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30 20:38: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应用练习。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习。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四、总结。

  生畅谈收获。

  五、欣赏。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的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演示讲解。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很小的相片,在进行放大和缩小的变化,体会放大与缩小。

  2、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出示课文插图)

  问: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3、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借助很小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演示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运用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领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欣然的.去探索新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下面就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3、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57~58页,一边自学一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并且在你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时间6分钟。

  1、2:1是什么意思?

  2、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3、三角形两条直角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扩大的原来的2倍呢?你能验证吗?

  4、1:3是什么意思?请试着在方格纸上将刚才放大后的三个图形再按1:3画在方格纸上。

  5、将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新图与原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

  四、学生先学

  1、学生自学课本。

  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师巡视,发现问题。

  五、后教

  1、将学生所画图拿到前面展示。

  (1)学生介绍2:1的意思。

  【设计意图】2: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只有明确了比的含义,学生才能知道把图形的各边扩大多少倍,为以下的画图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学生介绍三个图形的画法,并由生生之间纠正错误。

  (3)展示学生的作品。

  (4)验证: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

  可以通过实验(如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等)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画三角形是难点,让学生清楚要把三角形放大,就首先把三角形底和高放大,再把斜边连起来就行。

  2、学生介绍1:3的意思。

  使学生明确按1:3缩小就是各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1/3,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讨论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①分小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讨论结果。

  结论: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借助迁移,让学生自己理解1:3缩小的含义,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缩小的理解对原图进行操作。通过观察三组图形让学生发现特点。

  4、总结画图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让学生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并能更好地把它运用在练习当中。

  五、当堂训练:监测习题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就是将图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

  1:3就是将图形各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1/3

  特点:图形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课件、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中国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板书:§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幅长方形图片(小一些)

  问:后面的同学看得清楚吗?

  老师把它变得大一些。

  2、出示放大后的三张照片,和原图相比你觉的哪一张没有变形呢?

  图1:把长拉大,宽不变

  图2:把宽拉长,长不变

  图3:把原图按一定的比放大

  学生观察后得出:图3没有发生变化。

  师:图1和图2从视觉上看出已经把形状改变,而图3在视觉上看出没有改变原图的形状,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

  二、操作验证

  1、探究图形放大的变化规律

  (1)出示原图和图3

  师:这两张是原来的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图形

  思考:放大后的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总结交流:

  ①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宽是原来宽的2倍。

  ②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宽与原来宽的比是2:1

  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1表示哪两个量的比呢(也可以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引出对应边)

  师引导小结: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的边的比是2;1

  师:当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时,我们就说把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图形的放大。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

  师:如果要把这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该怎么做呢?

  2、尝试操作,加深理解。

  (1)想自己试试放大一个图形吗?

  出示例2(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学生在课本上一画,指名说怎么样画的,集体核对,师演示。

  (2)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放大的特点,谁来说说看图形放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验证后师说:看来你们的验证是正确的。

  3、类推图形缩小的含义

  师:图形有放大,那就会有缩小。(板书)

  师:如果要把原来这个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会有什么变化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注意语言表述的完整性。

  师:1:2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呢?

  师:在课本39页例2上画出将原图按1:2缩小后的长方形。

  指名学生说,你是这样画的?小组对改。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长方形按照一定的比分别进行了放大和缩小,放大和缩小的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呢?

  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师巡视,提示形状不变)

  全班交流,小结并板书:图形放大或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三、巩固深化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把它按要求放大吗?

  拿出课本,翻到39页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是怎么样画的。

  师: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呢?怎么证明?(量一量,比一比)

  师:通过刚才练习,再次说明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对应的每一条边都是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五、课堂测试

  1、看图填一填

  1、图中②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倍,②叼三角形短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短直角边的()倍。

  2、图中②号三角形是把①号三角形按()的比放大得到的。①号三角形是把②号三角形按()的比缩小得到的。

  二、把下面方格里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后画出来。

  三、练习册26页1、2、3题。

  六、拓展延伸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想想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一知识呢?

  七、作业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图形放大和缩小知识的应用价值,无论是照相或用放大镜看书,还是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等,都应用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知识。

  2、在观察、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

  本设计结合教材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图形变大或变小了,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卡片

  学生准备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观察、感受。

  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卡片。

  师: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因为卡片上的字较小,所以学生看不清,回答不出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②把卡片放到投影仪上,调整缩放键,把卡片上的.字逐渐放大。再次提问: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卡片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能看清了?

