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致橡树》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橡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橡树》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课前播放钢琴曲《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Flash动画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讨论分析诗的内容,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
其次,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单相思。
第三,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痴情的鸟儿,不作泉源、险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却要作一株木棉树,这是为什么呢?请从诗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简单的阐述。
提示: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边的那些意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为一棵和橡树一样的木棉树,同它一样的站立,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3.喜欢、赞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提示:
“根”紧握;“叶”相触——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铜枝铁干——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具有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至死不渝。
四、评一评,分析诗的写法
1.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树当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当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树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
2.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那爱的宣言,而要借树来说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可以把那种无形的爱有形化、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表达内心的各种感觉,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增加了一种含蓄的美,给人无尽的想像。
1.《两只蝴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提示:
诗歌通过一只蝴蝶对另一只蝴蝶的劝慰为主,叙述了他(她)对他(她)的关心和呵护;通过叙述他们缠缠绵绵的飞舞、“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的誓言,表达了那种对爱情忠贞不渝、相知相随的情怀。这是一幅美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图画。
2.简要分析《两只蝴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
这首歌曲也采用了象征地手法,用蝴蝶的缠缠绵绵来象征两个人的爱情是互相厮守,常相依,影相随的坚贞。
六、作业
背诵《致橡树》这首诗歌。
《致橡树》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情感基调;2、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苏芮演唱的《牵手》)
大家一定被这首歌感动了,是啊,牵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从这首歌中我们听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坚贞执着的爱情。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离不开朗读,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对这首诗歌的个性诵读?(配乐)
师:我们的同学真棒,不仅声情并茂,而且能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诗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理性的光辉,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跟着一起朗诵。
刚才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话想给大家说?
(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诵)
三、师生共同赏读、研习诗歌,学生结合提问朗读思考鉴赏。
师:这首诗歌的标题叫做《致橡树》,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如果爱你”中“我”“你”应该指什么呢?
生:木棉和橡树
师:对,整首诗歌就是木棉对橡树的爱的倾诉(板书)。如果整首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认为从哪里分开最合适?
生:这些都还不够。
师:对,那么我们看第一节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 对了,“不”,那就说明诗人对这些爱情形式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或不认同的态度。现在请根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
文学靠形象说话,诗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第一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对此持什么态度?代表了哪些类型的爱情观念?
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
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师:要读出激昂强烈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词语的重读?对,是“绝不像”、“绝不学”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感受诗人对三种世俗爱情的激昂强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吧!
生齐读诗歌第一节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四、精读第二层
后一部分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同学讨论、回答)
1、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3、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4、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5、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6、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在诗人眼中,这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诗人的爱情宣言,人格的独立平等是爱情的前提,整首诗的核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诗眼,前面的否定为诗眼的确立打下基础,后面则是对它的具体阐发。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五、小结
《致橡树》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当代诗歌发展的状况和作者的创作情况。
2、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的特色。
2、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探究式阅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人有“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两情若是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句,作为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致橡树》吧。
二、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朦胧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又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朦胧诗:
涌现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内涵上意蕴浓厚,不求显露;艺上意象迭加,扑逆迷离。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三、朗读:
1、首先放录音带,学生跟着朗读一遍课文。
2、学生再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3、最后再齐读一遍课文。
板书:痴(chi)情慰藉jie霹雳雾霭ai流岚lan虹霓ni
四、理解:
方式:1、首先,在和学生一起诵读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一遍课文。
2、其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问:这首诗可分哪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答:第一层:诗人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的附庸,对世俗爱情观的扬弃。
第二层:表达诗人新型的现代爱情观价值。
五、鉴赏: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再一起讨论总结。
1、象征手法
橡树——男性
木棉——女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2、先破后立
先否定传统的爱情观念,再表明自己的现代爱情观。表现了人性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本诗写于一九七七年文革之后。
3、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达她的爱情观,比如: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这些都象征了世俗的爱情观。
4、对偶,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
本诗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运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对偶: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去里
对比:不学痴情的鸟儿,要做红硕的花朵。
5、句式长短相宜,错落有致。
诗人丰富的情感。《致橡树》的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例如第一诗节句式由长变短,语气由平缓变得急促,诗人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强烈。
6、押韵:
这首诗通篇押i韵,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六、主题:
方式:先让学生考虑一下再做总结。
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描写,表现了平等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现代爱情观。
七、作业:
1、完成有关练习题。
2、诵读。
《致橡树》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a.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理解诗中所倡导的新型爱情观。
b.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探究式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人吟唱它的美好,写下了隽永而感动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情意绵绵、含蓄蕴藉的诗句让我们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憧憬。但爱情必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带来柔情蜜意的同时,也会伤及灵魂深处,那么如何处理爱情、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读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也许会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龚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今在福建文联工作,她的诗集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三.整体感知
1.伴着音乐放全诗的影音文件,教师范背全诗。
(解说:教师有感情地范背,便于学生进入诗的氛围,奠定理解、感悟的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与节拍。
四.具体研习
1.集体朗诵诗歌的第一层(1—13句):学生思考:本部分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诗人用“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均表现出完全的依附或一厢情愿式的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2.找一位同学朗诵后半部分,然后讨论: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橡树、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所写的“木棉”的热烈、温情、柔韧、美丽就是女性的阴柔之美,而“橡树”的昂扬、坚毅、果敢、强壮,就是男性的阳刚之美,二者各具特长,又各展风采,二人即相知相恋相依,又独立、平等、互相尊重,表达了诗人共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
3.细读文章后半部分,揣摩作者所表达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经教师点拔后明确:诗人以独白的口吻,表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反思,她不是以单纯的容貌和柔情取悦对方,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并肩携手、互尊互重、互敬互爱、自由平等、心心相印,一起同甘共苦,在思想情感和形体上达到完满的结合,即追求同一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崇高伟大的爱情,才会“终身相依”永不分离,诗人在冲破传统爱情观念的同时,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流贯着新时代的特征,诗人所向往并为之讴歌的爱情,乃是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互不依附,而又在祖国的土地上坚持各自的岗位,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共同战斗而凝结起来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4. 总结拓展引导:
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理智、冷静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它是中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她摒弃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我的价值,虽然全诗情调温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选择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爱情的舵,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那么此种爱情并不是称道、健康的。优美的爱情要求我们不断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善自己的筋骨,找到灵魂的皈依一份幸福的爱情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课堂练习
阅读舒婷的《神女峰》,思考文后问题。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行云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神女峰”在这里只代表一座山峰吗?
(2)分析“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和“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两句的含义。
(3)分析最后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神女峰”还代表守望、忠贞、温情和承诺。
(2)作者认为,当这种自发个体的真情实感被封建伦理固定成为每一个思妇都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时,美丽的梦就变成了忧伤,人就变成了石头。把活生生的人上升为神,以神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这是荒谬的,压抑人性的。
(3)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简短的评论,阐述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能否结合社会现状来谈?
(2)熟练背诵全诗。
【励志故事】
