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紧课文,交流感受
1、利用课文切入话题: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四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的一些收获吧。
2、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以“父母的爱是___(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片段,发表见解
1、导入:
“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
教师课件出示三则小故事(或让同学打开课文第110页),学生自由阅读。
3、交流:
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三个故事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1、导入:
“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2、讲述:
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3、评说:
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
1、讲故事,求沟通:
回家以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2、讲心事,求沟通:
把自己对父母之间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入: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板书:
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
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提出问题:
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
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四、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
如果我是你的爸爸,你给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
(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
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五、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创设情境:
出示话题:
⑴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⑵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⑶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3、诱发动机:
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二、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
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
请一小组开火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
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需要哪些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代表交流:
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
要点:
⑴是否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⑵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
⑶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等等。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
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
(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
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4、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
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
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⑴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⑵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
(选择3~4位学生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
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
习作是最主要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
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1、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2、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向报刊杂志投稿。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父母之爱”,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要引导学生在交际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倾听时要尊重别人,积极回应,同时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材内容可以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呈现了三位父母爱孩子的不同方式。这些事例在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以此引发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但教材中的事例是文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家庭小剧场”来更生动地呈现。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是前一个话题的延伸,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通过具体的事,可以体会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也可以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第三部分是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示交际过程中的要点:“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将交际要点的做法具体化,引导学生真诚沟通。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口语交际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能表明自己的基本观点,认真倾听,但在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如何积极回应别人的观点这两点上还需要老师引导,教授具体的方法。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工具和技巧。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3、从生活细节体会父母之爱,懂得感恩,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回应父母不同形式的爱。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父母之爱”
1、播放《感恩父母》视频。
2、分享观后感受。
3、生自由谈感受。
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4、小结:是啊,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你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父母之爱”。
板书:父母之爱
二、感受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
过渡: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强的爸爸和王小雅的妈妈是如何表达爱的吧!
1、播放小剧场。思考:两位父母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交流看法:
3、生自由回答。
4、小结:想让自己的观点明确,用上“我认为/觉得……”“我赞同/不赞同某某的观点……”等这样的思维小工具就是一种好方法。
板书:观点明确
三、观看小课堂,学习交际方法
1、播放小课堂。思考:小课堂中的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生自由回答。
3、小结:这几位同学在交流时,都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选择了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有的是生活实际,有的是俗语名言,有的是名人事例,这样,就更有理有据,更能说服别人了。
板书:材料恰当(生活实际、俗语名言、名人事例……)
4、追问:在小课堂中,你还学到了什么?没发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生自由回答。
6、小结:听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积极回应(认真倾听,不打断……;微笑赞许、眼神鼓励、拇指点赞……)
板书:尊重别人,积极回应
7、出示:
8、选择恰当的材料,表达观点。学了交际的小技巧,请你再谈谈你对课本中事例的看法。
9、指名学生,分享交流。
四、联系生活,分享感受
过渡: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被骂、被揍、被宠爱、被委屈的时候吗?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方式选择一件事或一个镜头简单写下来,并小组合作交流,注意选用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1、小组合作交流。
2、填写评价表,每组评出一个“交际小达人”。
五、理解父母之爱
过渡:看了李强、王小雅的父母的做法,交流了我们自己爸爸妈妈的做法,我们知道了父母的爱不尽相同。回忆你印象最深的父母爱你的细节,说说你的看法,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生回忆思考。
2、指名学生,分享交流。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交流了——父母之爱。
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观点明确,材料恰当,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通过交流,相信大家对于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教材选取的三个典型事例呈现了父母不尽相同的爱。我在课前以这些文字为基础,设计好家庭情景剧剧本,并邀请学生和学生家长配合拍摄,让事例能在课堂上更加生动地展现,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同时,在教授口语交际的方法时,我也提前录好小课堂,让学生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听的时候要认真,也以同样的方式去进行正反方辩论。让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学会交际的方法。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材料,如名人故事、新闻、名人名言等,再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学以致用,表达观点: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不同观点的辩论。在教学中,各个环节可以再紧凑一些,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展示、交流。
此外,课堂之外还要让学生认识、理解不同形式的父母之爱,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能体谅父母,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感恩父母。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教学难点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狂风暴雨。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对我们真情的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父母之爱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出示课件1)
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交际要求:
①认真倾听;
②表达清楚;
③文明有礼;
④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出示课件2)
出示三个小故事:
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出示课件3)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出示课件4)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出示课件5)
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无论用哪种方式沟通,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吗?(出示课件6)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出示课件7)
1、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七、作业设计(出示课件8)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讲讲自己上课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板书设计:
父母之爱
认真倾听
表达清楚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教学反思: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5
【教材理解】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第六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让我们感受其中的深沉与宽广。学生的生活中,父母的爱,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此次口语交际的教材中,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几个典型事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最后是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促使父母正确教育孩子。
同样的口语交际主题,在三年级下册中出现过。但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在认识及能力层面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更要学会辨析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有意义的父爱母爱,能根据具体的事例,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与父母坦诚地沟通交流,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
【设计意图】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真诚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学会感受、理解并回报父母的爱。根据话题内容,合理创设情境,通过“辨析评说、情景演绎、同伴互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畅所欲言。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进行有效评价,逐步规范口语表达,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在创设情境、联系生活的交流沟通中,懂得在感受、理解父母的爱的同时,学习坦诚地与父母交流沟通。
2、能清楚地诉说自己的故事,用心地倾听别人的诉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培养积极参与、真诚交流、流畅表达等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用具】
教本 小黑板(无多媒体教室)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见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你们怎样称呼我?(老师就喜欢有礼貌的孩子)。
2、今天,让我这位不是仇家的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课好吗?有没有信心?
