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2、品味四首古诗词意境,把握四首古诗词主题。
3、识记四首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
阅读材料:
古诗词《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
一、教学导入
1、创设情境:播放《地道战》歌曲
明代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仆后继。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上流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音符!
2、多媒体展示每个作者的身世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歌
1、录音范读。
2、结合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组内互评。
三、质疑探读
1、四首古诗词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同学可以自由评价。老师可适时归纳点拨
《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
《别云间》通过一个“泪”字,表达一个“决”字。(在浓郁的悲情中呈现出至死不屈的抗清斗志)
四、合作探究:
四首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1、四首古诗词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2、四首古诗词表达的爱国情感由浅入深,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到对时局腐朽的“忧愤”;从日思夜想为国家统一而重返沙场的强烈“愿望”,到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而从容就义誓死明志。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五、倾诉心声
学完四首古诗词,有何感想
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大幸。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因爱国,诗人和诗篇名垂青史。
六、识记名句
你认为四首古诗词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七、小结
杜甫、陆游、文天祥、夏完淳,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骄傲。他们或以手中的一支纤纤弱管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或借助梦境倾述自己重返沙场杀敌报国的渴望,或以死明志证明自己对祖国赤胆忠心。读了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诗词,相信同学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股澎湃的爱国激情。那么,作为学生,你打算为祖国做点啥呢?(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八、作业:背诵默写四首诗。
课外收集整理爱国的诗词名句、名人故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故事情节和人物细节刻画之间的重要关系,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速读简单理解文章中角色的情绪,从语文学习来看,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选文分析】
本次以“读出角色的情绪”为主题的文章出自--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四年级下),共安排五篇文章,分别如下:
《放寒假喽》郑春华
《成绩单》【法】勒内.戈西尼《“大白兔”糖纸》殷健灵《妹妹跌倒了》王淑芬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明】吴承恩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以前所学的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的文章,来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细节之间有重要的关系。2、能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3、通过通读文章,概括出表现人物情绪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细节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角色”是什么意思吗?(幻灯片1)生:故事中的人物或主角。生:电视剧中的人物。
师:书籍或电视剧中的人物就是“角色”。
师:同学们知道角色是什么了,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情绪又是什么呢?”
生1:发生好的事情就会感到快乐。生2:发生不好的事情就会感到悲伤。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看在同学们这么积极的回答老师问题的份上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游戏?生:想(伴有兴奋的情绪体验)师:那大家高不高兴?
生:高兴。(伴有激动的情绪体验)
师:好了,我们的游戏结束了。(伴有惊讶、疑问等情绪体验)生:啊!什么呀!(伴有讨厌、反感的情绪体验)师:游戏就是“我问你答”呀!生:哎!(伴有失望的情绪体验)
师:好啦!其实是老师小小的调皮了一下,和同学们开了一个玩笑啦!真正的游戏其实是“演员我最大”(伴有高兴的情绪体验)
(幻灯片2)
师:“演员我最大”游戏规则:老师说出具体情境,同学们根据老师讲述的情境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如:
情景一、中了五百万的大奖(哇哦!);
情境二、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抄写今天考试的试卷(哎);
情景三、今天学校的厕所都不能使用(什么?);
情境四、今天没有家庭作业(耶耶耶!=)
师:看来同学们都玩得非常的开心,大家刚才在老师和你们开的一个小玩笑里以及在游戏中所产生的各种心情就叫做情绪。高兴、快乐、激动、悲伤、焦虑、烦躁等等都叫做情绪。大家明白了吗?(幻灯片3)
生:明白了(学生亲身体验到情绪,通过玩笑、游戏使得隐形的情绪变得具有真实性,学生更容易理解)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环节过程中,间接的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情绪的产生,能直接的感受到情绪的真实存在性。通过情绪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二、学习五篇文章
师:非常好,接下来进入今天的群文阅读天堂,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主题是“读出角色的情绪”(幻灯片4)
生:读出角色的情绪
师:同学们请打开群文阅读课本第2页,一起来看看本次群文阅读主
题下的文章一共有五篇(幻灯片5),同学们速读以下文章,建议大家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每一位同学负责一篇文章,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讨论交流一下。(在速读前讲清楚速读要求、速读纪律。在学生速读时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本次速读采用小组学习法)本环节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团体的重要性。
速读要求(幻灯片6):用笔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情绪的句子,在便条纸上写出描写人物情绪的词语。
师:同学们的速读时间已经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完成刚才提出的要求。还记得刚才的'提出的要求吗?
生:记得
师:回忆一下,是什么呢?
生:在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人物情绪的句子或词语。师: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中对人物情绪的刻画,找一找文章的作者在文中都是怎么样来描写人物的情绪的。当然这些刻画包括语言、动作、神态上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回忆一下。
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幻灯片7)
勾出的表现人物情绪反应的句子,并说说能够形容此处人物情绪的词语。
1、马鸣加得意地说:“本学生马鸣加,明天起放寒假啦!”情绪分析:兴奋、期待、愉快、高兴、快乐、激动………
2、下课铃响了以后,我们都没像平时那样一窝蜂似的挤出校门,而是磨磨蹭蹭、心事重重地往外走,谁也不说话。
情绪分析:沮丧、郁闷、害怕、担心、不知所措、紧张………问题二:(幻灯片8)
这几篇文章中最强烈的情绪是什么?用自己写下的词语概括,并说一说故事中的哪些事情引起了这些情绪。
兴奋(文一);沮丧(文二);激动、满足(文三);委屈(文五)………问题三:(幻灯片9)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没有那样的情绪反应,他们会说什么样的话?会做什么样的事?故事情节又会怎样发展?如果你在同样情况下,会不会有相同的情绪反应?你又会怎样处理?
例如:文章二中科豆拿到成绩单后他的情绪反应是(),如果他没有(),他会说(),又会做()。如果你在遇到和科豆同样情况下,会不会有相同的情绪反应?你又会怎样处理?问题四:(幻灯片10)
将刚才总结的所有词语分成几大类,并说一说每组词语所表达情绪的共同点。
喜:兴奋、期待、愉快、高兴、快乐、激动、感动、满足怒:愤怒、气恼
哀:沮丧、郁闷、伤心、委屈、失望惧:害怕、担心、不知所措、紧张问题五:(幻灯片11)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
选文:古诗《元日》(宋)王安石、《元夕》(宋)欧阳修,《社日诗》(唐)王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关键词句、写批注、交流”等方法阅读文章,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多文本阅读和分享,提升学生整体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各地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
2、尊重不一样的传统风俗,感受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方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阅读几篇文章,来了解不一样的民风民俗。
二、回顾旧知,了解风俗
1、课文内容回顾
引语:我们自学了第一单元里的三篇课文和三首古诗,它们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先独自勾画、批注,然后和同桌讨论后回答。)
(《北京的春节》:喜气洋洋;《腊八粥》:使人馋涎欲滴;古诗《寒食》:开心;古诗《迢迢牵牛星》:想念;古诗《十五夜望月》:思念家乡。)
2、了解民风民俗
引语:在这些文章和古诗中,都描绘到了我们的一些民风民俗,你能具体说一说有哪些吗?
(《北京的春节》描绘了春节,其中还写到了腊八熬粥、泡醋蒜、孩子们买杂拌儿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扫房、除夕、元旦、举办庙会、元宵节;《腊八粥》一文,则具体描写了熬腊八粥的过程;《古诗三首》描绘了人们在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这一天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所做的事情。)
三、选文阅读
引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空,都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我们来看看这几首古诗。
1、出示古诗,默读。要求读通、读顺。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社日诗》(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谈内容
引语:读过这些古诗后,你知道诗中所描绘的传统习俗吗?
(《元日》:春节放爆竹、贴新符;《元夕》:灯会;《社日诗》:在社日这一天人们把酒言欢,很欢乐。)
3、朗读
放声朗读这三首古诗,熟读成诵。
四、对比感受
引语: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让我们知道了各地不一样的民风民俗。我相信,其中有很多地方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比一下这些文章和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吧。(学生自己在组内谈感受,后全班汇报)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有详有略地描绘了在春节这一段时间里的风俗习惯,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祥写),而其他的地方描绘得很简略。
2、《腊八粥》一文,作者以八儿的视角,描绘了在腊八节这一天八儿等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事情。其中在等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整个熬制腊八粥的详细经过,写得细腻而形象,让人垂涎欲滴,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等粥(祥写),喝粥(略写)。
3、而这几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描写了一种节日,不仅如此,诗中还写到了在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浓浓的情感也从古诗中显露出来,让人印象很深刻。
4、感受:在文章中安排好主次,对重点内容抓住特点进行祥写,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应该试着运用这样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引语:其实,很多的风俗习惯,都有一段美丽而动人的传说故事呢。把大家收集到的有关风俗习惯的传说故事和组内同学分享分享吧。
1、组内分享传说故事,巩固对传统习俗的了解
2、派选代表,全班交流
(过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的野兽"年"的威胁。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后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这一天,人们都在自家门上挂上红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后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点灯笼,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现在的"过年"。
元宵节: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要烧死人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一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让天帝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此逃过一劫。从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花灯,赏灯会来纪念这个日子。
七夕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少女们比赛穿针引线来纪念织女。传说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们在银河上架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这一天,女孩子们喜欢在织女星旁学习织布。也是为了庆祝牛郎织女重逢。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留传下来的风俗是踏青或登高。在汉朝,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会捕怪的巫师。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的弟子桓景,农历九月九日人间会发生一场大灾难,他会带他去阻止灾难发生。他拿出一捆茱萸和一小瓶菊花酒,告诉他将这些带给世人。乘上仙鹤,桓景去往人间。他将人们领往高山之巅,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并饮了一口菊花酒。这样怪物就不敢靠近了。怪物来了,它急忙赶往已人去楼空的村子。看到人们都已经聚集在山峰上后,它冲向他们。但菊花酒的气味和茱萸的香味使他却步。于是桓景用剑杀死了他。从那时起,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带上茱萸和菊花酒,登高或是踏青。......)