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在中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一项一百公里徒步训练。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活动的艰苦性是可想而知的。走了两天,他的脚就打起了血泡。曾有许多次,他都想停下来躺在地上。但是,每当有这样的念头,他耳边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躺下去便是懦夫!打起精神,走下去!于是,他咬牙挣扎着继续前行。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大家咬牙坚持。一些体弱的同学支持不住,累倒了,他还背他们一段路程。渐渐地,他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跋涉,身上背的东西也似乎轻了许多。
土光敏夫后来担任有“财界总理”之称的日本经团联会长职务。他说:“我之所以在以后做事能不半途而废,关西中学的长途步行给我的启示最大。我知道:面对困难,人唯有迎接挑战而不是回避挑战,才会有真正的成长。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点燃思考】
成长正如蝉蜕,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这份蜕变,就不会有力量的增强,更不会有新生。
【每次金句】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
《致橡树》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意味隽永的特色
难点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永恒不老的话题,“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比翼双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爱情观。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倾向女诗人的心声,倾向新时代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初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一)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第一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第一层意象有:凌霄花、小鸟、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均表现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
2、橡树和木棉树有何含义?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讨论、明确:
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学生对这种爱情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应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文学作品,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要空洞评价)
3、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
结构上先破后立。
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借助诗歌的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4、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这首诗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可以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5、背诵诗歌
四、拓展链接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易
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讨论、明确: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
忠贞不渝
白居易《长歌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诗易
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书设计
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橡 比邻而居 木 凌霄花
比肩站立 花鸟
坚贞热烈 泉源
树 独立平等 棉 险峰
钢枝铁干 红硕花果
《致橡树》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培养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到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我们看到了坚贞执着的爱情,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致橡树》则是一位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识诗歌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龚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今在福建文联工作,她的诗集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2、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梁小斌等。
三、整体感知
1、伴着音乐放全诗的影音文件,教师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与节拍。
3、学生齐读诗歌,再次感受诗歌优美的词句与独特的意境。
四、赏读、研习诗歌
1、集体朗诵诗歌的第一层(1—13句):学生思考:本部分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用“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均表现出完全的依附或一厢情愿式的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2、(全体女生朗读诗歌第二部分,注意感情基调)学生思考第二部分诗人用了哪两个意象来表现其爱情观的。请找出只描写橡树和只描写木棉的诗句。
这些诗句分别表现了橡树、木棉怎样的特点。在爱情关系上,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木棉和橡树。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阳刚、坚韧)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阴柔、坚强)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
3、诗人在诗中倾诉了怎样的理想爱情(向往)?请分别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相互依存,紧密结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精神默契,感情交融,灵犀相通,心心相印。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相互平等,彼此各有一方土地,各有一片蓝天。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同甘共苦,既独立,又相依。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是指事业和国家。
古人云:择偶须偕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爱一个人,更要爱对方的事业和理想,爱对方的民族和国家。这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诗人抒发的是一种新时代的爱情理想,但伟大的爱情不仅只爱对方,更要爱对方的事业,爱对方生活的土地,这才是爱情的升华,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4、请同学们带着上述感情品读诗歌的第二部分。
小结:诗人之所以否定和批判前三种爱情,是因为爱情的双方缺少最基本的前提:平等的地位和独立的人格。
而诗人理想的爱情就是建立在平等、独立基础上的相知、相恋、相依、相解。
五、课文总结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的爱情。一改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求显露,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但也使得许多诗失却了传统的明朗色调,蒙上了一层朦胧色彩。
《致橡树》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人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2、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这两个中心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手法。
3、初步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这两个中心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手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课题的三个字中读到了什么。
2、课题中的“致”能否改成“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补全课题
致橡树
2、自由散读要求:
(1)读准字音,初步体会情感
(2)思考:木棉对橡树倾诉了什么。
三、深入研读,理解诗歌
1、齐读诗歌,思考:木棉是如何向橡树表白自己的爱的。
