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5 09:37: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色龙》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写明生动的对话等方式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认识当时沙皇警察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说的主题可通过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川剧变脸画面)变面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绝活,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可是在生活中倘若遇上这种善变的人,情况就不太妙了。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改变自己的面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观看小品的感受去)朗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

  1、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扫除字词的障碍。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契诃夫(qìhē)魁梧(kuíwǔ)乞丐(qǐgaì)戳(chuō)胚子(pēi)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洋溢:情绪充分流露。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

  学生交流后明确:小说主人公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变色龙善于变色一样,所以用变色龙作为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三、细读课文,把握形象

  1、契诃夫是中外闻名的文学语言大师,他在小说中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此外,动作、神态描写也很生动传神。请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生依据提示阅读文章,进行圈点评注。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生动传神的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分析。

  4、总结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细致观察,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理解叙述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致观察,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动物”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一、检查预习。

  1、检查字音。

  伺机刹那间凶相毕露

  2、检查句子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相机出示:模mómú

  (1)标准;榜样楷模1、模子字模

  (2)照着样子做模仿

  3、通过预习,我们还知道课文分为三大部分:ppt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4、在“端详变色龙”部分,又重点写了变色龙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外形、捕食、变色。分别是第几自然段?

  板书:外形(9)

  捕食(10—12)

  变色(13—15)

  二、学习新知

  1、在这三部分中,你对哪部分特别感兴趣?

  (一)外形

  1、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变色龙的外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以圈出关键词,也可以把关键词写在课文的边侧,帮助你回答。

  2、请你来给大家读一读。谈一谈为什么喜欢?(奇特凶相毕露眼睛嘴)

  板书:抓特点(这位同学抓住了特点来谈,其实作者也是抓住特点来写的)

  3、你能够想象出变色龙的样子吗?同学模仿。

  4、想看看这只变色龙吗?出示图片。

  5、作者怎么能把它描述得这么生动形象呢?默读,思考。

  (1)理解“端详”。板书:观察仔细

  (2)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描写了变色龙身体的哪些部位?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整体——部分头——尾)板书:按一定顺序

  6、观察对于描写小动物以及各种事物都非常重要。曾经获诺贝尔奖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这样一句话。PPT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7、师引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8、如果只给大家变色龙的图片和一些提示,能把它的样子说清楚吗?去掉提示。

  9、学会了写变色龙的外形,那其它小动物呢?看,来了一只刺猬,你能运用刚才的方法把它的样子说清楚吗?(有提示——无提示)

  10、生练说,汇报。

  (二)捕食

  1、读一读10—12段,看看变色龙的捕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谁来说?

  3、眼睛:

  可以独立转动,形成立体感,也就是眼睛看得准。朋加沙是怎样介绍的?我们一起来绘声绘色地读一读。

  4、舌头快:

  (1)什么叫迅雷不及掩耳?说明了什么?

  (2)你知道变色龙捕食有多快吗?猜一猜?

  我查了资料,变色龙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要1/25秒,照这样计算,变色龙一秒钟可以捕食25次。看看大家伸舌25次需要多少秒。

  5、舌头长:

  (1)惊人的舌头,舌头有多长,你们知道吗?

  (2)60厘米左右,诉诸于文本。联系上下文。

  (3)我也查了资料,一般的变色龙长度为17—25厘米,最长的变色龙长度为60厘米,那它的舌头有多长?

  6、想不想看一看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

  7、播放视频。

  8、作者为什么能把捕食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呢?抓特点

  9、齐读捕食段落。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还用数码摄像机摄下了乌鱼变色实验的过程,然后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一个《动物星球》的网站。

  生:把两条大小颜色相近的乌鱼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环境中饲养,观察它们有没有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录像。讨论:这是动物的什么现象?

  2、师:难道这些小动物心甘情愿作为别人的美餐吗?它们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好吗?

  (板书课题: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书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绝然不同。

  2、师:我原来请大家在家中做了一个实验,这是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的实验过程。(播放乌鱼实验的开始部分录像:一条放入黑色桶中,另一条放白色盆里)请根据你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观察,说说几天后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生:我发现五天后两条乌鱼的颜色深浅不同了。

  生:我没有发现多大变化。

  师:(继续放映完实验录像)那现在看看老师做的实验结果如何?

