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用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教学设计1
1、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1、“嵌入式”教学法
把与职业岗位有关的身体素质练习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到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去,使体育课在完成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等任务的基础上,对“准职业人”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的教学方法。
1.2、专门性教学法
开设专门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合理选择与职业活动相近或相似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的目的在于借助体育项目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1.3、职业实用性运动项目教学法
根据职业活动对身体姿势、身体状况的具体要求,选择在操作方式或身体能力方面与职业特点相似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的方法。职业实用性运动项目不仅符合职业活动的要求和特点,而且可以预防职业活动对身体状况和姿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4、拓展训练教学法
拓展训练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中,它可以培养员工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相互了解信任、团结协作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个人勇于挑战、不畏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和自信心。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难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中实现,所以合理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引入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中,更能够贴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达到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以及熔炼团队的教学目的。
1.5、职业实用性体能训练法
主要针对“准职业人”在未来工作过程中身体活动的特点来改造原有的体育教学项目与内容,或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身体练习内容,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活动中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效果的教学方法。
2、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估结果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所以说要想客观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要随着教学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不应该只考虑学生的运动成绩,而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
3、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实际方案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改革与方案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三段式”的`教学形式与“被动式”的接受与学习指定内容的单一课程内容结构休系,以社会发展、就业岗位需要和学生综合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构建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学科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行的立体化课程模式,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架构新的课程体系。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方案以个性化为基本的设计思路,它所依据的是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与水平以及学生的体育基础等。
3.1、开始阶段
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目标。该阶段的教育特征是诱导性教育,课程方案的模式是职业实用性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职业短期培训班。具体方案如下:一年级体育基础课教学;二年级进行体育选项课教学;“第二课堂”开设职业实用性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职业短期培训班。设立一年级基础课教学、二年级体育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并存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内外一体化”大课程模式。
3.2、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教育特征是强化性教育,课程方案的模式是“3+1”即:选修课+体育俱乐部(含职业实用性体育)。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强化性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一、二、三学期实施选项课教学,整个选项课采用开方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来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掌握一至两项锻炼身体的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项目设置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场地等情况灵活设置。在第四学期实施体育俱乐部(含职业实用性体育),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增加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可以某个专业作为试点,如“护理专业实用形体礼仪体育俱乐部。
3.3、成熟阶段
该阶段的教育特征是专门性教育,课程方案的模式是“2+2”(第一学年的选项课教学,第二学年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主要特征是分专业进行模块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分四个模块:体育运动锻炼习惯养成模块;休闲体育技能模块;职业岗位核心素质模块;职业岗位素质拓展模块。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要为就业服务的特点,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有关的内容作为体育教学内容。
作者:辛雷 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实用的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课文优美、生动,动静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习目标】
1.认识“呱、圈”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和五自然段,读出亲切,欢快的语气。
3.通过课前体验,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情朗读课文,重点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大屏幕,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小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个和回声有关的故事。
3.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回声}
师:同学们请注意“声”字不仅翘舌而且还有后鼻音。{板书:shēng}读“声”。
4.师: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师:恩,有的同学速度很快,已经读好了,坐端正了。
2.检查生字:
呱哩圈纹碰返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字?拼读。师:你的三拼音读得很准。师:谁再来试试?师:你的声音很响亮。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下一个,谁来?你来读。师:你的轻声读得很好!师:我们学着他的样一起读读。
师:第三个字有点难读,谁来试试?师:三拼音节读得很准。师:一起读!
师:下个字,请你读!师:前鼻音读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谁来读第五个字?师:很好,后鼻音读得很准。师:请大家齐读。师:恩,同学们都读准了!
师:最后一个字!请你读。师:全班跟读。
3.去拼音读字。
师:去掉拼音帽还能读准吗?自由试一试。师: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往哪开?
4.读词语。
师:生字躲到词语里去了。你还会读吗?呱呱叫一圈圈波纹碰到返回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读这些词,如果你的同桌还读不准的,请你帮帮他!一起读读!
