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①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②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①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①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③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②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④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⑥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①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和蔼可亲(áiǎi)毁灭(huǐfěi)薄薄的(báobó)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信息化教学方案语文。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学情分析
对于文章中那样意义重大的胜利或者失败,学生没有经历过,也很难体会主人公胜利和失败时不同的心境。但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学生都有过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因此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准备
教师: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刘翔2004雅典奥运会领奖和2008北京奥运会失意退场视频、《真心英雄》mp3、有关成功和失败名言警句网址)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很经常的事。大家想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学生自由交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叫作《献你一束花》。(板书课题)
2.在课文的结尾,有一个反问句,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谁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看看它要表达什么意思?(鲜花理应献给凯旋的英雄,而不是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进行简短的自由讨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对鲜花到底送给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提出读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合作。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课件出示,随机抽学生认读。)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服务员为什么要给这个失败的运动员献花?
读完课文,学生回答两个思考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位运动员为什么一直垂着头?你知道她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朗读,体会女运动员的内心。
四、自由朗读课文
已经理解的地方在课文边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在课文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五、朗读课文,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六、作业
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不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理解。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学习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明确: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
明确:“大家昂着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
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
明确:越往西越窄。
湖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
明确:潮水越往西越急。
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人们的心情怎样?
明确: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
3、讲读第二层
⑴ 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
⑵ 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明确:声音大,浪大
⑶ 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⑷ 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
明确:由远至近
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明确:“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首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⑸ 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明确: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⑴ 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明确: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⑵ 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⑶ 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一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2、设问: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奇。
奇在什么地方?
明确: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
什么是“天下奇观”?
明确: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给下面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观潮(cháo cáo) 坦克(tǎn tǎng)
笼罩(zào zhào) 颤动(zhàn chàn)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若( )若现 漫天( )地 风平浪( )
人声( )沸 水( )相接
3、根据课文填空
《观潮》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写出了观潮的经过,课文重点写了_______,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出泪来之时的_______和_______。
七、全课小结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有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我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毕竟很多学生没有观看过钱塘江大潮,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我就找来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制作了课件,也布置学生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我就谈谈上课的体会。
一、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
在教学中,紧紧扣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做文章,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领悟钱塘潮的“奇”,以致更近一层理解“天下奇观”。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
二、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接着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奇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三、统领全文,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潮来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生从大潮的声与形的变化中,就能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再让学生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整篇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观潮的过程,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早晨”、“中午一点左右”这些表示时间的字眼。本课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习作的好典范。
四、改进不足,完善课堂教学。
一堂课下来,感觉有几个地方把握不好:
1.字词的学习、理解过于粗略。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预习的不够充分,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懒得查阅工具书进行理解,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阻碍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个自学能力在四年级一定要培养好。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2.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于提高。过了一个假期,学生有些懒散,读书不积极,拖长音,不整齐。以至于个体朗读也令人不满意。通过指导,有所改善。以后还要加强训练。
3.评价的方式单一。在学生发言时,老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更好的起到鼓励的作用,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以后还要多学习一些有效的评价方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有满意,也有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改进不足,尽力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4
一、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索,坚持学校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语文力量。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简析
通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性格傲岸的白鹅,从刚抱回家的姿势开头,就给人留下了这一印象。继而又通过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这一特征。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喜爱。
三、教学目标
(一)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傲岸、严肃、局促担心、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味道、如果、镇定自若、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怪、供给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三)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四)学习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精准生动和幽默风趣。
四、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傲岸的特点的。
五、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六、教学预备
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时间
2课时。
八、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老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白鹅,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索。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巡察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状况:
依据同学状况,老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同学默读课文,师生沟通读书体会。
2、引出“傲岸”并板书。
3、明确“傲岸”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沟通。
4、引导同学绽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五)简介,课外延长
九、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傲岸。
3、过渡,体会鹅吃相“傲岸”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傲岸”、“好玩”
1、指名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
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傲岸”、“好玩”
1、理解“侍候”:
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傲岸”、“好玩”。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觉的写法、体会的情感
1、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沟通。
3、指名回答,老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傲岸,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傲岸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宠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爱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爱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舞背诵。
(六)迁移运用,布置作业
1、动物是人类的伴侣,我们要擅长观看,发觉它们好玩的特征,可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课外观看一种小动物,动笔写一写。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描述松鼠特征的词语和句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松鼠的外形、习性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松鼠的可爱与机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或短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注不认识的字词。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领读。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松鼠的基本信息。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分段学习,每学完一段,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松鼠的某一特征(如外形、活动习性等)。
小组讨论:松鼠为什么能在树上灵活跳跃?它的尾巴有什么特别之处?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片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延伸:
介绍其他与松鼠相似或相关的小动物,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总结归纳: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松鼠的特点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种小动物,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在本次《松鼠》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如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未来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四、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五、三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
(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那么瑞雪呢?