  生:放在黑色水桶中的乌鱼更黑了,放在白色脸盆中的乌鱼颜色变浅了。

  师:有的同学实验的结果与我的不同,那就请你课后再分析一下实验的过程,找一找原因,好吗?现在大家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乌鱼会变色,这样有什么作用呢?

  生:乌鱼的颜色深浅可能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黑暗的地方就会变黑;生活在明亮的地方就会变白。

  生:对,乌鱼变化的颜色与生活的环境颜色相近,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可以保护自己。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让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是乌鱼自我保护的方法。那么其它动物会不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呢?如果会,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呢?现在我请大家到《动物星球》上去探索一番,看谁能得到最新的发现。

  生:(进入《动物星球》的网站,自主地搜寻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师:好,大家已经对《动物星球》探索了二十分钟,现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间到了,请你把自己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大家?

  (请几位有不同发现的同学分别上教师电脑,使用网络广播形式,边操作电脑,边进行介绍,使得介绍更加清晰生动。其他同学还可以向他们提问。)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现在我们知道其它动物也都有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且种类繁多。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吗?

  生:想!

  师:那可以课后继续在《动物星球》上研究,也可以进入《动物星球》上的“时空隧道”到其它动物网站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进入“考考你”的网页,完成三个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选择题。

  2、师:现在你们知道两组蝗虫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了吗?

  3、全班评选出一个“达尔文研究小组”,并发给他们课前准备好的证书。

  四、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

  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

  二、发现变色龙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交流(不容易)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

  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

  三、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外形、捕食、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圈画。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

  外形:(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

  特点。

  (3)用第一部分中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6、朗读体会

  捕食:

  (1)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

  (2)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板书:快

  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

  读第12节,在相关词语下圈画。

  (3)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 “刹那间”)哇!真是太厉害了!

  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4)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5)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看图

  7、朗读11节

  变色:

  (1)指名朗读第14节找出颜色变化。

  (2)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说。

  四、放回变色龙

  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五、安排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发现外形怪

  端详变色龙捕食快准

  放回变色多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写明生动的对话等方式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认识当时沙皇警察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说的主题可通过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川剧变脸画面)变面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绝活,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可是在生活中倘若遇上这种善变的人,情况就不太妙了。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改变自己的面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观看小品的感受去)朗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

  1、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扫除字词的障碍。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契诃夫(qì hē) 魁梧(kuí wǔ)乞丐(qǐ gaì) 戳(chuō)胚子(pēi )

  (2)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洋溢:情绪充分流露。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

  学生交流后明确:小说主人公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变色龙善于变色一样,所以用变色龙作为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三、细读课文,把握形象

  1、契诃夫是中外闻名的文学语言大师,他在小说中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此外,动作、神态描写也很生动传神。请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生依据提示阅读文章,进行圈点评注。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生动传神的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分析。

  4、总结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6

  双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用“绘声绘色”和“名副其实”造句。

  3、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思维发展目标: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如何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了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

  文章主题:通过我们对待变色龙的态度,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写作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变色龙的特点,作者巧妙的将它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

  本文知识点梳理:

  1、 字词:“藤”注意是后鼻音,“震、判”注意是前鼻音。“伺、棕”是平舌音,“刹”的声母是“ch”。理解“绘声绘色”和“名副其实”的含义,并会用它们造句。

  2、 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 学习如何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分析、品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特点是全文的重点。

  学习如何观察动物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了解我们发现变色龙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奇特的生物,法布尔自小迷恋观察研究昆虫,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虽然,我们不一定有他那样直接接触自然的机会,但是一样可以通过书本去了解许多奇妙的生物。你知道有哪些生物拥有奇特的本领?

  2、学生交流汇报。(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等。)

  3、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种动物名叫“变色龙”,你猜他有什么本领?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豆藤、长筒

  震惊、判断

  伺机、棕色

  刹那间、腹部、名副其实

  绘声绘色

  第一行带点字是后鼻音,第二行是前鼻音,第三行字声母要注意。照第四行的样子说几个abac式的词语。

  2、 读准生字字音,是第一步,还要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3、 以9、11、12、14自然段为材料检查朗读。

  4、 再读课文,看看那几段描写了变色龙?

  5、 出示:

  (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8)我们发现变色龙。

  (9—15)我们端详变色龙。

  (16)我们放回变色龙。

  三、学习第一部分:

  1、 自读第一部分,思考:我们是如何发现变色龙的?