六、小练笔
引语: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让我们对这些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们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学着今天学到的分主次、分详略的写法,把我们心中最想描绘的风俗习惯写一写吧。
1、学生自由构思,进行练笔
2、组内分享交流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3、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
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你所知道的表达方式提问,引出说明文这种文体。
二、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
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三、快速浏览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牧鹅散记》《大自然的语言》《长河落日扁》,根据前面所讲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这几篇文章。
1、这几篇说明文的类别分别是什么?除《牧鹅散记》是事物说明文外,其余三篇文章都是阐述事理的说明文。
2、说明对象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说明对象是声音,《牧鹅散记》的说明对象是鹅,《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或物候现象,《长河落日扁》的说明对象是落日。
3、说明顺序
明确这几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4、说明方法
从这几篇文章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
5、说明文语言
这几篇文章哪些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找出例句,分析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选作一题)
1、仿照《母鹅散记》写一篇介绍动物生活习性的小短文。
2、仿照《你一定会听见的》前三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教学后记:
由于初次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不太习惯,所以上起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学生学习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后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阅读《我们爱祖国》,认识“我、国、子、朵、坡”五个字。
(2)、学习韵母O,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O。
(3)、继续学习四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利用书中图画、挂图、卡片、、游戏等手段服务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记忆字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领悟、体会。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小朋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单韵母“O”,认识字形,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
掌握O的发音,学会O的四声及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带O及四个声调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出示拼音卡,认读a和它的四声。
二、识字
1、看图:有哪些动物
师:它们都喜欢什么?我们学完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们爱祖国》儿歌),读熟儿歌。
(1)让学生利用学前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指名读一读。
(3)会读的同学领读。
(4)自己练读
(5)指名读
3、在会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认词语
(3)读生字卡
(4)生字宝宝找家(游戏)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的运用。
2、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3、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群文阅读”的5篇现代诗歌,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写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并让学生知道这种包含着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
教学难点:
能把“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叙事抒情”的写法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份“群文阅读”资料、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2、回顾第二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借景抒情;《秋思》叙事抒情;《长相思》借景叙事抒情。
《梅花魂》:借物抒情。
《桂花雨》:借物抒情、叙事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3、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事物中,如:景、物、事,借以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这种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几首思乡的歌词,来感受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的。
二、学习“群文阅读”材料
(1)自由朗读歌词,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请用“——”画出来。
(2)拓展想象:孩子们在桃园里怎么游玩?姑娘们在桃园里又会干些什么?
2、老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1969年寒冬,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久,沈阳前进歌舞团的创作员邬大为与魏宝贵到中苏边境珍宝岛前线体验生活。在采访战士时突发灵感,可是当时由于“文革”的文艺专制,无法创作此类抒情歌曲。直至1980年,铁源和邬大为等人到辽宁丹东的一支边防部队采风,正赶河口地区桃花盛开,铁源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在桃林旁,不禁被这满树桃花给陶醉了,他们很快就写出了歌词,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这首歌荣获了1987年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至今此歌已获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千余种奖励。
3、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赏析。
①歌词美在对环境的描写,桃树环抱的村庄,明净的水面映着盛开的桃花,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又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显现姑娘们喜悦的脸庞,这一切巧妙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②歌词美在对边防战士的刻画,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这种“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③美在运用映衬的手法,更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一面是如画的故乡:盛开的桃花,明净的水面,孩子们的欢笑????一幅祥和宁静的生活画面;而另一面则是风雪交加的边卡,两相对照,更映衬出战士们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4、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歌词。
5、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用同样的方法赏析其余四首歌词。
让学生对歌词中的“意象”进行圈点批画,并进行想象,带着自己的感受品读。
三、课堂小练习
1、补充诗中作者用以表达情感的意象,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
悠悠( )矿,切切故乡情。
( )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 )
江南几度( )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2、回顾期中测试卷上的阅读短文《故乡》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段话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四、课堂小练笔
假如你参加夏令营半个月不能回家;假如你求学在外半年不能回家;假如你在异国他乡工作几年不能回家????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画面,以“想家”为话题,用上景、物、人或事这些表达情感的意象,运用“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叙事抒情”等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之情和你对家的理解。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7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童话的世界里尽情地徜徉、幻想??从而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学本领》。
【教学重点】
1.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它那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感受真、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魅力吧!板书题目
二、主题回顾
1、 同学们,从第三组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巨人的花园》分享快乐;《幸福是什么》;劳动创造; 《去年的树》;朋友真情;《小木偶的故事》体验生活;
2、学了这些课文,我们对童话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话,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三、学习童话《大林和小林》
1、(出示课件)过渡:同学们都知道,张天翼是我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写过许多童话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天翼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板书题目)
2.(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拿出阅读材料,自由读阅读材料一《大林和小林》,边读边想: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4、(出示课件)快速浏览文章内容,同桌讨论:
(1)、在路上,大林和小林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2)、怪物想吃掉大林和小林,他们用什么办法逃走的?
(3)、你喜欢大林还是小林?为什么?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个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我的感悟:
我要学习小林,做一个勤劳、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难,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过渡 :同学们,大林和小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要做一个勇敢、勤劳的孩子,下面的这个故事小山雀学本领,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四、(出示课件)学习童话《小山雀学本领》
1.请大家自由阅读《小山雀学本领》,边读边想: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有什么启示?
2、指名说
3、师小结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诗朗诵 《神奇的世界》
1.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和主人公一同体验神奇、分享快乐,它让我们梦想成真!它把我们 带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的世界。(出示课件)《神奇的世界》
六、作业
1、好书推荐:张天翼的《秃秃大王》和《宝葫芦的秘密》
2、课下写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板书:
美丽的童话世界
大林 懒想当富翁,不想工作
胆小 不动脑筋
小林 勤劳 热爱劳动
勇敢 机智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8
主题:《母爱无形》
组文:《慈母情深》《秋天的怀念》 《母亲的蒲公英》《血色母爱》 执教教师:陈世凯
单位:金沙县第二小学 时间:20xx年11月25日
课题:母爱无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默读、浏览、跳读、品读交流与分享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母爱表达形式;
2.通过群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1.群文组合;2.教学PPT。
学情分析:
五年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具备一定的'快速阅读能力,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本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多文本对比阅读的意识,通过综合对比感受母爱的各种形式,体会母爱可能平淡无奇,可能动人心魄;可能平静如水,可能汹涌澎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 出示温馨的一家人图片,学生说说感受创设情境。
2. 以“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范文引路,指导学法
1. 指名说说课文《慈母情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分享自己最受感动的句段,谈谈字里行间中母爱表现在哪里?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母爱是( )。
3. 小结:课文通过任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感情。
三.明确要求,分组阅读
1.根据之前的学习方法出示阅读要求,指名读,明确;
2.学生分组阅读,教师深入进行个别辅导,了解学情,及时调控。
四.交流分享,感受母爱无形
1.指名分享读书收获:
(1)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哪些句段最令我感动,为什么?
(3)作者怎样表现这种母爱的?
2. 总结:母爱本无形,也许平凡的让人不察觉,也许伟大的感动天地。它就流淌在字里行间,在妈妈的举手投足之间。需要我们好好去品味,去感受。
五.诗歌欣赏 推荐阅读
1.欣赏《游子吟》 流行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2.推荐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3、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丑菊吗?知道它和一般的菊花有什么区别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丑菊》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眼中的丑菊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谈谈初读感受。
4、质疑问难。
(1)“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名可以丑,但实必定要美”?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组内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交流。
(l)感悟丑菊的外形美。
①理解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②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显示丑菊美丽的样子。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要怀着对丑菊的喜爱之情来读。
(2)感悟丑菊开花时的特点美。
①理解有关语句。
②点击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丑菊开花时的静态之美。
③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3)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①谈一谈对这句的理解。
名:指姓名或外表。
实: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特性。
“名可以丑,但实必定要美”,这句既是对丑菊的评价,也告诉人们,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必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的启发。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落花生》一文,说说在写法上,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五、延伸拓展(任选一项完成)
1、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写下来。
(提示:从知识上、思想上、写法上等方面谈。)
2、课下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写成一篇习作。
丑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菊花?它美不美?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的美?