2、仿写诗歌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甚至(补充一个意象)
3、木棉和橡树之间的爱情是怎样的呢。找出诗中体现橡树、木棉关系的诗句,并分析体现了怎样的爱情观。
4、配乐朗读,读出情感
四、拓展延伸感受诗歌之美
1、比较阅读《简·爱》片段,思考:这段话与课文有何共同点。
不同点。
2、小结朦胧诗特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布置作业:
1、为诗歌配上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诗歌
2、完成学案“内容理解”部分
3、选做:木棉向橡树表达了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树,你会向木棉说些什么。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追求独力人格尊严
教案说明:
诗歌教学,还是要回归诗歌的本真,通过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本次教学,我把教学目标确立为1.理解诗人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2.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这两个中心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手法。所以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从而读出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同时,也引导学生抓住字词来揣摩情感,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这两个中心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手法。最后通过与小说的比较阅读,感受表达同样内容的情况下,朦胧诗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一篇的学习把握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一份洋溢着爱的独立宣言
《致橡树》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和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象征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比翼双飞,是“两情若是久长时,有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那么,当代女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2、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3、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三、说一说:讨论分析诗的内容
1、诗人否定什么样的爱情观?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诗人批驳种种世俗的爱情观,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单方面的痴恋,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
意象: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
2、诗人肯定什么样的.爱情观?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诗人追求高尚、进步的爱情观,即必须在相知相恋相依,相互平等,互相独立的基础上各自实现自我的价值。
意象:“根”紧握;“叶”相触——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铜枝铁干——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具有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至死不渝。
3、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不是。作者把橡树当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当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树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
4、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那爱的宣言,而要借树来说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可以把那种无形的爱有形化、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表达内心的各种感觉,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增加了一种含蓄的美,给人无尽的想像。
课后作业:
听庞龙歌曲《两只蝴蝶》,感受这首歌曲所描绘的爱情画面,你有说明样的感触?用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书写你的感受。
《致橡树》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的朦胧派诗人,带着他们被伤害后的怨愤和茫然,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沉思和对于追求的渴望,以奇异的形式构思成诗。舒婷就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本课可先引导学生了解“朦胧派”诗歌的特点,在诗歌中体会比喻和象征等手法的使用,从意象身上探究作者对爱情的感悟。
本课的重点,应是朗诵舒婷的诗歌,品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1)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
(2)借助参考书或网络,了解朦胧诗。
参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新诗潮。
(3)借助参考书或网络,了解作者简介。
参考: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4)借助参考书或网络,了解橡树、木棉的形象特点。
参考:英雄树,开红花,给人以热烈和温暖;高大雄伟,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2、课堂教学活动。
《致橡树》
(1)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朦胧诗——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新诗潮。
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2)诵读本诗,老师订正部分重点字读音。
①炫、藉、戟、雳、霭、岚、霓 (xuàn、jia、jǐ、lì、ǎi、lán、ní)
②威仪/仪容 攀援/攀登
(3)请同学谈谈标题的含义。问题:①橡树是谁?②谁致橡树?③致(告诉)橡树什么?带着问题,再次诵读诗歌。
参考:①橡树代指男性;②“木棉”(女性)致橡树;③告诉他自己的爱情观。
(4)研读诗歌,讨论问题。
讨论1:作者在诗歌中否认了那几种形象,它们分别代表现实中哪几种爱情?
参考: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依附式,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女性自身的价值;
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一厢情愿式,女性单方面的频频示爱,丧失女性的尊严;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奉献式,女性向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
讨论2:在否定上述几种意象时,作者运用了哪几个短语,试分析。
参考:“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甚至”。
这几个刚性十足的短语强化了诗人对下面三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从而突出了下文木棉与橡树的爱情模式。
讨论3:作者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否定的爱情模式,那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参考:①在诗文“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近旁”二字表现了相爱的恋人关系,“树”、“站”二字则突出了在爱情中男女双方的平等,独立。
②在诗文“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中,明确的指出,理想中的爱情,男女双方应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且在心智和能力等方面相互匹配。
③在诗文“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指出,真正的爱情应该经的起人生的考验,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都应该相互陪伴、相互支持,正如古诗所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总之,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二者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讨论4: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像“木棉”和“橡树”这样的爱情,请举例并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开放性答题,意在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在别人的故事中,体会爱情的真正含义——相互独立、彼此尊重、不离不弃。