5.了解“返回”
师:最后一个词“返回”有个小秘密,返就是回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词吧!(齐读)
6.读词、句子(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师:大家看“一圈圈”和“波纹”碰到一块儿了,你会读吗?你读,你读。师:这就是一圈圈波纹,一起读。师:(电脑屏幕用鼠标点)现在老师把词语放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请你读!师边做动作,边读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请大家带着动作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回声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同学们生字宝宝我们已经掌握了,那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呀?
2.师:是呀!小青蛙跟着妈妈来到桥洞底下,他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呀?
3.师:是呀!特别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师:你能不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请你来!师:我听到他读得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样读一读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是呀!小青蛙看到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叫?注明:师引读,点击屏幕。
师:这时桥洞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师轻读)“呱呱呱,多好看哪!”
师:小青蛙紧接着又问?
师:“你是谁?你在哪儿?”
2.师:(出示这句话:呱呱呱,多好看哪!)仔细看,这句的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呀?
师: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师:那我们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吧!谁再来读读?他读得真高兴呀,我们再来读读!
师:(出示这句话:你是谁?你在哪儿?)这句是什么标点符号呢?师:那该怎么问呢?请你来!(我们在读问句的时候,要稍微地往上扬一点,像老师这样,){范读}我们一起来问问吧!
3.师: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4.师:小青蛙这时听到有一只青蛙在学他说话,他心里会感到怎样?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于是,他就去问?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我听到他读出了那种奇怪的感觉。我们也一起来奇怪地问问吧!
(四)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师: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同学们,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这时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先读读第四自然段,再来填一填吧。师:谁来填?师:我们一起读。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河水是怎样变化的吧?
(3)师:谁来读读这段话?我听到你的碰字字音读得比较重。
师:谁再来读?你的.荡字也读得比较重了。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读吧!
(4)师: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水的波纹{板书:水波}碰{板书:碰}到了?{板书:河岸}又怎么样?(师边做动作演示){板书:荡}
(5)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河水的变化吧,会做动作的同学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还有什么波纹也跟河水的波纹一样呢?读读第五自然段,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师:请你说!你找到了什么?(生:声音的波纹)
(2)师:哦,声音的波纹,那声音的波纹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填空: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师:请你来填!师:一起读。
(3)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感受下小青蛙的回声吧!
(4)师: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5)师:是呀,声音的波纹{板书:声波}碰{板书:碰}到了?(生:桥洞的石壁){板书:石壁},也要返回来{板书:返}。(手演示)这样我们的耳朵就听到回声了。(一只手指着耳朵)这就是回声。(手指着板书课题)
(6)师:声音的波纹可真有趣呀,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恩,我听到你的返字读得比较重,大家再来读读吧!
(7)师:是呀,这就是回声,青蛙妈妈就是想把这个道理告诉小青蛙的,我们把青蛙妈妈说的话读一读吧!
(8)师:小青蛙明白了回声,高兴得一蹦老高,说:“(生: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师:妈妈笑着点点头。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生: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生:多好玩啊!)”
(2)师:小青蛙懂得了道理,多高兴呀!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当成小青蛙,高兴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四、学写生字
(一)学“影”字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也和小青蛙一样,带着欢快的心情来学写两个生字吧!看到“影”字。师:同学们看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呀?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呀?这个三撇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部首,我们仔细观察写这三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这三撇起笔在同一条线上。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左边要写得比较(生:宽)右边写得比较(生:窄),(师:加上手势)这就叫左宽右窄。
(二)学“游”字
1.看看这个字,游的左边是?(生三点水),中间是?(生方),右边是?(生撇,横,子,)老师有个好方法来记这个字:大人带着孩子到一个方方的池塘里游泳。
2.这就是什么字呀?闭上眼睛记一记,记住了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书空)小手拿出来。预备齐,点(生继续读)。(师生一起写,师注意面对学生书空)同学们注意这三个部件要写得瘦长一些。
3.下面老师把两个字送进田字格!{板书“影和游”}请你们用小眼睛仔细观察!现在你们也把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吧,描一个,写一个。(师范写“影和游”,生描和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学生作业展示: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某某的影字三撇的起笔在同一条直线上,(用笔指着书上)整个字摆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而且写得左边宽右边窄。哎呀,真棒!打钩。
5.这个学生的游字三个部件写得瘦长,而且挨得很紧,像一家人,真不错!打钩。
五、拓展
1.师:同学们,生字我们就学到这,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很有趣的课文《回声》,平时你们听到过回声吗?(生:听到过)你们是在哪听到的呢?