2、可是有人偏偏说它不美,还叫它丑菊,他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章《丑菊》。
二、初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1、自由读文,通读全文。
2、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它的美。
出示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丑菊的?
(前三句是从静态方面来描写花的美,介绍了花的颜色、大小,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的。
后一句作者抓住丑菊白天和夜晚的形状变化进行了动态的描写。)
3、反复品读,读出它的美,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1、分组朗读,找出你认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组汇报朗读,教师相机知道朗读。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再读课文,明确作者喻的理。
1、划出文章中能点明中心的句子。
2、谈谈你的理解。
板书:丑菊
名字丑实不丑
可以不可以
人?
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3、联系实际谈谈周围的人和事,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五、联系《落花生》,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篇目内容项目落花生丑菊
课文思路
描写对象
写作特点
六、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还知道了人世间,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希望大家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七、课堂练习
1、比较组词
2、按一定顺序模仿第二段写一种植物。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你周围有像花生丑菊一样的人吗?请把他的事例写下来。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0
阅读目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关于狼的故事,来了解狼的多面性,更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多
面性,打破童话故事中狼凶恶的唯一面貌!阅读材料:《小绿狼》 《狼狼》 《狼大叔的红焖鸡》 《笨狼路路》 《一只好狼的故事》推荐故事:《狼王梦》阅读活动:
一、了解群文阅读
二、群文阅读指导
(一)学习《小绿狼》
孩子们,你们见过狼吗?喜欢狼吗?觉得狼应该是什么样的?(相机出示狼的图片)看来孩子们对狼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狼的故事,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分享,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1、先请孩子们自己阅读第一篇。(阅读绘本故事)
2、孩子们,故事读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谁?你喜欢它吗?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狼? 3、小结:我认识了一只(
)的狼。(据孩子们的回答相机作出小结)
(二)阅读学习《狼狼》 《狼大叔的红焖鸡》 《笨狼路路》和《一只好狼的故事》 1、老师认识的狼有很多很多,现在也请孩子们去认识认识,看看你能了解几只狼,能不能和它们成为朋友呢?
2、请孩子们自行阅读后面几篇故事。
3、你认识它们了吗?它们都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们对它们有什么评价呢?
4、集体交流:谁能来说一说你认识了谁?了解了谁? 5、小结:
(三)群文阅读小结 (四)阅读活动延安伸
孩子们,关于狼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每一只狼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试试去读读《狼王梦》吧,或许你还有更多的发现呢!读了之后欢迎再来和我交流哦!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看上去容易,实则很困难,因为每个人都会从其他人的反应中来定位自己。你的长相、性格、语言等方面和其他人不一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当然重要,但有时又是自负的同义词;相信自己,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其实也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面。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1
一、单元教学导语
第一单元主题为“青春激扬”,共设置了3课,每课的篇目数量不同,实行群文教学。《沁园春8226;长沙》这首词单篇构成第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四首中外现代诗组成第二课,其中《峨》与《致》这两首为自读课文;两篇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组成第三课。按文体来看,第一单元就是由诗歌和小说组成的。
按课文内容来看,《沁园春8226;长沙》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表达“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红烛》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的序诗,赞美了红烛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具有当时的时代新意。《峨日朵雪峰之侧》创作于1962年,诗人受到时代、社会等因素影响后创作了这首蕴含谦卑而强劲生命力量的诗作。《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热情赞颂了象征欢乐、光明、美丽的云雀。《百合花》写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哦,香雪》写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本单元的诗歌、小说所表现的不同青春情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学习落脚点在学生对标各时代不同的青春情怀后,产生了对当下青春文化的理解,对自己青春人生的认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生理想的确立。
本单元承担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单元的设计主题是“时代浪潮下的青春抒情”,围绕“青春”“时代”“抒情”“文体”“手法”这些关键词来设计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诗歌的心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丰富自我的青春情怀。
2.勾勒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解读意象具体内涵,学习基本朗诵技巧,尝试以吟诵理解与表达诗歌的青春情怀。
3.品读多样化的抒情方式及语言风格,鉴赏效果的差异,理解诗歌风格的影响因素。
4、把握小说叙述和描写的特点。体会小说细节描写的魅力;理解人物形象的共生共长性,感受动人的青春之美。
5.赏析严肃主题宏大叙事下的女性表达,品味诗化小说的语言,体会小说的理解文学表达的个性化与多样性。
6.细品本单元作品情感的动人之处,思考“青春的价值”;运用意象和抒情方式,写一首青春之诗。
三、单元情境与任务
情境及任务一:学校决定为高一新生设计出版一册名为《青春宣言》的诗歌小集,选编同学们写的诗歌和教材中的部分诗歌。请你参与诗集的设计与编写,完成相应读写任务。
情境及任务二:电影《百合花》上映已近40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决定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重拍《百合花》,现在要做相关的拍摄和宣传工作。
说明:本单元以情境及任务一为主,情境及任务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化小说中的“诗意元素”,思考青春价值,这是为继续完成任务一“写一首青春之诗”做准备,算是任务一的子任务。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共五课:
课前:检阅资料,填写表格及写导读小语
第一课:绘与思——抒情形象的感知与揣摩(2课时)
第二课:含与露——诗心诗性下的抒情方式(2课时)
第三课:个与群——小说的形象塑造及细节描写(2课时)
第四课:细与美——宏大叙事的诗化表达(2课时)
第五课:读与写——原创入册与测评(2课时)
课前:时代、青春与诗
【活动1】查阅资料,填写表格创作年份,创作年龄,诗人经历,抒情主人公观察点,创作原因,创作心境。
【活动2】写导读
给首先入选的五首诗歌编写一段导读小语。导读小语可包括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当时的经历等。
第一课:
绘与思——抒情形象的感知与揣摩
任务一
为诗集制作书签,里面包含人像和物象画。
【活动1】绘人逆志
若要根据诗歌文本为其各配一幅人物画,请你任选其一,用几句话描述画中的人物特征,并附上绘制意图。提示:人物特征可包括年龄气质、神态外貌、行为动作等。
1.教师分享《沁园春8226;长沙》示例,供学生参考:
个体画: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微蹙眉头,背着双手,在小岛上卓然独立,远眺湘江波涛。
群像画:十七八岁的少年同学三五成群,几位伫立江畔谈天,或手势飞扬,或击节赞叹。几位在江中凫水,或俯首奋力前游,或仰头开怀大笑。
绘制意图:展现一代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立誓振兴中华的革命青年形象。
2.学生分享作品。同学之间相互点评,共同优化创作意图与画面内容的表述。言之有理即可。下例供参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个体画:一个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巨人,浓眉大眼,有着异于常人的魁梧身形,迈开双脚立于地球边上,仰首吹奏着号角。
创作意图:展现一位代表激情与力量的新青年,激情澎湃地吹响着摧毁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的号角,吹响着催生一切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号角。
《红烛》
个体画:一位瘦削而挺拔的青年,眉头紧蹙,眼含深思,抿着嘴角,向前方张开怀抱,
创作意图:抒情主人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有着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想象是通过红烛的意象展现出来的。
3.探讨与延伸:
(1)比较二诗人物画的描述文字,前者与诗歌文本有更为直接固定的联系,后者的处理则相对更为自由,师生探讨原因。
预设:更相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尽管《红烛》情感充沛,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不那么显露,而是与红烛的形象相融合。
(2)引入闻一多“三美”理论,为学生介绍其中的“绘画美”——形象、画面与色彩。除了形象之外,画面与色彩更在诗歌意境的塑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活动2】绘象晓情
每一个鲜活的人物离不开具体的多彩的画面,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请紧贴诗歌文本,为你的人物画添加3个或以上其他元素,填写下表完成你的构思。
在学生作品的分享过程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鉴赏诗歌“绘画美”背后的艺术特色:或以对比突出特征,或借衬托渲染画面。画面和情绪是不可分割的,色彩的对比暗示了情绪的对比,色彩的反复渲染推动了情绪的生发。拓展材料:闻一多先生《色彩》。
【活动3】绘己明心
若要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构思一首抒情诗,你会如何设定自己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将选择哪些意象作为你的衬托?参考活动1、2的成果,或立足于现实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来,设定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像。
【活动4】共绘诗集
小组内部共同分享活动1、2、3的成果。组内每位同学以其为创作素材,任选两首诗歌,为其中一首绘制插画页,为另一首打造一枚小书签。
第二课:
含与露——诗心诗性下的抒情方式
任务二
学习诗歌诵读,为朗诵自己的诗做准备。
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况厚人伦,美教化,动天地,感鬼神乎?”魏泰的说法,你赞同吗?情感的表达,含蓄与直露,孰优孰劣,抑或本无优劣之分?本次任务将着重探究诗歌表达含蓄与直露的相关话题。