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默读第1段,用“”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大雪下了。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自学2、3、4句(分组)
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讲解生字“渲”字。板书:风光,人情,渲。
2.朗读感悟: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赛读感悟: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那组读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读
1.通过刚刚学生的朗读比赛,我们已经体会了草原的风光美,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这一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板书:比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
明确: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
明确: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
5.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
明确: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6.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明确: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五)小结作业
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篇、荐、燥”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3.从叶老身上体会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体会叶老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的态度。
【教学难点】
将学习到的修改作文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顾之前刚刚学过叶圣陶先生的另外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和本课建立联系。
导入语:这学期刚刚学过的《爬山虎的脚》是哪位作家写的?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了什么?今天来学习新的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看看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从叶圣陶先生身上学习到什么?激发好奇心,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燥、躁”字进行区分。
3.疏通文意:文中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指名同学简单概括。
(生回答并总结)修改作文,拜访叶老。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同学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感触最深的事情,和同桌交流感受。
2.在批改作文这件事中,指名学生读读作者看到叶老修改作文后感受的句子。并展示叶老批改作文的原稿,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密麻麻”“到处”,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认真的做人做事态度。
3.接下来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五分钟的讨论。
找一找叶老一共修改了作者的作文几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是如何修改的?
修改之后好在哪里?
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4.最后再请同学齐声朗读叶老给作者写下的评语感受评语中那份温暖和给予自信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以致用,给每个学生发一份简短的`作文初稿,用学习到修改作文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改,不理解的地方同桌交流或者询问老师,老师进行巡场指导。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自学后半部分,并明确提问:文章一共出现了几次爬山虎,每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下节课来和大家分享学习成果。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写“锈、揉、玛、蘸、毒、撇”等字并能准确认读,知道摩这个多音字。
初步感知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凡卡的悲惨命运。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作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以及体会现在童年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难点:感知凡卡命运的悲惨,珍惜现有的快乐生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读了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跟随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来感受一下小学徒凡卡的生活。(板书课题凡卡)大家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
师:昨天老师不知了大家预习课文,并收集关于作者的资料,现在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收集到的资料?
生:契诃夫是俄国的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有《套中人》、《变色龙》、《凡卡》等等。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都非常的认真,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生字呢?
生:(读字)
师:这位同学读的非常的洪亮,也很准确,其中“摩”这个字它是一个多音字,一般情况下都读mo(第二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揉皱的东西抚平,这种时候它就读ma(一声),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用ma,组一个词呢?
生:摩平。
师:非常好。那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回答
师:总结: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他在莫斯科的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非常的痛苦,希望爷爷能接他回乡下。
深入研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快速阅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把凡卡写信的内容勾画出来。并想想你从中看出了什么样的凡卡?并在书的旁边做好批注。
生:开始读
师:我看大家都都已经读完了,现在谁愿意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好,这位同学你先来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凡卡?
生:痛苦的、生活悲惨的凡卡。
师:那你是从文中哪一段看出的呢?
生:第八自然段。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把自然段。大家看看,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凡卡的痛苦和悲惨?窗边的那位同学你举手了,你先来说说。
生:“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
师:这句话中哪些字词让你感觉凡卡的痛苦呢?
生:毒打
师:同学们你们认什么样的打才能称为毒打?
生:狠狠的打,下手很重,打得全身是伤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毒打的。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老板是怎么打凡卡的呢?
生:“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握拖到院子里。”
师:同学们想想,老板揪的是凡卡的头发,而不是衣服。揪着头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相信我们班的女同学们在扎头发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用了过猛拉着头发了都会非常痛是吗?老板是揪着凡卡的头发将他拖出去,大家想想这是不是比扎头发是用力拉头发更痛呀?
生:是
师:同学们还从哪里看出老板是怎么毒打凡卡的呢?