2.师小结:除了回声,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心到生活中去发现吧。
3.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读懂了课文,还学写了两个生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剩余的生字,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奇妙纸的特点和作用。
3、大胆想象一下,你还想造出什么样的纸。
二、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不同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四、课前准备:
准备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纸的实物。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正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纸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吗?(举一张纸)关于纸的历史和现在,你们了解多少呢?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纸干什么?学习了《纸奶奶的生日》一课,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纸奶奶是谁?纸奶奶有多大?有谁来庆贺?生日热闹吗?)
(二)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出示投影一:
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出示投影二:
摘录课文中的新词:。
出示投影三: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纸?
避水纸
耐热纸
食用纸
容器纸
防锈纸
速溶纸
(三)分组学习,合作讨论。
1、以组为单位,用最快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纸名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耐热纸
食用纸
容器纸
防锈纸
速溶纸
2、产品展销会每小组任选一种纸为参展商品,派一位代表以推销员的身份介绍该纸品的特点及作用。
如避水纸:我有一身好本领,不怕水来不怕压;不怕泡来不怕煮,身体结实武艺强。我可以用来做雨衣,做游泳衣,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3、想象大比拼你还能发明什么纸?小组为单位,进行想象大挑战。介绍新纸品的特点和作用。
(四)语感训练,体会写法。
1、这篇课文采用拟人的方法,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和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纸的发展,让我们对不同纸的作用、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的文笔很生动,将不同的纸化作一个个可爱的人物,叙述方法也不断变化。如在介绍避水纸出场时,作者这样写道:避水纸恭恭敬敬地对纸奶奶说------同学们,你们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加以体会。
2、体会带点词的准确用法。
我在开水里煮三天三夜,身体照样结结实实。
我在开水里连续煮三天三夜,身体照样结结实实。
我能经受1000摄氏度的高温。
我能经受近1000摄氏度的高温。
3、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五)拓展练习:
1、给造纸厂写一封信,介绍自己设想中的新产品。
2、为其中的一种纸写句广告词。
实用的教学设计3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实用的教学设计4
前几天,参加市里举办的期初思品备课,对于教学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是备课过程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蓝本。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对于教学设计,我谈以下两点见解。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要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快乐中和互动中达到教学效果。这个原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最主要原则。
2、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的原则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投其所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般涉及到交友、网络、影视明星等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体现到教学设计中,有张有弛地加以渗透。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促成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
3、要尊重学生现有的经验的原则
学生通过对过去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经过头脑的初步加工,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其实这些也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深入,新的经验不断积累,进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不断提升和升华,逐步形成学科特色。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实用性。
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听许多同行的思品课,也参与评价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盲目追求新颖性和学生的理念性,忽略了教学设计的实用性。表现就是课堂上热热闹闹、掌声雷鸣,游戏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幻灯片也过多、过于花哨地挤满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老师乐呵呵。但是,课后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的很少。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没达到教学目的,甚至是与新课程理论相悖而驰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以下几点:
1、实用性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讲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和研究性学习,通过老师的巧引妙导,恰当的活动设计,使学生自己去体味,去辨别,去发现,去创新,达到学以致用。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是教师宏观把握全课,贵在一个“导”字。学生做学习的主角,答案力争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
2、实用性的教学设计要做到研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乐于学生接受。