一、辨析评说,情景演绎,理解正确的父爱母爱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游子吟》这首诗吗?(出示小黑板,朗读,小结)
(2)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从三个小故事中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翻到书本110页阅读材料,辨析评说:
⑴妈妈很爱刘明明,家里什么事情也不让明明做,连书包都是妈妈整理。有一次,妈妈出差了,几天不在家。明明上学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
⑵冯刚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考试结束,是他最害怕的时候,因为少不了又要被爸爸训斥。爸爸每次骂完他,总是说:我爱你,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你。
⑶李路杰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喜欢动手试一试。有一次,李路杰把家里的电话机拆了,却再也装不好了。爸爸知道了,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说:“既然你能拆开,就一定能把它装起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李路杰终于把电话机装好了。
(一)明确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板书:认真聆听 清楚说话 敢于交流)
(二)读了课文材料,进行辨析评说。
1、集体或个人带问题逐段朗读材料。(问题:你对文段中的父母有什么看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互动评说。
3、教师适当提问,进行小结。
(三)情景演绎:
师:如果你是刘明明、冯刚,会怎么与父母交流?如果你是刘明明、冯刚同学,你会怎样对爸爸妈妈说?
生: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份材料,分好角色进行演绎。
师:学生练习后,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适时小结。
二、联系生活,诉说故事,学会感受、理解与沟通
1、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组成四人小组,说说自己的.事例,请同学评说评说,这是怎样的一种爱,或帮你想想与父母交流沟通的办法。
(学生小组交流。)
3、组织并引导互动交流:
说事例,谈看法,出主意,或预演与爸爸妈妈交流的情景。适时小结。教师提示语预设:
⑴你觉得他把事例(看法)说清楚了吗?有什么建议吗?
⑵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谈谈你的感受。面对父母,你表达过内心的感激吗?
⑶听了他的故事,你想说什么?
⑷请组内同学说说你们刚才给他的建议。有相似经历的同学,解开这个疙瘩了吗?怎么解的?听了同学的建议,你打算如何与父母交流?
三、总结提升,引导沟通实践
1,爱是家的天堂,家是爱的港湾。爸爸妈妈为了这个家付出许多许多,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请你把要说的话在卡片上写出来。
2、同学们都写出了心里话,特别是“爸爸妈妈,我爱你!”这句话(小黑板出示)。现在让我们大声地把这句话读出来。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受到的。
四、作业布置
1、回去面对面把“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这句话说一遍。
2、课后,请同学们把上面的三个小故事讲给父母听,多与父母交流。
3、把父母教育自己的实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沟通。
五、下课:谢谢同学们!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6
一、课文内容分析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为“父母之爱”,交际话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当下社会中的确有部分学生忽略了父母付出的真情关爱。因此,本口语交际的话题设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单元整体来看,本话题与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相契合的。本单元围绕“舐犊之爱”安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阅读课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和习作“我想对您说”也紧扣“亲情”这一人文主题来展开,充分体现“以阅读促进说写表达”的教材编排特点。
“父母之爱”教材文本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话题引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该引言虽寥寥数语,但富有启发性,不但简洁明了地揭示了此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更引导学生联系各自的真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之爱”共性和个性的深入思考。教材的第二部分提供了三个模拟情境:李刚的父亲表达爱时非常“严苛”,考试不好就会“训斥”,最后又用“爱你”来进行“心理绑架”。
王小雅对孩子非常关心,从生活到学习包办一切,但“无微不至”的爱却让孩子在失去帮助时手忙脚乱。陈敏的爸爸经常和他下象棋,周末带他看电影爬山,这样的关爱具体有效,能从身心各方面帮助孩子成长。仔细研究发现,这三个情境具有典型性,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又从不同角度切入,有利于学生在全面思考、有效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又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你怎么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教材要求学生紧扣事例来谈看法,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本次交际内容属于“观点对话”类的范畴,需要学生明确自己在口语表达和交流时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之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容易忽略细节,易说大话空话且不能用恰当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
三、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认真倾听,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理解父母的爱,培养感恩的心。
四、教学重难点
在交流与沟通中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过程
(一)梳理课文忆亲情
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梁晓声的母亲、吴冠中的父亲、巴迪的父母,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爱他们的子女的?
