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时间:2023-05-11 12:01: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大禹治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并把它世代传颂。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

  那我们今天学习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32课《大禹治水》。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6、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

  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不辞辛劳”、“顶风冒雨”、“世代相传”。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

  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细读课文,品其内涵,学生质疑。

  (1)出示“有一次,天下着大雨,大禹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想象一下:他的心为什么被牵动?此时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出示“他多么想进去看看可爱的儿子”。让学生演一演,此时大禹心情复杂,他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想象一下,他身边的人会说些什么?他回答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贺”、“姓”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2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课文虽然只有短短四百来字,但由于语言极其简练,并善于选取几个典型细节和有代表性的数字,把上古时代发生的一件大事、父子两代人治水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把人物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后有两个思考题:

  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大禹治水奉献精神的感悟。

  2、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

  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课题和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等方法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并读出自己的感情。

  3、使学生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

  3、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4、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三)再读故事,初探问题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聚焦“英雄”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这句话说得简单些就是:禹成为英雄。

  3、在你心目中,英雄是怎样的人?

  预设:(了不起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的……)

  4、所以,看到英雄这个词,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5、无论是敬佩、还是……,都是打动人心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英雄”

  (1)过渡:带着你们心中对英雄的理解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生回答,相机点拨:

  预设:A、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大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课件出示原句和对比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2、指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禹很晚才结婚,按理,他要在家多陪陪妻子,可为了快点治好洪水,他顾不上和新婚的妻子团聚,这叫什么?(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还有哪个地方打动了你的心?

  (相机屏显):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4、我们来看前半句,“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一般情况,事情会是怎样的?可实际情况是(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这一个“却”,表达出——(事实和我们想的完全不同)请读出你的理解。

  5、(课件出示,补充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两眼含着泪花,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见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热泪盈眶,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儿子也已经十多岁了。他心里一酸,让儿子告诉奶奶,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然后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6、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对,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十年,十年啊,多少个日子?(三千多)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家人吗?不关心自己的家人吗?(生:不是)是他远在他乡,没机会回家吗?(生:不是,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看,他一心顾着的、想着的是什么?他下定的是什么决心?

  7、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板书:无私)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这一段。注意加点的字(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生:……)

  2、这么大的工程,在漫长的十年中,禹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你们想一想:他可能还吃了哪些苦?(生:……)

  3、为了治水,不知他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啊,不知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治水十年,禹奉献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不仅是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还奉献了自己的健康)

  4、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生齐读,师板书:无私奉献)

  过渡:故事还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自己再轻声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生看书,边读边画。)

  3、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思考)(如果生发现不了问题,师可以导问)

  4、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预设:a.禹垒起堤坝,那不是反而把洪水挡住了吗?(是为了不让洪水四处乱流,他要让洪水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到大海。)

  b.禹刚好只挖了九条河吗?(古代的数字“三、九”都不是确定的数量,是用来代表很多的意思。)

  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请问父亲的做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改变?

  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生读书、思考)

  d.禹的父亲鲧是怎样治水的?

  e.(课件出示此句)比较一下,禹和鲧的治水方法有什么不同?

  见到人们受苦,鲧心里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f.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治水方法,可以怎么说?(用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可以怎么说)

  g.(课件出示治水方法,对比引读,积累词语)

  鲧:堵堵塞堵洪水堵塞洪水

  禹:引引到引导疏导疏通引洪水引到大海

  5、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变堵塞洪水为引水入海。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禹的什么?聪明才智。(板书:有智慧)

  过渡:故事还有打动你们的地方吗?其实,最打动我的是课文一二两段,想知道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吗?如果你用心读,一定能感受到。想不想试一试!

  D、自由读一二段。

  1、你感受到了什么?

  2、相机点拨:大禹治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相机屏显)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a.请跟老师合作读这一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生: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生:倒塌了),牲畜(生:被冲走了),庄稼(生:也被冲毁了),人们(生:只好四处逃荒)。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大)

  b.你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洪水泛滥成灾的场面吗?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

  c.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d.所以有洪水猛兽的说法。你们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为民造福、为民奉献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辞辛劳的制服了洪水,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神话故事我们最爱看了,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月》等)在课外我们也看了不少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2、板题,读题,质题。

  (师归纳:(1)为什么治水?(2)怎样治水?(3)治水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分别是那些自然段写的?

