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重力与重心
知识重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主要内容讲解: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特征:
1)物质性:产生力的前提是有物体,而且是两个物体。
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2)相互性: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哪些因素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要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例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
解:首先确定比例如下:
20N
根据条件画出力的图示如下:
F
说明:在力的图示中,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即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6、力的种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
7、力的测量:弹簧秤
二、重力与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产生的,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测量: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当重力作用线落到物体的支持面以外时,物体就会倾倒。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重心的过程,了解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在探索线段、特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的重心活动等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发展几何直觉。
3、了解重心的物理意义,体会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能用实验方法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教学重点:通过课题学习的任务、目的、结论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活动的规范操作,及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学用具: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纸模,三角形纸模,一小段木条,带线的重锤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一:向学生简略介绍物体重力的产生和重心的含义。
活动二:探究小木条的重心。
结论:重心在小木条所在线段的中点上。
活动三:用带线的重锤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同一顶点挂起来,找到重力的作用线,这样做二次,得到二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即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活动四:探究三角形的重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按活动三的方法做,找出三角形的重心)
小结: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上。
活动五:让学按照刚才的方法寻找任意四边形的重心的位置。
二、本课小结:通过课题学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在哪些体会呢?
三、作业布置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3
一、目标:
感知物体的重心,了解物体重心移动时发生的现象。
二、材料提供:
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棉花等不同重量的物体,方盒底,圆底果冻杯,彩纸,铁片,纸条,玻璃,斜坡槽,药用空胶囊,小钢珠。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做个小小不倒翁。选用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等物体进行实验,在不断摆弄材料的过程当中感知物体重心,知道物体重心越低站的越稳,并设计表格,填写后进行比较。
第二层次:会翻斤斗的胶囊。将小钢珠等物品放进空胶囊,在斜坡上实验,观察由于重心的移动,胶囊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现象。
第三层次:会翻斤斗的丑娃娃。尝试用长纸条和玻璃珠做成一个会翻斤斗的小玩具,在斜坡上实验。
四、指导建议:
1、制作会翻斤斗的胶囊和丑娃娃需注意三点:一是胶囊的承载物底部要圆;二是内部要装圆球状的重物,便于重心移动;三是必须在斜坡上实验才能出现“翻斤斗”的现象。
2、幼儿对小果冻盒进行装饰,当不倒翁的帽子。
3、可用硬纸片折成,背部用硬纸板固定。
一、目标:
感知物体的重心,了解物体重心移动时发生的现象。
二、材料提供:
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棉花等不同重量的物体,方盒底,圆底果冻杯,彩纸,铁片,纸条,玻璃,斜坡槽,药用空胶囊,小钢珠。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做个小小不倒翁。选用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等物体进行实验,在不断摆弄材料的过程当中感知物体重心,知道物体重心越低站的越稳,并设计表格,填写后进行比较。
第二层次:会翻斤斗的胶囊。将小钢珠等物品放进空胶囊,在斜坡上实验,观察由于重心的移动,胶囊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现象。
第三层次:会翻斤斗的丑娃娃。尝试用长纸条和玻璃珠做成一个会翻斤斗的小玩具,在斜坡上实验。
四、指导建议:
1、制作会翻斤斗的胶囊和丑娃娃需注意三点:一是胶囊的承载物底部要圆;二是内部要装圆球状的重物,便于重心移动;三是必须在斜坡上实验才能出现“翻斤斗”的现象。
2、幼儿对小果冻盒进行装饰,当不倒翁的帽子。
3、可用硬纸片折成,背部用硬纸板固定。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综合学习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25
《综合学习一》教学设计03-25
幼儿学习数字教学设计02-15
个人课题教学总结01-14
教学设计范文03-03
拼音趣味学习教师教学设计02-15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我为你骄傲》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25
课文翠鸟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24
《乡愁》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