生:用皮带打。
师:用皮带打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就像跳绳时不小心打到自己。
师:对,同学们跳绳时如果不小心打到自己,身上是不是会出现红痕呢?而且跳绳时还是偶尔抽到一下,而凡卡是被皮带连续的抽打,同学们想想那是有多痛呀!那除了老板,老板娘又是怎么对待凡卡的呢?
生:用鱼嘴戳脸。
师:同学们,我们的凡卡才几岁呀?
生:9岁
师:9岁,那时的凡卡还只是个小小的孩子,皮肤那么嫩,但老板娘就因为凡卡在收拾鱼时从鱼尾开始就用鱼嘴戳他的脸他,这样的毒打,这样的生活让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凡卡命运的悲惨,生活的痛苦。
师:老板太狠毒了,而我们9岁的小凡卡实在是太可怜了,现在大家就带着你的感受再次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
师:老师从大家的读中都感受到了凡卡悲惨的生活,那么从这一段中,我们除了看到了挨打的凡卡,还能看到怎样的凡卡呢?
生:看到了吃不饱的凡卡、被捉弄的凡卡
师:是啊!凡卡在当学徒的生活受尽了虐待,睡不好、吃不饱还要被其他人捉弄、经常挨打。大家联想一下凡卡每天的生活,我们仿佛能看见瘦小的'凡卡刚刚吃了几口剩饭,就被老板叫去干活,伙计们还要打发去买酒,买酒回来小小的凡卡早已累的气喘吁吁,可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老板娘又叫他去收拾鱼,可怜的凡卡终于承受不住,晕过去了,可是可恨的老板却对他置之不理,甚至是恶狠狠的说:“懒虫,不干活,还想装死,罚你晚上不准吃饭。”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凡卡的痛苦了吗?你们听到了凡卡的苦苦的呻吟了吗?凡卡是怎么向他爷爷哀求的呢?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师:我们都看见了凡卡的痛苦,听到了凡卡无助的哭泣,看到了凡卡被皮带抽出的血痕。这封信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凡卡的血泪写成的!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凡卡的同情再次朗读这一自然段。
小结:
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折磨,那么他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他给爷爷写的信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作业:
凡卡只是个九岁的孩子,比起我们还要小,读了这篇课文,了解了凡卡痛苦的生活,相信大家都为他感到悲哀,假如凡卡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为他做些什么事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想做的都写下来,我们明天在课堂上一起来交流。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白杨的特点和祖国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文借白杨的特点赞颂坚韧的健身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学生体会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环境的恶劣,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文中父亲和白杨之间的关系,懂得白杨的品格美,领悟父亲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西部荒漠环境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西部环境特点,并向学生介绍西部风沙大,缺水干裂的气候,观察并了解白杨缺水但依然坚挺的`特质。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白杨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回顾父亲在火车上给孩子们介绍白杨的故事。并且找出文章描写白杨的句子,找到白杨高、直,坚韧不拔的特点。
(三)深入研读
1.在了解了白杨的基本特点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研究白杨的特点。提问学生:爸爸在介绍白杨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此处为比喻手法,将高大的白杨比作大伞。图片展示大伞,观察大伞手杆笔直且伞面之大的特点,与白杨的图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白杨笔直且枝繁叶茂的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爸爸关于介绍白杨坚韧不拔特点的语言。请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理解白杨是生长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体会白杨的坚强、不软弱、不动摇。展示关于白杨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依然屹立的视频,体会白杨生长环境之差,衬托白杨不动摇、依然笔直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不仅仅是在介绍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绍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亲一样支援西部工作,在遥远的新疆为祖国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工作者。他们身上体现着白杨精神,在祖国发展过程中,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里去艰苦工作,正是有他们的艰辛付出,我们才得以有现在美丽的生活环境,国家才得以生机勃勃地蓬勃发展。
4.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结尾带有暗示性的语句。爸爸搂着孩子,看着窗外的白杨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此处沉思以及微笑是因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旁边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小树。这暗示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孩子们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有什么样的领悟,他们应该学习白杨什么样的精神?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以《白杨,我想对你说》写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白杨的特点,以及以爸爸为代表的西部边疆工作者的品质。
白杨是生长在西北恶劣环境中的植物,请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选一种植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和它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故事性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白杨这种植物的特点,从而理解西部工作者身上坚韧不拔、默默奋斗的品质。在介绍白杨特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白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对白杨有所了解。在学习爸爸介绍白杨的语句的时候,可以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父亲话语中的意思。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12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言语过渡,并且书面言语水平逐渐超过口头语言水平,四年级的学生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作文的起步阶段。抓住这个关键期,重点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怎样抓好这个关键期呢?从作文的结构入手,从细节入手,在阅读了学生很多写人的作文后,发现了他们在利用对话刻画人物上写不生动,不得法。因此将对话中的提示语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突破点,写好提示语,对话就能更精彩。
