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28 15:53: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掩耳盗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

  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法]

  演示法讲述法

  [学法]

  表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为了让你的发言更精彩,再读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揭示寓意。

  1、我们来演一演这则寓言,怎么样?我扮演偷铃人,你们为我配音,行吗?要配好音,你们应该怎么样(认真读)。

  2、我是一个偷铃人,我干了这件蠢事,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人们蔑视的眼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让我明白一些道理吗?学生自由说。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看看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存在吗?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两个成语的意思,练习用“只要……就……”和“从此”造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其中一则寓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有一点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王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

  2、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课文题目中哪两个是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现在王老师板书,请你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我。

  3、在某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题字面意思

  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读课文。

  ⑴课文较简短,要求反复朗读,直到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减字、不错字。

  ⑵思考:什么叫“掩耳盗铃”,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3、检查讨论

  ⑴同桌互读一遍,看看对方是否正确、流利地朗读完全文。

  ⑵哪些同学在互读过程中不小心读错了,请主动站起来,王老师再给你一次试读的机会。(读评)

  ⑶在互读中谁发现对方读得特别好,不仅正确流利,而且也很有感情,谁推荐给大家,请他来读一下,看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学生读师生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⑷课文哪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

  出示: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⑸理解:“盗”、“掩”

  ①课题与出示的句子比较

  盗:即“偷”

  ②“掩”的意思在句子中没有解释,你可用哪一个字来代替?

  a、教师引导板书:遮、堵、塞、捂

  b、出示幻灯(课文插图,说说用哪一个字解释最恰当)

  ⑹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捂住耳朵去偷铃)

  ⑺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或:这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耳朵去偷铃铛)

  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

  1、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⑴课文中哪些句子回答了这个问题,指名读。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2、出示重点句: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①圈点出“只要……就……就……”并板书。

  ②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开火车读)

  ③后两个“就……”的内容能否对调一下,为什么?

  (“就……”的结果顺序有先后,不能对调)

  3、这个人为了偷铃而且不被人发觉,他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①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板书:如果……就……

  ②将反问语气改成肯定语气,意思不变。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肯定就听不见了)

  ③将反问句改成下列的表述形式:

  只要……就……就……(与前板书对照)

  ④这个人自以为自己这个想法怎样?用一个成语就叫----(板书)自作聪明

  ⑤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出示:愚蠢(板书)

  ⑥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回答)

  (这样做骗不了别人的耳朵,只是自己欺骗了自己的耳朵)

  板书:自己欺骗自己

  ⑦结果怎样?出示幻灯,读最后一句话

  4、引读全文

  师引:

  ⑴那个人怎么想到去盗铃的?(生读)

  ⑵他为什么要用掩耳的方式盗铃?

  ⑶他是怎么做的?

  ⑷结果怎样?

  5、熟读背诵:

  自由背指名背

  四、引导揭示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1、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别人发觉的。这时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地批评教育着这个人。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只写一两句,但要写到点子上,尽量用上小卡片上的几个词)

  2、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幻灯,学生上台交流,对着幻灯进入角色)

  板书:错、蠢

  ①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错)

  ②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欺骗自己(蠢)

  3、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这成成语的意思:

  ⑴先说说它的字面意思,再说说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哪一种人?

  (成语意思:捂住耳朵偷铃,现在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五、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掩耳盗铃偷走一碰发觉

  2、造句:只要……就……

  3、背诵课文。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

  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解题。

  1、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生: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狐假虎威??

  3、师:选择发言的一名学生讲讲知道的那则寓言故事。

  4生:讲故事??

  5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6、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掩耳盗铃》,认真欣赏说说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完整)

  2、出示生字,学习理解。

  (1)拼拼音读生字

  (2)组词

  (3)选择一个造句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1第一部分(很想把铃铛偷走)

  第二部分(想办法)

  第三部分(结果被发现)

  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想了什么办法呢?

  4、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是个愚蠢的人,你不要自作聪明,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被人发觉)

  6、小结: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被人发觉了。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总结

  1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

  2再读课,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能自欺欺人,要踏踏实实做人)

  3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五、联系生活

  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六、拓展延伸

  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告诉大家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给学生几分钟练习时间)找学生表演。

  七、作业

  续写《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学习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

  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一、激趣导入

  1、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说说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板书:铛dāng象声词)出示铃铛。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

  (以声激趣,先声夺人。学习生字“铛”时,真正是“形”“声”兼备,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学习状态中)

  二、了解故事

  1、放动画,听故事(暂停)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生字“掩”“盗”用彩笔书写)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堵。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了,我们来看书吧。

  (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用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原动力)

  三、初读感知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新朋友:掩盗铛偷碰。学生自由读文,在书上圈画。放课件:看,我们的新朋友快乐地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呢!

  2、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读给同桌或授课老师、听课老师听听。

  3、指名读(看你读的那么投入,真好!)老师读(老师也想读读,愿意给我当评委吗?)

  那,像老师一样读读吧!