  2、抽学生轮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并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3、交流汇报上面的问题。

  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

  1、学习第1和2自然段

  (1)抽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治水的原因。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

  2、学习第3和4自然段

  (1)分组读这两段。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朗读来理解。

  a、禹改变了父亲的------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引导学生比较禹与他的父亲治水方法的不同,体会大禹的聪明。

  b、晚上,他常常睡在------拄着棍子走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如“蒙蒙亮”、“烂了”“草丘山冈”等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引导学生想象大禹还遇到了哪些困难?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c、为了治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引导学生抓住“才”、“仅仅”、“就”、“却”来理解大禹的奉献精神。)

  补充:“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大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并让学生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来读句子。

  3、学习最后一段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2)看到这些景象,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

  四、升华情感,内化问题

  (1)此时此刻,你难道不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吗?

  (2)教师总结:大禹也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他的名字——大禹。

  五、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许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人物,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艰苦

  奉献辛苦爱戴敬仰

  痛苦

  附: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一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15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5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治水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前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图片或文字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分组朗读课文。

  3、根据同学围绕课题进行的质疑,从中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原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经过)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结果)

  4、回顾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灾难,无家可归,四处逃荒。只有治理好洪水,才能拯救百姓,造福百姓。)

  5、相机出示小黑板板书:严重灾难,四处逃荒。

  二、学习课文

  1、了解了大禹治水的原因,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对课文的感受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2、出示小黑板,读题目。

  (1)大禹为什么要去治水?(原因)

  (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经过)[他治水的方法与父亲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谁的.方法好?好在哪里?]

  (3)大禹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辛苦?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的治水结果怎样?为什么大禹会成为人们世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3、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这几个问题,逐个解决(可打破顺序)

  4、根据表格要求填写大禹和父亲治水的方法、结果,进行比较,说出谁的方法好,画出重点词,感受大禹的聪明才智。

  小组讨论填写后,选一个代表调板填写小黑板进行展示。板书:聪明才智

  5、乘势追问:禹在疏通河道的施工中是怎样做的?这样做辛苦吗?找出重点词句读读,感受大禹不辞辛苦的意志。板书:千辛万苦 不辞辛苦

  6、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不入?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并指名简介故事,画出重点词,说出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

  7、随机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

  8、读到这里,在你心中,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聪明才智,不辞辛苦,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人。)

  9、齐读第3、4自然段。

  10、大禹在老百姓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治水英雄)他为什么会成为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根据板书归纳。

  (这种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人们世代传颂吗?)

  11、齐读第5自然段,画出重点词。板书:终于、因此 治水英雄

  三、总结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对大禹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带着敬佩之情齐读课文。(根据时间情况进行支动安排)

  2、根据板书:“原因、经过、结果”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并随机指导“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3、总结谈话

  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公而忘私,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故事多得数不胜数。古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今有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戴明瑞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捐巨资兴办学校,兴建公益事业等等,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何等的高尚啊!是当今时代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四、拓展作业

  想象洪水退后,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写下来。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6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

  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洪水肆虐的景象)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节

  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

  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代代相传)

  学习第四节

  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

  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

  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

  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自读二、三小节)

  学习第二、三节

  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

  2、出示图1、2: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板画千山万水)

  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

  5、师:在禹之前,很多人包括他的父亲,都曾治过水,但是因为没有查看水流和地形,所以都没有成功。那么通过仔细察看,禹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治水呢?(指名说)

  6、教师简笔画理清思路:要治水,最终就是要让洪水流入——(大海),而这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洪水——(板书)

  7、看图:挖河、劈山容易吗?从哪里看出?再去读一读,找一找。

  课文中的“九”你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朗读)

  8、连起来练读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

  1、师:在治水的过程中,有一件更加令人感人的故事,想听吗?