2.指名交流。
引出“父母之爱”的话题,板书课题。
3.小结:今天,也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一致,因此用课文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打通了孩子学习的脉络,实现了由读到说的过渡,体现了前后学习的衔接,推进了单元的整体教学。
(二)交流事例辩亲情
1.阅读下面三个小事例,你怎样看待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出示:
2.明确小组口语交际实践要求:
①想清楚自己的观点。
②用恰当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③有条理进行表达。
④听的同学要尊重别人观点。
⑤用关键词的方式记录成员观点。
3.明晰评价标准:
说:
听:
4.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5.全班汇报,明确观点。
交流要点:
(1)李刚爸爸对李刚的爱十分严厉,只关注成绩,当成绩不好时,没有分析原因就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虽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用暴力表达的爱是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的`,难被人接受,这只会让李刚更加心生恐惧,害怕父亲。
(2)王小雅妈妈的爱表现为包办代劳,是一种溺爱。她的溺爱让王小雅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对她的将来有害无利。
(3)陪伴就是一种爱。陈敏在爸爸的陪伴下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心灵的距离拉近了,胜过千言万语。
5.小结:出于本能,爸爸妈妈们都会给予我们关爱。但爱的样式太多了,有的爱助我们成长,有的爱却变成了伤害。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了三则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要求孩子要在思辨中审视父母的爱,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做的就是组织好孩子的交流活动。
(三)创设情境唤亲情
1.过渡:同学们,事例中的爸爸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果你面对前两个故事中的家长,你会怎样劝说他们呢?
2.同桌互相扮演角色,模拟情景交际。
3.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王小雅和她的妈妈,按事例要求进行表演。表演完后,学生与王小雅的妈妈进行对话劝说,注意语气委婉、态度中肯。
4.倾听的同学对交际的同学进行评价。
5.老师来扮演李刚的爸爸,请一位同学扮演李刚。
表演前提出要求:李刚要在爸爸训斥完之后想办法和爸爸进行沟通,取得理解或是做出保证下次努力,或是袒露心迹直抒胸臆。
6.小结:不过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的爸爸一样,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或许我们现在还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我们以后会和巴迪一样慢慢理解我们的父母的。
(四)讲述故事诉亲情
1.过渡:母爱、父爱,这是一个永恒而伟大的主题,从牙牙学语到蹒跚走路,从第一次叫爸爸妈妈到离开父母独自求学,孩子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都倾注了父母的心血,父母之爱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在和父母共同生活的三千多个日子里,一定有许多令你难忘,感受特深的事吧?
2.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3.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要有具体事例;
②表达有条理;
③认真倾听,大胆发言。
4.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5.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叙述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看法。这种爱在孩子的心里无论是正面的还是的负面的,都必须有具体事例的支撑,没有故事就没有真情实感。引导孩子说出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述,展现出父母之爱,也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
(五)敞开心扉表亲情
1.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儿女的回报,但是儿女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配乐《感恩的心》)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作业:回家后,你可以把三个小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的。另外,你也可以对你的爸爸妈妈表达你对他们的看法,要注意态度、语气。
六、板书设计
父母之爱
表明观点
恰当事例
条理清楚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学会感恩。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并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4、倾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教学重难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
师:是谁将我们带到这大千世界?是谁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是谁最能包容我们?是呀,那就是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时不刻的关心呵护着我们,今天我们就以“父母的爱”为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2、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交流看法
1、出示片段,读懂故事。
师: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下面我们来阅读三个小故事。(指名学生朗读片段)
2、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你怎样看待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请小组长先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组内展开讨论。交流时全体组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表明自己的观点。
3、交流汇报。
4、师可先点评,然后再引导生生互评。
5、小结:同学们观点鲜明,并充分阐述了理由,表达清晰而有条理。
三、联系生活,学会沟通
1、理解怎样的爱是正确的爱
过渡:父母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性格等因素,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针对这三个故事中父母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爱的?