  4、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里住下啦!你能简单地说说故事内容吗?(板书:想偷铃铛[掩耳盗铃] 被人发觉)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一次次阅读中,强化了记忆,梳理了条理)

  四、再读感悟

  1、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看一看插图,还可以试一试铃铛。思考:那个盗铃人的想法对吗?

  2、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做实验等方法谈。

  相机出示句子: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还可以怎么说?哪句好?读一读再说说:他认为谁听不见?(主人、过路人、守门人……)

  “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两个“就会”前一个能去掉吗?用“只要……就会……”说一句话吧

  3、你们还有问题吗?(预测:门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用的?他偷铃铛作什么?那个人被抓住了结果会怎样?)

  4、是啊,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从阅读的阶段目标看,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铃人的想法下定义是错的,而把所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铃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

  五、表演明理

  1、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掩、伸、偷、碰(板书)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学生对小偷说:……老师对小偷说:听了大家对你的教育,你有什么要说的?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大家都是表演明星,让我们在欣赏节目的时候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创设真实情境,进入角色,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对话涌动生命的灵性。其实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建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

  六、深化理解

  现在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台下的观众:

  1、读了故事,看了表演,你能用一句话来评评偷铃人的行为吗?可以是一个成语或俗语(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做贼心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聪明反被聪明误……)

  2、你愿意做那样的人吗?你从这则故事体会到什么道理?

  这就是寓言故事,借有趣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语文课堂的对话,是师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全方位互动共振的过程,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什么,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对话方式让学生明了寓意,深化文本内涵,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

  七、联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2、课件: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

  八、拓展延伸

  1、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听大人讲的……)老师及时肯定:真不错,书上的东西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让课外知识丰富你们的大脑。这都是学知识的方法!

  2、你们学了后面的一则寓言后,举办一个寓言故事会好吗?请更多的老师也来参加吧!

  3、选择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凸现其个性,建构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

  2.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教师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二则)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学生:“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学的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的什么内容,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

  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现在老师板书,谁愿意试着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大家。

  在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连词画出来,想办法认识它;把生词也画下来;另外,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学习)

  生:我画出了“丁零”这个词。

  师:丁零是什么意思?

  生:它是用来表示声音的词语。

  师:对,我们一起读一读。(电脑出示“丁零”)谁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生:轰隆,哗啦,叽叽喳喳……

  师:还有谁想接着说?

  生:我还画出了掩耳盗铃。

  师:电脑出示“掩耳盗铃”,大家一起读。课文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呢?

  生:掩是捂住,盗是偷的意思。掩耳盗铃就是说一个人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同学们,看,刚才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他通过读书自己就解决了,多棒啊!你们知道了吗?还有谁想说?

  生:老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师:噢,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帮助自己理解,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请你们再随着录音小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这两次读课文,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就把你所知道的和同位一起交流交流吧。

  好,谁想把你已经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可以拿书说)

  生:我知道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他想偷走铃铛。

  师:也就是盗铃。

  生:他明知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被人发现,于是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

  同学们,看啊,你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还把课文也读懂了,真了不起!那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想好以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讨论明白了?和大家交流交流。同学们注意听,他说完了同组的同学可以起来补充。

  学生讨论交流:

  1.我们组认为这个人可能会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噢,你们是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很会读书,谁愿意把这句话再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生:我觉得他可能想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就听不见铃声了,就可以偷铃铛了,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说得真好。那盗铃人认为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请大家小组内交流意见。(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从图上看,盗铃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认为他想错了。

  师:看得真仔细,我有点被说服了。

  生:盗铃人只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不管自己能不能听见,别人还是听得见的。

  师:说得好!既然你们都知道这个常识,那偷铃铛的人知道吗?

  生:知道。课文中说了:“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师: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

  师:发觉就是――

  生:发现。

  师:在这句话中“别人”是些什么人?

  生:铃铛的主人。

  生:过路人。

  生:做买卖的人。

  ……

  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偷铃铛时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还是听得到,还是会发觉。那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呢?

  生:这个人还自以为自己这个想法不错,简直是自作聪明。(板书)

  生:这个人很愚蠢。(板书)

  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回答)

  (这样做骗不了别人的耳朵,只是自己欺骗了自己的耳朵)

  板书:自己欺骗自己。

  电脑出示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

  (四)引导揭示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别人发觉的。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一两句即可)

  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实物投影,学生上台交流,对着投影进入角色)

  生: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生: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欺骗自己。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同桌议论,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用欺骗自己的方法去欺骗别人。

  “掩耳盗铃”已作为成语使用。请学生联系寓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生:掩住耳朵偷铃铛会被人发现,指不要用欺骗自己的办法去欺骗别人,这样做是不好的,会失败的。

  (五)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六)课外作业

  抄写词语:

  掩耳盗铃 偷走 发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4-15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6-28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2-12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03-13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7篇07-06

小学语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模板06-23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03-08

《掩耳盗铃》的教学反思06-13

《掩耳盗铃教学反思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