  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2、教师示范朗读第三节。

  3、出示填空题: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指名填;齐读。)

  4、禹的儿子多大了?怎么会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呢?

  体会: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读出他的感受,行吗?

  是他不想回去吗?那是为了什么?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

  5、指导朗读。读出对大禹的崇敬和感谢。

  6、洪水被制服了,那么治水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学生讨论)

  ⑴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危险呀?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⑵师:为了寻找治理洪水的最好办法,大禹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啊!

  ⑶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小结:英雄就是不怕困难、勇敢顽强,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些人,(伟大),我想应该是付出的努力更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更大的那些人。让我们读好这个词:伟大英雄

  7、指导朗读。

  三、小结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四、布置作业

  给大家一个建议:读一读古代英雄故事,在班级举办英雄故事会,比比谁的故事最精彩。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7

  教学目标:

  1、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理解“无家可归、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课文。

  3 、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设计理念: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多份资料的引入,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教学重点:第二、三自然段。

  课前准备: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之害”、“鲧和禹的治水方法”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授第三小节“三过家门而不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大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指读课题:大禹治水)谁来读好课题?(两生读)

  评:你读的音很准。你读得很有气势。

  2、师:看,“治”可是一个生字,课文里除了治水,还用它组了哪个词 ?(生:治理)。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生:大禹治理洪水。评:对,这就是这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记得吗?还有一个生字,也读zhì。出示“制”这是什么制?(生制服的制)你能用制服说一句话吗?(生:洪水被制服了。评: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活学活用的小能手。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大禹通过---治理--洪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的故事。)(引导学生一起说)

  3、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课文的第三小节,就给咱们讲了一个故事,去仔细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快想慢,想高声想轻声,想多读几遍都行。完全读好举起小手。

  4、师:读好了,那赵老师就出个题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用心读。(多媒体出示“填空”)(生做)这位小朋友呀,读得认真,记得也很清楚,谁能给咱们读好这个小故事呢?

  师相机评:嗯,13年多长呀,4千7百多天哪,你的读让我感觉时间还不长。你再试试。哎?是几次路过家门?你再读读。谁能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另一生读)

  5、师:禹的儿子十多岁了,引接读----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是你,一天两天不见爸爸,也许不怎么样,但是十多年呐,谁来读好这一句?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会有哪些疑问?(生谈)对呀,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想什么呢?赵老师把这个小故事带给大家,取出第一份资料,静心听----

  (播放配乐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6、师:听了故事,你觉得大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谁?(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什么?(生:为了治理洪水)对,因为禹是深知洪水的厉害的呀。去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你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二、体验学习第一小节,交流洪水资料

  1、师:你读到了怎样的洪水?(生谈:可怕的洪水,凶猛的洪水。)你来读一读。

  评:这洪水还不够凶猛。多么凶猛的洪水呀,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滔滔)还有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评: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这场洪水到底有多可怕,取出第二份学习资料,我们轻声跟着录音去体会。(放录音)

  2、师:听了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

  评:对,洪水使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无处可去,这就叫----“无家可归”太惨了。想象当时的情境,咱们一起读好这一节。(齐读第一小节)

  3、师:所以,禹下决心---引接读。谁来为禹下这个决心?(生读)

  三、读学课文第二小节,拓展两代人治水故事

  1、师:这决心是下了。但制服洪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读故事,老师就再给你们引入一个故事,拿出第三份学习资料,禹的父亲鲧也治理过洪水,结果怎么样了呢?去轻声读读这个故事。(生读故事)

  2、师: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谈: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他用的是“堵”的办法。禹反复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用的是“疏”的办法。最后,禹成功了。等)

  3、师:小朋友们,禹的父亲因治水不利而被杀后,他更坚定了自己治水的决心。但治水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其间,他吃了多少苦啊!自己去大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再告诉老师,禹是如何想出“疏”的办法的?(生自由大声读文)

