的场景,感受小鸟那份着急而又哀伤的心情。

  师:请一对同桌来读读第一组对话,我们来评一评,是的,此时小鸟焦急呀,那树根呢,是的,悲伤的。你们读得真好。

  师:第二组对话,请你们俩来,他们读得怎么样,是的,小鸟更加着急了,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得好。而门先生呢,哦,冷淡一些,为什么,是的,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呀。

  师:第三组对话,请你们,小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是的,小鸟更加着急了,都带有哀求的语气了,体会得真好。

  师:为了一个美丽的约定,春天来临,小鸟历尽艰辛回到森林,然而面对的却是一截树根,她着急地问树根读

  师:当听说被拉到山谷里,小鸟又飞到山谷里,可是仍然不见树的影子,它更着急了,迫不及待地问道读。

  师:当听说树被做成了火柴,小鸟的心都碎了,它飞到村子里,用几乎乞求的语气问小姑娘读。

  师:同学们,小鸟就这样不知疲倦地找呀,问呀,它顾不上休息,顾不上自己已经非常疲倦的身体。书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鸟吗?你说,是呀,你为什么这样做呀?你说,哦,你这样做值得吗?你说,你就不能再找另一个朋友吗?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的就是去年那个美丽的约定。出示:第4小节。读。

  师:是的,一想起这个美丽的约定,鸟儿的心中就出示,你说,你说,你说,的确,看来这个美丽的约定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约定了,它分明成了信念,成了理想,成了鸟儿不懈的追求,这个简单的约定不仅美丽,而且高贵,它只属于鸟儿和大树。历尽了艰难的找寻,带着一颗酸楚的心,鸟儿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那棵去年的树,这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名师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全文脉络清晰,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感受。本文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是古诗词三首),也是本册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河山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课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和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典范教材。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2、理解重点句段,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2、难点: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一个由中低段向高年级过渡时期,学生注意力增强,其思想方法开始由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向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学生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可在课标指导下要重视字词句段文等语言文字训练;强化阅读、思维和写作训练,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尤其重要。四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课堂上还应该欣赏和鼓励学生,促使学生在客观评价中进步。

  【教法学法】

  谈话法、阅读法、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认读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细读课文第一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名冠天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的桂林,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美景。

  (设计谈话导入,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上来;二是以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桂林山水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新词的,相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梳理文章脉络,初知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本环节的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整体——部分——整体”,遵照课标对第二学段要求“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认识课文结构,了解课文重要段落,为细致阅读课文奠定基础;认读生字新词,为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三、细读课文第一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名冠天下

  1、自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2、谈话,了解自读情况,相机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句诗要追溯到八百年前宋朝时广西提点刑狱王正功,或许还能更早。历史上,各个朝代均有人慕名游览桂林山水,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佳作。意思是说桂林山水之美天下第一。其中“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作者以此句总领全文。

  (根据课文结构,课文第一段是总起段,就其在文中作用而言,起着引起下文作用,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对学生读写都有着重要作用;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到赞美之意,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四、小结全课,练习写字。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关于识字写字汉语拼音教学”中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品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特点;进行练笔,学习课文表达方法;拓展阅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大意及第一段内容,回忆课文脉络并板书。

  过渡: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下文就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绘。唐代韩愈有诗赞道:“水作轻罗带,山如碧玉簪”;清朝袁枚描绘桂林山水“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领略桂林山水绝代风姿。

  (直接导入后复习已学内容,运用思维迁移规律,使新旧知识无缝对接,使学生自然进入新课学习)

  二、细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山水之美,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自由读课文,思考:桂林山、水分别有什么特点?画出能体现山、水特点的句子或词语。

  2、小组交流画出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相机引导品读课文,图文印证,概括桂林山、水各自的特点,体会课文表达方法。

  预设:品读句子

  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通过“读——议——读”的过程,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抓住漓江水的特点,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形象地描绘了漓江水之美,再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

  在品读中相机进行仿写训练:

  校园的花真多啊,校园的花真艳啊,校园的花真美啊。

  真啊,真啊,真啊。

  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的水。

  作者在写漓江水特点的时候,开始用对比的方法,凸显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一点可相机引导学生自读体会。

  ③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回忆学习漓江水特点的顺序点拨学法,引导学生自学桂林山的特点,自主体会感悟。

  桂林的山形态万千,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④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参看句子②学习要点,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