(5)在探讨了部分问题之后,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次诵读这首诗,再诵读中通过语气、语调的调整,读出作者否定哪些爱情观,而肯定那种爱情观。
(6)主旨探究——在作者的爱情观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新、旧观念的冲撞,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参考: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女性争取尊严、独立和人生价值。诗人以诗为铁锤,决心砸碎就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
(7)《致橡树》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致橡树》以木棉和橡树这两种乔木为象征,构思奇特、巧妙,意蕴深邃。它们都是常绿的乔木,同样生活在热带地区,却又各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一个又称英雄树,开红花,给人以热烈和温暖;一个高大雄伟,乐于造福人类,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两树相傍,“站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既独立、又自尊的崇高而坚贞的爱情观。
诗人在诗中所否定的传统的爱情观,往往并非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而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于是双方自然成为主导和从属、依附和被依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这样就失去了爱的本质。这种陈腐的观念,至今仍可见其影响和潜流。因此,诗人在《致橡树》中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这首诗发表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引起文艺界重视的原因。
《致橡树》的语言饱含着感情色彩,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一句句形象的比喻,寄寓着诗人细腻的情和爱,表达了“终身相依”的忠贞不渝,而又绝非忘乎所以的狂热和感情用事的宣泄,处处包含着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也正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使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这首诗的韵律舒畅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韵味售永、悠长。首先,它的诗句排列大体整齐而有变化,既不呆板,也不感重复。有些诗句是成双成对的,这不仅增强了语势,更有节奏感。两个“我如果爱你”,又引出两个“绝不”和两个“也不止像”。“根,紧握在地上,叶,相触在云里”,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在形式上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不求严格对仗,却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其次,全诗从头至尾押一个韵,音节连贯绵长,一气呵成,蕴含着脉脉深情,又富于音乐美。
总之,舒婷的诗善于把抽象的感情凝聚为形象,用精心描绘的细节去概括生活的面貌,揭示事物的本质。她大量使用隐喻和象征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意象。这样利于表现当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很明显,她接受了一些欧美现代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构成了她特异的艺术风格。她虽然显露出可贵的诗的才华,还需要吸取更丰富的艺术营养,使之日臻成熟。
(8)小结。
《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在“木棉”对“橡树”的真情倾诉中,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热烈追求,否定了传统的完全依附性和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肯定了平等的、独立的、同甘共苦的爱情观,抒发了一位自尊而向往独立的爱情生活的女子的心声,表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和信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9)布置作业。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恨歌》、《诗经·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讨论、明确:
①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忠贞不渝。
②白居易《长恨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③《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④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致橡树》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尤其是意象运用、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对传统爱情观的否定,对平等独立的爱情的憧憬,以及对“人”的关切之情,并希冀由此赢得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教学重点 :
通过诵读和品味,说出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内涵。
教学难点 :
品味意象内涵,理解象征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 :
2 课时
教学步骤和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定向导入 :
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被称为“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树》深深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这首现代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简介作者 :
【在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国优秀诗歌奖,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用一种内心独白 的 方式表达新型爱情观的诗歌。
三、 多媒体播放
范读 【 诗歌需要有感情地朗诵,请大家听听范读、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点字词的读音 、听完了范读,那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尝试朗诵这首诗歌。】 请1—2个 学生 (分段) 朗读 (教师作诵读评价、指导)。
四、题解
【 课前大家已经做好预习,刚才我们又一起读完了这首诗, 相信大家 对 这首 诗已有了初步的印象、】
1、此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指出各指代什么? 【可以在书上划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 :“我”指木棉,“你”指橡树,”我们”指木棉和橡树在一起。
2、 诗的题目是《致橡树》, “致” 在这里是动词,橡树是宾语。那么“致” 是什么意思 呢 ?其主语是什么? 由此 可见本诗主要意象是什么? 【好,请同学说说】
明确 :“ 致 ”: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
主语是:木棉(被省略),致的对象(宾语)是橡树,即为:木棉对橡树的表白。可见本诗的主要意象是:木棉和橡树( 注意这两种树 都是高大壮美的乔木)。
【这里的“橡树和木棉”作为意象,肯定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那么它们分别 象征什么 呢 ? 大家思考一下。提示:前面我已经说过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诗,众所周知,爱是建立在彼此欣赏、相互喜欢的基础上的,于是在诗中的 橡树:象征男性美;木棉象征:女性美。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 便是 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
五 、抓住意象,品读第一层 :
【除了橡树和木棉,在文章中还出现了许多的意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在书上做好标记】
1、现在大家一起来说说、本诗中还出现了哪些意象? 明确 :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2、那么对这些意象,诗人持什么态度呢 ?
