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8 10:39: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连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连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连加教学设计

连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根据图意正确列出连加、连减算式。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看懂图意,正确列式。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计算题)、动物图片、连加连减卡片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在数学乐园的大门口有四位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它们计算一些数学题,小朋友愿意帮忙吗?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图像,并依次出示四组算式,请小朋友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

  3+15+25—28—2 4+37+13—16—2

  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多了不起!希望小朋友能在今天的数学乐园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连加。

  1、出示小鸡图,请同学仔细观察。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2、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揭开后跑来的1只问:又看到了什么?

  2)根据你看到的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3、交流尝试列式。

  1)同桌讨论:要知道一共有几只鸡怎样列算式呢?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4、探究计算顺序:

  老师:得数8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回答,师板书)

  5、比较总结出课题并板书

  师:这样的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加法算式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多了一个加号,多一个加数)

  师:以前的叫加法现在这样的算式叫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板书连加。

  6、引导学生弄清计算顺序:

  我们在计算连加试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记在脑子里,再用它与第三个数相加,最后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

  (二)合作探究连减:

  1、师:就在小朋友热烈讨论的时候,有几只小鸡吃饱了,我们来看,谁来说说:

  (出示挂图: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一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谁能根据刚才看到的'提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2、合作探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3、学生汇报师板书算式

  4、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师板书)

  5、比较引出课题并板书:连减

  6、小结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计算连减试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把减得结果记在脑子里,再用它与第三个数相减,最后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

  三、巩固并应用,回归生活

  1、学生动手操作并填空:72页"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1、2、5题

  3、游戏:找朋友。

  ①出示连加连减算式卡片,学生口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②师:刚才请我们帮忙的四只小动物说,我们计算的这些算式里有他们的朋友,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找一找,大家愿意吗?(出示开始引入时的4组算式。)

  ③指名找朋友贴算式卡片

  4、课后作业:将练习十一的第3、6题做在书上,要求认真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计算连加连减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把加得或减得结果记在脑子里,再用它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最后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

连加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谢谢大家观赏!

连加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强学生对连加连减应用题的理解。

  2、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式计算。

  3、让学生明白互助友爱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应用题的多种解。

  2、加连减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常规练习

  9+3+48+6+93+2+7

  10—8—213—2—719—6—5

  二、教学连加

  出示主题图和表格。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3423

  问:你看到了什么?

  从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数量?(三个条件)

  你能提什么问题?

  (教师板书出学生的各种问题,并选择:一共摘了多少个?)

  问:你能列式吗?

  这个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板书连加)

  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学生板演

  三、教学连减

  1、学生看图,口编应用题。

  有85个西瓜,李明运走26个,我运走40个,还剩几个?

  学生解答,并板演。

  四、巩固练习

  口算:7+59+20xx—6—40

  笔算:46+25+1775—28=54+20+1690—58—24=

  教学反思:

  练习课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练习。

  教学目的:

  加强学生所学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1、口算下面各题

  55+30+839—4—3237—10+5

  56—3+981—7—7074+6—80

  教师念题目,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

  2、+8—20

  39()()

  56()()

  18()()

  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3、+36—47+58—23

  25()()()()

  4、笔算下面各题

  69+30—4565+18—39

  26+40—871—65+45

  5、

  245115

  213039

  49936

  计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每一斜行三个数的和。

  6、小明要练75个字,他还剩下37个字,他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7、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

  学生独立思考,写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谁找得多。

连加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选自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教学的都是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例12是以南瓜图来教学连加,教学时建议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提出后如何进行列式解答呢学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收集汇总各种答案之后请学生交流,说出自己列的算式的意思,最后总结得出连加的算式:4+2+1=9,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连加算式,应让学生多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含义,整个算式的意思等等,连减的例题教学大致也是这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掌握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再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步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0根小棒、实物图形卡片。例题图片,10个三角形片,复习用连加口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0个三角形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教材65页情境图)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说明:在引入这个环节,我用一个小动画和图片来呈现主题图。)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学习连加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2、交流、汇报。