随着教材版本的多样化,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排除一个版本教材以及教学参考的干扰和限制,跳出课本的条条框框,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现实特点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设计最大限度的符合课程标准。思品课版本很多,例如人教版、西苑版和北师大版的,抓住同一方面(或者相近的)教学内容,参看不同版本的教学参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3、实用性的教学设计要善于运用电教手段,激活思品课教学。
电教手段,易于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不能过多,不更过于花哨。我的教学设计里,时而用到电教设备,但是不经常用,即使用了也是课本资源以外的资源,或者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知识,用了也是十分简单,也达到了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要在坚持以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和科学性,使教学设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乐于学生接受,又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业务量,进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通过参加期初的市级备课,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自己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体现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实用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的习惯,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认识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生活用品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教师教具准备:
优秀生活用品设计作品欣赏投影或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学生学具准备:
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如小钟表、小茶杯、小像框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请学生以一件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三、进入新课:
1、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日用产品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方便,也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几种优秀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
(1)果盘:缠枝鸡冠花纹的纹饰,色彩古朴典雅,构图大方简洁,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缠枝加水果,同类物在平面、立体上的结合形成了统一的美感。不放水果时,也是一件美观的案头摆设。
(2)木椅:金字塔式的造型,使人有稳固,安全的
感觉,可以放心的倚坐休息,木质部分单纯的造型,朴实的色彩和原始感的木纹,与现代气息浓厚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3)手机设计图:A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置于掌上似乎可以操控穿梭于太空的飞行器;B款,方正规正,拥有它的人应该是诚实、严谨、一丝不苟的专业人士;C款,蓝色的屏幕,游戏机式的按钮设计,外观上可以强化的机器性特征,一定是喜欢寻求刺激的小伙子们的掌中爱物;D款,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拿在手中、置于袋里,都会使人感到舒适。
(4)咖啡具:瓷釉颜色柔美和谐,旋涡纹的纹饰体见了原始彩陶的纹饰,其色彩又与咖啡的颜色相调。盖上无钮,防止打开放在桌上滚落打碎。至于把手造型的设计,则充分考虑了手持时的力学原理,其舒适省力是显而易见的。
(5)椅子一组:用最少的材料,最简洁的造型,最单纯的.颜色,有最舒适的感觉,也许是这组椅子的设计者所要追求的。不用时尽最大可能节省放置空间的问题饱为你想到了,同时,多把椅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象一座抽象形态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2、设计者在设计各种用品时不仅要考虑美观而且充分考虑了实用的各种细节,着实让人感动。申国有句古话叫"学以致用",即物品的存在都有它特定的用途的,所以,产品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它的用途(功能),同时,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要求。(欣赏红
漆花形洗子)漆器制造在申国有悠久的历史,在自然的花朵形状的基础上加以规整化,是一件实用与美观结合得非常好的作品。(活动二)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
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活动三)将几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对比欣赏,展开讨论:同是喝水的环子,你更喜欢哪只,为什么?进行分析评述。
反馈阶段:
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知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总结:
人类生活中处处存在设计,设计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用品设计不能单从美观的角度出发,要从功能、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做到美观而实用。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生活用品,
二、生活用品的功能,实用价值、审美价值
三、生活用品的设计原则,美观又实用
实用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竭力"造句。
3、朗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4、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
教学重点: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用"竭力"造句。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难点:
用"竭力"造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会吃虫的植物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见一见会吃虫的植物。板书:
二、初读课文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认读词语,相机理解:
(1)茅膏菜,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
(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样子。
(3)粘住,读准字音,粘住谁了认读苍蝇。
(4)跌进,半截,腐烂。
(5)本课还有两个多音字,出示"扎","盛",说说这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
(6)竭力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进一步理解"竭力"。
(7)你能用"竭力"说句子吗?