【活动1】缘情明技
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出发,在任务一学习的基础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三首诗歌的情感变化及其表达技巧。
【《沁园春8226;长沙》 示例】
【《红烛》 示例】
【活动2】明技析理
1. 改一改——请试着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一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些。
【诗歌修改示例】
白云空中怒涌,
壮丽的北冰洋晴景。
太平洋提起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滚滚洪涛,不断的毁坏、创造、努力。
力的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
2.想一想——诗歌哪些表达的改动让能诗歌的情感的呈现更加含蓄。
【词语、句式、修辞、标点等】
3.析一析——朗读修改前后的诗歌,赏析两首诗歌表达效果的差异,品味原诗歌抒情“惠特曼式”抒情的特色。
【诗歌抒情特色示例】
(1)运用叠词“啊啊”,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运用了“无数”“无限”等具有夸张特性的词语,让情感的抒发更加力度和广度。
(2)句式自由,节奏鲜明。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
(3)叹号的使用,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具力度。
(4)运用排比的句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力”的呼唤,也就是对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呼唤。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
4.比一比——诗歌《红烛》与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达的含蓄与直露在意象、表现手法、思维方式、给人留下的主体印象和感受等方面的呈现。
(1)“红烛”这一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古典含蓄之美,而白云、太平洋、洪涛等阔达的意象更便于情感的外放。
(2)《红烛》中诗人用隐喻的笔法、反问的方式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显得含蓄深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反复、排比等手法便于情感的喷薄而出。
(3)《红烛》中呈现的冷静思索,自我否定、顿悟求索的思维特性更容易以含蓄的方式传达,而激扬、呼告的方式更适合直露的表达。
(4)深沉、克制、坚毅的主体印象让情感表达更为含蓄,宏伟、强力、壮丽、炽热的主体印象更契合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
5.探一探——请查阅相关资料谈谈诗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质、时代原因、创作主张等对抒情方式选择的影响。
郭沫若:
时代原因:
“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人的解放,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对自我的解放、对个性的解放, 这才是真正彻底的人的解放。真正彻底的 “自我解放 ”就首先必须在思想意识上彻底破除一切世俗的规范和禁忌, 让自我意志能处在一个十分自由的状态和空间, 即无拘无束, 任情任性的全新境界。郭沫若的创作遵从自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对新诗的执着,对祖国情感的执着。
个人气质:
①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巴金(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②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他是博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在科学上他是冷静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曹禺(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大家眼中的郭沫若豪情满怀、正义热烈。如此气质的诗人也较易选择热烈直接抒情的方式。
留学经历:
1913年到日本留学,到他 1919 年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他已经应该是一个成熟的青年了。但他多年处身于日本国, 并没有直接地感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热潮,而天生的浪漫气质和想象才能使他的诗歌恰合了时代的潮流,发前人与时人之所未发而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闻一多
生活经历:
于郭沫若不同,生于1899年的闻一多,1913年虽然进入了美国化的清华学校读书求学,应该说在这所留美的预备学校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但他毕竟还是在国内,思想上倾向于中国的文化,情感上更一度陶醉于中国文化。
个人特质:
闻一多没有郭沫若那样的狂放,而更趋于内敛,自我精神多往文化的深厚处发展,少年时就被誉之为“东方老憨”。所以《红烛》不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雄壮激越和气势磅礴,但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要深沉厚重和凝炼曲折,热情有余但浪漫不足。
诗歌创作追求:
闻一多主张“理性节制情感”,主张的“三美”原则,绘画美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要讲究音节和韵律美。要有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这样的'创作主张更适合含蓄的抒情方式。
【活动3】理明情诵
“含”与“露”的灵动交错,为诗歌吟诵构筑了缤纷底色。《吕氏春秋》曾言“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看似个性化的朗诵离不开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情感基调明确,而吟诵之技巧亦有共性处。请根据示例,制作朗诵脚本,真情朗诵。
1.学习朗诵符号的具体作用。
∕ 短暂停顿。
∥ 较长时间的停顿,换气。
字(着重号) 表示重音,读的时候饱满有力。
字(波浪线) 表示轻声,读的时候声音放慢、放低。
< 渐强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增大、增强。
> 渐弱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变小、减弱。
⌒ 连音,读的时候要连贯而迅速。
↗ 上扬音,表示由低平转为高昂。
↘ 下沉音,表示由高昂转为低平。
— 尾音拉长。
2.可参考老师提供的朗诵脚本,动情地朗诵《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朗诵脚本(参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 可参考《沁园春·长沙》的朗诵脚本的形式,另选择本单元一首打动你们的诗篇,当堂小组合作讨论,为其量身打造一份朗诵脚本,加入诗集。通过合诵或独诵的形式当堂演绎,注意情感的节制与放纵。课后请录制音频,并收集其他诗歌你欣赏的名家朗诵,打包上传网盘,将音频分享地址附注在诗集中。
第三课:
个与群——小说形象塑造及细节描写
任务三
忠于原著的电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经基本结束,导演组正为上映做预热工作。他们打算剪辑电影预告片,设计电影海报,并为它们设计标语。
【课前】
【活动1】概述小说情节
情节是我们了解、分析小说的基础,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小说故事的全貌。
1946年中秋,我,一个文工团的女兵被临时分派到前沿包扎所帮忙,一个小通讯员负责护送我。一路上,通过赶路、闲聊,我对他的认识不断更新。到达包扎所后,我主动请缨去向老百姓借被子,邀请他帮忙。在一个结婚刚三天的新媳妇那里,他借被子遭遇失败,在我的劝说、帮忙之下,新媳妇把结婚用的新的百合花被子借给了我们。后来,小通讯员与我告别,回归前线部队,新媳妇到包扎所来帮忙。在前线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包扎所里送来了一位特殊的重伤员——那个小通讯员,他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我和新媳妇悲痛万分,新媳妇为他擦拭了身体,缝补了衣服破洞,献出了自己的新被子,并亲自为这位青年人盖上。
【活动2】全文镜头分割
下发表格,合作完成。
综合考虑地点和情节,把全文镜头分割如下:
( 1-3 )分派任务——( 4-7 )一路“竞走”——(8-23)对面闲聊
(24-25)主动请缨——(26-29)劝说返回——(30-33)借到被子
(34-39)想还被子——(40-41)通讯员告别——(42)新媳妇到来
(43-45)思念家乡——(46-48)发起总攻——(49-50)照顾伤员
(51-57)通讯员牺牲
【课堂教学】
【活动1】推荐镜头
忠于原著的电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经基本结束,导演组正为上映做预热工作。他们打算剪辑电影预告片,请作为原著爱好者的你向导演组推荐1个(或者1组)人物镜头(细节)入片,并阐述理由。
要求:根据课前全文镜头分割,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小组长负责汇总意见,并推荐一人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小说细节描写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
几组贯串的细节:
两次写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
两次写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三次写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四次写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
新媳妇前后两次分别为伤员和小通讯员擦拭身体的不同反应
这些细节不仅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人物形象概括:(学生不一定全部提到,不求全面)
小通讯员:憨厚腼腆,单纯质朴而又内心温暖,关心他人;身处战争的硝烟之中,而又热爱生活,充满朝气;理想信念纯粹,不畏牺牲奉献
新媳妇:俊俏娴静,善良纯真,内心通透,深明大义,关切他人
“我”:青春文艺,向往美好,观察细致,感情细腻,积极热情,关心他人
文艺评论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生动的细节描写,造就了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一群美好的青年形象,这样的镜头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攫住观众的心灵。
【活动2】海报C位之争
导演组还要设计一张电影海报,但是为“小通讯员”“新媳妇”“我”三个人物谁应该占据海报的C位而争论不下,请作为原著爱好者的你来发表意见。
要求: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小组长负责汇总意见,并推荐一人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理解小说人物的共生共长性,以及对小说主题探究的深化。学生更多的应该会提小通讯员或者新媳妇,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和带领学生去体会“我”在小说中的特质和作用。分析过程中可以与《哦,香雪》的人物关系进行对比。)
小通讯员:质朴、青春、美好,在残酷的战火中,为挽救战友而勇于牺牲自我,是小说着重塑造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青年英雄。
新媳妇:与小通讯员有很多相似之处,质朴、青春、美好,深明大义,支持革命,深化主题,生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
“我”:“我”是小说中唯一一个贯串全文,并且着墨最多的人物,“我”不仅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我”有感情细腻、向往美好、积极热情、关心他人等美好的青春特点,“我”与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互相影响,共生美好,是作品主题的共生者。小说通过三个美好鲜活的青年形象,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也赞美了战火硝烟中同志之间、军民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
“我”对小通讯员的影响:
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
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我”对新媳妇的影响: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
思考:如果导演组重拍《哦,香雪》,他们设计海报时有类似的苦恼吗?