  ①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小鸡分2次,引导学生说出算式:5+2+1、

  (说明:在这个环节,我通过小动画将情境图的图意清晰明了的呈现的学生,很清晰的看到小鸡是分成两拨跑来的。)

  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不一样)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③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板书5+2+1=8)

  (二)学习连减

  出示教材65页挂图。

  问:先有几只鸡

  ①老师移动2只鸡,表示走了。

  问: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 — 2、

  ②老师再移动2只,表示又走了2只鸡。

  问:又去掉几只还剩下几只

  (说明:在这个环节,通过小动画来呈现小鸡吃饱后跑走的过程,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图意。)

  ③问:谁能说一说这剩下的4只鸡是怎样算来的

  问:那么也就是说是几减几再减几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8—2的后面接着写“—2”。

  ④师:这道题是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两个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板书:连减)

  ⑤师:算式读作8减2再减2、

  ⑥师:连减的算式怎样算呢谁能根据连加的计算顺序,说说这道连减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计算过程。

  ⑦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⑧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几根

  列算式说得数。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将书上算式补充完整。

  2、摆好10个星星,先拿走5个星星,再拿走3个星星。还剩下

  几个星星。

  将书上算式补充完整

  1、教材66页练习十四第2题。

  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2、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第6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4、练习十四的第5题。

  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

  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四、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9—4—2=3

连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连加算式;结合情境图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难点是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是谁?(米老鼠)今天米老鼠来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高兴吗?(高兴)谁来跟米老鼠打个招呼?

  二、探究新知

  师:米老鼠要带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玩。去动物园,要乘公交车(出示课件:车上有5个小朋友。)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现在呢?(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你刚才看到的跟同桌说说,再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注意,在说的时候,两个小朋友,要做到你说,我听,再换一换,我说你听!明白吗?开始!

  学生交流。

  师: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谁还会说或谁再来说说)

  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车上有几个小朋友?

  师:现在谁来说说算式怎么列呢?

  生:5+2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为什么你想到用5+2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请小朋友注意,你又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

  生:又来了1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刚才你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车上有5个小朋友,来了2个小朋友,后来又来了1个小朋友。)

  师:你照他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听。

  同桌互说。

  师:现在你想到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说出: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如果学生提不出,出示课件:

  米老鼠说:别急,我来为你们提个数学问题。听好: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谁来列出算式?(生可能会列出:5+2+1)板书:5+2+1=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请说给其他同学听听。(表扬)

  师: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你会算5+2+1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不出算理,那么你能不能请小棒来帮忙呢?)

  学生可能说:(1)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2)5个小朋友加上2个是7个小朋友,再加上1个就是8个小朋友。

  (3)原来有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又跑来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8个小朋友。

  师:我们一起来再看看:(课件)

  板书:5 + 2 + 1 = 8

  师:这样的算式与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生:多了一个“+1”)

  师小结:这个算式我们不认识,谁能给它起个名字。(板书:连加)

  师:5+2+1这个连加算式可以解决上车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动手操作:摆一摆。

  师:米老鼠请8个小朋友下车,拿出了一堆小珠子,让我们和这8个小朋友一起来玩珠子:

  (1)请拿出4粒黄珠子,再拿出3粒红珠子,再拿出1粒绿珠子。

  (2)请你来向米老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粒珠子?)

  (3)请你来写出算式并计算:4+3+1=8

  (4)说说你计算方法。先算4加3等于7,再7加上1就等于8。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师:米老鼠见小朋友们表现得那么棒!它想邀请你们先一起来跳跳绳:看几个小朋友已经早来了(出示课件:2个甩,3个跳,有5个小朋友在跳绳。)

  (1)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3)算式是:2+3=5

  (4)(出示课件)后来又来了4个小朋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5)列式计算,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3+4=9要先算2加3等于5,再用5加上4就等于9。

  师:米老鼠知道小朋友玩累了,请小朋友先休息一下,来看一看可爱的小燕子:(出示课件)练习十一的第2题。

  (1)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2)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师:米老鼠说现在我带你们进动物园看看。不过,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都变了样,你能知道它们是谁吗?

