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1 13:36:50 赛赛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师思考:

  本课是小学课本中的写景名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通过自主赏析,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设计特色:自主赏析,开放式学习。

  信息资料:

  1、师生查阅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自主赏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

  (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利于发现学生对画面的观察能力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的形式,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1、自读,寻找欣赏点,填写记录。

  我最欣赏的(字、词、句、段、标点、其他)理由是()。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必须解放他们。“欣赏点”是学生眼睛发现的文章“精华”,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找自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兴趣,才能形成个性的体验,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目的。)

  2、交流、赏析、结合资料谈体会。

  采用小组赏析或全班赏析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欣赏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有关内容的个性感受。赏析的办法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如

  (1)感情诵读:联系上下文,感悟用词的准确,句段语言的优美。

  (2)自问自答:如自己提出“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自己解答。

  (3)换、删、增词对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后半句的内容等,与原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整个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影片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利用录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图,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全文,也可试着背下来。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体特点。(水:奇秀险山:静清绿)

  二、汇报交流资料,教师吸收反馈。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课下搜集的的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汇报交流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是交流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吸收反馈信息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的新的切入点,学生知识技能新的增长点,利于教学目的的新构建。)

  三、提示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的资料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学习建议,或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主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背诵。并试着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或为什么这样读、背。

  2、结合学习谈谈学习文中哪部分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理解掌握本文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句子的优美。

  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学会本文的修辞手法以及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展示图片);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并配上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大家看一下ppt上展示的图片,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里?对,就是美丽的广西桂林。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美丽的大自然就像一幅迷人的画卷,今天,就让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走进我们的今天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文,带任务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点勾画生字词,进行教学生字。

  2.老师范读,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料。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评价。

  明确:桂林山水甲天下。

  3.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写,用优美的语句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问:文章语句优美,从山和水向我们展示了桂林的美,用手中的笔圈划出桂林水的特点。

  明确:“静”“清”“绿”。(板书:水、静清绿)

  学生自由朗读相关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指名读,赛读,学生进行朗读这句话,老师做出指导。

  明确:在读“静”的时候读出柔和静谧之感,可放低声音;“清”读出惊喜意料之外之感;“绿”像翡翠,读出喜爱和称赞之情。

  3.这句话写得很美,用到了一种修辞,说出并谈谈作用。(小组讨论,指定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比喻。漓江水比作“无瑕的翡翠”。作用:生动形象,表达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板书:比喻)

  4.多媒体出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概括说出桂林山的特点。

  明确:“奇”“秀”“险”。(板书:山、奇秀险)

  5.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奇、秀、险,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泰山和香山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明确: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桂林山独特的美。(板书:对比)

  6.听配乐朗读,文中有一句话写得特别美,写出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画的特点,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四)拓展延伸

  学生交谈自己所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本文通过优美的语句,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清水秀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甚至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2.仿照本文的第二、三段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教师先创设优美的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后,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3、制作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过渡语: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同学们,今天我们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一起走进那迷人的.画卷。

  设计意图: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随景入文 初读课文

  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教师范读。

  3、指名分段配音朗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三、依图学文 理解第一段

  默读,思考: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四、看图学文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质疑问难。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大海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西湖水平如镜是宁静柔和的美,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

  (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出示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画简笔画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4、(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5、指导朗读:

  ⑴ 教师引读句子: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⑵ 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

  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6、品味词句,反复诵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7、尝试背诵,积累语言。

  8、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

  小组合作学习: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

  9、仿照课文,写句子:

  如:桂林的水真( )啊,( )得( )。

  真( )啊,( )得( )。

  10、总结第二段学法。

  设计意图:教师先创设优美的情境,然后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感悟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通过观察、比较领略漓江的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重点:

  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请有实地感受的同学具体谈一谈。

  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说说感受。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

  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质疑问难。

  4.检查自读效果。

  (l)重点纠正下列字音:

  (2)引导学生体会本课新词。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漓江水”。

  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

  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

  ②指名读,并评点。

  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

  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①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

  ③学生自己总结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读课文最后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所陶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二、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

  教学方法: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

  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

  1、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

  2、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4、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课件展示1)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3)最后再请第三组来介绍洞。

  师总结:我们也要感谢第三组的介绍。这奇幻多姿的岩洞被人们称为瑰丽无比的“艺术宫殿”,真是名符其实!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种神奇的景像都会叹为观止的!可以说桂林的奇洞美石为桂林山水锦上添花。

  3、刚才三组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谁最好。通过你们的介绍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领略了“三绝”的绝妙之处。大家想想,单独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浑然一体,那将是多么妩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风景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段录像,整体地欣赏一下桂林美景。(看录像,课件展示2)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难怪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峦、翡翠”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讨论,圈点勾画等,分析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桂林美景。

  3、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桂林美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法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地,水平如镜的西湖,直插蓝天的雪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真是江山如画。想必同学们也在假期的时候游览过一些胜地。那今天老师想让大家来认识一个新的地方。看,老师手里有一张二十元人民币,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张人民币上的风景是哪里呢?(桂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美景。(板书: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翡翠、峰峦)

  2、齐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明确:先总写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又分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总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总分总。)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讨论漓江水的特点以及这一段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要求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句。