生自由发表看法。
2、由材料结合自身体会谈感受,并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
(1)联系你的生活,你的父母是以哪一种方式来爱你的,举个例子,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2)你怎样看待父母对你的爱?
(3)对于父母溺爱及过于严格的爱,你该如何与他们沟通呢?
3、小结沟通方法。
师:在生活中,不管是与父母,还是同学、朋友产生了矛盾,眼泪、生气、摔东西、使小性子,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本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原则,理解父母的初衷是出于爱,同时找到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带着真诚,平心静气地去与家长沟通,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讲述故事,分享体验
1、出示图片,观后提问:看着这一张张图片,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是否勾起你的回忆呢?说说你此时内心的感受。(生自由表达。)
2、组内交流话题:父母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
3、组内交流。
4、分享汇报,师适时评价小结,升华情感。
五、感恩父母,深情表达
1、过渡;孩子们,虽然父母只知付出,从未想过回报,但如果有机会,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想对父母说些什么?(PPT提示,打开思路)
2、小练笔。(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
3、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收获了许多,学会了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学生了理解尊重,学会了如何沟通,更学会了感恩。
4、配乐诗朗诵《父母的爱》
师:最后请把我们的这份深情寄托与这首小诗中,全体起立。……
5、布置作业: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儿女的,怎能报答父母的恩情呢?但老师仍想布置这道作业,今天回去,请把你的感动与感谢带回家,把对父母的爱说出来,用行动表达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父母的爱
学会表达
学会沟通
学会感恩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选择最想跟父母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重点:运用本单元表情达意的方法。
难点:学会让“笔下的'故事本身说话”,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恩父母,与他们进行真诚地沟通和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可能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得不多。但是,你一直有一些话要对他们说。说说你的心里话吧。让他们了解你在想什么。
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激情拓思,指导选材。
1、出示例句,请男女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提要求:选择你想说的一句话把句子补充完整。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对他们的爱。
可以讲你对一些事的看法,表明你已经长大了。
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2、一两句话表达不完你的感情。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三、顺学而导,方法选择:
1、怎样写呢?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种写作方法,你们记得哪些?
2、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情,这些爱,作者是怎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父亲、母亲。
3、从四篇课文节选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片段,体会作者如何进行描写,从而让故事本身说话的。
四、指名交流,教师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1、具体。
2、感人。
五、出示作文纸,学生动笔美美地痛快地习作。
六、佳作回放,亮点欣赏
1、请两位学生朗读自己成功的习作。
2、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说出欣赏点。
七、总结
同学们,有个电视节目叫《把爱大声唱出来》,今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把爱表达出来了,老师觉得你们很了不起,真的很棒!给自己鼓鼓掌!
八、作业
把你们的习作读给父母亲听。
板书:
我想对您说
说真话,表达真情
借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抓细节,展现人物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表达情趣,使生乐于表达父母爱自己的事或父母和自己之间感人的事;
2.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觉得可说可写的内容很多;
3.能不拘形式地表现事情中感人的细微之处,写出真实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能不拘形式地表现事情中感人的细微之处,写出真实感受。
三、教学过程:
1、诗歌导入,引发真情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那么在你的眼中父母的爱是怎样的?(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感人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写写“父母的爱”。(板书课题)
(引发学生的真情,激起共鸣。)
2、明确要求,审清题意
将课本打开到习作提示,自读,指生提炼习作要求:
(1)、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或亲人)对自己的'爱。
(2)、要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四、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在写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小诗——《父母的爱》。哪个爱读书的孩子愿意给大家来读一读?(配乐)(请两名学生读)
父母的爱
在一个炎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爸爸正给我扇着蒲扇,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裳。
啊,爸爸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一个充满凉意的雨天,妈妈来到学校,一把伞遮在我的头上,雨水却打在她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一次我生病了,爸爸抱着我跑了很长的路才来到医院,摸着我发烫的额头,妈妈流下了晶莹的泪花。
啊,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
当我打破了暖瓶又说谎骗你们说是风吹倒的,你们给我讲起《狼来了》的故事,让我红着脸不敢看你们的眼睛,你们却扬起我的头,对我说:有了错不要紧,改正就行了。
啊,父母的爱是责备是鼓励。
2、诗歌里面的生活片断你们经历过吗?(经历过)其实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倾注着父母的爱。你还在什么情况下感受过父母对你的爱?在组内说说吧。
五、小组合作,共同交流
1、现在就请你打开记忆的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吧!注意对细节(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的描述。
2、老师这里有一些好词推荐给大家,在说话的时候可以借鉴着说说哦。
描写动作:脱、套、抱、摸、喂、端?
