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充分挖掘教材的语文因素,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环境下,让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加深对网络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真正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蟋蟀的住宅为何算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面向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对于昆虫学生普遍喜欢,有研究的兴趣,加上本文的作者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善于观察研究,勤于探索和实践,在表达上比较讲究方法,倾注了一种对蟋蟀的无限赞美的深情。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教与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最大的发展,收益将是无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质疑,激发学习的兴趣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蟋蟀出名的原因不光因为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其实,蟋蟀的住宅只不过小小的洞穴而已,可为什么这样出名呢?连本文的作者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这样赞叹说(出示句子,齐读)──“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了。”
2、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呢?
(紧扣课文这一重点句子,设计问题,直奔中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便被调动了起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石,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二、调动视觉感官,在语言感悟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出示5~7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交流蟋蟀住宅的伟大之处在哪儿?
师归纳:排水优良;向阳;隐蔽;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3、看蟋蟀图,准备扮演小蟋蟀向大家介绍住宅是什么样的。
(先自我准备再指名上台介绍。)
4、蟋蟀的住宅好吗?难怪作者会这样说──再读句子“假使……伟大的工程了。”
5、读了这三段话,你从哪儿还能感受到作者对小蟋蟀的喜爱?
(从隐藏、门、收拾、弹琴等词语中体会拟人化的手法和作者细致的观察。)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把蟋蟀的住宅图和文本对照起来一起展现在电脑屏幕上,然后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学生真切地从视觉感官和语言感悟中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作者细致观察,用心描绘的写法。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传统的空洞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三、图文结合,品词析句,真正体会蟋蟀之伟大
1、自由读8~9自然段。思考: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你对此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先小组交流,再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师给予合适的点拨和引导:
⑴ 蟋蟀是用自己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挖掘的。
(结合看图,了解锯、钳、耙分别是蟋蟀的后腿、嘴、前足)
⑵ 蟋蟀长时间地整修住宅。
(体会蟋蟀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味,在合作学习中互相激励,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理解教材内容并不难,也不是唯一的目的,关键是学生自己能从中体会感情,受到精神的熏陶,增强体验与感悟的能力。)
四、唱唱、赞赞、读读、写写,让学习引向深入
1、蟋蟀就是用它那柔弱的工具,凭着那股锲而不舍的精神营造了这样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学到这儿,你明白作者说这句话的心意了吗?再读句子“假使……伟大的工程了。”
2、赞一赞、唱一唱勤劳、勇敢、聪明的小蟋蟀。
(出示老师写的一首歌《小蟋蟀》,配上大风车的音乐。)
(唱一唱老师写的赞歌,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昂,让学生既享受到了学习的轻松快乐,又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蟋蟀勤劳、勇敢的品质再一次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3、蟋蟀是极其普通的昆虫,但作者对它极感兴趣,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发现蟋蟀不仅能唱歌,而且建造的住宅也很伟大,于是他把这有趣的发现用心记录了下来,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4、关于蟋蟀的知识还有很多,你想进一步了解吗?关于法布尔,你想进一步走近他吗?下面请同学们进入网站,这儿有蟋蟀的知识,有法布尔的故事、名言等,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认真地浏览、思考,然后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写入留言板。
5、学生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评价和鼓励。
(上网进行阅读、下载知识,本身就是对网络的运用。而网上提交问题的答案、保存和修改学习收获等,也能够让学生熟悉对网络的操作。有目的地互相评价、互相修正语言,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空里实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能引发学生的继续学习。)
五、放飞想象的翅膀,编写故事,学习写法
两题任选一道: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螳螂、萤火虫、蝴蝶、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有创造性的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活动。同样的,有创新的学习,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
【教学流程】
导入激你趣 直奔中心
↓
图文结合抓住特点 演示感受 体悟语言 品词析句 精神熏陶
↓
唱赞读写 引向深入
↓
网站阅读思考交流 评价激励 继续引伸
↓
创新作业 充满活力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2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
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
(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二、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1、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
(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
(整修)
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四、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五、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3、练写。
4、交流。
六、安排课后作业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内而外地写出了住宅的特点。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在表达上,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又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蟋蟀的特点。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四、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蟋蟀吗?知道它的俗名吗?(也叫蛐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蟋蟀也有自己的家,有家就要有住宅。今天,我们学习《蟋蟀的住宅》这一课,就是讲蟋蟀的住处的。(板书)“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着重纠正字音和读破句的地方。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宅”“慎”“址”“骤”是翘舌音,“择”是平舌音。