  明确:

  第一部分: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板书:静)

  第二部分: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板书:清)

  第三部分: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板书:绿)

  作者在描写漓江的水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漓江比作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绿的特点。同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这种又静又清又绿的气势写出来了,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2、我们感受到漓江的水这么美,这么独特,同学们应该怎么读呢?这样读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明确:

  “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这么读更能带入情感,深刻地体会漓江水的美。

  3、接下来同学们自学“山”这一部分,先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体会桂林山的特点。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明确:

  特点之一“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桂林的山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形态万千,目不暇接。(板书:奇)

  特点之二“秀”。课文用了两个比喻句“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这里把山比作了屏障和竹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秀”的特点。(板书:秀)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板书:险)

  4、默读文章,用波浪线画出来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明确: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播放音频,学生边听边思考:通过欣赏桂林的山和水的美,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为桂林山水所陶醉,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与赞美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相信同学们也都游览过许多美景胜地,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所游览过的旅游胜地。(学生自主回答)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是多么的壮丽。感叹之余,我们不由赞叹陈淼先生的文笔之美。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这篇课文。

  3、作业: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自己曾游览过的景点。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语言与多媒体辅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朗读传达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2、3两节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突破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板书课题:齐读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

  (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画面。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

  生读,后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

  (1)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

  说说对此句的理解。

  3、师小结过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觉真是太美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先来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师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2、师:听出来了吗,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抓住静、清、绿的特点)

  4、指导朗读。

  读出静、清、绿的感觉来。

  (练读、指名读、齐读)

  5、迁移句式,完成填空。

  (1)万里长城真长啊,长得( )。

  (2)西湖的水真( ),( )。

  6、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领略桂林的山。

  过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桂林的山。

  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学习第三小节,说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可用小组内喜欢的方式读,如可以读读画画,可以边读边想象桂林山的样子,也可开展朗读比赛等。

  2、交流。(媒体出示该段内容)

  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读。

  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

  推荐读,齐读。

  五、小结升华。

  1、师引读4小节。后接着引读: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问:这幅画是谁画的?

  3、小结 :大自然用它那绝妙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么美妙的一幅画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4、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

  1、你出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办成小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

  【教学过程】

  一、写生字和词语

  二、指名读课文

  下面,我们接着上节课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三、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⑴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⑵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四、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五、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六、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

  1、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

  2、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

  3、想想分号的用法

  (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七、全班背诵课文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训练第一课。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11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复合片)。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

  (板书课题)

  二、观察图画

  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部分景色,青山绿水,非常美丽。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景色?

  (学生介绍时,教师引导侧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叙述的语言要生动)

  过渡语:如此秀美的风光,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呢?

  三、初读课文

  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 (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注:学生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本课出现的让学生读准,读对)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

  4、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语:“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

  四、图文结合,研究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投影出示画面)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⑵ 讨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⑶ 指导朗读:

  采用研读法,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真正做到由感而发。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时语气要缓,要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得稍重些即可,不要过分强调重音,以免使得整体不和谐。“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段,整体感觉轻缓,富有起伏。

  指名读──师生评价。

  (可问:这里为什么这样读?怎样读更能体现漓江水的'这一特点呢?你认为他哪里读得好,请说说理由。你能试一试吗?评价中穿插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朗读)

  自由读想象体会漓江水之美。

  ⑷ 总结学法:结合图画读课文──找特点──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通过观察、比较领落桂林水的独特,然后再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最后通过研究读使学生感悟、表现桂林水的特点。此时,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身心会进入那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之中,进一步领悟大自然的美韵。

  2、运用第二中学到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3、检查自学: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奇──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秀──色彩明丽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理解“奇”这一特点时,可补充以下内容,帮助学生想象体会漓江两岸的奇峰,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摆开架势啄斗的公鸡。

  ⑵ 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把学到的学法紧接着运用,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学法的运用之中。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学法,起到了学以致用的作用,长期坚持一定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过渡语: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想象山绕水,水映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丽画面。

  ⑵ 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的感觉)

  ⑶ 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的句子,体会祖国山河的美。

  2、仿照“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的句式写一句话。

  3、仿照作者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无瑕、峰峦雄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冗立、连绵不断”等词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排比句,体会比喻句、对比手法的好处。注意分号的用法。

  4、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摹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摹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桂林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3、因果关系说第一段内容,了解引号作用。

  二、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1、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用一句话说出全文的内容和各自然段的内容。——桂林山水甲天下

  (2)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作者笔下的漓江水是怎样的?学生交流,体会排比句式和比喻句的'作用。指导朗读排比句,渗透“啊”读音的变化。

  (“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比喻、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

  a、o、e、i、üya真绿啊、真奇啊

  u、ao、ouwa真秀啊

  nna真险啊

  ngnga真静啊、真清啊

  2、作者除了用排比、比喻句式,还用了什么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指导朗读

  3、引读,尝试背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方法同上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色彩明丽——山色;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9-21

语文的《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06-26

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06-30

语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学设计07-01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07-21

《桂林山水》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6-26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06-26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06-13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09-22

桂林山水的优秀语文教学设计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