没有。小说《哦,香雪》主人公毫无争议,一定是香雪,其他人物都是香雪的衬托对象。
而在《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新媳妇”“我”三个人物互相温暖,共生共长,共同闪耀着青春美好的人性,成为人们在艰难、黑暗时期度过困难的精神力量,所以三个青年都是主角没有主次之分。
【活动3】征集标语
导演组公开为预告片和海报征集一句标语,请你积极投稿。
要求:标语要从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概括作品,推荐电影。
(设计意图:提炼提升理解,小结评价课堂。)
《百合花》,一首飘扬在战火硝烟中的青春协奏曲。
《百合花》,一张战争年代的青春合照。
……
【课后作业】
自读《哦,香雪》,通过分析细节描写,赏析小说人物,体悟小说主题,感受不同年代的青春之美。
第四课:
细与美——宏大叙事的诗化表达
任务四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进行中,为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请在片头拟写一段旁白,同时为取得煽情效果,请选取适合做抒情性长镜头的语言片段拟写一段电影脚本。
学习资源:《百合花》《哦,香雪》原声电影片段及文本、《“叙事介入”与电影旁白》(朱岩)、《论电影艺术语言——旁白的作用》秦勉、《<百合花>——女性视角下对人性与革命战争的独特理解》(邸青青)。
【活动1】写片头旁白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为了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导演组请你为《百合花》写一段旁白,置于片头。
教学环节:
①写一写。请学生拟写旁白并展示点评,明确电影旁白的作用。
明确一:电影旁白的作用
交待故事背景
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确定叙述故事风格
明确二:旁白拟写的评价标准
与原作贴合的程度层级ABCD
语言的表现力层级ABCD
②分一分。请学生根据叙述人称的不同为旁白分类。
明确:
类型1:以作者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
类型2:以剧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
③比一比。请学生比较两种不同叙述视角的优劣。
明确:
以作者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偏客观,有利于展现故事全貌。
以剧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偏主观,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④想一想。你觉得《百合花》更适合哪种叙述视角的旁白?《哦,香雪》呢?
明确:
更适合第三人称:更有利于对故事背景的讲述,更加客观,具有整体性。
更适合第一人称:更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描 绘,原作文本就是第一人称。
⑤辩一辩。你觉得电影旁白的视角选择是否需要与文本叙述视角一致?
明确:第三人称旁白更灵活,无论原文是何种人称,都可以用第三人称旁白;而第一人称旁白具有局限性,只能用于原文是第一人称的作品。
⑥挖一挖。为什么第一人称会具有局限性?
明确:第一人称往往身在其中,随着故事的推进而发展,其所知道的非常有限,约等于读者所知道的内容,而第三人称往往属于“全知者”,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整个故事。因此如果原文已经是全知的上帝视角了,那么旁白还是有限视角的话,就失去了旁白交待故事背景的意义了。
小结:
第一人称叙述往往是有限视角,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如《百合花》;第三人称叙述往往是全知视角,客观灵活,拉开与读者距离,有利于展现人物群像,如《哦,香雪》。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是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的分野。
【活动2】写抒情镜头拍摄脚本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导演组需要拍摄一组抒情性的特写镜头,请从原文中找到适合做抒情性长镜头的语言片段,拟写一段拍摄脚本。
教学环节:
①找一找。请学生圈画《百合花》中适合拍摄抒情性特写镜头的语言片段
明确:
1.第3、第10段的清新细腻的景物描写
2.枪筒上的野菊花
3.中秋节夜晚的回忆
4.新媳妇捧着百合花被子眼中晶莹
②读一读。请学生读一读所找到的句子,读出细腻,读出优美,教师点评。
③写一写。请学生结合圈画的文字,仿照示例,写一段视频拍摄脚本。
④评一评。学生互评拍摄脚本。
评价角度:1.与原作语言及人物的贴合程度 2.特写镜头的抒情性及感染力程度
⑤论一论。探讨细腻的抒情性特写镜头是否会破坏战争语境的严肃性。
明确:
《百合花》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与当时的主流倾向相反,作者没有描绘炮火纷飞的场景,没有塑造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而是流连于战场的边际,通过清新细腻的细节描写,谱出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在普遍追求严肃、宏大的文学叙述风格的年代,这样的作品就像一缕清风,谱写出那个年代的人情美于人性美。
⑥联一联。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共性——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宏大主题背景下的诗化表达。
明确:
《百合花》的诗化表达:
1.弱化战争背景,专注情感描写
2.以女性体验为本位,疏离主流叙事倾向
3.用细腻化的细节描写,弘扬人性的美好
《哦,香雪》的诗化表达:
1.回避重大社会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
2.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青春之美
3.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淳朴的心灵
小结:
茹志鹃在《百合花》上的创作成就,不只是在其小说语言的优美上,更重要的是她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抒情桎梏,不再着眼于叱咤风云的、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开始在作品中以女性视角去关注革命战争大背景下的普通群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内心情感,发掘普通人物对战争的独特理解及独特情感体验。以特有的诗化的表达,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
在文学的艺术长廊里,从来就没有约定俗成的固步自封,我们更期待多样化及个性化的表达出现在文学的视野中,也期待同学们能以更加广阔宽容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作品,去理解和挖掘作品背后内在的美学价值!
【学习评价】
1.旁白拟写的评价层级。
2.拍摄脚本的完成质量。
第五课:
读与写——原创入册与测评
任务五
思考“青春的价值”,写一首青春之诗,汇编诗集。
【课前】
1.学生已完成两篇小说、五首诗歌的学习。
2.调查问卷:
①本单元诗歌、小说学习的困惑;
②如果让你写首诗,你存在哪些困难呢?
《尚书8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随着“志”的含义扩大,往往情志并提,情成为文学作品表达的重心。按文学体裁来分,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歌是表达抒情的最典型文体。
【活动1】体验青春
1.如果有机会实地体验一种青春情怀或它的一瞬,你选择本单元哪首诗歌?为什么?
2.诗中哪些词句最能承载这种情怀或情绪?
《沁园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壮丽景象、激情语词
《红烛》:烧、泪流。殉道者形象。
……
设计说明:
①知人论世:适时补充相关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种情怀或情绪有它产生的原因,动人的感情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也源于诗歌内部语境。
②核心之象:一首诗总有最突出的一些象:物件、动作、细节……学生的生活、阅读体验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感知差异。本环节,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感知特点”确定表达情感最有力的“象”,为最后的写作环节做铺垫。
小结:
触动不同人心弦的“深情”具有哪些特质呢?情感渗透性强,意象凸显(超常、反常、陌生感……)
【活动2】叩问青春
1.本单元的诗歌、小说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这一股股情思主要源于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你如果要寻找一位青春导师,最认可本单元的哪一位抒情主人公?请说说原因。
2.本单元作品所抒发的青春情怀是否有触动你的地方?请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小结:
抒情主人公所抒发的情思引人共鸣。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它必须真切动人,而优质的诗歌,其情感能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心灵的回响。华兹华斯说“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抒情者的情感特征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之源,是诗歌的美学魅力所在,是一首诗区别于另一首诗的本质特征。正是诗歌的情感,让诗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活动3】选择抒情手段
“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也是做人最起码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叶嘉莹《说诗讲稿》
真诚,是情感总人心弦的本质,是果实的内核。
过渡:然而,许多时候,许多人,其情真,其意切,但表情达意时却索然无味。情感在抒发时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1.出示课前调查结果表格+柱状图。
2.选择本单元1-2首诗歌,结合第3页、第7页的“学习提示”进行赏读讨论:这些不同时代的经典诗作在充分传达“情感”上给我们哪些启发?
【要求】
①明确该诗情感基调。圈划该诗在“学习提示”中的关键词。
②针对关键词,提问1-2个“如何有效传情达意”的问题。
③研读、讨论,解决问题。
范例:《沁园春》
①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关键词:意象、意境、炼字选词
②提问:本诗的意象如何做到活泼灵动?如何达到已经的丰盈深邃?如何学习本诗选词炼字的精妙?
③小组讨论解决。如意象的活泼灵动,是因为选择的意象多“动态”,又有大背景与小物象的组合,物态又多求极致。契合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抒情意图。
预设:以解决“传情的障碍”这个问题为指向,学生按照阅读提示重新深入诗歌,大致会从选材构思、选词用字、修辞、意象等路径进入找到对个人有启发的写诗方法。
抒情手段与艺术技巧:抒情手段、意象、意境、用典、构思、修辞(拟人、比喻、借代、夸张、)、表达方式(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小结:
影响文学作品“抒情”效果
①抒情主人公
②情感体验
③抒情手段
【活动4】那就写首诗
请以《哦,香雪》为题,写一首短诗。选择小说某个富有抒情味的片段,融入你的体验与思考,10行以内。
【要求】
①确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你、香 雪、台儿沟、列车……)
②确定抒情基调/情思
③选取传情达意的“象”
④运用抒情手段
【活动5】为我写诗
请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写一首抒情诗,或立足于现实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来,抒发你的青春情怀。
【要求】
①确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
②确定抒情基调/情思
③选取传情达意的“象”
④运用抒情手段
【活动6】测评
1.写完诗歌后,组内成员交换阅读,使用“写作评价表”评价彼此的诗。
评价量表项目:
2.全班交流:朗诵优秀诗歌
【活动7】入册
各小组推荐2-3首所写的诗歌入诗集。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2
通过一组童谣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童谣中多样的生活内容,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对童谣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在一组童谣的比较阅读中,让学生了解童谣中多样的生活内容,并对童谣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老师可羡慕你们了,花儿一样的年纪,无忧无虑,看着你们的样子不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最喜欢倚在奶奶身边听奶奶念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台。”设计意图:教师充满趣味的诵读及歌谣内容的诙谐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你喜欢这首童谣吗?为什么?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几首像这样好听又好玩的童谣,请你们打开书册,看看都有哪些童谣吧?(《问答歌》《贴鼻子》《十二月菜》) ☆
二、趣读童谣,感知内容
(一)自由认读,读准字音,句子读流利
1、那就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几首童谣,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地认读是开始感知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
(二)指导朗读,感知内容,体会乐趣1《问答歌》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首童谣《问答歌》?请一名学生读童谣,注意字音正确。
孩子们,你知道童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原来,两个小朋友初次见面,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2)你平时是怎样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呢?谁来试着读一读“你姓啥?”
