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5 12:34:56 思颖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背景分析:

  植物的种类非常之多,许多学生,包括教师对身边的植物难以叫上名来。但人们可以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本课就是在学生研究了大树和小草的特征,并在研究中学习了一些观察方法之后,利用所学到的观察方法,尝试对身边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本课教学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当地的特点为学生多准备一些易于建立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植物(或图片)。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植物分类的知识,所以本课并不要求学生的分类非常科学,只要能够体现根据植物某一特点为标准即可。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学生进行归纳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自己采集植物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意识到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2.能够通过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教学重点:

  依据植物的某种特征建立分类标准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

  在分类活动中采取标准对植物进行多种分类。

  教学准备:

  1.常见的植物四至五种(由学生进行采集)。

  2.我们周围的`植物课件(易于建立不同分类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身边的植物

  1.学生介绍学生自己采集来的植物

  学生介绍主要是介绍植物的名称和采集地点。

  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植物,同时教师也了解学生对这些植物的认识程度。此项活动课前教师要对学生采集来的植物进行观察研究,以便了解学生的采集情况。

  2.学生相互观察所采集来的植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各部分,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点。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下面的分类做准备,所以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出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和相同。

  3.给自己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学生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

  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你能否将这些植物根据不同的特点分组呢?”学生如果不明白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类比引导如:“我们班的学生可分为男生和女生”,“这些植物可怎样分呢?”此时最好不要出现分类这个名词,分类这个词汇可放到最后进行板书分析时进行解释。

  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如按叶形分、按植株大小分、按是否落叶分等。

  二、认识更多的植物

  1.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周围的植物

  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地区的常见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教师的介绍认识这些植物。

  2.学生用以学习的分类方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目的一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同时评价学生对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分析学生的分类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学生的分类。

  2.在引导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使学生意识到对认识植物的重要,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分类从外形上可从植物的各部分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类的方法。

  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并能够以一种标准对那些植物进行分类。

  布置作业:

  到校园或生活中的其它地方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课后小结:

  略。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2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和植物握个手》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单元围绕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以学生能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

  二、教学目标

  知道我们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植物。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

  各种植物、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春天到了,大家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新的朋友?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一次科学之旅。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植物

  学生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植物或图片,说清楚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教师出示学校内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照片中认识的植物。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特征:有根、茎、叶、花、种子,大都生长在土壤里。

  活动二:了解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出示几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

  活动三:比较相似的植物

  教师出示芹菜和芫荽,让学生辨认它们的不同点。

  学生利用眼睛、手、鼻子等感官进行分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分辨植物的不同。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除了课上学习到的植物,世界上还有三十多万种植物,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用科学的眼光认识、辨别更多的植物。

  五、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植物的特征

  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植物

  辨别植物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周围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其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爱护植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植物图片、视频)

  实物标本或植物盆栽(如向日葵、小草、树叶等)

  观察记录表

  放大镜、尺子、彩笔等观察工具

  《植物世界》科普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植物多样性的.视频或展示一系列植物美图,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的奇妙旅程,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新知学习(20分钟)

  讲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各部分的图片,并解释其功能和重要性。

  实物观察:分发实物标本或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室内的植物盆栽,使用放大镜观察细节,填写观察记录表。

  实践活动(15分钟)

  校园植物探索: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学生识别并记录至少5种不同的植物,记录其名称、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

  小组讨论:回教室后,分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结提升(10分钟)

  知识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强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身边的植物,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如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一份“我家周围的植物小报告”,包括植物名称、特征描述、生长条件及自己对植物的感悟。

  教学反思: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活动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特别是观察记录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增加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性活动。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别本地常见植物,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其对环境的依赖。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数据记录和小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鼓励参与植物保护行动。

  教学准备:

  植物生长周期图表

  校园或社区植物地图

  观察日记本

  环保主题海报材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分钟)

  讲述一个关于植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植物是如何适应四季变化的?”

  理论学习(15分钟)

  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等阶段。

  展示不同季节植物变化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实地考察(20分钟)

  分发校园或社区植物地图,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位置及周围环境特征。

  使用观察日记本记录所见所闻,特别是植物的.生长迹象和季节变化。

  数据分析与讨论(15分钟)

  小组内分享观察数据,分析植物分布规律、生长条件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班级讨论: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及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

  创意表达(10分钟)

  学生分组设计一幅环保主题海报,展示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理念,准备在全校展示。

  总结与行动倡议(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发起“小小植物守护者”行动倡议,鼓励学生回家后实践节水、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记录并分享给班级。

  教学反思:

  评估学生观察日记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海报设计的创意与信息传递效果。

  反思活动组织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何进一步融入更多跨学科知识,如生态、地理等。

【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09-28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05-25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范文03-07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07-05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2-19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精选9篇)09-17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通用14篇)05-20

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反思06-01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反思07-29

《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