  2、 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评议。

  3、 “变色龙!变色龙!”中非工人为什么会叫起来?(联系最后一段得知此物少见)

  4、 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作业:

  1、 抄词

  2、 选择正确的读音:

  豆藤(tén téng ) 震(zhèn zhèng)惊

  伺(sì sī )机 刹(chà shà)那间

  3、 组词

  藤( ) 震( ) 铜( ) 距( )

  腾( ) 振( ) 筒( ) 巨( )

  绍( ) 焦( ) 宗( ) 判( )

  召( ) 蕉( ) 棕( ) 叛( )

  4、 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 ( ) ( )( )

  绘声绘色 ( ) (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品读课文,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学习观察动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重点词语。

  2、课前质疑:上节课我们学习到,我们发现了一只变色龙,这可是不太容易看到的动物。你想了解有关变色龙的那些信息呢?(将其中有典型性的问题板书在黑板)

  3、归纳问题:

  l 变色龙是什么样子的?

  l 变色龙如何捕捉食物?

  l 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二、讲读课文:

  1、 以上三个方面,你对于那个问题最感兴趣,打开书读一读有关内容,看看能否解答你的疑问。读完以后,再去看看另外两个问题,从课文中能发现那些资料。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勾画。

  3、 集体交流:

  l 问题一:变色龙是什么样子的?

  1) 指名朗读有关课文。

  2) 出示变色龙图片,图文对比阅读。文章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准确吗?

  3) 出示第七段有关外形的描写,对比阅读,体会此处描写的详细。

  4) 为什么能够将外形如此详细的描写出来?理解“端详”

  l 问题二:变色龙如何捕捉食物?

  1) 指名朗读有关课文。

  2)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明了什么?还有那些词语说明速度快?

  3) 蝴蝶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它为什么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4) 朋加“绘声绘色”的介绍,你能用“绘声绘色”造句吗?

  5) 这一部分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特?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6) 指导朗读。

  l 问题三: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1) 指名朗读有关课文。

  2) 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

  3) 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4) 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5) 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

  6) 指导朗读。

  4、 谈话:谜团一个个被解开,我们对变色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你喜欢这只变色龙吗?可是文章的最后却说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森林,为什么这样做?这给了你什么启发

  三、总结全文

  1、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变色龙的外形特征、捕食情况,以及它最显著的特长“会变色”。对你观察其它小动物有没有什么启发?

  2、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四、巩固练习

  1、造句

  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2、课外练习

  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附板书

  发现 外形特征

  端详 变色龙 捕食情况

  放回 特殊本领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设想:

  1、从阅读学表达;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和习作资源,渗透观察和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学会表达。

  2、通过读书把握变化龙的外形特点等,做一名讲解员,以说促读,说中内化。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大自然——昆虫——小动物——奇特的小动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求知欲读课文

  2、用一两句话简介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要求:字字正确、句句流畅,声声响亮

  2、练习读

  3、 指名,指导:“名副其实、窥视”

  4、完成课后第3题

  (以上由第一课时完成)

  四、 默读课文,把握重点

  1、默读要求:思考从课文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变色龙?画出描写它的句段。

  2、默读

  3、交流

  4、再读“变色龙”,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捕食or变色)

  五、精读课文,内化语言。

  当变化龙的讲解员: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加自己生动有趣的解说词;可以重点介绍某个方面……(课堂高潮处)

  六、 跳出课文,学表达

  1、激疑:

  作者是怎样观察才把变色龙写得此这么好?

  (看、听、问、摸)

  向我介绍时,又是怎样介绍的?

  2、把解说词写下来or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七、走出起跑线,引向课外

  “难得碰到”,为什么又要给放了?

  观察、写日记、找资料

  拓展阅读:非洲见闻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及资料做成的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创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组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有各式的美丽贝壳,还有涂了油彩般的蝉儿……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美丽描述中,营造出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又是一个“温故”的过程,并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让我们一起写下它的名字。(师生一起板书)

  二、交流资料

  1、你认识它吗?(师指课件中的变色龙图片发问)

  2、除了认识它,你还了解那些关于它的知识?请用自己的话简练的说说。(像它的食物?生息地?它如何繁殖?所属科目?其种类、数量?……老师适时将搜集到的变色龙不同种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搜集有价值资料,且学会整理和内化的能力,并训练简练、条理表达能力。】

  3、小结:你课前广泛地阅读让你增长了许多知识,也让老师大开眼界,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给学生即时的肯定,激发其学习的自信。】

  三、检查预习

  1、接下来,我们要透过文字随作者去非洲见见那只变色龙了。但有几个拦路虎我们得先解决掉。一起来看:(出示课件)

  绿莹莹 指手画脚 凶相毕露 绘声绘色

  刹那间 名副其实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2、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和这些拦路虎较量?