  4、生交流:他仔细查看水流和地形。师: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第一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禹吃的苦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走过的山山水水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你还能说出几个吗?(生谈:千言万语、千军万马、千丝万缕、千头万绪------)

  师:各种各样的苦都尝了,就叫---“吃尽了”,各种各样的.路都走了,就叫---“走遍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禹戴着草帽,拿着铁锹,亲自察看水流和地形,累得把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呢!他吃的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咱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就是这样,禹才通过反复实验,想到了“疏”的办法。于是,他带领---(引接齐读第二句)

  第二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师:谁想来读?(一生读)评:挖的河还不多,一条两条。挖的河真多,谁还想来试试?(再一生读)老师再讲一个故事:相传,禹在治理洪水时,经常要夜宿山野,他总是和百姓同吃同睡,要挖河劈山时,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从这儿,你觉得大禹怎么样?生谈。禹和百姓一起干活。老师送你一个词“身先士卒”,起个带头作用。

  5、禹和父亲两代人治水,一成一败。归根到底是方法的原因。那么,你来看看这两句话能不能互相换一换呢?(投影出示两句话)

  生谈:不能换。要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想到用“疏”的办法,去挖河、劈山。

  6、师:你说得太好了,像大禹一样,是个充满智慧的人。让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小节,再次感受一下禹治理洪水的不易。(生齐读)只有这样,大禹才把这滔滔的洪水给----引说“制服了”。(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引接读最后一节。

  四、体会读文最后一小节,拓展韩国励志故事

  1、师:洪水被制服了,听,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放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谈)百姓在唱呀跳呀。老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人们杀猪宰羊庆祝胜利。人们感谢大禹------等等。

  师:在大街上邻居遇到一起说-----父亲对儿子说---人们遇到大禹说----

  2、师:人人都敬仰禹,人人都佩服他,所以,他就是我们的“伟大英雄”(板书)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激之情,读好这一句。

  师:于是,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长大了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这就叫----“代代相传”。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大禹)小朋友们,课文前面都称他为禹,为什么课文最后叫他“大禹”呢?(生谈:因为他伟大,因为他的贡献大---)小朋友们,其实,为治理洪水付出了艰辛劳动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是英雄,我们不妨叫他们“无名英雄”。

  3、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听了许多故事,快要结束了,赵老师都有些舍不得离开你们了。最后,再请你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吧!(放“大长今”的音乐)这就是2006年的热插剧“大长今”,老师也找来了这位韩国姑娘的故事,她就是“长今”,她的名字前也加了个大字。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读她的励志故事。

  4、师:这种能“代代相传”的故事和人,中国有,外国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课后,老师推荐小朋友再去读两则“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相信你,同样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治理 制服

  伟大英雄

  无名英雄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8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后世颂扬的英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认会本文8个生字,写会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3、理解“倒塌、堵塞、临死、叮嘱”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成语以及有关奉献的名言。

  能力目标: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想”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大禹治水的奉献精神,树立时时处处为人们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大禹治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淹没 堵塞 开凿 恢复 草丘山冈 四处逃荒

  冲毁 叮嘱 英雄 处死 欣欣向荣 垒起堤坝

  2、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人们只好( ),( )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 )的景象。

  二、抓重点句品读,探究人们敬仰爱戴大禹的原因。

  1、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勾出描写禹治水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了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请同学们圈出描写大禹治水的动作词。

  2、自由读句子,体会一下禹治水的方法。

  3、指名说禹是怎样治水的?师随机引导。

  4、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禹治水的方法。

  5、和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

  6、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变堵为引,你觉得禹怎样?(智慧)

  7、齐读这句话,一起来夸夸大禹。

  预设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自由读句子,看看从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很辛苦、很累)

  2、哪些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艰辛?(自由发言)

  3、自由练读,读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4、小组赛读。

  5、请大家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积累成语。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苦耐劳、顶风冒雨、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辞劳苦……)

  预设三: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自由读句子,比较,你发现少了哪些字?圈出来。

  2、自由读文中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才——三十岁结婚迟吗?补充: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为了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仅仅,就——住的时间很短。十年大约是3650天,对比之下4天很短很短。

  却——只有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他只顾得上干什么?