  别急,只要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计算这些算式吗?你能解决一个就能见到一种小动物。快来吧!

  (1)小组共同完成各算式,再交流连加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见到小动物,打个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师:米老鼠请小朋友带2只小动物回家。(在日字格里自选两道题目写一写)

  注意:写字要做端正,字要写得清楚、端正。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的新朋友米老鼠带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你还有哪里不懂的问题吗?

  3、完成作业本p34页。

  有三点粗浅的看法:

  1、本节课要很好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铺垫。虽然在设计中有所体现,但是老师关注的不够,要能在学生解决问题的之初,强调结合已有的方法解决的策略及过程。顺利找好学生认知的起点。进而突出重点。

  2、算法多样化,重视的也不够。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体验到连加计算的方法多样性,及学生的认知个性,教师要有晰的认识,而且要重视起来;

  3、关于给算式起个名字的做法,注意要处理好,不要成了走形式,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知道与前面学习的加法有所不同就行了,命名的事情,不要强求。

  以上的建议,也许设计者实际中会注意到,这里提出来,也是强调一下。我的建议还是笼统了些,总体看,你的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相信你的试讲效果会不错的。

连加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教材第66页例题,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课时

  第十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准备

  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和一个黄玩具。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

  二、教学新课

  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科知识学得非常好,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新知识?一定会有的,看,老师已经准备奖品了,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

  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

  老师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老师带来了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一共有5个玩具。

  用哪个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书:2+3+1

  3、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说明:

  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

  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

  引导学生口述:2+3+1表示把2、3、1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说、小组互说)

  4、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5、摆小棒说算式:

  (1)左4、中3、右1

  (2)左2、中5、右3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2+21+4+35+1+34+4+23+1+56+3+1

  7、小朋友学得真是不错,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愿不愿意帮我解决?

  出示:8—3—1

  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

  说明:原来8—3—1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还剩几?

  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

  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板书完成课题

  8、直接说得数:6—3—18—2—49—1—710—3—37—2—3

  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一般都要先算前面两个数,不过,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非常的细心。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3题。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再在书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指名汇报交流。

  2、选得数。

  3、完成第4题,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汇报交流时说说计算的想法。

  4、小朋友也能来出几道连加连减题来考考大家吗?

  指名出题请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题。

  5、思考题:□+□+□=6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全体学生一起总结。

连加教学设计7

  一、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关系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65也的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巩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练习十四的第1题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二、目标设计背景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一)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环节五,关于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5+2+1=8

  五、作业设计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连加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课本P26例1

  教学目标:

  (1)探索用竖式计算连加两步式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十位在计算时漏加进位数

  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听算。(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只写得数。订正时1人汇报结果,其他同桌互改)

  (1)7+3 7+2 7+6 8+7 4+7

  (2)3+7+1 2+5+3 5+5+1 6+8+1

  小结:师:刚才最后一题是什么算式?(连加)

  师:一般情况下,“连加”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出示例题:(写在卡纸上出示)

  汇景学校一、二年级参加开心一课的人数统计

  项目手工小组羽毛球小组舞蹈小组

  人数(个)283423

  2.分析问题

  (1)请你观察表格,并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三个小组一共多少人?

  (3)要求三个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要求三个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把几和几和几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解答问题

  (1)你能列出算式吗?(28+34+23=)

  (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同桌交流算法,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计算方法,如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异同:

  相同点———最后的得数都相同,计算方法都相同: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不同点———书写的方式不同,方法一是分步写出竖式,方法二是综合起来写,方法三是三个数连在一起写

  4、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对的,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而又准确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全班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其中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注意关注学生出现的错例)

  46+25+17= 37+28+19=

  (1)订正

  (2)如果出现错例要分析: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以后要注意什么。

  (3)小结:检查要做到“一步一回头”

  2、解决问题:请你看图提出一个连加的问题,并解答。

  小熊图猴子图企鹅图

  21元33元28元

  小汽车图足球图篮球图

  47元24元30元

  3、拓展练习

  四、全课总结

  五、课外作业

连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通过图片和实物,使学生理解连加的含义。

  (二)使学生掌握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计算连加式题。

  课前准备

  (一)教具:课件、小棒。

  (二)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2= 2+6= 6+3= 4+3= 1+4= 5+2= 3+5= 5+4= 1+9=

  2、听算:

  2加1等于几?再加4等于几?3加5等于几?再加2等于几?