  指读(纠错)

  强调多音字、以及字形易错的字。(课件中用红色显示的字)

  齐读

  3、现在我们可以去见变色龙了。

  【设计意图:集中扫清阅读障碍,教给学生在语境中确定读音的方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课后提示我们清楚知道,刘梦熊先生以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记叙了他们发现、端详并放回变色龙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些段落分别介绍了这三部分内容?

  发现(1—8) 端详(9—15) 放回(16)

  2、再浏览9—15自然段,看作者要引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端详变色龙?

  外形、捕食、变色

  3、小结过渡:我们对这次观察行动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先随作者找到变色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五、研读课文,品悟理解

  (一)发现变色龙

  1、小声读读1—8自然段,初遇变色龙,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边交流边品读。(突出“震惊了寂静的田野”“怪物”“怪蛇”“冷冰冰”……)

  【设计意图:此处不是课文重点,所以大胆取舍,学习时略处理,

  学生点到为止,体会到那种惊异之情即可】

  2、过渡:到底它的哪些地方长得特别怪异,让我们如此震惊?

  (二)端详变色龙之外形

  1、从你的发言中我知道,大家都关注到了第9自然段。那请1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变色龙的哪些地方长得怪呢?

  指读

  交流

  头部:头(圆形) 嘴(三角形) 眼(凸起) 凶相毕露

  身躯:(长筒状)

  背部:(隆起似龟)

  腹部 :脚(短) 尾巴(尖细)

  变色龙身体的各部分各具特色,与众不同!长得多奇怪啊!那就读一读,读出你的好奇吧!(教师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指导读书)

  2、多奇怪的小生灵啊!找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看课件图片,一起随作者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仔细端详变色龙的样子。

  3、自己读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4、自己看着图片,有顺序地说说变色龙的样子。

  【设计意图:此处是课文重点,描写有序、特点鲜明,让学生品悟用词的妙处,结合图片领悟表达的有序,感悟变色龙特别的外形特征】

  4、小结过渡:刚才我们有序地端详了变色龙怪异的外形。接下来刘先生又要带领我们去观察它的捕食和变色。大家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呢?

  (三)端详变色龙之变色

  1、让我们一起来见识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龙之变色!

  (喜欢捕食部分就先学习捕食)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所以教学宜顺兴而教,也是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

  2、读读相关段落,变色龙的变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简单写写感受。

  3、交流

  ⑴变色多:

  ①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②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③它能变出那么多种颜色,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 “名副其实”!真了不起!自己读读吧!

  ④它还能变出来别的颜色吗?可能变出什么颜色呢?

  ⑤它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来大声夸夸它吧!

  【设计意图:读书要有目的

  性、层次性。这里设计了理解读、想象读,传情达意地读等方式,让每次读书都有不同的收获,层层递进】

  ⑵:变色快:

  ①还留下什么印象?快 ②有谁知道它每变一次颜色到底有多快吗?

  20秒

  ③ 20秒,到底是多长的一段时间呢?以我们非常认真的书写态度来些“变色”二字。学生写字

  ④同学们,当你写完变色二字的时候,变色龙已经结束了一次变色!(学生都露出惊讶、赞叹之情)真是太神奇了!快让我们端起书来,郑重地夸赞一下它吧!(读课文)

  ⑤我们文中介绍它3次变色,那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1分钟!

  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达我们的钦佩与赞叹!

  【设计意图:掌握时机,掌握火候,适时补充手中资料,适当拓展,引发想象,深化了教学内容。另外实地让学生用写字来感受变色所用时间,运用体验式理解使形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⑶拓展

  ①观察变色龙会不会变色,我们把它搬来弄去3次,它也乖乖的变了3次色,我不禁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要不停地变色呢?

  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色是它的救命法宝!