自学生字,反馈练习。
(1)加偏旁成本课生字并组词。
矛,高,夜,占,失
(2)比一比,组词语。
蝇() 截() 竭()
绳() 裁() 喝()
三、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写了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以及它们是怎样吃虫的
四、理清层次
根据刚才我们归纳的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分段,订正结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
自己默读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绍茅膏菜是先介绍什么,再说什么,
又是怎样介绍猪笼草的?
了解课文在介绍这两种吃虫的植物时,都是先介绍它们的样子和怎样吃虫的,再举例说明。
五、小结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吃虫的植物,茅膏菜和猪笼草,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吃虫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吃虫的?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画一画。
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填表:
植物名称
外形特点
怎样吃虫
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茅膏菜
(师生共填)
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上长满柔毛,还带着黏液。
粘住小虫,叶子紧紧地卷起来。
半月形的叶子更容易卷起,嫩绿的颜色吸引小虫,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虫。
猪笼草
(小组合作)
全身红红绿绿,叶子长,宽大,挂着一个袋子,细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内壁很滑,袋底有“积水”,虫子掉进袋子后被“积水”腐蚀。
颜色和蜜汁吸引虫子,袋口和内壁很滑使虫子容易掉进袋子不能逃脱,消化液的腐蚀作用很强。
(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只用简单的词语即可)
(1)说茅膏菜的`样子时,播放课件,直观了解茅膏菜的样子。知道“积水”是什么(消化液)
(2)边读文边说茅膏菜这样的外形特点对捉虫有怎样的作用。
(3)完成表格。
(4)茅膏菜的叶片紧紧卷起,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给我们讲的事例。
(5)补充资料,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真是吃虫的能手。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二段"猪笼草".
小组学习第二段内容,按要求填表。
投影学生自学成果,规范语言。
课件出示,直观了解猪笼草的外形。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截身体,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说说感受,感受猪笼草真是吃虫的能手。
小结:正因为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使它们成了自然界的吃虫能手。
课外阅读:
1、在世界上的众多植物中还有许多像茅膏菜和猪笼草这样的吃虫高手,你还知道有谁吗
2、结合课外阅读说一说:例如"捕蝇草""瓶子草""毛毡苔"
3、除了这些吃虫的奇特植物,你还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们的奇特本领,可以仿照书上的方法,先说说它们的样子,能举个例子。
小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植物,动物和事情,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有一种吃虫的植物叫猪笼草。它的枝条上有一个“瓶子”。猪笼草上面有蜜,虫子飞来吃蜜就马上掉进“瓶子”里,一会儿就化了。我自从知道了猪笼草,我就不尽地赞叹:大自然真神奇!
思维拓展:
通过课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吃虫的植物是怎样吃虫的,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有趣又奇妙的植物呢?
