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2 15:32: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2篇)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3、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

  “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2、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梅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越重,他的清香越芬芳。因此梅花历来都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这节课,我们读的就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

  补充板书:墨

  2、了解诗人

  说到王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已经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我们就认识他了,谁可以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出示:王冕,字元章,号竹斋,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所以王冕又别号“梅花屋主”。)

  3、如此爱梅的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墨梅,他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王冕为这幅墨梅画所提的诗

  4、解题

  看着这幅画,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自读

  我们知道,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试着准确而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

  2、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释古诗

  1、同学们能把古诗读得有节奏、有韵味,真棒!现在请你联系古诗,想想、说说王冕笔下的这株梅花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生交流,出示:生长地点——洗砚池头

  形态——个个花开

  颜色——淡墨痕

  气味——清气

  交流提问:

  (1)王冕为什么要强调“吾家”呢?(骄傲自豪)

  生读诗句

  (2)出示墨梅图

  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素洁、淡雅、不俗气)

  (2)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

  (3)请大家闭起眼睛想象,此刻你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2、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呢?

  板书:(素洁淡雅、高洁不俗、不要称赞、不计名利)

  现在你可以联系古诗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吗?(生说诗意)

  3、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经能把整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了,而且还为我们大家解释了古诗中的一些字词。但是老师觉得有两个词是值得提出来和大家重点说说的,出示“流”“满乾坤”。

  流:流溢满:弥漫

  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4、自己试着联系诗句,说说你眼前的这株梅花。

  5、齐读古诗

  让我们一起边读古诗边想象这株“色淡气清”的梅花。

  四、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同学们,王冕之所以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色谈气清吗?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称赞王冕:(出示)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可以联系你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也可是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同桌讨论讨论。

  色淡——清雅高洁

  气清——淡泊清高、不计名利

  2、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

  3、读着王冕的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王冕写梅花色淡气清,不在意别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别人的奉承。其实是在写自己品行高洁,不计名利)

  4、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学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的品格,希望自己也能像梅花那样)

  小结:对呀!(板书)王冕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这首诗表面是在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志趣,志向。想想我们之前学习的《石灰吟》也是如此,像这一类的古诗就是就是“托物言志”。

  小结:一朵朵色淡气清的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的是一个个清雅高洁、淡泊清高、不计名利的人,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让我们记住“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最后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这个词,谁愿意告诉老师岁寒三友具体指什么?

  2、你们见过梅花吗?(出示图片)

  3、都说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4、板书课题。(出示古诗)

  二、初次朗读诗歌,解决生字新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字词。

  3、出示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三、熟读诗歌,理解诗文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学生交流后老师点击重点问题学生读一遍)

  2、好,带着这些疑问大声朗读诗歌

  3,小组讨论古诗意思。

  4,汇报交流诗意。

  5、引导分析墨梅特点及精神

  6、诗人真是光赞美梅花吗?他为什么要做这首诗呢?出示作者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交流做诗的'原因及目的。

  7、认真欣赏图画,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8、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四、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说说“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积累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习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习。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习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

  (2)、教师指导练习。

  (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

  背诵《墨梅》。

  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回忆方法。

  讲读课文《竹石》、《石灰吟》。

  (一)、讲读《竹石》。

  听配音朗诵。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仍然没弄懂的质疑。

  (1)、什么咬定了青山不放松?

  (2)、竹子为什么不生长在泥土里,而要立根于岩石中呢?

  (3)、东西南北风是什么风呢?

  重点讨论,你觉得诗人写竹石是不是只为了写竹石呢?他其实是在写谁?为什么他不直接写呢?

  指导朗读,背诵。

  (二)、讲读《石灰吟》

  听指名朗读。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指导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课前复习

  1、竹石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诵《竹石》、《石灰吟》

  归纳总结。

  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能力训练

  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分组向同学介绍。

  按诗意给《墨梅》配画。

  连线:梅坚忍不拔

  竹忠贞不屈

  石灰凌霜傲雪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家一作:吾家;朵朵一作:个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好颜色一作:颜色好)

  《墨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教学反思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艳丽的颜色、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呢?教学中、我设计个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诵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味。

  一、认识梅花。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与学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资料、给学生呈现出梅花洁白、坚韧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咏梅诗句。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资料的要点、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丰富。这也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这也我学完这首诗以后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结全诗、铭记“国魂”。根据板书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国魂”的美誉、将梅花坚韧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上完这首《墨梅》、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很肤浅。

  一、当有学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树被洗砚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这一问题时、我的引导显得粗略、模糊。教学过后才通过资料了解到“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这么个“洗砚池”、无从考究、但可以明确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当时能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教学便会更充实一些、厚实一些。

  二、自己对题画诗的了解还不够、没有抓住题画诗的特点来为教学服务。教学时如果能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若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由画即诗、教学效果肯定也会上一台阶。

  三、在突破“诗人借梅自喻、抒发高尚情操”这一教学难点时、仅仅只是为学生呈现一个简单的故事、预想从故事中就能体现诗人品质的方式显得太肤浅。其实、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类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摒弃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为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课堂中、我就没有涉及到诗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错过了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的机会。