  是变色龙的本能,每到新的环境,它都会迅速变色,以此来掩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小结:原来变色龙可真不简单啊!本领高强啊!

  ②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能像变色龙一样通过变色来保护自己呢?

  章鱼。

  ③此之外,你还知道小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别的救命法宝吗?

  拟态(竹节虫、枯叶蝶)、装死(负鼠)、自切(壁虎)等等。

  【设计意图:此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将语文和综合课知识有机融合,体现出语文的综合性、整合性,践行大语文观】

  (四)端详变色龙之捕食

  1、刚才见识了变色龙的变色,最后来观察他的捕食。默读11、12自然段,看,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把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出来。

  2、交流:

  ⑴捕食快:

  ①从哪些此句中体会到的?

  (刷、刹那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②“刹那间”具体指多长时间呢?

  1/25秒。

  ③读读,体会它的捕食之快!

  指读。

  齐读。

  【设计意图:精读细品,咬文嚼字,从中品出语文味来】

  ⑵捕食准:

  ①还留下什么印象?读读相关的句子。

  准。

  ②为什么这么准呢?

  眼睛可以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③ 用手来做眼睛,做一做动作,感受一下变色龙如何用眼睛

  灵活观察的。

  ④多神奇啊!让我们大声读出你的惊奇。

  ⑤这么快,这么准的捕食,着实让人惊叹!!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从中品悟出变色龙捕食之准。】

  (五)放回变色龙

  谜团一个个被解开了,我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刚才,我们一起端详了它的样子又凶又怪;目睹它捕食又准又快;实验了它的变色又快又多。它的一切都那么神奇特别!你喜欢这条变色龙吗?作者他们也喜欢它,可最后还是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这是为什么呢?

  变色龙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家,放它回家是对它最好的珍爱。)

  是啊,珍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保护大自然,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六、回顾全文,拓展练习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并喜欢上了珍贵奇异的变色龙。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像变色龙一样神奇有趣的小动物。老师建议大家也回去实地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她介绍给更多的人。也可以回去读读《动物百科》,会认识更多有特点的小生灵的。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齐读课下注释——蜥蜴,也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出示课件)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主要运用对话刻画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

  对赫留金——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

  对赫留金——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

  对赫留金——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

  对赫留金——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

  对赫留金——

  初三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变色龙》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

  2、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í)梧洋(yì)不(lài)伶(lì)

  (zǎi)子(shāi)子

  2、填空。

  (1)《变色龙》的作者是___,他是___世纪_____国的短篇小说家。

  (2)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用意是以变色龙_____的特点比喻主人公奥楚蔑洛夫_____的性格特征。

  (3)、文章通过对警察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________的刻画,巧妙地揭露_______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______黑暗现实。

  二、局部揣摩

  学生合作探究:

  1、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心理。

  2、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四、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五、系统小结

  腐朽、黑暗、冷漠、无望的社会,造就了一群异化的人,与其说作者在讽刺这群人,那还不如说是在诅咒这个社会!读了这篇文章我用一句话对其理解: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个卑劣的受害者,一群无聊的人,还有一条无辜的小狗,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复习导入

  1、读读生词

  2、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

  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

  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

  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7、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8、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①放回变色龙,是为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

  ②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

  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变色龙这样的小动物。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出示。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来认识它,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变色龙的资料。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依次写了它的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要想发现变色龙容易吗?

  2、交流。(不容易)从哪可以看出来发现它确实不容易?

  (1)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发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2)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段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一“怪物”,还细细端详起来。“端详”是什么意思?作才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的。默读课文第二段。

  2、读后交流。(外形、捕食、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方面最感兴趣,选择哪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勾勾画画。

  4、交流。

  外形:

  (1)出示图片,指名读第9自然段。

  (2)交流: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3)在介绍动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部分时,也要紧紧扣住它的特点来写。

  (4)指导朗读。

  捕食:

  (1)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

  出示第12自然段,你能概括出它捕食的特点吗?你又是从哪体会出来的?

  (2)交流、指导朗读。

  (3)变色龙之所以能迅速、准确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它的眼睛与舌头又奇特在什么地方?

  (4)交流,朗读第11自然段。

  变色: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找出颜色的变化。

  (2)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

  (3)看到这些,你会怎样称赞它?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既迅速又准确、身体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你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会怎么处置呢?