描写神态:慈祥、温和、严厉、脸色苍白、眉头紧锁、布满血丝、疲惫不堪?描写语言:焦急、着急、亲切、语重心长?
描写心理:激动、高兴、甜蜜、伤心、难过?
描写环境:阳光明媚、烈日炎炎、倾盘大雨、瓢泼大雨、风和日丽、大雪纷飞?
六、展示评研,动笔习作
1、指名来说说。
2、生先评价优缺点,教师再从生活上、学习上、困难上、快乐时等角度拓宽学生思路。
3、其实,写亲情这样一个话题,不需要太惊天动地的事件,生活中的许多平凡的事件,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写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写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文章才会更加感人。
(板书:说真话,吐真情)
4、指导写法,出示两段话:
同学们,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份情感表达出来呢?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两个片段,比一比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媒体出示:
A 、有一次,妈妈骑电动车带我去上学。走到一半,突然下起了雨。妈妈没有带雨衣,于是就把她的外套和小线衫脱了下来,穿在了我身上。我问妈妈冷吗,妈妈说没事,我忍不住哭了,妈妈以为我是着凉了,她安慰我,我听见了妈妈的话,觉得温暖极了。
B 、有一次,妈妈骑电动车带我去上学。走到一半,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可是由于出发时没有下雨的征兆,妈妈也就没有带雨衣。于是,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她的外套和小线衫脱了下来,穿在了我身上。可妈妈自己却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看着妈妈单薄而瘦弱的身体在风中颤抖,我的泪水就像掉了线的珠子,一个劲的往下掉。我含着泪水问妈妈:“妈妈,您冷吗?”妈妈温和地笑了笑说:“没事儿,只要你没淋着就行了!”我满脸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流了下来。当天的风像恐怖的恶魔一样在我身边怒吼,往日性格温顺的雨变得无情了。妈妈为了不让我旷课,连雨都来不及避。一路上,妈妈还总是问我冷不冷。那天的雨越来越大,妈妈也因为冷而抖得更加的厉害了。看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次再次哭了。妈妈以为我是着凉了,她用轻柔的声音问我:“洋洋,你是不是很冷呀?再坚持一下,离你上课的地方不远了,等你到了学校,妈妈就回家去给你拿干衣服来换。我知道你冷,再坚持最后一下,我们家洋洋是最棒的!”我听见了妈妈的话,觉得温暖极了。
比较:A和B哪个写得好?学生评议应该如何写具体。
师强调: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出感人之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描述生活细节(学会放慢镜头),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就像猪肚一样——丰富充实。我们选择的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把感人的细节描写好,这才可以体现出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感动人心。
七、优秀习作,展评赏析
xxxxxx
八、总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我相信我们的这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最后,让我们在《感恩的心》手语操中结束今天的课吧!用感恩的心,回味真情,回报真心。(播放《感恩的心》手语操)
板书:
父母的爱——习作指导动作
语言
说真话细节心理
吐真情神态
环境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10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父母之爱”,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交流互动,说说自己对材料中的父母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并说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在本设计中,如何看待材料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是重点,要在学生交流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避免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别人,尤其是不顾及父母的情绪的言行和观点。另外就是要注意掌控课堂气氛,既要活跃,又不能失控,让学生既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又能安心聆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给予积极回应。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历,说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针对父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说说自己的看法,注意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语言不要过激,要做到有礼和有理。(重点)
3.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给予积极回应。(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朗读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相关PPT。
学生准备:按要求搜集相关素材,准备发言提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赞美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的,让我们懂得了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抚养和教育我们,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呵护着我们一步步成长。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爸爸妈妈的做法的。对他们的爱你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设计意图:由联系课文内容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由品读他人的`父母转入评价自己的父母,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进行再学习、再提高。
二、安排活动,提出要求
1.公布活动方案:
师: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共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表一下对三个典型材料中父母的做法的看法;第二个阶段是说一说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做法。
2.提出活动要求:
师: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注意遵守(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可以用我们课前准备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2)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可以给予积极的回应,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但不能攻击别人的观点;
(3)别人发言时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整堂课的“导演”,应当从总体上安排好活动方案,并提出活动要求。这样才能让下面的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三、确定话题,分组讨论