  4加3等于几?再加1等于几?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课件:

  指名说图意:图上有3只长颈鹿,5只驯鹿,一共有8只鹿。(板书:3+5=8)师说:我们知道了长颈鹿和驯鹿一共是8只,这时又跑来7只梅花鹿,求一共有多少只鹿?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5=8 8+7=15这道题里的3,5,7各表示什么?

  师说:我们用两个算式求出了长颈鹿、驯鹿、梅花鹿一共有多少,这两道题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如果不用两个算式,能不能想一个更简便,更快的办法,列一个算式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想的办法好。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5+7=15。

  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学过的算式哪儿不一样?(有两个加号,3个加数)师说:对,有两个加号,是3个数相加,要加两次,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怎样计算呢?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算3+5=8,再算8+7=15。(老师边说边写计算过程)

  读作:3加5再加7等于15。

  表示:有3只长颈鹿、5只驯鹿、7只梅花鹿,一共有15只鹿。

  指名读算式,说题意。

  2、出示课件:

  师引导完成“一共有多少条鱼?”的计算。 8+6+5=19学生试说计算过程。

  3、动手操作:

  (1)摆小棒、列算式:

  师说:先摆4根、再摆3根、又摆1根,一共是几根?老师黑板摆出小棒:让学生看小棒图列算式。

  板书:4+3+1=8指名2~3人说计算过程。

  两人一组说计算过程。(边说边演示)

  (2)学生摆小棒,列算式:

  ①师说:先摆2根、再摆5根、又摆3根,一共有多少根?

  ②师说:先摆5根、再摆5根、又摆7根,一共有多少根?

  ③师说:先摆3根、再摆2根、又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

  ④师说:先摆4根、再摆5根、又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指名说算式,指名说计算过程。

  师问:用哪个数去加后面的数?(前两个数的结果去加第三个数)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会了连加)计算连加时应该怎样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前两个加数的和,再用前两个加数的和去加第三个加数。)

  5、其实啊,连加的算式计算时还有一个小窍门。

  教师引导学生不按顺序计算,发现结果不变。

  教师总结:计算连加的算式时我们可以看有没有能凑成10的`两个数,这样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些。

  (三)巩固反馈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口算。

  5+9+1= 8+6+2= 7+3+5= 4+8+2= 8+4+6= 9+2+1= 6+8+3= 6+2+8= 5+2+7= 3+5+4= 3+5+7= 7+6+3= 2、课后练一练第一题。

  3、举卡片口算:

  1+6+2= 4+3+2= 3+2+5= 7+1+0= 0+10+3=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2、3题。

  课后反思:

  1、复习导入使学生更积极。

  导课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了10以内的口算题,然后又安排了有联系的听答题“3加2等于几?再加4呢?”和“8减2等于几?再减5呢?”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会的学生说出答案,引起不会的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想学的渴望,真正达到我要学。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以去动物园看到长颈鹿引入,把例题图片分解出现,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

  3、动态感知,表态领悟。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数学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感受“先摆几根、再摆几根、又摆几根”的生活经验。通过摆小棒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看自己摆的结构列出算式。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列出连加算式。

  4、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连加时,学生就出现了不同算法:一种是先找两个能凑十的数,再求出得数;一种是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再加第三个数。我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而且还告诉学生不能凑成十的还可以凑成自己计算快的数,再加第三个数。

  5、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励学习兴趣。

  人常说:“表扬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儿童不仅好玩,而且还好强好胜,喜欢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老师一句表扬的话,就想蜂蜜一样滋润着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兴奋上好几天。老师要善表扬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前班的学习,学习的动力是很情绪化的。我们老师要时时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追波逐浪,到达知识的彼岸。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积极创设乐学情情,遇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连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听说啊,豆豆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学习连加

  ⑴出示5只小鸡在地上觅食的画面

  问: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鸡

  师:现在有多少只小鸡?