  过渡:这段话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的由来,你们想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吗?

  1、生看动画片。

  2、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

  3、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

  三、小结。

  谁来用“因为大禹 ,所以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2、推荐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世世代代?

  有智慧 千辛万苦 无私奉献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9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朗读感知大意。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情诵读,学习字词,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学习写法,指导背诵,课外知识交流,写字练习。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画小河,讲述洪水的形成,引出洪水泛滥的画面。

  2、通过观看画面谈感受,揭示课题,板书。

  3、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十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读了这十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习衣字部,学写“通”“被”两个生字。

  (4)读生词,做拼图游戏: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三)、读中有悟,体会感情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生生交流点评,老师指导点拨,适时予以范读。

  4、读中悟,悟中读:读了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动画出示帮助理解,指导朗读,质疑解疑。

  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理洪水的艰辛。

  第三自然段: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事让你感动的?

  13、三、一、十 (出示,让学生填空,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治理洪水的结果是怎样的?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总结全文,回顾98抗洪场景,激发学生情感,课外知识延伸,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5 大禹治水

  感激

  大禹 老百姓

  治 制 安

  理服 定 无家可归

  (简笔画)河水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0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学生阅读有独特的体验,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因此,教学中,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通过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已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深入思考,积极表达,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在此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进而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检测,回顾内容。

  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洪水滚滚而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于是,从远古时期开始,勤劳智慧的人民就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课文,学习这篇关于治水的古老传说——《大禹治水》。(板书课题)

  2、在昨天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词语,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检测认读。)

  3、请同学们仔细回忆这个故事,你能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两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

  4、谁能从这些词中选几个词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啊,正是因为这样,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既是对学生识字情况的检测,同时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概括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出示尝试题:自读课文,想一想,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画出有感受的词或者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读一读你画出的词或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相机点拨引导如下:

  (1)治理洪水。

  A、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

  B、启发引导: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走进现场(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指导朗读。

  C、总结:是啊,无情的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的生活可以用这样的词来形容——悲惨,凄惨,可怜,生不如死,水深火热

  是大禹让人们结束了这种……的生活状况,是他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安宁,欣欣向荣。在这里,治洪前和治洪后人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因为如此,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段以生动的语句描写了洪水的危害,既是引子,又是铺垫。只有深刻感受到洪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才能进而体会大禹治水的伟大无私与功德无量。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通过朗读、想象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洪水的肆虐,人们生活的悲惨,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2)不怕困难。

  A、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还在于他是怎么做的?(出示第3段)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抓住“常常”“天蒙蒙亮”“拄着棍子”等词语感受禹治水的艰难与不易。)

  B、创境想象:是啊,大禹治理洪水历经了整整十年,十年间,爬山涉水,所到之处必然都是荒郊野外,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想一想他都会经受哪些磨难和痛苦呢?试着说一说:

  为了治理洪水,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当他渴了,_______________,当他饿了,_______________,当他累了,_______________。他走遍了_____________,可他_____________。

  C、是的,他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他却坚持了下来,那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这样一种精神——坚持不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那是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想着——老百姓。

  正是这种精神和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治水的伟大工程,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人们心目中——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D、谁来试着读一读?读出他的这种精神。(生生评价,指导抓住关键词语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他不怕困难的精神是课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直接与课文对话。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进而创设情境,通过说话练习,将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转化为对大禹行为的叙述与歌颂,内化情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阅读——想象——表达——朗读”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情感体验的激发,还培养了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三过家门而不入。

  A、生交流。师相机补充:

  三十岁结婚:古人一般结婚比较早,男子一般在20岁左右,女子则在15岁左右。三十岁结婚,在古代来说,已经非常晚了。

  B、出示,填空。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你从这些词语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C、大禹治水共历经了整整十年。十年有多长啊?三千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就连他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路过门口,妻子正生下了儿子,孩子哇哇大叫,他却硬是狠了狠心,没有进去;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同学们,看到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几个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啊,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奉献、大公无私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精神!