请2-3名同学试读,引导学生读出相交朋友时欣喜、急切、询问的语气。男生女生配合读完整首童谣。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感知童谣的内容,体会问答的语气及节奏,自然流畅地读出童谣。2《贴鼻子》
2、谁愿意读一读第二首童谣《贴鼻子》?请一名学生读童谣,注意字音的正确。
(1)这首童谣是写什么呢?为什么要排好队?为什么不能说话?
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这首童谣讲了“贴鼻子”这个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请3名学生到台上做游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具体环境中运用语言。预设: “他们没有排好队,你怎么提醒他?”
“你们读的太着急了,贴鼻子的同学是蒙着眼睛的,你们怎么读呢?”
“在游戏中,他刚才不小心撞到了黑板上。把这个游戏中的意外情况加入到童谣中,会更有意思。”
“哈哈,鼻子贴到了哪里呀?”
“你们真聪明,立刻改了最后一句。哈哈,鼻子贴到脸外面。”
“根据我们的游戏过程,这首童谣也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新的《贴鼻子》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通过读童谣了解游戏规则及方法,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将读懂的文字与真正的游戏配合起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把握童谣的节奏,同时再次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后面的即兴创编也是让孩子感受童谣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童谣是源自生活的3《十二月菜》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三首童谣《十二月菜》。 ( 2)这首童谣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3)这些蔬菜在它生长的时间里长得怎么样?你能找到描写的词语吗?(刚发绿、长得好、嫩青青、红彤彤、甜又香、脆生生、家家有、水灵灵)认真读读这些词,写了蔬菜的哪些方面?(颜色、长势、口感、外形、多)
师:这首童谣是怎样写了蔬菜生长的时间?(从一月到十二月有规律的写) (4)这些蔬菜这么好,你喜欢吗?你想怎样读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地读童谣和拍手有节奏地读童谣两种方式。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关于科学小知识的童谣,首先让学生读童谣学知识,再让他们感受词句,积累语言,最后拍手诵读,感知童谣的清脆节奏和朗朗上口的韵律。
三、比较阅读,寻找异同
(一)感知童谣的趣味性与生活化特点。
(1)我们一起读了这么多的童谣,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预设:
1.童谣读起来不像平时读到的'课文,有点像唱歌,但是又跟唱歌不一样,可以打着节奏读,很好玩儿,充满乐趣。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是为了让孩子们感知到童谣就像是没有乐谱的歌谣,它可以有节奏地唱,可以有节奏地说,因此很好玩。 2.童谣里写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事。 《问答歌》属于交往性的童谣,《贴鼻子》属于游戏性童谣,《十二月菜》属于生活常识性的童谣。
3你想把自己的事编进童谣吗?你想把什么编进去呢?(喜欢看的书,喜欢玩的游戏、天气、动物……)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童谣大都源自生活,很多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感知童谣的丰富内容,更体会到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体会歌谣具体内容的差别及表达方式的差别。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三首童谣不一样的地方呢? 1表达方式不一样。
《问答歌》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你愿意用童谣的方式交朋友吗?现在你想问问谁?” “除了问朋友的姓,你还想问什么?”(问名字,问住址,问喜欢读什么书,问喜欢玩什么……)请大家跟身边的同学一问一答尝试编出属于自己的童谣,看看哪个小组的童谣最有趣。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模仿创编,体会童谣的生活化特点,同时对童谣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2具体内容不同。 (1)《贴鼻子》写了游戏的开始、过程和结果。
“你有喜欢的游戏吗?想想是几个人玩?规则是什么?怎么一步一步地玩?结果是什么?试着编个歌谣吧!”例如:(2)《十二月菜》是有规律的,从一月按顺序写到了十二月,写了蔬菜的颜色、味道、长势。 “你还见过这样有规律的童谣吗?” (出示《拍手歌》)
“我知道,现在同学们的生活非常丰富,除了每天上课学习,课下还学习唱歌、跳舞、弹琴、吹笛子等等。你每天的生活也可以这样来说一说。”(星期一……星期二……)设计意图:每一次创编都会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童谣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会不断激发他们对童谣浓厚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
孩子们,好玩的童谣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着童谣认识新朋友,说着童谣做游戏,说着童谣增长知识,我们的生活有多丰富,童谣就会有多么好玩儿。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寻找好玩的童谣,继续我们幸福的生活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练笔等形式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交流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
2.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同步阅读教材:
《倾听鸟语》《和树谈心》《落叶》《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出示插图,引出主题──感受自然。
同学们,在上周的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大自然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回顾旧知,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这组课文插图。(出示课件:本单元四篇文章插图)从这四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山中访友》一文中,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清风鸟儿都是我们的朋友,走进山中,我们会感到无比的亲切、舒服,就像去拜访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特别亲密。
师:是啊,大自然就如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板书:亲密无间。)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师:说得真好!山雨的确是韵味无穷。(板书:韵味无穷) 生:我走进了草虫的村落,这里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它们勇敢、勤勉、热情,让作者流连忘返。
师:这真是一个别样的情趣盎然的世界!(板书:情趣盎然) 生:《索溪峪的“野”》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师:是啊,来到野性十足的索溪峪,连人也变野了。(板书:野性十足)
三、进入群文阅读,片断分享与精彩赏析.
1.《倾听鸟语》
(1)学生自由读第一篇《倾听鸟语》。想一想: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生分享精彩片段,谈自己的感受:
①. 我太向往乡村生活了!你看,乡下到处是树,到处是鸟,黄鹂、布谷鸟、云雀、……聚集在一起举办着“音乐会”,真热闹!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会的盛况吧!(指导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鸟儿的欢畅。)(板书,悠然动听)
②. 读了第三自然段,我心里真难受:“梧桐树被砍了,清脆如洗的鸟声成了记忆里的一个遥远的梦,只能偶尔看见几只鸟儿惊恐地从城市的上空飞过。”从“惊恐”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鸟儿的孤单、无助和害怕。)城市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鸟儿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真让人痛心啊!
(4)发挥想象。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从“惊恐”二字能设身处地体会到鸟儿的心情,感悟到鸟儿的心声。它们为什么惊恐? 生交流,预设:
①.梧桐树被砍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
②.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鸟儿很害怕。
③.有些人要捕鸟,鸟儿的生命经常会受到威胁。
……
(5)读一读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鸟儿们前后不同的境遇和心情来。(开始的欢快热闹,后来的害怕悲伤。)
(6)说一说。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儿,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交流──
我多么怀念在乡村的日子呀,和伙伴们朝夕相处,无忧无虑…… 人类呀,我们希望能与你们和平共处……
我们只要有一处小小的栖身之地就满足了……
师小结:是呀,我们多么希望无论在乡村或城市,都能看到鸟儿展翅飞翔,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唱,因为──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和树谈心》
(1)想一想: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学生交流)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说一说: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下来吧!
师总结:只要用心、用情,我们就能和树谈心,与它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成为知心的朋友。(板书:倾听交流)
3.《落叶》
(1)想一想:《落叶》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北国和南国不同的叶落情景,你喜欢哪一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 生交流)
(2)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笔画一画。
(3)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
①. 我喜欢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景象。开始是金蝴蝶般的 几片,紧接着便是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然后就如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
师:说得真好!请男孩子用朗读来给我们呈现这副金秋落叶图吧!
②我喜欢万木争荣的春天里,新叶在歌唱,老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树上飘然而下的情景。没有悲戚,没有寞落,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新叶的生长,默默无闻却又有情深意长!