三、练习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2、讨论分段。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讨论。
(1)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如果把第二句话改为“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帮助学生体会到:如果用“不光……还……”写句子时,“还”后面的内容应该是强调的重点。课文中的这句话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蟋蟀住宅的话题。)
(2)蟋蟀的住宅和其他昆虫的住宅有哪几点不同之处?结合课文具体说一说。(课文中强调了两点,一是慎重选址,二是自己挖掘。)
3、齐读第一段。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讨论。
(1)人们为什么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2)“柔弱”是什么意思?根据你对蟋蟀的观察,说说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样。
3、把第一、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本设计凸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在语文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强调学生钻研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运用,扎扎实实地使学生有所得,使学生的“学”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本课教学体现“对话”、“归纳”、“交流”、“实践”等特点,以导促学,以学为主的课堂模式。采用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有关部分。
2、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自学课文。
3、让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本课的16个生字,并能进行归类学习,把握各自不同的特点。
4、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制作有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参赛课)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初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概括事物特点的方法。
4、学习课文,感悟蟋蟀不肯随意而安、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激趣,介绍蟋蟀。
2、揭题,由题猜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2、根据预习提示,勾划课文相关段落。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逐步深入,引导探究
1、合作探究蟋蟀住宅的样子。
2、蟋蟀能建造出这么别致的住宅,真了不起,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赞扬它,谁能找到?(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感悟蟋蟀不肯随意而安、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1、归纳写作方法。
课文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思考文章的作者法布尔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哪
么具体、生动、有趣?
2、简介《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是啊!法布尔通过观察、发现,耗费了一生的心血著成了巨著《昆虫记》,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昆虫记》中有关蟋蟀的一个片段。(出示读本)《昆虫记》有“昆虫史诗”之美誉。阅读《昆虫记》就是一次美的体验。老师把这本书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在课余时间认真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3、揭示课堂学习评价记录表。
五、自我设计作业
我想读……
我想写……
我还想……
同学们,“温故而知新”,对知识的学习需要巩固,才能提高,那么你想怎样来巩固这篇课文的知识呢,老师请你们自已来设计作业。
板书设计:
23 蟋蟀的住宅
住宅样子 修建过程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3、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略)
语文课堂学习评价记录表
小学 班级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我会读
我会说
我会想
我会写
读句
读段
读篇
说清楚
说明白
说具体
说生动
有礼貌
有感情
提问
解答
感悟
字
句
段
篇
等级
我的感受
老师对我说
同学对我说
说明:
评价等级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优;b级为良;c级为合格;d级为再努力。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5
【设计理念】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
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
⑴ 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
⑵ 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
⑶ 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
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略)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
二、积累好词佳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
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四、拓展阅读
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
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板书预设】
蟋蟀的住宅{特点}—→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2、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通过查找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资源(ppt、图片)教学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
1、师:(多媒体展示蟋蟀图片)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谁能说说对这个小家伙的了解?
(学生抢答)
师:大家说的对极了,但是,这不起眼的小东西还有个称呼——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的话,咱们今天一起去参观参观它的住宅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
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
(1)、请学生认读生字,其余学生检查是否错误。
(2)、请一位学生带读生字。
(3)、一起读生字、词。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
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
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语言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组合作打造这项“伟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转换,“广告创意”
1、现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师,要参加昆虫王国第一届住宅设计大赛,请工程师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广告词。
2、语言转换,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广告。
3、交流汇报,评选最佳创意广告词。
六、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地址的选择、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结束本课的教学,感慨颇多,提炼点滴并整理如下:
1、引题设法激起孩子的学习兴奋点,利用动物和人类的'“住宅”的联系及区别,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说说动物住处的称呼,让学生在拓展中积累,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2、课堂伊始,利用孩子强烈的好奇心理,设计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出示蟋蟀的图片)谁认识这个小家伙?说说你对它的了解。此举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为农村的小孩对蟋蟀大概了解一些,已不足为奇,尤其夏天到来时到处可见,同学们纷纷举手竞相猜测回答,为学习新课营造了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解释“暴雨”一词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当中我们经历过的又急又大的雨,正好我讲课的前天晚上下了一场大暴雨,同学们立刻想到了那是怎样的情景,于是联想的遇到这样的雨蟋蟀的住宅也会马上变干的,接着追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势,是朝着阳光的堤岸上,理解“堤岸”这个词,有一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很好,为了全体同学都能理解我特意准备了两张图片示意学生观看,这样更直观。由此一步一步学生联想到小蟋蟀的聪明,仔细,有头脑。联想到作者是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发现的这青草丛中隐蔽的隧道。
3、从“住宅”入手,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拟人句的学习,这其实是文章很大的亮色,它奠定了此文不仅是科学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地位。而我则显然是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为这语言乍看平实,其实是涵盖着作者浓浓的情怀。当学生找出拟人句时我没有重点地来指导朗读,失去了很好的语感训练机会。下次我一定要加强对感情的体会和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学习观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自然的教育。
4、其实,我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多元化的朗读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没有让学生亲身去体会一下,留下了小小的遗憾;在授蟋蟀修建住宅这部分,我导的还是过多,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的空间,同时在探讨蟋蟀住宅特点时,还应根据文本向更高一个层次推进,如探讨蟋蟀住宅筑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这样的住宅有什么好处,总体来说学生的合作感悟、交流都有些不够深刻。当然,任何一节课都是一节遗憾的艺术,它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可以预先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它潜伏了更多的随机性和多变性,既要有专家般深邃的眼光,又要有逢“场”作戏的应变能力。作为一位新任教师,我还不能够应对自如。希望在更多的平台得以锻炼,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感谢教育组组织这样的活动,活动中我们锻炼着,成长着;感谢校长、主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全程陪伴认真评价;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的同事、同学们,谢谢!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7
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述,充分描写了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整篇课文涌动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写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人对小生命尊重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以在学生熟读、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课文生动凝炼、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下,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脉搏与蟋蟀的脉搏、与文本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7个生字词,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
3、能被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所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作者笔下描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蟋蟀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笔下描写的蟋蟀住宅“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却被赞叹为“伟大工程”的原因,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理解“随遇而安”,对比切入
1、课件出示蜻蜓、蚜虫、蚊子等图片,问学生:这些小昆虫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晚上都住在哪里呢?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蟋蟀,(课件出示蟋蟀图)它可不是一种喜欢“随遇而安”的小昆虫,它的本领可多着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预设一:蟋蟀在晚上的时候非常喜欢唱歌。
预设二:蟋蟀偶尔还能捕捉几只小虫。
预设三:蟋蟀还会造自己的房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结合学生认知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导语,让学生们结合自身掌握的情况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字词归类学习,加深巩固
将字词分为以下两组:
第一组:住宅 选择 隐蔽 慎重 住址
洞穴 挖掘 倾斜 扒土 抛出
第二组:得来不费工夫 弃去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引指学生:从这两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一组描写蟋蟀,一组描写其它昆虫)从这些字词中,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能带着感情把这些字词读正确吗?
设计意思:在人文性大加倡导的新课标指引下,工具性的把握仍然不能忽略,仍是学生扎实学习的基础。本设计把生字词为分两组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加深印象,从而巩固本课生字词的教学。
三、初读课文,反馈交流感受
1、自由朗读课课文,想想作者围绕蟋蟀的住宅都绍了些什么?
设计建议:让学生们初读感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做批注,划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致疑提升:同学们自学的能力真不错,那么,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地方是不明白呢?
预设一:作者好像把蟋蟀写成人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二:为什么蟋蟀的洞穴要把它称作是“住宅”呢?
预设三:为什么人们对于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预设四:为什么这座住宅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呢?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让学生们在读完课文后进行致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候培养爱提问的好习惯,要读边想,用“发现”的眼光多提几个问题,从而有助于下文的学习。
四、抓住文章文眼,体会“伟大”
(一)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笔下蟋蟀的住宅是怎么样的?
过渡句:同学们真是慧眼识珠啊,是的,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在作者看来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呢?
(提出文章文眼):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二)重点理解“伟大的工程”住宅的特征。
1、用“蟋蟀”与“人”进行对比,初步感受工程的伟大。
我们不仿用人与蟋蟀进行比较吧,和小小的蟋蟀相比,一个人是蟋蟀的一千倍,那么如果是人去挖这个洞穴,相当于挖9000寸,900尺,一尺等于3米,就相当于是300米,你想想看,一个人在没有任何的工具帮助下,要挖的是一个300米的隧道,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2、但是,蟋蟀却做到了,你此时想说点什么?