  2、交流。

  3、作者又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课文

  对啊,我们要保护变色龙,保护自然界的所有动物,让我们人类和动物都能和谐地在地球上生活!

  五、作业

  1、造句。

  (1)绘声绘色……

  (2)名副其实……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介绍。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怪

  捕食 快

  变色 多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法及其作用。

  2、通过加强朗读练习、理解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认识“变色龙”这一欺下媚上、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腐朽。

  教学构思

  1、本文没有太难的字词,个别字词如有读错现象,可在课堂上由学生互教互学,事先不需布置预习。

  2、本文写作年代距今久远,又是外国作品,学生可能感到陌生,为避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于笼统,可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第一段,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获得形象、具体的认识。

  3、运用对比进行讽刺,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是本文的重点,后者又是难点。教学时,可从对比入手,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比,然后指导学生朗读,以加深对对比的理解。人物语言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而对比又恰恰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把人物语言与对比结合起来分析,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4、教学思路:可以从“变色龙”这个题目入手,紧紧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特点,“变”的外在表现(对比)及“变”的内在原因(为什么变),步步深入,从而完成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引入新课

  先由学生从动物学角度简单介绍变色龙,要求注意介绍变色龙的特点,怎么变以及变的作用,然后顺势引入新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暗示本文的教学思路。

  二、讲读课文

  1、设疑:教师交代本文的主人公以及他所办的“案件”,然后设问:这位警官将会如何处理这个“案子”呢?

  2、指名读1~8段,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位警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想一下,听说狗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以后,他会怎么做?

  3、学生回答后,朗读10~13段,要求同学对照自己的设想,初步理解警官“变”的特点。可要求学生分析第8段,找出奥楚蔑洛夫想“变”的一些征兆。

  (1)说话的语气——装腔作势

  (2)调查的重点——狗是谁家的

  4、继续指名读课文14~2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的词语,再把这部分内容看一边,然后说说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有无变化?怎么变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指名让学生推测故事的结局,(估计会与原文相吻合)再接着读完全文(这一步骤,在课堂结构上同第一次推想遥相照应。同时,学生的两次推想意见由异趋同,鲜明地反映出对奥楚蔑洛夫“善变”性格的了解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6、总结奥楚蔑洛夫的特点:狡猾善变,见风使舵。

  这一步应注意:

  (1)直接由学生总结特点,困难不小,可提醒学生注意板书,找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变化的规律,然后总结。

  (2)对狗的态度实则反映了对人的态度。

  (3)不同的态度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讽刺了奥楚蔑洛夫的丑态。

  7、引导学生看书,明确奥楚蔑洛夫的狡猾善变除了表现在对狗的态度上,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1)引导学生找出对赫留金态度的变化(知道即可,对狗的态度已详细分析,这一步不作纠缠)。

  (2)通过“冷”与“热” “穿”与“脱”的对比,了解军大衣的作用。

  8、讨论:奥楚蔑洛夫确实是个狡猾善变的人,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要求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反复朗读,体会文章运用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

  重点:8、10、17、20、27、29段

  (不需要都这样做,可分析一些,留一些)

  三、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 可分三个步骤

  1 讨论: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变来变去的呢?

  点拨:a)变色龙为什么“变”呢?(自我保护)

  b)奥楚蔑洛夫自我保护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欺下媚上,所以他才“变”)

  2 讨论:在这样的警察统治下,沙俄社会是什么样子?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第一段,从而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

  3 顺势总结本文的主题:作者创作这篇小说,就是为了塑造一个欺下媚上的奴才形象,借此揭露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四、总结课堂教学的思路

  写了谁的什么事?——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变)——怎么变的?——为什么变?——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语言描写)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练习五。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记述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全文1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至八自然段是第一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第九至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又是从三方面作了描述:一是第九自然段写它的外形特点;二是第十至十二自然段,写它眼睛的特点及捕食速度快。首先通过朋加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它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的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接着“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条变色龙的捕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食物的速度准确。三是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写变色龙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学情分析

  1. 作者巧妙的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十分感兴趣,是难得的训练素材。

  2. 学生在中年级时,已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明白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变色龙》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和《装满昆虫的衣袋》之后,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总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组织学生收集变色龙的资料。

  3. 教师大体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生字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整体感知课文,将课文分成发现、端详和放回变色龙三个部分。

  学习第一部分:“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第二课时

  一、课前活动

  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回顾交流

  1.回忆上节课所学,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师板书:发现、端详、放回)

  2.我们发现的是一只( )的变色龙。

  三、端详模样

  1.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说说它的长相哪儿让你感到惊奇?