总结:
今天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吃虫的植物
茅膏菜猪笼草先画一画句子
再找一找联系
最后想一想作用
实用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3)能力: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课堂教学:
一、游戏导入
课件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戏规则:同学都是采购员,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说出理由。二、欣赏评述
(课件展示几组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
1、果盘:枝条交缠,鸡冠花纹,构图大方简洁,红、蓝、白三色搭配古朴典雅,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枝、叶、花、果实在内容上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给人稳固、安全的感觉,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纹和色彩缤纷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铝合金的椅架,造型简洁大方,可以折叠打包,携带方便。帆布面料比较耐磨,深蓝的色彩又较耐脏,真不失为现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组:单纯的颜色,简洁的造型,给人舒适的感觉,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时,不用时要尽可能节省空间的问题设计者也为你想到了,看,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谈一谈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应如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 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
(课件逐一展示问题,分别请同学发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机:(分组训练,相互讲解)
A款:外形方正规整,蓝色的屏幕和银色的机壳形成色彩的差异,喜欢它的人应该是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机盖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显得高雅尊贵,是很多女士的掌中爱物。
C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活泼的'式样加上多种富有青春气息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会使人感到很舒适。(录音讲解,学生对照。)
(三)写一写、讲一讲
1、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用几句话写出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好在哪里?你对于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2、小组交流。
3、请勇于展示的同学上讲台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并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试一试、摆一摆
四、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几组日常生活用品,在学生浏览欣赏的过程中提出要求:
1、做个有心人。在平常能针对各种常见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2、人小点子多。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实用的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掌握汉字构成的一些规律。会填字组成语,并会运用这些成语造句。能找出句子生病的原因,并能正确修改。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谚语或名言。自读知识窗内容,了解司马光的事迹。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和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
三、教学流程
(一)练观察,找出观察这两个部件有什么不同。观察,小组讨论它们用在字中有什么不同。汇报自己的发现。再找出一些有这两个部件的.汉字写一写。成语补充完整并选两个造句。学生独立填写,师巡回检查。指名汇报。强化正确答案,纠正错误答案。造句。自选词语,自由发言。注意拓展思维,避免趋同。修改病句。读句子,,找出句子生病的原因。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正确答案:在语文课上,大家都认真地听讲。(属用词重复)为了写好这次作文,我特地到公园里观察了一阵子。(属用词不当)
(二)日积月累本次日积月累都是与读书有关的谚语和名言。学习方法:学生自读。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同桌互读,说说自己对每句话的理解。熟读,试着背诵。
(三)知识窗让学生试着说说题目“脚踏实地”的意思。学生自由读短文,了解司马光是怎样脚踏实地地编写《资治通鉴》的。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联系实际举一些脚踏实地的例子。
(四)作业:搜集一些有关读书方面的谚语或名言。
实用的教学设计9
(1)课时:一课时(40分钟)
(2)课型:新授课
(3)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
(4)按照教材教法要求撰写,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要求及板书设计等,力求体现教学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
课题: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用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知道从日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日用产品设计作品,了解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分析产品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学习愿望,能积极思考,具有求新求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从功能、材质、造型、色彩四个方面欣赏、评述日用产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新颖奇特的日用品;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切苹果的神器,让学生猜这有什么好处?学生猜,讨论。从而引指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引出今天的课题《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活动二:直观感知,具体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设计,处处有奇思妙想,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德国厨房里工具的巧妙设计的图片。
提问:这样的设计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你觉得怎样设计才能更完美。并要求学生欣赏图片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例如:德国厨房中的厨具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人性化,用起来更贴心。青花瓷盘在考虑到实用的基础上,把全世界闻名的青花瓷以最美的感受展示给大家,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看看古代哪些生活用品中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例如:红漆花形洗子,你能看出它造型上的优美和实用性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漆型洗子是利用自然界的花瓣的形状作为创作的原型,利用中国红在色彩上很鲜艳,非常美观。)
教师提问: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活用品,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考虑哪几方面进行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首先要有实用性,其次要有艺术性,二者相结合就是最佳设计)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屏的方式让同学感受旧物改造的好处以及方式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二)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设计作品可以在造型、色彩、及实用性上多加考虑,设计体现个性的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用我们学过的或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让同学做小小鉴赏员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同学们一小组的形式派出代表发言,评价主要围绕着造型色彩和实用性展开。
教师请作者谈一下自己设计或改造的旧物的创作灵感
最后教师总结评议,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活动五,小结,作业
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下中央二台的《交换空间》这个栏目,里面有许多设计师将他们优秀的设计,展示给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一下,你会变得更加智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创意设计,我们离不开设计,同学们让我们都打开脑洞,把身边已经过时的生活用品来一次大改造,或者作为设计者,有更多更好的发明设计出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为生活服务、装点生活。
六、板书设计
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设计特点:实用性,艺术性,
设计要素:造型、色彩、实用性
七、课后反思
实用的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买卖出售驮着构思新奇五官端正掏出饭馆一堆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牙齿莫西奥图尼亚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实用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概述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第九册第三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更了解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更好的表现空间立体感是绘画作品更真实。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且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讲解,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2、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其实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应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称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收集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理念提出“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教师与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与接收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重点突出以下一点。
1、教师要成为教学设计的创新者为了突出“用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表现立体感”这一重点,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感受知识的魅力。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第一,用范画中两个大小不一的“海宝”以奔跑的动式来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第二,用儿童画中一排树木来直观的表现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粗远细和近稀远密的透视现象
第三,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的真实感我把音乐元素融入到了美术课堂上,引到学生在乐曲中需找立体感,恰当地运用音乐元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网上收集各种透视现象的图片、名家画作、透视现象的多媒体文件、绘画用的尺子、铅笔、水彩笔等工具。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和临摹,让学生更理解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更深刻的记忆大师的作品也通过基础的透视近大远小表现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20xx年5月1日——10月,在上海召开了什么啊?