  (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过渡。

  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用到了图形的放大?有用到图形缩小的时候吗?

  预设

  生1:用放大镜看书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2: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3:在给人或景物、事物照相的时候用到了图形的缩小。

  (2)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真实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情境,激起学生从数学角度探究放大和缩小现象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探究新知

  图形放大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4页上面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与同伴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我们班教室的高是3m,“巨人”教室的高是它的4倍,应该是12m。

  生2:“巨人”用的课桌长与我们用的课桌长的比是4∶1。我们用的课桌长是1m,宽是0。6m,那么“巨人”用的课桌长应该是4m,宽应该是2。4m。

  (2)课件出示教材24页方格图。

  如果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占5个格,宽占3个格,我们把它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样“巨人”教室的长占5×4=20(个)格,宽占3×4=12(个)格。

  生2:我们组的结论是图中长和宽的比与实际求出的长和宽的比相等。

  生3:我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们还总结出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6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生:…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2.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自主学习(10分)

  1.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量一量

  ﹙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

  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合作交流(10分)

  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交流(c2展示)

  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3.按1:3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四)质疑探究(5分)

  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五)总结检测(12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2、检测

  第60页做一做

  第6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前口算。

  二、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缩小后的图片)

  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板书:放大。)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

  师:看得清吗?怎么办?

  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

  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

  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3)讨论。(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师小结: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或要注意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吗?

  有学生可能提出: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画。

  提问一生,明确画法。

  (2)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

  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8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蜡笔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关于图形变换,除了上两节课复习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外,我们还学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回顾与整理

  1.提问: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有什么特点?

  (一个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与原图形相比较: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步骤。

  (1)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2)教师小结。

  先按一定的比将原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也就是计算出放大或缩小后相应各边的长度,再按算出的新边长度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3.为什么要按相同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如何理解“相同的比”中的前项和后项?

  (1)图形大小变换后,如果要和原图形的模样相同(中学里称为图形的相似),就必须做到各部分按相同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

  (2)这个相同的比的前项可以理解为变换后的图形大小,后项可以理解为原图形的大小。

  4.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情况是放大的,什么样的情况是缩小的。

  如果按3∶1变换,就是说变换后的图形大小是原图形的3倍。如果按1∶2变换,就是说变换后的图形大小是原图形的。

  5.在图形的运动这节课中复习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等相关知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操作要点是什么呢?他们各自有什么应用价值?

  6.结合以上知识,自主设计图形。

  完成教材98页6题。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典型例题1。

  把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各边按1∶3缩小。

  分析:原平行四边形的上、下边均为9格,缩小到原来的后都变为9×=3(格),高为6格,缩小到原来的后变为6×=2(格)。

  解答:

  2.课件出示典型例题2。

  把下面的左图按2∶1放大,右图按1∶2缩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相关知识。

  画图的关键是算准变换后的图形的边的长度。

  圆按2∶1放大,应该先把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画图。

  梯形按1∶2缩小,首先应先求出新图形的上底(2÷2=1)、下底(4÷2=2)及高(4÷2=2)的长度,再画图。

  解答: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本节课是第四章第九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学习了位似图形及相关概念后,学生动手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了放大或缩小,已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对位似图形及其性质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同时,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基于学生已经学过相似、位似等有关知识,并能将某一简单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本节课以将一个图形(箭头)按1:2的比例放大为例,继续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近而能初步归纳出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规律,形成有关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本节课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熟练准确地利用图形的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了解常用的几种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数学依据;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对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形成多角度、多方法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4、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难点: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

  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例题讲授(课件展示);第三环节:议一议;第四环节:想一想;第五环节:巩固练习;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活动内容:

  提问:1、什么叫做位似图形,它具有什么性质?

  2、如何将画在纸上的一个图片放大,使放大前后对应线段的比为1:2?你有哪些方法?与同伴交流。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在集体交流时,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给予肯定,不足之处给予纠正,补充。

  教师说明:除利用前面已经用过的“橡皮筋”,方格纸等方法外,在计算机上,借助一些软件也可以很方便地将一个图形放缩,如有条件,可以试试。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将纸上的一个图形放大。(从而引入新课)

  活动目的:

  通过复习,回顾位似图形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

  复习时间不宜过长,对于“橡皮筋”法和方格纸法只需简单描述即可,此处不必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二环节:例题讲授

  活动内容:

  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图形(如右图),要求作出一个新图形,使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为2:1。