  交流:嘴、眼睛、背、脚、尾巴。

  2.这么细致的描写,得意于课文中的哪个词?(端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4.对着变色龙的肖像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5.我们端详的是一只( )的变色龙。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捕食

  1.出示学习要求:

  (1)小组成员仔细阅读10—12自然段课文。

  (2)研究问题:变色龙是如何捕捉到食物的?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3)我们认为:这是一只( )的变色龙。

  (小组学习时间:5分钟)

  2.各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3.师请大家回忆外形部分关于“嘴巴”和“眼睛”的描写,提出质疑:“三角形的嘴巴,突起的两眼”在变色龙的捕食中有什么用?

  (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师总结:外形的刻画,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动物的外形是和它的生活习性有着紧密的关系。

  五、神奇的变色

  1.师生对读课文中变色部分。

  2.师生对话:变色龙来到我们教室,它会有怎样的变化?

  3.结论:变色龙是随环境而改变颜色。

  4.指导造句:名副其实

  5.这是一只( )的变色龙。

  6.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六、放回变色龙

  1.齐读最后一段。

  2.师生对话:保护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

  七、作业(选做一题)

  1. 为变色龙写解说词,学《动物世界》介绍变色龙。

  2. 学习本课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抓住特征, 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后记

  我在思考,这一节课,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

  一、留下情感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围绕“这是一只( )的变色龙”这一情感主线,在教学发现变色龙、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四个部分时,每一部分的教学都回归到“这是一只( )的变色龙”,让学生不断获得情感体验:对变色龙由陌生到喜爱,由喜欢到熟悉,由惊奇到探究,由不舍到放归自然,水到而渠成。

  二、留下形象

  结合课文中第五自然段,集中写变色龙的外形特征部分,我先从全身——头上——身躯的顺序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变色龙的初步印象;在学习变色龙捕食之后,再回归第五段外形描写,引发学生讨论:为什么变色龙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突起?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再次学习第五段外形的描写,加深学生对变色龙奇特外形的印象。

  ,《变色龙》教学设计(研究)和反思

  三、留下思考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指出,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不断进化和完善的。变色龙奇特的外形特征是和它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的:三角形的嘴有什么用?为什么两眼突起?尖细的尾巴有什么用处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探究欲望,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四、留下方法

  作者把变色龙介绍得这样生动具体,他是怎样做到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察方法:看、问、听、试验;写作方法:按顺序介绍(全身—头上—身躯),抓住事物的特征;提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实践。

  “留下情感、留下形象、留下思考、留下方法”,这是于永正老师评价一节好课的理念。40分钟的课,我力求做到这四点。

  敬请各位老师指导!

  教学反思

  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知道这篇课文描写的变色龙虽然学生平时不能见到,但作者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却值得学生好好体会,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随即让学生在头脑中或在画面上形成变色龙外形的画面,接着再与书本对照,从中得出结论:课文之所以能将变色龙写得这么生动,因为能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在学习变色龙的捕食特点时,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11节,这节以非洲工人的介绍为主,写了变色龙的眼睛的独特之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这一生理特点,我采用了“强记”的方法来学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邀请学生来扮演工人读课文介绍这一节的内容,然后问学生知道了多少,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变色龙的眼睛的特异功能。

  文中描写变色龙眼睛的词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特点,体现浓浓的语文味。“他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他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前方时,酒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在教学这两句时,我先让学生读文后说说变色龙眼睛的独特之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我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让学生再次读文,揣摩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能很准确地反映出它的这个特点呢?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单独、分别”因为只有变色龙的眼睛每只眼睛是独立活动,不同于我们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眼睛。而且两只眼睛能分别观望。随后我总结到:当我们准确地使用词语,就能准确反映事物,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语文能力,我们要学习。这部分教学时我没有局限在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眼睛这一浅显的层次,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揣摩,使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而且没有游离课文内容,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06-10

变色龙教学设计08-11

变色龙教学设计05-27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07-10

《变色龙》教学设计12-07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07-08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模板06-10

变色龙上课教学设计09-20

变色龙授课教学设计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