生:世博会。
师:这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骄傲的一件事情。你们知道上海的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生:海宝。
师:海报象征着吉祥,蕴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请海宝来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吗?
师:仔细看,海宝从远处到近处有什么不同呢?
生:在近处的大,远处的小。
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敏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谁愿意把你知道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路、房。
师:同学们真是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啊!但在观察这些现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像这种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出现近大远小的变化在绘画上就叫透视现象。
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二)、讲授新课。
①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那么什么是透视呢?就是用线条或着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透视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形体透视。
二是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标识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
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现空间的距离。
②用简笔画形式表达出来!问:他们有哪些透视现象(除了色彩方面)。
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清晰远模糊、、、、、、
师:哇,好厉害。同学们发现这么多透视现象,那么在仔细观察。观察在绘画上色时色彩有哪些变化?
生:近处亮一些,鲜艳一点,远处灰暗一些。
师:假如,老师让XXX站在路的一端向另一端跑我不说停,他就不准停,最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这位同学的回答真是棒极了,由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向远处逐渐缩小最终会缩到一点,这个点就叫做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通过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通过消失点的垂直线。这些在画面上通常是不用画出来的。
③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艺术家是怎样处理画面中的透视现象的?这幅作品是荷兰风景画家。看看作者是用什么艺术形式表达的这幅作品?在你看来画家表现了哪些透视现象?
④我们今天研究透视就是要解决如何把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空间立体事物表现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说老师今天要求你们在一张纸上临摹学生作品,你们想先从哪方面入手)老师在黑板上做范画。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填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拓展
学生互评,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五)、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清晰远模糊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总结和反思
一节美术课虽然只有40分钟,但透视对学生的影响却早已冲出了时间的界线。透视是实际绘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是提升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的前提,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把透视原理分析透讲解明白,为孩子们以后的实际绘画奠定基础,引导他们咋爱思考中寻找美,在实践中创造美,在创新中拥有美。相信,在充满梦幻的童心世界,会有对艺术的翅膀,在梦想的天空里自由的翱翔!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画作业时,表现物体的前后尺寸不是很明显。五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透视的问题,理解的不到位,我们可以慢慢的引导,使他们对这一概念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中。
九、教师个人介绍
姓名:xxx
学校:xxx学校
电子邮件:
电话:
实用的教学设计12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其基本操作技术是生物科学、医学等领域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本文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旨在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又由于本节内容位于传统的发酵技术之后,所以它是在传统的生物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微生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列举培养基的种类等基础知识,说明培养基配方及作用;概述无菌技术。
(2)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除了要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因此,实验时针对培养基、操作者、用于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和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才能成功培养微生物。可见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关键。教学中可联系医疗和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无菌技术。
二、教学建议
1.设置适当情境----有效导入
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在,但由于其一般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须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所以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总体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尝试以如下情境导入:情境一中展示一杯红葡萄酒、一小蝶香醋、一块腐乳、一盒酸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品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情境二通过投影仪展示水华和赤潮等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
通过上述情境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对微生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培养中保持培养过程纯净的重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夯实理论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课题,就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学情和各学校实验条件而言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展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就是弄清楚三个概念:培养基、菌落和无菌技术。
关于培养基,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制备一个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对培养基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培养基的类型及分类依据,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培养基分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设置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①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②琼脂在培养基中主要起什么作用?③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培养基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定相同吗?④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化学成分、用途等分类依据分别应属于何种培养基?⑤硝化细菌的氮源、固氮生物的氮源、自养生物的碳源、异养生物的碳源分别是什么?