  1、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找出方法,然后说明方法的可行性。(橡皮筋法、方格纸放大法)教师对于学生找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评述,并引入本课的主题:利用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注意,此过程对于学过方法的回顾,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学生找出方法即可,因为这两种方法不是本课的重点。

  2、教师讲解作图步骤及方法(课件展示)。

  3、待课件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利用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作图步骤。

  简记方法:

  (1)选点;

  (2)作射线;

  (3)定对应点;

  (4)连线

  活动目的:

  用课件展示作图的步骤及过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听课,观察,通过仔细观察,掌握利用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的方法,并能对所学的作图方法进行初步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注意事项:

  用课件展示作图的步骤及过程时,可重复操作,让学生看清楚。在重复操作之前,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以便在第二次课件展示时,学生能加深理解和基本掌握,并进一步归纳出作图的步骤(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即可)。

  第三环节:议一议

  活动内容:

  1、问:对于上面的例题,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示:如果依次在射线PA、PB、PC、PD、PE、PF、PG上取点A、B、C、D、E、F、G呢?

  2、让学生动手按要求在草稿本上作图,此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并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3、将较好的学生作图进行展示,并由学生说明作图的步骤。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注意事项:

  这一环节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对于在作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

  第四环节:想一想

  活动内容:

  课件展示: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取点D、E,使DE∥BC,那么△ADE是△ABC缩小后的图形。

  (2)分别在△ABC的边AB、AC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那么△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

  (3)分别在△ABC的边AB、AC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那么△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题意,画出草图,进行判断,同时说明理由。

  2、教师在学生回答各小题的同时,利用课件同步展示,进行集体讲解、交流。

  活动目的:

  通过具体的题目,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线段的平行与三角形相似的位置关系;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和课件展示。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2),B(4,2),C(6,4),试将△ABC缩小,使缩小后的△DEF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

  过程:先让学生思考,完成练习后,再用课件展示图例,讲解方法。

  活动目的:

  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注意事项:

  教师进行巡视,关注学生的做题过程和效果,及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应做集体讲解。如果学生使用别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应予以肯定。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课件展示)问题:

  1、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的定义?

  2、位似图形的性质。

  3、位似图形的作法。

  活动目的:

  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

  注意事项:

  小结的三个问题,应由学生思考后作出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切不可代办。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1、教材P140页习题4.131、2

  2、试用几何画板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业2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勇于探索,拓展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再接着上新课,不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同时,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整堂课,采取学生观察、思考、动手作图等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的讲解及适时引导、点拨,促使学习过程有效的开展。其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想一想”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位似图形的画法,积累了有关数学活动经验,并在这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了位似图形的数学内涵,形成有关技能,发展了思维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利用多媒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感受图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出示写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小纸卡。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

  (因为纸卡上的字为小五号字,所以学生跃跃欲试后会有些失望,因为看不清。)

  把纸卡放到展台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

  提问:纸卡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为什么纸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看清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25分钟)

  1.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提问:上面物体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将预置在电脑中的一幅图片,通过拉动鼠标的方式,分别得到放大和缩小的图片。

  2.操作探究,理解图形放大的含义。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

  (2)小组交流: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动手在教师发的方格纸上画图。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交流画法。

  (5)引导观察发现。

  ①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内角、边长、周长方面观察)

  ②深化小结:每个图形各边的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不变。图形变大,但形状不变。

  3.合作探究,理解图形缩小的含义。

  (1)提问: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猜一猜)

  (2)学生动手画一画。

  (3)交流。(可课件展示,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4.总结提升: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图形的各边的长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学生观察教师操作,思考相关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1.(1)学生观察主题图,分辨物体的放大与缩小。

  (2)可以看出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映图表、灯光照出的影子都是把物体放大,而照相机照相是把物体缩小。

  (3)学生观察教师操作,感知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2.(1)学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3)学生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4)学生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5)学生观察发现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3.(1)学生猜想各个图形缩小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学生总结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特点。

  三、巩固练习。(6分钟)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3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图形各边的长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明白这部分知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对例题的研究,弄清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各边的长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课后习题

  1.你能举出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现象的例子吗?

  2.(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15cm,将其按(4∶1)的比放大加工后,边长变为60cm。

  (2)一个图形按3∶1放大后,图形的周长将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将扩大到原来的(9)倍。

  3.将图形(1)按1∶2缩小,将图形(2)按3∶1放大。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按10∶1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100×102=10000(cm2)

  答: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厘米。

  板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大小变了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精选12篇)03-0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通用14篇)05-24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学教案03-25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04-23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03-1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评课稿范文06-08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28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06-05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通用16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