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设计
以期以来,有人简单地把自读课与教读课的教学差异仅仅归于课时安排的长短,教学安排一课时似乎就是自读课的体现。其实,我认为:自读课与教读课教学的本质区别,应该还是体现在自读与教读理念是否真正实施上。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读能力,笔者在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曾特意一反传统,足足用了三课时。现和盘端出,以期求教于方家。
笔者把整个教学流程归为如下四个部分:畅谈自读之验→欣赏它山之石→抒写胸中之垒→交流快意之作。
一、畅谈自读之验
上课之前,我即要求学生带着一双自读体验的眼睛去认真审视课文,我不做任何阅读导向,甚至连作者和其他相关材料也不提供,着意开放学生的自读思维视野。
上课伊始,我即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多方面地畅所欲言,我切合课文特点用课件形式展示了“十二个最”的谈论方向:
1、你最感动的、最喜欢的、最反感的、最想说的、最先联想的、印象最深的人、事、情。
2、你最欣赏的、最不明白的、最有异议的思想和写法。
3、你认为最难读懂的、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和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这“十二个最”的提法或许并不怎么科学,但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闸门还是一下子被灵动地打开了。想不到,课堂上学生的唇枪舌剑异常激烈。为不扫学生的兴致,我只好把原先准备二十分钟的发言,时间延长到了第一节课尾。
课堂上,学生迸发出了许多零星的思想火花:有学生谈到了课文中若隐若现的李布政这个人物的意义;有女生直言李甲的毫无主见、怎么、无能、儒弱的可鄙;有学生被身为妓女的杜十娘的纯情和自尊所感动;有学生把柳遇春和孙富对比起来评价,还有学生对结尾投江细节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有学生联想到了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妇女特别是下层妓女的地位;也有学生提出了对杜十娘的一些举动的不理解或者不苟同;更有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虽然,这些火花还是零星的,还不能说是课文的鉴赏,但是,笔者已经从中读出了学生的自读潜能。
二、欣赏它山之石
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后,学生最容易产生一种写作冲动。于是,我因势利导,根据学生撑识水平和被推荐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等实际,积极向学生推荐了一组有关本文的鉴赏文章,用课件形式加以展示,诱发学生思考和借鉴: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百宝箱”的多重象解读(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中学杨生春)
2、杜十娘的选择(转于“中学语文网中网”)
3、杜十娘之冤(陈洁,载于2000年第11期《大地》)
4、两处“严妆”描写的比较阅读(湖北省宜昌县三峡高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欣赏它山之石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进一步启发自己的思维,吸取其精华,使自己的阅读体验比较科学地表达出来。我随即抓住学生欣赏别人佳作后的不平静的心境,诱导学生进行鉴赏文章写作方法上的归纳总结。很快学生就归纳出了“小处着眼,相处深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胆想像,不拘束缚;多向比较,理性解剖”等等许多写作技法的体验。
三、抒写胸中之垒
在又一课时“欣赏它山之石”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激清已成一触即发之势,我开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性文章,要求多方思考,不可急于求成,最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回味思考空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思考,再写成简短的鉴赏文字。
四、交流快意之作
“交流快意之作”是本课教学的高潮阶段,也是本课教学的总结阶段,可以说,前面三个阶段的教学都是在为本分阶段的教学奠定基础。笔者不敢草草收兵。
既然是交流,就应该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写单向的作品展览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既需要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生与师之间的交流。
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内容有各自创伤的体验和借鉴的收获,有时课堂改革的种种感受,也有鉴赏作品内容的展示(有片断式的、观点式的、全文式的等等),更有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质疑问难的讨论;形式上,有按规定程序安排的交流,还有鼓励学生进行不拘一格的自由交流等等。
生与师之间的交流,始终是在贯穿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老师只是努力发挥着答疑解惑的作用,也没有强行学生接受自己的某种观点,着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科学氛围。
这次交流气氛热烈,收获丰厚。学生们运用了多种思维方法和视角,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多层次的阅读和探讨。有从杜十娘的美、智、善、纯、烈等方面进行取其一点来赏析这个人物的,有从李甲的疑、哭、色、食、贪、混等表现中去解读李甲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格的;有为杜十娘的壮举叫好的,也有同情李甲的;有揣摩小说意图和技巧手,有分析孙富离间艺术的;有从柳遇春对杜雨娘前否后赞的态度看世态人情的,有从文中诗句和俗语引用俯瞰人生的;有呼吁揪出杀害杜十娘凶手的,有贯通古今上下追凶的;有给杜十娘指出生路的,有说杜十娘必死无疑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思想已经比刚开始谈论体验时要成熟地多,深刻得多,系统得多了。
这节谭,我时时为学生思想潮水的放纵奔流、创造灵感的.频频闪现、美丽文字的尽情飞舞而深深感动着!我不禁为这些有个性思想的学生而欢呼而赞美了!这时,陶行知先生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响起:“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给学生一片创造的天空,学生就可以成为我们崇拜的偶像!
最后,笔者还是少发些议论,附二篇学生作品来窥斑见豹:
我读李甲的“四哭”
蒋珏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李甲偏是个爱哭的人。文中有四处提出了李甲的哭。
一是因筹金不成,李甲“见了十娘,默默无言”,接着“眼中流下泪来”。李甲周折六并无铢两,双手空空,羞见芳卿。在四儿受十娘之托,把李甲从外扯回到十娘身旁时,李甲愧疚万分,以泪洗面。在这里李甲因为世态炎凉、人情淡薄、饱受三亲四友之冷遇而哭;因为时逼进,自己无能为力使十娘从良而哭;因为与十娘的真情得不到亲人的应允而哭。
二是在李甲身无分文时,十娘下锁开箱,取出“赠”银五十两,并宽慰道:“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费矣。”“李甲且惊且喜道:‘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自此每谈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这是激动的哭,更是感恩的哭。可见,李甲是个通情达理、知恩图报的人。
三是李甲将孙富之策告知十娘时,说话前“扑簌簌掉下泪来”,然后“含泪而言”,“说罢,泪如雨下”。我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李甲哭成这样,是因为轻信孙富之言,拘于礼法。一则害怕绝父子天伦、断手足之情;二则担心与十娘白头偕老会成泡影。足见他虽无主见,但还是个重情之人。况且他在听了孙富的一席话后并没有自作主张,欣然接受,而是答道:“小妾千里相从,义难顿绝,容归与商之,得其心肯,当奉复耳”。可见他不是真的昧了良好要将十娘卖掉来得孙富的千金。
四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又羞又苦,且悔且泣”。即使先前李甲有错,那么此时他的痛哭 也足能表达他的悔过之心了。只可惜十娘没给他悔过自新的机会,毅然投河自尽。
李甲为何偏爱哭?我认为李甲不是爱哭,而是不得不哭!李甲为了能与十娘永结同心,四处碰壁,百般无奈,不得不以泪洗愁、以泪倾诉、以泪惜缘、以泪驱忧。李甲的哭,是对无能的自责,是对无奈的宣泄,是对无助的呐喊,是对真情的缠绵;更是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对封建制度的控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07-10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案教学设计12-0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案教学设计12-0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案教学设计12-0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1-0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04-0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