明确: 诗人是 否定 的态度、【 不知大家在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诗人写了这样一句:“ 不 , 这些都还不够 ”。) 诗歌 正是 从 这句话 开始阐述一种新型的爱情观。“ 不 ”,是个否定词,它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我们已经知道诗人对这些意象是持否定的态度】
3、但是 诗人否定的程度一样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 不一样。“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也不止像泉源 ”,“ 也不止像险峰 ” , “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 在诗的第一句“我如果爱你——”后诗人就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是。、。】( 这样引导学生回答出以上句子) 【大家自己读一读,可以读出声来,体会一下、很显然 ,“ 绝不像 ”、“ 绝不学 ”表示诗人是坚决否定的,而两个“ 也不止 ”次之,两个“甚至”再次之。所以诗人否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可是大家思考过没有: “凌霄花”和“鸟儿” 分别有什么缺点使诗人坚决否定呢?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们、明确 :
①攀援的凌霄花
“凌霄花” 是一种藤本植物,没有直立的茎, 喜攀援树而生长。这里诗人写它为追求高贵的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一切向上爬,完全置人格尊严不顾,借 “ 橡树 ” 来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呢?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夫贵妻也荣、诗人是 “绝不像” 的态度。
②痴情的鸟儿
是为绿荫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 诗人是“ 绝不学 ”的态度。
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道为对方歌唱 ,却忘了为自己歌唱, 完全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道死缠烂打、一厢情愿,反复歌唱单调的歌曲、频频示爱 、它固然是痴情一片 ,但爱的双方没有共同的根茎,没有共同的基础,这种爱是不稳固的,是一种无资格、不般配的爱、【上面 这样的爱情,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对此你怎么看? 】【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想到就说】
注: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大家的回答中,很明显这样的爱是不健康的爱,我们也是很难接受的。说完了“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我们接着来看看“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这些意象 、在别的诗里 ,它们 可能是被赞美的对象, 同学们,我们也经常说“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之类的话、但在这里 , 这几样事物又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使得诗人否定它们 ? 【我给大家具体来分析一下, 然后你们自己做总结归纳。】
A、险峰 :让橡树长在其上,从而使橡树显得更高大、伟岸,它只是作为一种衬托,默默支撑着大树。
B、泉源 :长年为大树送来清凉的慰藉,不求回报,一味付出。
C、春雨、日光 :从存在以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永无止境地奉献,滋润着橡树、沐浴着橡树,树是有形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春雨、日光是无形的,来无影去无踪,他们为了橡树的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却忘记了给自己一个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固然可贵,却容易丧失自我,结果难免令人遗憾。
【 所以 归纳出 它们的共同点是:一种“一味奉献、自我牺牲 ”的爱情。(板书) 】
【当然,我们知道, 在传统的爱情观里,女性的付出是当然的,正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很多女性为了家庭,辞掉工作,专门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伺候丈夫,辛劳地操持家务,应该说是“无功也有劳”、但 这样的付出只是 一种 “一味奉献、自我牺牲 ”的爱情 、诗人 在“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这些意象前 用了 —— “ 也不止 、甚至 ”并且说: “ 不,这些都还不够! ” 虽然 并没有 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让学生举例 【 我们共同来分享一下生活中像这种为所爱的人奉献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
处理1:【大家能够举出这样的例子,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共同分享,共同探讨,才能真正地认识健康的爱情观念。下面,我来给大家补充个例子】
处理2:【没有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这样的例子吗?那么,我给大家讲个我身边的例子。】
教师补充举例 :一对夫妻本是大学同学 ,同样的才华横溢、有胆有识,被所有的人看好。可是两个人结 婚后 ,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 ,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大好的前途 ,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勤俭持家,使丈夫能够专心工作,完全无后顾之忧。十多年过去了,丈夫事业有成,而妻子没了事业,青春也不复存在,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形象。丈夫开始嫌弃妻子是“黄脸婆”, 便另寻年轻美貌的女子,上演了一出抛妻弃子的悲情剧目。)
【这样的故事是令人伤感的,也许,我们有了健康的爱情观念,并不能完全杜绝这样的悲剧,但毕竟可以使我们的爱情更加健康,对我们来说,是有益而无害的。】
教师小结 : 当然,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 诗人是持否定、批判(板书)态度的,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 是 由衷的奉献也 还 是不够的 。那么,诗人所向往的真正爱情是什么呢?根据课文第二部分,请大家下来思考。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明天我们再一起来探讨,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爱情。】
六、 作业、根据
第二部分内容,请大家抓住意象,试思考诗人向往的真正爱情。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了解到,诗人对“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代表传统爱情观念的意象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理想的爱情国度,聆听诗人的爱情宣言。】
