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1 13:02: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从这些图片上你能找到哪些平面图形呢?

  (学生交流并且指一指。)

  出示:

  2.提问:你还能找到什么平面图形呢?

  (估计有学生能说出:梯形。)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认识梯形)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根据手中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梯形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做法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各小组展示交流,展示同学说说怎么做的。

  3.提问:用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上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板书)

  4.谈话:拿出你刚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做?

  (1)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

  (2)指名交流画图和测量的方法。

  5.学生阅读书本第47页中的内容。

  (1)指名交流阅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2)请学生在纸上标出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6.出示:等腰梯形

  提问:这是梯形吗?仔细观察,跟我们所做的梯形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观察比较后交流,发现:两腰相等。

  (2)请同学们进行验证。

  (3)指出:像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完成试一试。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对梯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出示:请同学们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交流、汇报。

  质疑:第二个图形的高在哪里?第三个梯形为什么不在上、下两条边之间画高?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1)学生审题后判断、交流。

  提问:为什么第三个图形不是梯形?

  (2)如果产生分歧,可借助工具进行检验。

  2.第2题。

  (1)学生根据题意找一找,同桌交流。

  (2)谈话: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

  学生独立思考,拼一拼。

  (3)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的根据七巧板块数的增多拼一拼。

  3.第3题。

  (1)学生审题后独立尝试分一分。

  (2)展示一份作业交流。

  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梯形。

  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4.第4题。

  (1)学生审题后理解题意,独立按要求画一画、量一量。

  (2)指名不同画法学生展示交流,并说说自己测量的结果。

  观察比较:所画梯形的.异同点。

  (3)同样完成第2个小问题。

  (4)提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交流)

  5.第5题。

  动手剪一剪。

  (1)用两张长方形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36页。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6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平面图形,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特征。(出示一个梯形)问:这也是平行四边形吗?那它与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第二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那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梯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导入课题:梯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齐读梯形的定义,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请你指出来。

  2、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梯形?原来梯形在我们生活中这么常见,那大家想不想认识梯形更多的知识呀。

  3、在平行四边形中我们有底和高,那在梯形中又有些什么呢?(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

  4、梯形中的高又怎样画呢?

  5、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三、巩固练习

  1、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用这两个梯形能拼成哪些图形?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定义。让学生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和已经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再出示一个梯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接着出示四幅生活中的梯形,让学生对梯形有个初步的感知;其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第二道例题,先通过“量出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平

  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初步认识梯形的高,并揭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的含义;在让学生量出书上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通过比较,认识等腰梯形。最后通过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巩固新知。改进的地方:1、教师语言太过平淡,没有激情;

  2、练习时间不够,讲前面的环节可以更加紧凑些。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4

  内容: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

  2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

  3、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4、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总结。

  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教学反思:

  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5

  概念教学,要狠抓本质属性,而这些本质属性是区别一类事物不同于另外一类事物的标准。因而在概念教学中,务必狠抓本质属性,这才是抓住了概念教学的根本。

  梯形区别与以前学过的其他四边形最明显的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如何在本节课中突出它的这个本质特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呢?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节课的:

  一、回顾旧知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角:对角相等。

  出示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是?它们叫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梯形?

  二、新授

  1、梯形有什么特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拿出学具,操作验证。

  观察边,操作。

  边有什么特征?找到眼睛看到的平行的一组对边,验证一下。(板书: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呢?(板书: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观察角:角有什么特点呢?都是什么角?

  2、总结定义

  只要符合这个特征的图形就是梯形,那什么叫梯形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都是根据特征来概括:四个角,四条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四个角,四条边属于四边形的特征,用四边形来概括就行了。为什么加上只有?

  有和只有有什么不同?

  有一组对边平行,可能另一组对边也平行,但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隐含着另一组不平行。

  3、概括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阅读课本。

  拿出学具指出名称。

  思考:上底下底指的是哪一组对边?腰指的是哪组对边?高是谁和谁之间的一条线段?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出梯形的高。还有什么发现?高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有什么疑问?

  学生问:能不能从腰上画高?

  师:从腰上画高,高在不停地变化,所以不能从腰上画,腰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4、标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5、梯形的分类。拿出不同类型的梯形,观察,引出分类。

  老师:刚才研究了上下底之间的高,那腰有什么特点?角呢?

  自己测量一下。

  从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引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另外梯形,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概括了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以后我们研究图形,就从这及方面来研究。

  阅读课本,批画书上的概念。

  不看书,理解记忆概念。

  6、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他们和四边形都有什么关系?引出集合圈。

  本质属性的揭示与掌握,是不断地与非本质属性相比较的结果。因此,在钻研教材中,要狠抓本质属性,在本质属性的揭示与掌握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教材编写的预期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课件出示四边形,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2.分别找出学过的四边形,与没学的四边形。

  3.师:没学的四边形叫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

  4.认识生活中的梯形

  学生说,教师用电脑显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

  过渡:因为我们善于观察,发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梯形,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梯形。

  二、新课

  1.研究梯形的特征

  (1)启发学生从边、角两个角度,独立研究梯形的共同特征。

  (2)汇报研究成果:四条边四个角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2.认识梯形的意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强化概念:从不同图形中找出梯形。

  4.自学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画梯形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梯形的高(无数条、高相等)

  三.训练

  1、判断题(3道)

  2、小组合作制作梯形。

  学具(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直钝各。

  一、近似等腰梯形)

  合作要求:

  (1)每个图形只剪一刀,使它变成梯形。

  (2)你准备怎么剪,为什么这样剪?

  汇报,展示作品。

  3、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在作品中,找出特殊的梯形,来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预习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认识。

  上底腰高腰下底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 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在梯形中试画高。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梯形教学设计04-16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08-09

《认识梯形》教学设计09-30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03-30

关于梯形的认识的教学设计06-12

梯形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06-12

《梯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11-21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2篇)11-09

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