  4、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是需要学生“细致阅读”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阅读—精读中指出:“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因而本环节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细读、理解、品味、体会,从而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句意,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进而学习课文表达方式,展开语言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学习阅读,拓展思维,练习写话,达到在学习中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自学课文第三段,小结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汇报,相机了解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在课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

  3、回顾全文,欣赏桂林山水视频,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课文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段,起着总结全文,点名主题的作用。采取自学汇报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汇报中理解句子,感受构段作用;同时回顾全文,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四、拓展阅读

  1、配乐朗读: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如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2、联系课文,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补充《桂林山水歌》,拓展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从而产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五、布置作业

  1、读了《桂林山水》一课,请你用笔记下自己学习的收获,或者抒发对桂林上水的感受。

  2、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或图片,或文章,或诗歌,或地形地貌解读资料,进行综合性学习,可朗诵诗歌,可当小导游介绍桂林山水,可完成一份手抄报等等。

  (作业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读后感”,加深学生对祖国山水的情感;二是综合性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意识,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后学习。目的在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将语文课堂延伸到教室以外各个角落,延伸向40分钟以后,使课堂学习时虽尽而课无穷)

  附板书设计

  总:甲天下

  水:静、清、绿

  桂林山水分赞美

  山:奇、秀、险

  总:画中游

  注:次设计为修改补充姚楠囡老师教学设计之作。

  名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教学准备

  幻灯片、音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3、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名师教学设计 篇11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水果》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样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个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辆小推车带来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用西瓜皮做盏灯、做只船……,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活动评价: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名师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美。

  2.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能主动讲述秋天的各种变化。

  3.能用绘画的方式展现秋天的雨的特点。

  活动准备:

  秋天景色的图片、散文诗录音、

  活动过程:

  1.“秋之美”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在这个季节?请你说说你在这个季节的故事吧!

  (2)提问: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

  2.欣赏散文诗。

  (1)师: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美丽的花和树叶,美丽的云彩,就连秋天的雨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秋天的雨有什么不一样。

  (2)分段散文欣赏,并提问。

  (3)教师在背景音乐下完整朗诵,让幼儿体会散文的意境美。

  3.绘画秋天的雨。

  小朋友看到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画一画。

  (1)幼儿自由绘画。

  (2)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活动延伸

  让幼儿仔细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可以在班级设立秋天的博物展,培养幼儿关注环境变化的习惯。

  名师教学设计 篇13

  课程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双手同时在铃鼓上随乐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过找害虫的游戏情境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能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3.体验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并能正确使用乐器。

  课程准备

  1.栓好绳子的铃鼓20个。

  2.20名幼儿围成半圆坐。

  3.音乐。

  4.稻田图片。

  5.彩虹伞

  课程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出示池塘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呀!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我们跳呀跳,跳到池塘里,与妈妈玩捉迷藏吧!咦,看见一条小虫子,啊呜一口吃掉它。

  二、动作创编。

  师:小青蛙的小脚可喜欢在荷叶上跳啦!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跳啊?

  三、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师:现在你们吃到虫子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原来吃到了一条……虫子哦!师:我们再去找一个虫子吃吃吧!(教师再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师:咦?这次我们吃到一条什么虫子呢?师:又发现一条虫子,我们快去吃掉它!(教师第三次带领幼儿随乐律动。)师:这次我们究竟会捉到一条什么虫子呢?

  四、乐器加入。

  1.教师出示乐器,并引导幼儿使用乐器。师:你知道吗?我们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叶呢!现在妈妈这里有一片小荷叶,妈妈先把小荷叶慢慢地挂起来,你看妈妈哦,我会在荷叶上跳啦!

  2.幼儿尝试使用乐器。

  师:小青蛙你们会在荷叶上跳吗?拿出你们的.小荷叶挂在脖子上。(教师检查铃鼓佩戴情况。)

  五、增加新的游戏情境:稻田里捉虫子。

  (听电话铃音)师:青蛙妈妈,有好多小虫子在我的稻田里,麻烦您快带着小青蛙们来帮我捉虫子好吗?(游戏2-3遍)师:原来小虫子都生活在什么颜色的稻田里呀?

  六、放松。

  师:我们还有一块很大很大的五彩田地,请所有小青蛙走到田的边上,我们一起捉虫子咯!

  师:捉到虫子高兴吗?

  名师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名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名师的教学设计03-17

名师教学设计02-06

名师教学设计02-06

《心声》名师教学设计07-13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07-22

名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2-06

名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12

名师教学设计14篇02-12

名师教学设计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