教学目标: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习作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知道怎样把提示语写具体。
2、在练笔时尝试运用例文中所习得的方法,让对话描写更加精彩。
教学重点:
借助对例文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习作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知道怎样把提示语写具体。
教学难点:
在练笔时尝试运用例文中所习得的方法,让对话描写更加精彩。
教学过程:
一、精心选材,激情导入(2分钟)
1、今天这堂课,老师要送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想看吗?(播放无声电视剧《家有儿女》第二部第23集《神秘的礼物》)(32秒)
2、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
3、人物不说话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剧就没什么看头了吧?你看很多同学在习作的时候,爱把习作里面的人物当成了哑吧。人物忙这忙那,就是不说话。所以,孩子们一定要记住让习作里的人物开口——说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对话。(板书:对话)。
过渡:写对话首先得知道什么呀?你们听(播放有声电视剧)
设计意图:用有声和无声的电视剧片段进行比较,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中悟到在作文中我们也得让人物说话。
二、学写提示语“悟方法”
1、悟“让提示语内容生动具体之法”6分钟
a:他们说的话老师已经写下来了,一起来快速地读读。(出示剧中对话1,生读)
b:读起来有趣还是看电视剧有趣
c:我也这么觉得,可是他们说的话我已经写下来了,可怎么读起来听起来没电视剧有趣呢?
d: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没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这些说话的样子写出来啊,吸取教训,看看老师改后的对话,你们班谁的'朗读水平最高,请他为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思考这段对话写得怎么样?(出示剧中对话2,生读)
e:老师改后的对话好些了吗?说说你认为改得好的地方。
总结:你们真会欣赏,我们写对话时不能光写你说,他说,我说,要写进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板书: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把像这样的谁说的,怎么说的,这样的语句叫做——提示语(板书:提示语),把提示语内容写具体,对话中的人物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子的对话,才是精彩的对话。(板书:精彩)
2、悟“提示语位置摆放之法”5分钟
a:同学们再看大屏幕,迅速的浏览,同样是这段文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对话,但是什么不一样了?(出示剧中对话3,浏览)
b:有什么不同?板书:提示语的拉车式,推车式,挑担式。
C:观察得真仔细,会发现还会归纳,谁来说说这位置变化有什么好处?所以,请你记住提示语的位置由你自己做主。(板书:提示语的位置)
过渡:提示语位置变了,跟在他后面的什么也在发生变化。
3、悟“提示语标点使用之法”4分钟
你们看出示PPT4,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当提示语位置在前,标点符号是——
总结:同学们,会写提示语了吗?说说怎么写?你们真不简单,看似简单的提示语里面原来藏着这么多奥妙呀!它就像漂亮的花朵那样,只要写好了提示语,(板书:写好)就能把我们的对话装点得更加精彩(画花图形板书精彩)。我相信在下面的小练笔中,你们一定会“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通过四次ppt对话展示,将写好提示语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直观易懂,学生很容易领悟。
三、修改练笔,活用方法
1、师:孩子们,拿出我们第一次见面写的对话小片段,读读你的习作,你觉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3分钟
2、很好,能发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相信在你的修改下和老师的温馨提示下,你的对话会写得更加精彩,好,开始动笔。时间7分钟。
3、时间到,写完的请举手,没写完的也请停笔,老师再教大家一招把对话写精彩的方法,那就是认真学习别人的优点,请标了123的同学把稿子拿到台上,新旧稿子进行对比展示。7分钟
4、同桌交换习作,为每一处用心的修改像老师这样打上一个星星。5分钟
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当通过人物的对话,通过描写他们说话的样子,你们笔下的有个性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其实我们在写人物时除了外貌,心理描写以外,还可以用对话来刻画人物,这就是对话的妙处了。
四、总结提升1分钟
其实,写好人物对话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聆听的耳朵,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加,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板书设计:
写好提示语,对话更精彩
动作,
神提语
态示气
语
位置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见过吗?在你的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一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展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展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展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展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展示:这一节描写了……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展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01-22
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范文01-20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2-12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2-12
[优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5-0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03-02
(优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02-23
信息化教学设计03-10
信息化教学设计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