  D、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评价,再读。

  【设计意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虽然感人,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很远。在这里,通过古人结婚时间的介绍、故事情境的创设、数字的品味可以使学生对大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有更深刻的体会。而“副词填空”练习,不仅仅关注内容,体会情感,还将学生的视角引向了作者的表达,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与效果,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能力。】

  (4)讲方法。

  禹的治水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不怕困难和勇于付出,还在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他和父亲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父亲采用了“堵”的方法,水是堵不住的。而他“变堵为疏”,通过疏通水道治理洪水。看来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有智慧。

  (5)有决心。

  既然课文主要写大禹治水,为什么作者用了这么长的一段文字写禹的父亲治水?在这里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小结:治理洪水寄托了大禹父子两代人的的意愿,也体现了两代人的决心,令人肃然起敬。

  【设计意图:学习本课,大家都会将学习的焦点集中到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却往往忽略了他的决心与智慧。课文中对大禹父亲做法的描写其实并不是多余的,它既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为民着想、立誓治水的决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禹治水所蕴含的智慧与科学的方法,对这两段内容的感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令人叹服!】

  四、深入探究,升华感情。

  1、故事学到这里,相信大禹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课题,想一想,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什么人们称他为“大禹”呢?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加点)

  (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2、是啊,这一个“大”字饱含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爱戴,你的心中又升腾起了对他的什么感情?(佩服,感谢,敬爱……)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原则。通过走进语言文字,品读感悟,大禹的形象已经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变得清晰、高大。最后,再回归整体,透过一个看似简单的“大”字,感受人们对他无限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升华情感,内化体验。】

  五、拓展练习,总结结课。

  1、欣赏纪念大禹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大禹治水的故事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课件出示雕塑、画像等),人们为他塑像,为他建庙,写诗,做画,通过各种方式纪念、感谢这位伟大的英雄。书上这幅插图就是后人为他做的画。

  2、初识“思维导图”,练笔:刚才我们通过学习,把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提炼成关键词按照一定的思路板书在了黑板上,这就是思维导图。画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课文思路,抓住文章重点,不断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使用。

  下面再让我们参考思维导图,把对大禹的了解和感受按照这样的句式写下来。如果你能用上黑板上这些关键词会更好。

  他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他就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大禹。

  3、交流分享,评价提升。

  4、总结结课: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

  【设计意图: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已久,在这里,展示有关他的雕塑、画作、诗歌,可以透过人们对他的歌颂与纪念,从另一角度使学生感受到他的伟大及对人们的影响。借助思维导图把对大禹的了解和感受写下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梳理课文内容,在以后的预习中尝试运用;另一方面,借助思维导图写话,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将大禹的形象铭刻于学生心目之中。】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努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课教学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词语搭架,学习概括。

  作为第二课时,在课堂一开始,我通过检测词语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将课文中的词语分成四组出示,检测结束后,我又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你能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两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你能从这些词中选几个词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此举真可谓“一石二鸟”,不但检查了学生第一课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而且进行了一次很有效的概括训练。为了降低“概括”的坡度,借“检测字词”这一拐棍,有效地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迈上“用精简的语言来概括”的台阶。

  2、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课文第三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紧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通过感受大禹治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加深对治水困难的感受,进而指导朗读。其次,抓住描写治水过程的几个动词,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大禹的敬佩之情,达到有感情朗读。

  3、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语言渲染,激发想象,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感受人物形象。本课教学中,在想象洪水的肆虐与无情时,在感受大禹遇到的困难与坚信时,在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纠结与决绝时,我都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与体验,将抽象的毫无感情色彩的文字幻化为活生生的生活场面,诱发情感的形成与生发,使学生真正“动情”,进而“情动辞发”,达到指导朗读的最终目的。

  4、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任何一篇课文,都只是学习语言文字、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蓝本。本课教学中,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贯穿始终。紧紧抓住课文关键词语体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品读与感悟能力;体会副词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关注“怎么写”;多次创设情境进行语言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与缺憾:

  1、研读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还不够。如果能够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大禹治水的起始位置及沿途地理环境特点,对于体会人物形象会有推波助澜之效。

  2、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需要我仔细研究和学习。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多样,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学习,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这些都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提升的方向。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1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大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课题读得很棒,故事中的词语你会读吗?