那么,你觉得这种伟大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预设一: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预设二:它选择的住址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预设三:它的住址里不仅有大厅,还有卧室。
教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舒适 高质量 精致”等都可)
预设四:它的住址周围有许多嫩草半掩着,青草丛中还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也立刻就会干的。
预设五:门口是经过仔细耙扫的,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它的平台。
教师引导:“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呢?
B:如果你就是那只不肯随遇而安、非常热爱生活的蟋蟀,你此时会唱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站在文本中间,与文本进行对话,如果你就是那只小蟋蟀,会想什么,让学生换位思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预设六:住所很清洁、干燥且简朴。
教师小结板书:
外部:排水 阳光 嫩草 平台 “舒适 高质量 精致”
内部:光滑 简朴 干燥 卫生
1、第五自然段,你觉得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喜爱 佩服”等都可)
2、谁能给我们大家来示范读一下呢?请生朗读。
3、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现一次感受蟋蟀住宅的伟大。
4、全班齐读,通过想象画面,读出自己对蟋蟀的'情感。
(三)重点理解“伟大的工程”的背后故事
过渡句: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足与钳子)在你的想象当中,你觉得这种工具是怎么样的,书本上是怎样描述的呢?(柔弱 简单)如此简单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样建筑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设计意图:对过工程的浩大与蟋蟀所用的工具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差距之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更能说明蟋蟀建筑的难度之大,付出的艰辛之多。那么,在伟大的工程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呢?激发学生兴趣,学习蟋蟀是如何进行建筑的相关段落。
1、重点理解有关建筑时相关动作的句子,加深理解。
“它用前足扒土,还有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①自由读一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蟋蟀在建筑时的先后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引导掌握“扒、搬、踏、推、铺”。
③学生范读,其他同学想像一下画面,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
④同桌间互读,边读边思考,令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动作,或者你觉得难度最大的是哪个动作,为什么?
⑤课件出示:
“它用前足___土,还有钳子____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___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_____到后面,倾斜地______开”。
⑥有谁可以不看书本,就能说出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呢?
教师相机板书:扒 搬 跳 推 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想像感悟的方法,对蟋蟀建筑有一个深刻的了了解,从工程的巨大与工具的简单进行对比,从而感受建筑的艰难与蟋蟀不辞辛劳的品质。
2、结合“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①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相机板书: 即使……也 不断地…… 不辞辛劳。
设计意图:从“不断”一词,让学生感受蟋蟀从入秋开始建筑,到冬天还在整修,说明蟋蟀建造住宅的认真和一丝不茍,显而易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用它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②小练笔:此时的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一写,通过对蟋蟀这种不怕艰苦品质的理解,对文本加深感知,更进一步感受这项工程的“伟大”。
五、拓展走进作者,升华主题
1、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交流查阅后的资料。
2、对于蟋蟀如此平常的小昆虫,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如此可爱的小动物呢?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
3、出示《昆虫记》,做相关介绍。
4、课后找一篇关于昆虫的文章,与引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课外的预习找到的相关资料,在课内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拓展交流,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升华文章的主题,对于蟋蟀这样不起眼的小昆虫,在作者笔下却有如此大的魅力,可见作者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品质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8
一、教材解读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属于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文情并茂,大量采用了拟人手法,寓科学知识于趣味之中,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这也是与前一课《爬山虎的脚》所不同之处。
另外这一组单元学习重点之一是认真体会作者怎样观察的方法,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作者在记录“住宅特点”的时候是按照方位顺序来写,描写得比较详尽,而在记录“建筑住宅”按时间顺序,描写相对概括。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认真仔细、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学习目标
1、会读“宅、蔽”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抛”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随遇而安”等词的意思;
2、通过小标题概括,把握说明要点;
3、通过概括梳理,比较阅读,学习不同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三、设计预设
(一)引入拟人
1、学习题目之拟人写法;
2、明确文体(观察笔记,科普说明文)。
(二)把握主要内容
1、生字词:隐蔽 慎重 搜索 隧道 随遇而安
2、围绕“蟋蟀的住宅”,作者主要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小标题概括:选择住宅、住宅特点、建筑住宅
(三)学习活动一:学习“住宅特点”和“选址”部分
1、出示第5—6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写了住宅场所,学生概括理清,填在学习单“观察场所”一栏中,发现点明是按“方位”顺序来观察的;
2、学生概括住宅各场所的特点,相机完成学习单“场所特点”部分(先共同完成,后自主概括,最后交流);
3、找找写的有趣的地方,删去有趣的文字进行比较;
4、过渡:这么一处避风遮雨的好去处,蟋蟀是怎么得来的呢?衔接学习“选址”部分,重点抓拟人写法。
(四)学习活动二:比较学习“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
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比较“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的写法异同点;
2、交流,要求学生能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相同点是两部分都运用拟人手法,写得比较细腻,用词准确,经过长期和细致观察;不同之处是分别是按方位、时间顺序来写的。
(五)互文阅读
1、与《昆虫记》片段观察笔记的比较阅读,侧重引领学生交流“拟人写法”和“观察细致”:
在居民之中,最最勇敢的要数黄蜂了,它竟不经允许地霸占了我的屋子。在我的屋子门口,还居住着白腰蜂。每次当我要走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必须十分小心,不然就会踩到它们,破坏了它们开矿的工作。在关闭的窗户里,泥水匠蜂在软沙石的墙上建筑土巢。我在窗户的木框上一不小心留下的小孔,被它们利用来做门户。在百叶窗的`边线上,少数几只迷了路的泥水匠蜂建筑起了蜂巢。午饭时候一到,这些黄蜂就翩然来访,它们的目的,当然是想看看我的葡萄成熟了没有。
这些昆虫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从前和现在所熟识的朋友们,它们全都住在这里,它们每天打猎,建筑窝巢,以及养活它们的家族。
2、提升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随机简介作者及作品,链接学习“资料袋”。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2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观察与发现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对周围的事物能够有意识的去观察、去思考,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独立识字,了解文章大意,进行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较简单词句的意思。但是文章在表达上很有特点,采用了拟人、比喻、比较、列数字等方法来介绍蟋蟀的特点,而这些写法是学生难以关注和运用的。
3、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第二组教材中的第三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积累好词佳句,用小练笔和说话的形式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评价任务
评价一: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
评价二: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过渡: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动研讨: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过渡: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
5、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
三、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四、总结布置,拓展延伸
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2、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不随遇而安)
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工程伟大)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时间:秋天动工
建造方法:扒、搬、踏、推(不辞劳苦)
整修:冬季不时整修
要求: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隧道、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的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住宅是什么意思。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家的房子。
学生乙:人居住的房屋。
5、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
6、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7、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自由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投影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
读音归类:
平舌音和翘舌音:
翘舌音:宅、慎、址;平舌音:择、搜
多音字:扒
书写:蔽、搜、倾、抛
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慎重:谨慎认真
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细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耙扫:打扫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
学生甲:蟋蟀的住宅
学生乙: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1)蟋蟀出名的原因
(2—6)住宅的特点
(7—9)如何建筑住宅。
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作者观察蟋蟀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蟋蟀和其他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3、教师追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4、学生汇报:
1、慎重选址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其他昆虫的隐蔽所是怎样的?)
2、自己挖掘
除了选址慎重外,蟋蟀还有什么与其他昆虫不同?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小结:通过对比,作者发现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而且是自己挖掘,这也是蟋蟀的洞穴叫住宅,而其他昆虫的洞穴叫隐蔽所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
2、导入: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
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
二、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3-6自然段,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
2、学生汇报:
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拟人的手法)
门——隐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
平台——平坦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
3、齐读第五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
内部:
介绍完蟋蟀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三、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
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工具柔弱)
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细心)
长时间修整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勤劳)
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慎重、自己挖掘
住宅特点 外部: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动工时间:十月
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
不断整修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并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能力目标:
⑴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⑵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了解课文内容。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或图片)。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蟋蟀的住宅》这一课。通过预习,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还有什么不懂的或特别想弄明白的吗?
(学生质疑)
二、再读课文,了解蟋蟀选择住宅的特点
1、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蟋蟀选择住宅和其他昆虫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的?