师:你从字里行间里读出了落叶的精神和品质,真会读书!那请女孩子用朗读来赞美无私奉献的落叶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4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橡树和芦苇
一天夜里,一场可怕的风暴刮过森林。许多树被吹倒了,到处是树枝。一棵长在河边的橡树被刮倒在水里,顺流而下。
橡树在河中漂流的时候,发现两岸依然长满芦苇,觉得很奇怪。 “你们是怎么设法活下来的?”橡树问道,“你们看上去那么纤细而脆弱,而我,一棵大树,却快要死了。”
“这没什么可奇怪的,”芦苇细声细气地说,“你和风暴进行搏斗,所以你被摧毁了。我们为它让路,对最轻微的风也屈身相让,所以我们得救了。
松鼠和松鸡
见松鼠忙忙碌碌地采集核桃、松籽、蘑菇,松鸡忍不住说道:“朋友,你爸爸、妈妈留给你那么多好吃的,你还费这么大的劲,瞎忙乎啥?”
“父母留下的,总有一天会吃完。”松鼠说,“我还得靠自己贮备食粮,不敢有半点儿偷懒。”
松鸡“格格”发笑,笑松鼠有福不会享,说自己的生活过得潇洒又自在。松鸡在吃食方面从来都是挑挑拣拣的,非常讲究,再好的果子,它也是这儿叮几口,那里啄几下,就丢在一边不再理会;许多果实被它糟蹋了。松鸡不但不心疼,还得意地宣称:“这是我的福分;松鼠那穷命,甭想沾边儿。”
不久,下了几场暴雨,树林里的野果被冲洗一空,很难寻到充饥的`食物。
这天黄昏,松鼠冒雨采蘑菇归来,见自己树洞贮藏室外,吊着一只鸟儿。赶近一瞧,竟是松鸡!
原来,松鸡肚饿难挨,趁松鼠不在家,便把脑袋伸进洞里偷吃,一时啄得太猛,嘴里叼的食物太多,吞不下喉咙,头又抽不出来,便活活卡死在小洞口了。
龟兔赛跑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真慢。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兔子在开他玩笑,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摆着耳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
乌龟,乌龟,爬爬,一早出们采花;乌龟,乌龟,走走,傍晚还在门口。乌龟生气了,说:“兔子,兔子,你别神气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 “什么,什么?乌龟,你说什么?” “咱们这就来赛跑。”兔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从这儿跑起,看谁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三,---”
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他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儿,不,让他爬到前面去吧,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啦啦啦,啦啦啦,胜利准是我的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真的睡着了。
再说乌龟,爬得也真慢,可是他一个劲儿地爬,爬呀,爬呀,爬,等他爬到兔子身边,已经累坏了。兔子还再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他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离大树越来越近了,只差几十步了,十几步了,几步了???终于到了。
兔子呢?他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唉,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一看,哎呀,不得了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一看可急了,急忙赶上去可已经晚了,乌龟已经赢了。乌龟胜利了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5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1.同学们,当我看到你们时我想起了我儿子的成长记录,每晚睡前一个故事必读,从可爱的天线宝宝到乐观的丑小鸭再到让人捧腹大笑的皇帝的新装。每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我烦他厌,于是我
就自编,他听得入迷尤其把他名字加进故事中。我想你们的童话里一定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进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
2、出示童话题目
丑小鸭 (板书)
会打鸣的打老虎
陶罐与铁罐
花羽毛的小松鸡
让我们先跟他们打一下招呼(齐读课题)
3、师:课前,大家肯定挡不住童话的诱惑,下面就让我们到文中理解他们,并且感悟童话带给我们的道理。
二、走进童话 感悟道理
1、我们先来学习《丑小鸭》
(1)出示学习目标:A: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什么?C:故事的结局是喜还是忧?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句子。(生默读课文,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3)出示(丑小鸭以前的'生活环境)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4)亲爱的同学们丑小鸭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怎样?。(难受不自由 束缚)
(5)后来被赶出了家门,流浪在外,丑小鸭是依然很快乐。
(6)学生反馈:(A: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什么?C:故事的结局是喜还是忧?D: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根据反馈
板书:
2、让我们回顾一下《丑小鸭》这篇童话的特点:
拟人化描写
想象丰富
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叙述,生说师板书)
三、同样的方法学校其他三篇童话,走出童话 , 总结方法
1、让我们抓住童话的特点来学习剩下的三篇文章。出示阅读提示。
(A: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什么?C:故事的结局是喜还是忧?D: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
2、简单汇报:略
3、进行总结,板书: 童话
想象丰富 拟人化
宇宙万物
结局以喜告终 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四、总结收获 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妙的童话世界,感受了童话的魅力。这些童话一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一部分是作家创作的,热爱写作的我们也会写出更多更美的童话,我们期待着……
五、掌握童话特点,进行练笔。
六、展示、评议学生作品。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6
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的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是从不同角度赞扬了人间的真情。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课文:《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大冒险》《教师节的康乃馨》《妈妈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
教学重点:
从本单元的真情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群文略读记录表。
教学具体环节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我们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我们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感悟这足以温暖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人间真情。(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情暖人间”几个字)相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在第三单元的四个真情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
1.《穷人》:乐于助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善解人意;
2.《唯一的听众》:鼓励成长;《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倾听。
三、阅读概览
1.(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八篇以真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大冒险》《教师节的康乃馨》《妈妈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2.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四篇文章又是怎样的人间真情温暖和感动了我们?
《大冒险》──信守承诺
《教师节的康乃馨》──尊师爱生
《妈妈哭泣的那一天》──母子情深
《爸爸的新鞋》──相亲相爱
3.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乐于助人、善解人意、鼓励成长、用心倾听、信守承诺、尊师爱生、母子情深、相亲相爱都是人间真情。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4.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教学预设:
《大冒险》:
“听小豆豆的语气,仿佛自己是泰明的姐姐。泰明很担心地看了看脚手架,又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小豆豆。这时候,泰明的身上也被汗水湿透了,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大树。然后下定决心,抬腿向第一级迈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你愿意再来读一读,和大家分享分享吗?
但是泰明已经非常信任小豆豆,而小豆豆在此刻,也拼命努力着。”
(1)质疑:孩子们听了他的交流,有什么问题?
(2)交流:泰明为什么会这样信任小豆豆?
《教师节的'康乃馨》:
“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拎着花篮走了。这一篮康乃鑫,对于女教师恐怕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对于我,也是一生中插得最好的花篮,因为它在我的心灵中已铸成一篮真善美的花!”
质疑:女教师收到的花是谁送给她的?这个小男孩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讨论)什么样的花才是真善美的花?
《妈妈哭泣的那一天》:
“此时此刻,我第一次理解到母亲的天性是这样的敏感,她永远是我的母亲,然而,她同时还是一个人。一个与我一样会有恐惧、痛苦和失败的人。我感到了她的苦楚,就像当我在她的怀抱里寻求慰藉时,她一定曾千百次地感受过我的苦闷一样。”“由于看见她一时的软弱,我不仅学会了尊重她的坚强,而且,自身的一些潜在的力量也被激发和挖掘出来。”
感情朗读
质疑: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震撼?
讨论:这篇文章是否让你学会了更理解和尊重母亲?今后你要怎样对母亲?
《爸爸的新鞋》
探究点:我为什么没有买鞋而给爸爸买了双新鞋?
(引导学生发现,特别是故事中对爸爸鞋的细节描写以及“我”前后的思想变化,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和体会)
5.孩子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你们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一次为故事中的人而感动着,被这人间朴实纯真的真情温暖着。
四、主题拓展
1.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情暖人间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瞧,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其实真情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怎样的真情故事,把它分享给我们?(《爱的奉献》音乐循环播放,直至课堂结束)
2.学生讲述真情故事
3.听了大家讲的故事,我们能感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向我们走来。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情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刻不徜徉在真情的海洋里,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对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孩子们用“真情是什么?真情是──”来写一句你感触最深的话。(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精彩的回答相机板书,把学生的回答组合成一首小诗)
──师生齐读诗,课堂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板书设计:
真情
真情在身边
用爱去回报
真情暖人间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7
群文阅读
—— 冒险小说里的“生存”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学习了两篇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篇文章都是作品节选,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怎样战胜困难的故事。本次群文阅读以生存为主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执着和顽强生存的信念,他们都有那些生存技能,运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养成正确阅读的好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举一反三教学法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主人公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蓝色的海豚岛》《神秘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播放视频《鲁滨孙漂流记》片段,引出主题──冒险小说。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片段,说说冒险小说的`特点;
2.集体交流特点;
3.教师小结:明确冒险小说的问题特征。
冒险小说特点:
三、精读品悟
(一)、举一反三:先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进行讲解; 阅读问题:1.为什么有些人存活下来?
2.幸存的人有什么改变?
3.有没有存活技巧,有哪些技巧呢?
4.独自一人比有人为伴更危险吗?
5.在任何状况下,有什么至关重要的生存建议?
6.人们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都想些什么?有什么感觉?