  2.出示词语:

  洪水 淹没 无家可归 冲倒 治理 千辛万苦 制服 安定 代代相传 ①谁来读一读?(评:读得真棒)

  ②下面来开火车读。小火车开起来——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

  2.在情境的渲染下问:从刚才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听到了什么?可以追问:你觉得当时的洪水怎么样?(凶猛、可怕)

  4.(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1)指名读。 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

  (2)指名说(滔滔 淹没 冲倒 )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如果读不好,引导:洪水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多么令人痛恨,该怎么读?

  5.指导理解“无家可归”

  (1)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了,什么“叫无家可归”?

  (2)是的,没有家回去只能四处流浪就叫“叫无家可归” 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难过、伤心)

  (3)带着这种心情,谁能读好这个词?a.读得再慢一点,声音再低一些 b.指名读 c.一起轻轻地读

  板块一 :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 板书:治理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提醒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谁来说说你画的是哪一句?

  板块二: 感受“治水”艰辛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这句话中有两个词都带有千和万,你知道是那两个词?这里的千和万指的正好是一千座,一万条河吗?(不是)那指的是什么?(很多很多的山和河)

  2.你能读出山和水的多吗?出示词卡:“千山万水” 指读、齐读。

  3. 同学们,禹要查水流和地形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条条趟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引读。

  4.看图

  大家看,这儿近处,远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与山之间还有无数条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千辛万苦”

  5.谁再来读读这个词?出示词卡:“千辛万苦” 指读、齐读。

  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呢?(提示比如:当禹带的干粮吃完了,会怎样?当他禹遇到一只黑熊向他扑来又会怎样?)

  7.师补充介绍: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8.理解了词语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除了这儿,禹还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这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同一个数字是哪一个词?(齐答):九条、九座

  这里的“九”又指什么? 指名回答

  2.是的,这里的“九”指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特别注意读好这些动词加红,挖通、劈开、引导)生有感情地练读。

  可是禹总结了父亲的教训,采用了疏的方法,引流入海取得了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三、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师配乐讲故事。

  2. 大家听得很投入。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就是文中第3小节的内容,自己用心地读一读吧。

  3. 读完了,王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不准看书呦)

  4.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竟然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3)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这些数字最能打动人们的心,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5.是呀,儿子10多岁了还没见过父亲,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创造地录音欣赏)

  6.听了这段对话,你知道禹舍弃自己的小家为的是谁?(老百姓) 7.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过渡: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禹苦苦地干了13年,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四、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齐读最后一小节。板书:制服

  2. 孩子们,听到洪水被制服了,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出示: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1)引读。什么叫“代代相传” ?比如爷爷告诉爸爸 ,爸爸告诉儿子,儿子再告诉孙子就叫做“代代相传”

  (2)出示词卡读好“代代相传”。

  6.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疑惑,课文中都说是禹禹,为什么课题和结尾却说是大禹?(因为他能为民造福是位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板书:英雄

  7.带着尊敬再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五、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一)指导生字:被 制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被:左右结构。学习新偏旁“衣字旁” 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

  引读:结果——(出示句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板书:伟大)

  [过渡的这三个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师生的互评,充满激励,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

  不行!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决心下得好!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指名读文。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读。水流我们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多数不清。谁来读好这个词。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你见过大山吗?让你去开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大禹的辛苦及面对困难无畏的精神。]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师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方法是补养的。你听了,觉得大禹又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智慧

  [通过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通过介绍父亲治水的教训,进一步引导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两次概括:大禹是一个()的英雄,为后文“伟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笔,理解文末称他为伟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

  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接着又让学生分别表演母亲和儿子,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能在境中悟情,体会大禹的伟大精神。]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扩充了课文的内容,也有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三个连续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梯度,通过角色的变换,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引导学生讨论,既照应了题目,又完成了开头的学习目标:为什么称大禹为伟大的英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升华情感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无畏