(读句子回答。)
(师板书:不随遇而安自己一点点挖掘)
三、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究竟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同学再读一读课文,用“──”画出写作者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有关句子,并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并和人类的住宅进行比较。)
(随机出示课件:显示蟋蟀住宅的特点。)
⑴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隐蔽)
⑵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干燥)
⑶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有平台)
⑷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光滑)
⑸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⑹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简朴、清洁、卫生)
这蟋蟀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们人类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人类的好)
四、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人类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有它的住宅有名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蟋蟀是怎样建造住房的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写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
2、读后再和人类比较:
⑴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人类建造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是干不了。
⑵蟋蟀的工具是那么柔弱:自己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人类要用很多先进的建筑工具来修建房屋。
(师板书:工具那样柔弱)
⑶蟋蟀会长时间整修住宅;人类的住宅一般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板书:长时间修整)
……
是啊,多么柔弱的挖掘工具!多么艰辛的修建过程!难怪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会感到惊奇!原来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蟋蟀这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么可贵啊!难怪作者会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板书:伟大的工程)
3、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句,用“~~~”划出来,自己轻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件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的句子)
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⑶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名读,鼓励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再齐读。
五、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我们来变换一下角色,我们都来当蟋蟀工程师,向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是如何建筑住宅的,或者介绍一下你建筑的住宅的特点也行。
(小组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2、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六、小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为什么作者会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怎样修建的过程介绍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作者对蟋蟀亲自实地观察,从外到内,观察仔细,坚持不懈,一连好几个钟头。)
2、为什么我们在读作者的这篇文章时会觉得很有趣味,一点也不枯躁呢?
(作者在介绍蟋蟀特点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又恰当地运用了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所以使课文生动而富儿童情趣。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七、做练习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不肯随遇而安
自己一点点挖掘勤劳、能吃苦
工具那样柔弱
长时间的修整
九、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2册里的一篇文章,课文介绍了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以及它们住宅的巧妙结构。一开课就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读和思有依据有方向。然后让学生围绕每一个问题去读书,通过读自己找到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书上的话回答。待同学们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后,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说外部特点是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大家都能领悟蟋蟀住宅的特点,为下文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以及建造住宅用的是柔弱的爪子,让每一位学生对蟋蟀产生敬慕之情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随遇而安、柔弱、毫不可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建造过程,激起对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联系上下文体会“随遇而安”“伟大的工程”等语句,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观察──阅读,在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的语句体会蟋蟀肯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蟋蟀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从阅读中感受,从观察中认识,从分析中体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出示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它有什么本领?
(唱歌,斗蛐蛐。)
2、它今天要向我们展示另一个本领──建住宅,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想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边读课文边画生字读一读。
2、学生试读后,同桌互读互认生字。
3、出示生字,抽生读,师正音。
4、学生介绍学的`方法,师指出“蔽、搜”等字的写法。
三、回读课题,激发探究意识
1、别的昆虫的住处称“窝、巢”之类,为什么蟋蟀的住处称为住宅呢?
2、学生读1、2自然段,学生通过比较蟋蟀与其它昆虫,解决上面的问题。
3、借用书中的句子说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4、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蟋蟀不随遇而安的慎重选择住址。
四、再读课文,感情逐步升华
1、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可以看出它怎么样?
(勤劳,永不满足)
2、连读1、2自然段重点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了解掌握情况。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蟋蟀在选择住宅时,如此的慎重,那它的住宅到底怎样呢?我们接着学课文。
二、精读3~6自然段
1、细读思考:
住宅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词语。
(师板书)
2、怎样理解“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⑴学生试说。
⑵师引导比较住宅的特点与蟋蟀的身体特点,工具的简陋进行体会。
3、你打算怎么去夸它?带着夸耀的语气读课文。
三、探寻建宅过程,体会蟋蟀工作的辛苦
1、读课文7~9自然段,想:课文是怎样写工作的辛苦的?画出有关词语:
扒、搬掉、踏、推、铺。
2、联系实际体会这些动作的难度?
3、再读,从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你了解蟋蟀的住宅吗?用第一人称夸一夸蟋蟀的住宅。
2、试着画一画蟋蟀的住宅。
3、蟋蟀有什么样的精神,你打算怎样向它学习?
板书设计:
向阳、隐蔽、干燥
从外看
住宅的特点弯曲、有门、有平台
从里面看:光滑、平整、简朴
7、蟋蟀的住宅
劳动时间:十分
怎样建住宅建造方法:扒、搬、踏、推
不断修整:加深加阔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祖国的汉字发展源远流长。古时候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老师这儿就有一幅画,看像什么?(房子,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其实它是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一个象形字,房子里有人,人住的房子就叫——宅)
谁给它组个词?(住宅)
出示图:蟋蟀的洞穴,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
明明是洞穴,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人的住宅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课文。
二、研读课文
(一)“住宅特点”部分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看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看出这是蟋蟀的住宅?用——画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表扬个别动笔默读的同学)
找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同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研读。
老师看到同学们读的十分投入,圈圈、画画、写写,肯定对蟋蟀的洞穴有了不少的发现和感受吧?请带着你的发现和感受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这是住宅。
预设:
(1)第二自然段中“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从“大厅”和“卧室”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蟋蟀的洞穴像人住的房子一样有大厅和卧室,所以被称为住宅。
大厅是指蟋蟀洞穴的外部,而卧室是蟋蟀住宅的内部,我们可以从它的外部和内部看看它和人的住宅有哪些相似之处。
(2)外部
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这句话中说到蟋蟀的洞穴有门、有平台,这不就像人的住宅嘛!