(二)、学生读其他三篇。
(提示:阅读的方法:精读、略读)
(三)、汇报交流。
(以展示朗读、展示交流的方式进行)
四、拓展升华
1.总结课堂收获。
2.学到了哪些生存技能。
生存技能:
3.假设情境:①假如你被困荒岛;
②假如你被困沙漠;
③假如你
被困森林。
五、课堂总结
虽然文中的主人公他们的冒险经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老师不建议大家去冒险,但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我们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执着的心。
六、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整本小说。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8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了吗?(童年生活)真棒!课本上的这些童年的足迹,为我们快乐的童年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的足迹(板书),一起感受童年的魅力。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童年生活(出示文章题目)
(板书)
《童年的发现》
《月光下的童年》
《童年的水墨画》
《古诗二首》
让我们先跟他们打一下招呼(齐读课题)
二、走进童年 回忆学法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收获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朗读的方法:《童年的足迹》单元,朗读基调围绕轻松、快乐进行。
《天窗》注意大人孩子语气语调的变化;《芦叶船》注意疑问句疑问语气的朗读;《女孩儿乌塔》注意人物对话的朗读,反问句的朗读。《古诗词二首》学习区分平仄音,按照吟诵基本规律读出平仄音长短高低的变化,吟出古诗的韵味。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摘句法:《天窗》5段段尾“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会立刻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词语连串法:《天窗》5段圈出重点词语“想象”,突出天窗带给孩子无穷的想象;③《女孩儿乌塔》,结合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概括乌塔是一个具有勤奋努力、独立自主好品质的女孩。
欣赏的方法:
①《女孩儿乌塔》,直接找出“可爱”、“热情”、“独自”概括出乌塔是一个,可爱、热情、独立性很强的女孩。
②《芦叶船》1段比喻句:“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上长出第一片芦叶的样子。
诵读的方法:
①《古诗词二首》之《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想象画面,再用优美的词句改编诗文,描写出优美的田园风光。
②《芦叶船》利用课文插图,结合芦苇、河水、青蛙、孩子的玩耍,再读文字,感受水乡孩子的欢乐。
三、走出童年 总结方法
1、让我们抓住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剩下的四篇文章。
2、简单汇报:
四、总结收获 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妙的童年生活,感受了童年的魅力。我们期待着童年更加美好……
五、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群文阅读》尝试学案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我也是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章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我感到是那么吉祥和快乐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的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小心的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的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
在我眼里,月亮是那样美丽,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美好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2.请从段文中找出写“我”捉蛐蛐的五个动词
3.作者爱美丽的月光,因为
童年的发现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吉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9
课题
笋芽儿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寇微
课型
群文阅读
课时
1课时
三维目标
1.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章的拟人化手法。
2.运用自渎自悟的方式读懂文章,学习写法。
3.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重点
难点
体会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运用四个锦囊独立阅读另外两篇文章。
核心问题
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这篇文章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生活链接
介绍竹子和竹笋。
策略与方法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这段时间积累了这么多词句,老师要为大家点赞!今天让我们继续从文字中寻找春天。先请大家猜个谜语。师介绍竹笋。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文章写的就是竹笋,这是语文园地一里“我爱阅读”的一篇文章(出示题目)(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一、初读课文:请大家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如果大家在解决字词时遇到困难了,可以打开第一个锦囊,看看对你有什么帮助。(生自由读)
汇报:开火车读一遍。说说有没有用锦囊解决问题的?
二、过渡:读懂字词只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深入地品读文章。谁能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出示——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从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默读,画句子,练读。
汇报: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你找到了哪个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当学生读得没感情时提醒孩子们看第二个锦囊)
1、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啊?”
体会“撒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过渡:文中都有谁在叫醒笋芽儿?在帮助笋芽儿长大?
2、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这句话写出了笋芽儿的动作,大家想象一下,笋芽儿在向上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当()时,笋芽儿还是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可能:虫子把笋芽的衣服咬破了,石头把笋芽儿的头顶痛了,树根、草根把她缠疼了……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了笋芽儿的什么精神呢?学生思考并作答。(勇敢、坚强、刻苦、很努力、不怕困难)板书:奋发向上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齐读)
还有其他语句要交流的吗?
3、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读出自豪,读出付出努力后的喜悦)
三、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作者的什么写法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拟人)那你知道运用拟人手法有什么好处吗?(生自由说)请大家打开第三个锦囊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收获。童话作品就是运用拟人化手法,很多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喜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物写活了,来表达喜爱之情。
应用拓展——读写结合
回顾刚才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第一次读,我们读准字音,理解了词意(出示一读),第二步我们结合问题了解了内容,体会了情感(出示二品),最后我们悟出了作者的写法,(出示三悟),这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四个锦囊(出示),请大家齐读。运用这四个锦囊,相信大家能读懂更多的文章。
请大家拿出拓展阅读题单,可以阅读一篇,也可以阅读两篇,仍然采取小组合作阅读的形式,开始阅读吧!(小组合作阅读)小组合作汇报。
总结:听了大家的汇报,我知道大家已经学会了一些读书方法,希望大家能经常运用这四个锦囊,多读书,读好书!
板书设计——思维构建
锦囊四:读懂文章的方法
一读: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二品: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三悟:学习写法,积累运用。
语文园地一
我爱阅读
春雨
雷公公笋芽儿奋发向上
太阳
竹子妈妈
拟人化手法
反思
自我反思——优化提升
本节课用猜谜语的形式,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锦囊”这个形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阅读文章的方法。同时以小组合作、读书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拟人句,感受“拟人化”描写方法的好处。本节课还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四个锦囊,自读了两篇文章,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水平。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
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
二、主题回顾
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
21
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武松-《景阳冈》-《水浒传》 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
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回顾课本知识,并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归纳概括。)
三、阅读概览(主要是对同步阅读课本课文的检阅,使用好阅读浏览表)
1.交流“阅读浏览表”1、2、3项内容。
同步阅读教材中,本单元编排了5篇课文,谁能说说文章的题目,以及选自哪一部名著。
2.小组交流“阅读浏览表”第4、8项内容。
五篇课文讲述了五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疑惑之处。
题目作者选自名著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人物特点精彩句段问题 3.全班交流,师随机完善知识树。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初步整理课外阅读材料,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为后面的片断分享和精彩赏析作准备。)
四、片断分享(主要汇报、分享对文本感性趣的体验)
生汇报“阅读浏览表“5、6、7”项内容。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取探究点,进行深度及广度上的拓展。
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未尽外,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关键。,现在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的精彩句段,在这些句段的`品读中走近人物。
预设一:《火烧赤壁》
在《草船借箭》中,我们知道曹操非常多疑,他又如何轻易相信黄盖向他投降呢? 其实,火烧赤壁之所以成功,还经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反间计)、“献密计黄盖受刑”(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七星坛诸葛祭风”等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有句歇后语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说的他们的苦肉计。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众官扶起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动问之人,无不下泪”。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黄盖?
预设二:《汴京城杨志卖刀》
1.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牛二呢?(写牛二是为了衬托杨志的英雄侠义)
22
2.作者怎样写出了一个破落户泼皮形象? ⑴牛二的外貌——粗丑 ⑵牛二的绰号——没毛大虫 ⑶牛二的语言——蛮不讲理 ⑷牛二的行为——欺蛮霸道
对这样一个破落户泼皮,杨志先是一让再让,最后忍无可忍,为民除害。由此,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杨志?(英雄侠义)
预设三:〈齐天大圣〉
1.“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为什么让玉帝封他这个称号? (说明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权威。)
2.孙悟空与巨灵神和哪吒的两场打斗有什么不同?从这两场打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悟空?(智勇双全)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善于观察分析学情,找到学生的疑难处入手,巧设探究点,切不可机械地按预设内容进行。)
五、精彩赏析
刚才我们用经典镜头走近名著人物。名著的魅力除了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语言的精美、准确。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一段语言文字上,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归坐细看时,真是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1.哪一句写得最生动?读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黛玉?做批注。 2.在语言的结构上,你发现曹雪芹用了哪些语言的密码?
(作者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闲静时”对“行动处”;“似”对“如”;“娇花照水”对“弱柳扶风”。这一组句子写出了林黛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娇花”和“弱柳”则写出了黛玉的柔弱美、病态美。)
3.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找到这样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说明:对第三学段学生来说,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细细品味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能促进孩子对书籍而不是电视剧的兴趣)
六、主题拓展
(主要与生活联系、延伸;推荐相关主题的名著;能引起学生对该组主题产生主动的阅读兴趣的活动设计等)。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画面展现几部名著中的图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善于谋略的孙膑,精忠报国的黄盖,反抗权威、智勇双全的悟空,柔弱善感、秀外慧中的林黛玉。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这样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2.生制定名著阅读计划。
同学们,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阅读名著,能增益智慧,提升素养。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感受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你对哪部名著感兴趣?你最想阅读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写一个简单的阅读计划吧。
3.结束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孩子们,这节课,只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一个起点,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计划,坚持沐浴在古典名著的甘泉里,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设计说明:在恢宏的乐曲中结束课堂,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随音乐出现的名著图片,能进一步激起孩子阅读名著的愿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1-04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1-10
笋芽儿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8-26
《情暖人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1-15
谢丽霞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2-11
群文阅读教学课件03-31
群文阅读教学随笔07-09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07-04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