师:爸爸妈妈无疑是最爱我们的人,但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人生态度等千差万别,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就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展示三个典型材料:
材料一: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刚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材料二: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材料三: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师:生活中,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生1:有哇!老师。我们家就是典型的“不谈学习连搂带抱,一说学习鸡飞狗跳”型的!尽管在生活上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但只要我的成绩没达到她的预期,我家准得“乌云密布”好几天,有时甚至“狂风暴雨”。
生2:我有个堂妹,叔叔婶婶对她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她已经被宠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和堂哥都叫她“瓷娃娃”。
生3:我爸爸和别人不大一样,他和我就像是朋友,我学习的时候他也看书,我休息的时候他也能带我玩起来,什么滑旱冰、打篮球样样精通。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去看球赛,他还买上两个“巴掌”,加油鼓劲儿的时候拍得特别响,非常有童心。
生4:我妈妈也是这个类型的,但她表达爱的方式很艺术——和我一起学钢琴,我上课外辅导班学画画,她也报了个财会班自学财务管理,说是要和我搞“比学赶帮超”活动。家务活还搞摊派,我们三口人必须各司其职。
师:你怎样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呢?
生1:材料一中,李刚的爸爸虽然很爱李刚,但是对李刚缺少理解,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简单粗暴地训斥,是不对的。刚刚第一位发言的同学的妈妈是不是也要引以为戒呢?
生2:王小雅的妈妈和第二位发言的同学的叔叔婶婶一样,很疼爱孩子,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但是这是一种溺爱,造成了孩子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
生3:材料三中陈敏的爸爸和后两位发言的同学的家长才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类型,他们的做法我们是最愿意接受的,他们乐观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师:书中的三个材料,还有同学们举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几种典型的父母之爱:有严厉的父母,有娇惯孩子的父母,有宽容的父母。实际上,无论哪种类型的父母,从本质上都是爱我们的,不过由于他们的性格和想法不同,才会对我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般都不喜欢第一种类型的父母,也不太赞同第二种类型的父母,比较喜欢第三种类型的父母。
师: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1:当我考试成绩不好时,我会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请他们帮助我分析失利的原因,我更会向父母如实说明考试情况,并告诉他们我的态度和做法,并请他们一同帮我分析失败的原因,监督我的日常学习。
生2:当父母对我倍加爱护,以至于什么家务都不让我操心时,我会找他们谈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不要什么事都替我做,我不能总在他们的羽翼下躲藏,我要学会自己走路,我要学会自食其力。
生3:当父母要和我交朋友时,我会主动和他们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和他们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并用实际行动去爱他们。
师:我们作为父母的孩子,首先,一定要学会尊重父母,这是我们作为子女最起码的要求;其次,要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哪怕是有时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太恰当;最后,我们要学会和父母时常沟通,这样既能让父母多了解我们,我们也能多了解父母,从而尽早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设计意图:之所以要分两个阶段开展活动,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阶段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父母的做法;第二阶段的活动是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实践,明白怎么对待父母。
四、回归文本,感受提高
师(多媒体播放朱自清的《背影》中的两个经典片段):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父亲的来信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生:文章尽管写得平静自然,但父慈子爱的诚挚之情跃然纸上,更根植在我们心里。
师:《背影》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又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生齐读《背影》一课原文,感受深深的父爱。)
设计意图:通过口语交际,学生对父母不同方式的爱的认识应该有了提高,这里趁热打铁让学生齐读原文,再次从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中感受那种浓浓的父子之情,让学生们从情感上再次得到洗礼。
教学反思
1.口语交际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会“听”,能认真听、耐心专注地倾听,这是口语交际的初步目标;二是学会“说”,从讲故事、讲见闻开始,逐步学会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三是学会“评”,有课堂交流就会有评论和议论,如何学会有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这也是口语交际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2.这节课从“听”的角度来说,教师主要通过设置活动要求来让学生达到认真倾听的目的;从“说”的角度来说,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愿意说,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父母的用心,实现情感上的认同;从“评”的角度来说,如何论述有理有据,这不仅要求教师检测课前活动准备情况,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评论进行悉心的指导,防止出现过激的言论。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精选11篇)05-30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作文01-26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1-28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3-08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1-24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6-10
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05-30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5-31
《口语交际:转述》教学设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