B、同学们,这个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下面我要采访一只蟋蟀了:
这丛草怎么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别人什么都看不见,不是更安全吗?
(出入方便通风利于阳光照进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住在里面肯定很舒服也好排水)。
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就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这真是一只聪明,用心的的蟋蟀。难怪它再饿也绝不去吃这丛草,连碰都不碰。
同时也像我们展示了作者的用词的准确性。
C、那你们还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蟋蟀外部特点。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向阳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隐蔽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干燥
D.“耙扫,收拾、弹琴拟人手法,突出对蟋蟀的喜爱。
E“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体会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的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观察是耐心而细致的。
蟋蟀的住宅原本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向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作者对住宅反复的观察才能发现。(描写十分准确、细致,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3)内部:
出示: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学生谈到房子内部情况。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干燥。与人的卧室十分相似。
我觉得蟋蟀很能干。
三、研读“修建”部分
刚才我们从外部、内部了解了蟋蟀洞穴的特点。正因为蟋蟀的洞穴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被作者称为是“住宅”,但你们知道吗,这座住宅又被作者称为“伟大的工程”这又是为什么呢?找到相关的段落,小组内讨论讨论。
预设:
1、选址。
出示: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A、“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写出了蟋蟀选择住宅的条件。
B、别的昆虫呢?
读懂了吗?你们现在就是——一只只的——昆虫了,我要随机采访几只昆虫,看看他们是怎么选择隐蔽所的?
哇,昆虫甲,这儿臭气熏天,你们怎么住在这么脏兮兮的犄角旮旯?你们会在这儿呆一辈子吗?原来这只是——临时的隐蔽所。你花很长时间才找到这洞穴吗?这就叫——得来不费功夫。
昆虫乙,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话是——弃去毫不可惜。
你看,读书就要关注这样的关键词,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才是真正读懂课文。
诶,蟀哥躲哪儿?你怎么不像他们图个简单随便找个地儿?(特立独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要求真高啊!)你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你的住宅有什么标准条件吗?(排水优良、光线温和)
C、师生对读
现在我来当其它的昆虫,全班同学自然就是蟋蟀啦!(师引读,师生对读)
我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而你们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我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而你们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我利用现成的住宅,而你们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的。
D、小结写法
题目明明是“蟋蟀的住宅”,作者只要写“蟋蟀”这一条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昆虫?(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
他们一个随随便便,随处均可安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随遇而安。而蟋蟀认认真真,非常讲究,那就是?——慎重,这就是作比较。
2、挖掘。
出示: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A、时间: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
B、工具(柔弱):钳子
前后足
后腿有锯
C、挖掘动作。体会作者把本不易的细小的工具和细微的动作,非常准确的写了出来,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
(前足扒钳子搬后足踏后腿有锯,推——铺)
出示: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A、劳动方式:建造时,连着几个钟头干活,累了休息一会儿。
钻到土底下干活的蟋蟀,累了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又进去工作。
B、你体会到了什么?小蟋蟀非常不容易,很辛苦。
C、“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
3、整修
出示: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A、抓住“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体会长时间。
抓住“加深加阔”感受整修的任务。
B、正如你们所说,这个小不点,就是这样,用他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挖掘,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修建了是他身长10倍的住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读读,感受感受。?
C、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蟋蟀非常能干,很不容易。
D、在修建住宅过程中,小蟋蟀那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赞扬。谁愿意来试试?(指名一生读)
4、教师小结:
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选址、修建以及修整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难怪法布尔在文中写到?(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四、总结升华、感受作者的耐心、恒信及求实的精神。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02-03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01-20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04-07
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01-20
蟋蟀住宅教学设计03-24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2-15
蟋蟀住宅教学设计03-24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03-13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