  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节课还有许多缺失。但通过执教《墨梅》一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才能使课堂真正丰满、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学更为有效。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砚”、“乾”、“坤”三个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 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墨梅这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唐代和元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昌龄、卢纶和王冕。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墨痕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古诗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比如查资料,利用工具书,网上查询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如下: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彩。)

  E.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背诵《墨梅》

  板书设计: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7

  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

  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

  咏物抒怀

  石灰——于谦——清白

  墨梅——王冕——清气

  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

  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不支离破碎。

  2、古诗教学的思路要整合。

  《石灰吟》、《墨梅》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咏物诗,教者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正是从它们相似的主题角度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我的教学设计中就凸显了“整合”理念。“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均是从两首诗的整体角度予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整合,使得教学节奏得到最有效的调控,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高效的组合,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率。如在“辨诗”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出《石灰吟》和《墨梅》的相同之处,了解这两首诗“咏物抒怀”的写法,并进而把物与人结合起来,由物及人地解读诗中的深层次情感。

  3、教师教学的站位要下移。

  这是第九册的第3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刚刚开学,这课文学生已经读了许多遍;这两首古诗的诗意较浅显,且每首诗旁均配有栩栩如生的彩图助读;学生们的手边有不少学习资料,关于这两首诗诗人简介、诗意注解很多。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潜在教学资源。教师若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教学中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教学位置。首先,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反复诵读;其次,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对字词、诗句、诗意、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把学生发言中的每一个闪光的见解给予放大,并加以重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再次,教师需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或在讨论之初暗示思维的途径,或在讨论之中点拨思维的深度,或在讨论之后即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平等参与绝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疱,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是在和我们一块儿探讨研究这两首古诗,有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知道的东西似乎并不比我多多少。教学中,教师的低站位,可以和学生平等相视,从而平等对话;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超越教师的信心;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消解课堂上师生彼此间的隔膜,使学生更容易亲近教师,走近教师,从而坦然地走进诗歌的天地间。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同学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身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只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

  朗读表示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示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示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身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1.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读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和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身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身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安排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9

  设计意图: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简练,言浅意深。活动中我将注重让孩子观察画面,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让孩子轻松地学习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文独有的意境之美。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尝试根据图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梅花图片,墨梅图。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梅花图片,认识梅花,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二)欣赏墨梅图,了解作者与古诗名字含义。

  1.了解古诗题目含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了解古诗作者。

  教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二)欣赏图文课件,理解古诗内容,学习古诗。

  1.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2.尝试根据图文,学习古诗。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

  4.解释古诗意思。

  教师: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5.感受古诗意境。

  教师: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想象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三)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1.教师根据图谱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一遍。

  2.幼儿多形式朗诵古诗。

  3.集体完整吟诵古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进行墨梅画。

  附: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

  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

  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12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

  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讨论

  (1)吾:我 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2)看图想象,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画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3)熟读吟诵。

  4、小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做《同步》。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两首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2、想象古诗意境,提示应用什么语气来朗读。

  3、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及表达的感情。

  二、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由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背诵。

  三、拓展诗境

  1、出示描写梅花的诗词

  2、师范读,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墨梅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说明:

  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颗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学习咏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忆古诗,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那么你都会背诵哪些古诗句呢?

  2、忆学法,迁移旧知,为自学古诗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古诗。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

  二、授新

  (一)《墨梅》

  1、个人自学

  依照学法自学《墨梅》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深入小组,适当指导。

  3、大组汇报

  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学法,依次汇报。结合查阅的资料、结合插图等等,尤其是对重点字意诗意,说一说、议一议,互动补充。

  4、诵读感悟

  在理解诗句含义、初步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纠正示范,然后再试读。使得熟读成诵,并能有感情的背诵。

  (二)《竹石》《石灰吟》

  在有了学习《墨梅》的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自学并汇报这两首古诗。

  (三)写法

  引导学生学习借物言志的写法:综合来看这三首诗,都是写物的,作者分别描写了它们的什么特点?仅仅是赞美它们吗?作者借这个物抒发怎样的情感、赞美怎样的精神?

  三、巩固

  用不同形式背诵三首古诗,注意难写易错字和标点符号。

  四、拓展

  搜集交流托物言志诗,如《青松》(陈毅)、《梅花》(王安石)等。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学法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三首古诗一起交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古诗诗意的时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三首诗同一个模式汇报下来,要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

  4、对古诗的朗读练习还不够到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读的时间,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有感情的背诵。

  5、朗读、背诵古诗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6、可以扩展第二课时作为古诗背诵大赛,摘抄积累,模仿创作,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古诗《墨梅》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5-06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04-29

墨梅教学反思11-18

墨梅教学反思06-08

《墨梅》教学反思11-04

有关墨梅教案设计08-25

六年级《墨梅》教学设计05-13

六年级《墨梅》教学设计05-13

《墨梅》教学反思范文04-27

墨梅教学反思(10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