  智慧

  无私

  (代代相传)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3

  【教学要求】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5大禹治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结合课题,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 毒蛇 猛兽 伤害

  (二)认为 教训 棉被 恢复

  (三)灾难 仍然 消退 继续

  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 无畏 智慧)

  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 他 。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 紧)

  (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六、推荐阅读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禹顾大家、弃小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勇敢、坚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洪水)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洪水?指名说。

  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危害呢?出示课件。

  师:农田被淹没了,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房屋被冲倒了,老百姓就没有住的地方了,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啊?出示第一小节 生齐答。

  相机板书:无家可归 指名读第一小节,齐读。

  2.过渡:洪水这么无情,老百姓多么可怜,是谁来救老百姓的呀?(大禹)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5、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课件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被洪水袭击的悲惨场面,学生受到了视觉冲击,心灵也因此被深深震撼,为后面的学习做了情感的铺垫。

  二、简单回顾课文

  1.师: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洪水有没有被制服呢?请小朋友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自由读课文。

  2.师:洪水被制服了吗?(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什么样的日子?(安定)

  相机板书:安定

  【设计意图】:

  这是对整篇课文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课文。教师设计了相关问题,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大禹看到这样无情的洪水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课件出示第二小节第一句话。 指名读、齐读。

  2.师:“下决心”说明了什么?指名说并相机板书:下决心 3.学生默读课文第2小节,圈画出反映治水艰难的关键词或者句子。师板书:艰辛

  交流:吃尽 走遍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师:这里的九是不是真的就是九呢?(不是,而是很多) 4.同桌之间互读体会所划的词语或者句子。

  5.课件出示图 师:他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让我们一起看这里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句话。

  指名读第二小节 师:同学们,治理洪水多么艰难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早上,月亮还没有回家,大禹和人们在干什么;晚上,星星已经出来了,大禹和人们还在干什么;渐渐的,他们的脸变黑了,身子变得越来越瘦了。带着你此时的感受一起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

  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洪水 淹没 无家可归 治理 挖通 千辛万苦 制服 英雄 代代相传

  5、你能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大禹决心治理洪水,最后终于制服了洪水。)

  过渡:说得多有条理!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1) 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滔滔 淹没 冲倒 )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这滔滔的洪水什么样?想看看吗?(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 凶猛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淹没了农田,人们将—— 冲到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 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理 ?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板块二 感受“治水”艰辛

  谁读读他先做的事: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同学们,禹先要要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条条趟过,这就叫走遍了——“千山万水”引读。

  2.看图。大家看,这儿近处,远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与山之间还有无数条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词就是—“千辛万苦”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4猜想一下:禹一路上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投影出示情境)

  5.师补充介绍: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千辛万苦”

  6.我们一起再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7.仅仅查看水流和地形就如此艰辛,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谁来读读禹又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三 感知“治水”之智

  随学生读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这里有有两个带数字的词,分别是——(齐答)九条、九座 老师告诉你们,这里的“九”并不是刚好九个,而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那么挖通九条大河就是——挖通了很多很多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就是劈开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 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4.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5.是呀,那咱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再来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 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仔细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都是数字) (2)你们知道13年有多长时间吗?四千七百多天哪!如果你是七周岁的禹的儿子,那意味着你还有六年看不到爸爸!你能读出时间的漫长吗? 5.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6……

  7.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我紧扣“治水”,瞻前顾后,逐步深入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播放洪水课件,让学生体会洪水之大。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等词来体会百姓的生活困苦,从而明确大禹治水的意义与迫切。

  在教学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千”和“万”以及“九”在这里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再请孩子们想象大禹带领百姓在开河劈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想象大禹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圈出其中的数字,再结合插图,让学生想想从“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词中感受到大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形象。

  课文教完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设计及思路,还需要我不断努力和改进的。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2-0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06-22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6-22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4-0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16

《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03-0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5-2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2-01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