七、 抓住意象,品读第二层 :
作者否定了传统的爱情观,那么她 向往的真正爱情(板书)是什么呢? 【既然有否定,自然就有肯定,分析第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提到: 诗人写了这样一句 :“ 不 , 这些都还不够 ”。) 诗 人正是 从( “ 不 , 这些都还不够 ” )开始引入崭新的爱情观、】
【 同学们,请找出有关的诗句 ,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
好,我们共同来分析这些表达了诗人的理想爱情的句子。我已经将诗人的理想爱情分为爱的前提、完整的个性、同甘共苦、灵魂依存这四个方面,请你们来帮我把相关诗句对号入座。】板书四个方面、分析 :
(1)爱的前提 (双方具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 【首先,大家说哪一句诗表达了爱的前提】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舒婷自己说“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儿、阳光、春雨的给予。”】 ——双方 应该 是独立的个性、平等的地位 , 具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
(2)双方要有完整的个性 : 【提示:个性是每个人所特有的,诗中的“你”有什么?“我”有什么?】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 【铜枝铁干 象征 着 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具有阳刚气概、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 【红硕的花朵象征着女性的 健康活泼 、深沉勇敢。怎样“沉重的叹息”呢? 作者在《 秋夜送友 》诗中写道:“因为我们对生活想得太多/我们的心啊/我们的心才时时这么沉重”。可见“沉重的叹息”是对生活的思考,是感悟到人生使命重大 , 而决意承担人生风险和生活义务的心声,表现了女性的深沉和勇敢 。】 【男性刚强不屈,女性深沉勇敢就是他们具有的完整个性。】 (3)同甘共苦、永不分离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 、 流岚、虹霓 。
【诗人告诉我们:爱的双方 ——必须祸福与共,同甘共苦、而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 双方要 相知相依,荣辱与共、(4)灵魂上的依存 :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紧握在地下的根,相触在云里的叶,风过后的我们,互相致意,彼此心领神会。这真正是“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哪、——双方必须相知相依,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必须相互默契,心有灵犀 】 【诗的最后,诗人写到: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这几句诗很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看法 。】
——当把“ 土地 ”与 外在身躯 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 内在的品质 ,是“根”,是心灵 、 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 于是 ,“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 内在精神领域 的东西。
【诗人完成了她的告白: 爱,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教师总结: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诗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重复的脚步么?作者不仅让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成为爱情中应有之义,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爱情绝不是生活的全部,爱情不应凌驾于事业之上,爱情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只有把爱情的力量化成崇高的事业追求,爱情才能成为一株光辉美丽的长青树。全诗气韵顺畅,喻意明晰,层层递进,力量渐升,最后水到渠成,升华主题。又自然贴切,毫无雕琢之痕,是诗体结构的一种典范。学习《致橡树》重点要领悟诗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的含蓄美,并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了解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爱情,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触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想说的话。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写一小段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话语。题目是下面这样的形式:】
八、延伸拓展:
1、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触: “凌霄花,我想对你说”
或:“绿阴下的小鸟,我想对你说” 或:“舒婷,我想对你说”
教师选取学生作品略作评点,并对写作成果给予鼓励。
2、朗诵与表演: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之后,我们将自己的理解展现出来:
(1)朗读:——低沉到高亢或高亢到低沉都可,要大气。
(2)配乐:——爱情故事。
(3)角色:——A、教师读中心句。
B、二男二女:分角色领读。
C、其余学生齐声诵读。
九、教师寄语 :
面对你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你应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了大树,是否已拥有了 “ 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 ” ,是否已有足够的力量分担 “ 寒潮、风雷、霹雳 ” ,是否已 “ 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 ” ?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自己的爱情之果充满生命的甘甜。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 比如: 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十、作业
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编写故事,按小组表演。教师品析,选出作品和节目精品,进行班级间巡回展览。
【《致橡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致橡树》10-09
《致橡树》的教学设计08-12
《致橡树》教学设计范文08-13
《致橡树》优秀教学设计09-13
《致橡树》教学设计7篇08-18
《致橡树》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9
教学设计《致橡树》8篇10-19
《致橡树》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5-27
优质课教学设计:《致橡树》08-18
致橡树诗歌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