  生:5只

  ⑵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的画面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学们说说并能提出问题呢?

  ⑶边演示生边说

  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师:这时又跑来了1只,又该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师:这个算式跟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一样吗?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连加

  3、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问:第二步为什么用“7+1”

  生汇报

  演示计算过程并小结连加的计算顺序

  4、学习连减

  过渡语:刚才有8只小鸡在吃东西,现在他们吃饱了做什么呢?

  ⑴出示8只小鸡的画面

  ⑵演示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的画面

  ⑶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⑷根据图意列算式

  师: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该怎么表示(8-2-2)

  生汇报

  问:这个减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汇报

  5、补充课题——连减

  6、学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汇报

  小结连减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72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2、5、6题

  思考:3+5+()=10 10-6-()=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计算方法是……

连加教学设计11

  一、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关系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65也的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巩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练习十四的第1题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二、目标设计背景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一)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 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环节五,关于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连加

  5 + 2 + 1 = 8

  五、作业设计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连加教学设计12

  教学设想:

  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口算课件

  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四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汇报:每组题目,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教学例题

  (一)教学连加

  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华华。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喂小鸡。

  师:华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课件,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华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2、教学例题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课件,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华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

  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4)

  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

  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三、巩固深化

  1、做一做:65页最下面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65页最下面第二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2、课外延伸

  ①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②口算比赛:连加连减(直接说得数)

  3、完成练习十四第1、2、3、4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计算连加连减?

连加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210—38—76+4

  0+95+510—82+5

  3+710—24+37+1

  2、情景引入:小明的'妈妈带他回了趟农村老家,小明课高兴了。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喂小鸡。这不,他又来喂了(出示课件),刚开始来了几只小鸡啊?后来又跑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小鸡?该如何列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一会儿,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该如何列示呢?还可以怎样列?5+2+1,这个算式与以前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介绍:有2个加号,是连续的加法的算式叫做连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读法

  5加2加1

  2、学习计算方法

  5+2+1怎样计算呢?请再看一遍小鸡图的演示过程:原来有5只小鸡,又跑来2只,所以可以把5和2合起来,先算5+2=7,接着又跑来1只,所以这时候算7加1的得数,就是7+1=8

  3、指名再次说计算方法

  4、总结连加的计算方法

  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

  ②从左往右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小明在喂鸡的时候还看到了天空中飞过一群快乐的燕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3、4、2,说说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提一个问题吗?试着列出算式3+4+2,指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9表示什么?

  2、中午,妈妈把全家的脏衣服洗了洗,晾了起来。出示图片,你会算一共有几件衣服吗?指名列示,说计算方法。

  3、在果园里,小明动手摘了好几种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有樱桃、草莓、桔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呢?在练习本上列示计算,指名板演。

  共同交流计算方法。

  4、比一比,赛一赛。

  3+4+14+3+2

  2+2+45+0+3

  7+2+16+4+0

  5、动脑筋

  ()+()+4=9

  四、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连加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xx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10+5+2=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计算。

  板书课题:连加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

  出示例1。

  师:仔细观察这幅,说一说从这幅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队,第1队有13人,第2队有18人,第3队有12人。

  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3个小队一共有多少队员?

  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2。师板书:13+10+12=。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师:再比较一下13+18+1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2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2是100以内的连加。

  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主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8+2=1330+13=43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31+12=43

  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2=3030+13=43

  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的计算方法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

【连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连加教学设计04-09

《连加》教学设计04-24

《连加》 教学设计09-03

连加教学设计02-13

《连加》的教学设计06-30

连加教学设计09-06

《连加》教学设计范文03-14

《连加》教学设计9篇03-14

数学《连加》教学设计范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