而菌落是实验室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教师可实物展示或投影展示大肠杆菌的菌落、分解尿素细菌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并让学生比较菌落形态、颜色、光泽等方面的不同,然后讨论以下问题:①科学研究为什么常用菌落作为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②菌落形成常在什么培养基表面?液体培养基可以产生菌落吗?③为什么说获得单个菌落就表示微生物得到了“纯化”?④菌落的观察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至于无菌技术,是本课题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操作要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P15小字部分“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以及教材P85的附录4,然后归纳出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实验操作部分:建立流程、弄清原理----体会无菌技术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配置细节较多,但是并不是完全要记住的,只要抓住关键的环节(牛肉膏和蛋白胨的称量与熔化方法、先调pH后灭菌等),然后建立以下简单的流程图即可:
计算→称量→融化→调pH→灭菌→倒平板
上述流程图还可简化为六个字:“算、称、融、调、灭、倒”。为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基的配置,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①皿底和皿盖的大小关系?培养基是倒在那个上面?②“倒平板”中的“倒”字该如何理解?③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④“倒平板”指的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还是都要?
(2)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
微生物的纯化方法很多,教材着重介绍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原理大
致是相同的:通过连续划线或系列稀释,降低大肠杆菌浓度,得到单个细菌繁殖成的菌落。以平板划线法为例,可尝试建立如下基本流程:
教材中关于两种接种方法有详细的示意图,可先让学生自己看,然后由学生谈谈哪些
细节体现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哪些操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们在实验室应从哪几大方面确保无菌操作的实现。(3
)实验室操作
本课题大体可按以下实验流程操作:
本课题的具体流程可由学生结合书本中的提示自行设计,鼓励创新,但必须以遵循接种的基本原理和无菌操作为前提,以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菌落为目标,以安全为第一保障。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
下面结合实际操作提出几个注意点或建议:①以安全为第一要务。本实验最好选择非致病菌种,如本课题教材中的大肠杆菌等,这样可避免操作者被感染的可能。本实验用到的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紫外灯等仪器设备都要先培训、后使用,并填好使用记录,强化安全意识。②以无菌操为关键要领。由于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该实验稍不留意就会失败,所以无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且细节很多,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在制定实验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可行性,然后将每一个应该注意的无菌操作环节都做好标
注;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每组至少要安排两位同学监督操作是否遵循的了严格的无菌,并做好记录,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便于查找实验失败的具体环节和原因。③体现对照原则和重复原则。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的恒温箱培养,未接种的作为空白对照,只有上面培养基完好且无菌落产生,才能说明培养基配置成功了,才有可能得到大肠杆菌单菌落,否则实验只有重做。为了确保实验成功的概率,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的数目,避免由于偶然原因导致实验失败,延长了实验周期。④以获得标准的大肠杆菌单菌落为主要目标。由于学生不清楚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教师最好事先提供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可以是培养好的菌落,也可以是图片。引导学生从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来描述大肠杆菌菌落的特征。一般选择12h和24h为观察基点比较合适,因为微生物具有繁殖快的特点,如果培养时间太长,菌落也会连成一片,就不容易看到单个菌落了。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可以通过生产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练习相应操作,从中体会纯净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再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培养结果指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成败并相互讨论总结,深入理解知识。当然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和危害性,一定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的教学设计11-14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斑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绿》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绿》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天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