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1 20:51: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麻雀》教学设计模板

  伴着新课改之路一直走到现在,真是几多欢喜几多忧。但思考更多的是怎样把课改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能更好的体现课改精神,创出一片新天地。无独有偶,日前,笔者听取了本校一位从头参与课改而颇有研究的老师所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麻雀》一课,深刻地感受到了课改所带来的崭新的思想与益处。现采撷课堂中几朵美丽的小浪花共同探析,享受其所蕴涵的真挚情感。

《麻雀》教学设计模板

  片段一:整体感知,奠定感情基调。

  师:刚才咱们读了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说说它给你的大致的印象,好吗?

  生:(学生将课本内容基本复述了一遍,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字:掉、落、退)

  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在它们中间(出示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的教具,分别放在“掉、落、退”这三个关键字上面,如图所示:

  (小麻雀)

  掉

  (老麻雀)

  (猎

  狗)

  落

  退

  师:(指板书)谁能看着它们,把它们之间的故事用简单的话说一说呢?

  生:一只小麻雀正在巢里快乐的唱着歌,忽然一阵大风刮过,把快乐的小麻雀吹了下来。恰好被一只打猎归来的猎狗看见了,它想美餐一顿,于是慢慢的靠近小麻雀。小麻雀惊恐的睁大了两只眼睛。忽然,觅食归来的老麻雀见到爱子正遇到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了下来,猛落在猎狗面前。狂妄的猎狗没料到老麻雀会这么勇敢,她不由得往后退,往后退。

  (评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搞“唯教材论”,在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只要简单的复述出主要内容即可,对于其进一步的思维发展和要求则熟视无睹,无形之中压制了学生对情感的进一步渗透。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它要求教师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适当拉长孩子们的思维空间,能够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从而奠定感情基调。就如本环节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小麻雀、老麻雀、猎狗三者之间的关系编拟故事情景一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了起来,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表现着,贴近了与文中对象之间的距离,把自己也融入了进去,使得感情的抒发与接受更自然了。

  片段二:纯真的童心释放着善良的感受。

  师:同学们,刚才有位同学在同我交流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他感到特别的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这段话,看看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

  生:我看到的是一只孤独无助的小麻雀。

  生:它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我多想去救它啊!

  师:“孤单无助”?你看到了什么使你有了这样的感觉呢?

  生:“它呆呆的站在地上,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

  师:同学们,请看——动画展示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播放背景音乐:风声和不断的狗叫声。“风猛烈的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一只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它刚出生不久,多么可爱。可现在,她又是那么无助、可怜!一起读这段话。

  (评析)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情感渗透方面偏离了方向,把大道理拉到了嘴边,忽视了文本所内涵的感情教育,疏于在这方面的理解沟通,使得长时间以来学生习惯的接受了生硬的道德教育,同时也接受了生硬的感情,难怪有人惊呼: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因为他们更加习惯于套用台词。但在这堂课上,或许孩子们出于对小麻雀的真切的喜爱与可怜之情,学生们纷纷把读课文当中看到的小麻雀的真挚的感情说了出来。在一句句充满感性的语言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颗纯真善良的心,他们是被深深地打动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他们的心底深处呢?

  片段三:情自深处来。

  师:真紧张啊!老麻雀与猎狗之间的搏斗即将开始,想象一下,结果会如何?

  生:可能老麻雀会被猎狗吃掉。

  生:可能老麻雀与小麻雀都会被猎狗吃掉。

  师:死神就在它们身边,但老麻雀既没有庞大强壮的身躯也没有锋利的牙齿,它只能“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的尖叫”,尽管“紧张,发抖,害怕”,但它仍然“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为什么,为什么,老麻雀仍是那么的弱小,那样的不堪一击,可你又从哪来的勇气呢?

  生:因为它太爱自己的孩子了。

  生:因为它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猎狗吃掉。

  生:因为它要不惜一切来保住自己的孩子。

  生: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是的,我们一起读:“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那么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生: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生:是伟大的母爱。

  师:是的,同学们的发言都在说明着一个天下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动物还是人类,当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父母会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师:同学们,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同样为之感动。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读到这,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师:谁能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一说,我们来共同分享这母爱的伟大。

  生: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全。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为了能让我快快乐乐的成长,她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赚钱,这都是为了我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回报妈妈。

  生:我为小麻雀感到骄傲,她有一个多么伟大的妈妈啊!

  生:世上最伟大的就是妈妈,最温暖的地方也是妈妈的怀抱。

  师:是啊!听到同学们这令人感动的话,我不由得想起了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多么伟大,但父爱同样也是伟大的。父母都是我们应该用心灵去珍爱的人。

  ······

  ······

  (评析)

  课上到这,感情的闸门已控制不住。学生争抢着叙说自己对妈妈的爱以及以前因不理解妈妈做了错事而产生的深深的内疚之情。整堂课上到这儿已达到了一个感情的高潮。蕴积已久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迸发和释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效果,我想是与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分不开的。注重情感体验,发挥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注意了去引导学生去由文及己体验这种感情,把文章中诸多的感性因素牵引出来,共同品味体验,从而使丰富多彩的人性感情得以充分表现。

  课上完了,作为旁听的我还久久不能从老麻雀那深深的母爱之情中走出来,孩子们也是,他们更多希望的是老麻雀与小麻雀今后能够平安快乐的生活着,其实,这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更幸福的成长。

【《麻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麻雀》教学设计12-31

《麻雀》的教学设计02-26

《麻雀》的教学设计08-10

《麻雀》教学设计08-19

《麻雀》的教学设计10-09

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小麻雀》教学设计12-25

麻雀教学设计范文01-09

《麻雀》的教学设计及评析07-13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