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

时间:2023-03-07 18:01: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

  一、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

  七、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内容。)

  (二)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

  (三)制定方案

  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

  (四)实验探究

  1、交流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小组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观察、思考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总结: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作用。

  2、探究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不同种类的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引导学生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哪种植物与哪几种不同的土壤?

  (2)要保持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豆苗分别种植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装有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浇同样多的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下。

  动员学生:(实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要坚持不懈的管理与记录。每一个月我们要召开一次

  成果展示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本实验学习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时间观察。作为教师要提示学生进行中长期科学探究思想准备,要有坚持性,有目的对此方面加以训练。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大胆猜想及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

  2、教师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4、评价活动,主要开展自评与互评来评价,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六)延伸创新

  1、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2、到田间地头去采访、调查《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并写出采访记录或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知识,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资料,努力使活动落到实处。

  八: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实物奖励,发放标志性科学奖章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都可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而且这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设计特色简述:

  1、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2

  一、教学分析

  本课继续让学生探究有关电路的知识。从能力方面来看,本课仍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后总结经验,使之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整个过程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检测方法和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方法上。科学的检测方法是保证科学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点,整个教学活动是失败的,后面的推测活动就无法展开,因此它们是进行推测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暗箱(4个接线头、6个接线头)的过程;

  〔2〕学会根据检测结果,推测暗箱里电线的连接方法。

  2.知识与技能:尝试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

  能够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体会有序工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中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

  〔2〕重证据和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暗箱和推测活动。

  难点:根据检测的结果推测盒子里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四、教学准备:

  三根电线、每组一个外露四个连线头的电路暗箱、每组一个电路检测器、每组一个外露六个连线头的电路暗箱、记录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讲述:一个电路工人在墙里埋下了三根导线,但他忘记了左边红色的导线和右边哪个导线是连在一起的了,请同学们帮忙来解决问题。

  1.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同时渗透实验之前要先检测使用的.电路检测器是否有用,这样才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方法。为下面如何检测4个连线头的盒子做好了铺垫。

  探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出示一个4个接线头的暗箱:能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推测出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2.讨论:检测的接线头对数有几对?按照什么顺序检测比较科学?

  ⒈学生小组分析交流汇报。

  2.根据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里面的连接情况,根据自己的假设去设计方案,交流方案。

  3. 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推测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并记录下来,同时进行分析。

  4.小组探究并记录: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会亮的请用“√”表示,不亮的用“×”表示

  5.学生有了检测结果后推测出盒子里面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并画出简易的连接方法。

  6.小组进行分析汇报,把各小组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盒子里是哪一种连接方式。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二:探究6接头接线盒的连接

  1.出示6点接线盒: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检测才不会漏掉一个,把你们的检测方法写在科学记录单上。

  2. 现在请同学们汇报6接线头盒子,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开展实验。

  2.填写实验记录表。

  3.必要时可以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

  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探究6接头线盒了的连接方式。

  拓展: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1. 出示自制的“电路游戏板”演示教具,并介绍教具:同学们想看老师表演电路板游戏吗?

  2. 表演完了,同学们能推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

  3. 你想做一块这样的电路游戏板吗?请同学们回家做,看谁做的最好、最漂亮。下节课我们来评比。

  ⒈倾听

  2.交流。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会书写完整的食物链。过程与方法:能应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会写简单的食物链。

  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下面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一些动物,他们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呢?(学生自由发言)(修改说明: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是的,动物们在他们喜欢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而动物的生存也离不开食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动物们都会吃一些怎样的食物。(板书食物)

  3、同学们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里有哪几种动物?你们能不能把这几种动物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的关系?

  预设:蝉螳螂

  黄雀

  4、让学生将这种食物关系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读一读,得出正确写法。为了方便记忆,编了顺口溜“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谁被谁吃

  (1)出示蔷薇花丛中的生物图片。

  (2)生说生物的名称,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它们的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

  (3)师:它们的食物关系像一个个什么连在一起?(链环),那我们叫它?(食物链)

  (4)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食物链。

  (5)小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板书:食物链)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生产者/消费者。

  (6)阅读书本12页,说说什么是生产者?(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什么是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列举有哪些生产者和消费者,并说明理由。

  (7)生观察上面几条食物链并上台指出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思考:从上面这几条食物链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暗示:起点、结束)

  (8)生汇报交流,小结:大多数的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有的食物链不是从植物开始的。

  课件播放图像:一片金色的稻田,蝗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稻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黑蛇吐着红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很快将向青蛙发出攻击。突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

  稻苗蝗虫青蛙蛇鹰生产者:稻苗消费者:蝗虫、青蛙、蛇、鹰

  2、田野里的食物网

  (1)师:水稻田里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水稻田里的动植物(水稻、稻螟虫、蝗虫、小鸟、蛇、老鹰、青蛙、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小组讨论,拿出实验记录单并用不同颜色的比画出食物链,比比哪组画的全。

  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画箭头了。

  (3)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4)生观察这些食物链,思考:有什么发现?(多条食物链组合在一起,像网)

  (5)这个食物网有什么特点?

  引导: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6)总结: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板书:食物网)

  3、拓展活动

  (1)刚才我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那到底它们的联系有多紧密呢?(课件出示:草原图)这幅图中主要有哪些生物?他们之间有食物关系吗?

  学生回答。

  师: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断了其中一环,会对大自然造成什么后果呢?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先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总结;你们的讨论很具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食物链中的任意一环的消亡,都会对大自然造成很大的影响。这说明了食物链中的每一环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保护好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珍惜每一种生物。

  学生交流讨论。

  (三)总结巩固,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上网或在信息库中查找害虫的天敌,从而设计防治方案,为虫灾防治献计献策。

  1、蔬菜大棚内生了蚜虫,为了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你准备怎么办?

  2、松毛虫啃食松树,大量的松毛虫甚至会给松林带来灭顶之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

  (修改说明: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为题材,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八、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起点)凶猛肉食动物(结束)

  树汁、蝉、螳螂、黄雀、鹰、老鼠、蛇、生产者、消费者

  教学反思:

  本次教案经过多次反思和总结,决定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引出食物链,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阅读资料:鼠尾草、松鸡和羚羊的故事。”进行了修改,改成让学生用所学知识“为虫灾防治献计献策”,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为题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来达到科学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保护好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珍惜每一种生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讨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

  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

  2.揭示题目。

  3.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三、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

  2.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A. 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

  B.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C.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四、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

  1.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2.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1)观察生鸡(猪)肉

  颜色、气味、用镊子夹住撕扯……

  (2)预测:鸡(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猪)肉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五、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5

  《运动与设计》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力系列的第七课,本课侧重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方面的内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身边的常见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运动与设计》中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导孩子们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精妙设计”,研究他们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将自己所学的运动和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自行车各个主要部件的名称,这样他们才会言之有“名”。将自行车的实物与课件结合,让学生认识自行车的各个主要部位:车把、刹车(车闸)、脚蹬、齿轮、链条、前轮、后轮……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又尽可能地给学生留有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从而从自行车与运动密切有关的部件入手,引发师生共同探讨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结合日常经验,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教学内容基本可以完成,如果上课时,将自行车实物搬进课堂,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研究,效果将更佳。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心。

  3.情感目标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三、材料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7

  【主要概念】

  光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涉及课标】

  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现变化。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本单元以光学知识为探究主题,按照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进行编排,先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此基础上认识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等现象。因此,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该现象开展游戏,认识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很常见,因此,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光遇到平面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可是,其他物体是否可以反射光呢,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仔细地观察。另外,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对此也不是很了解。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够进行比较和归纳的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也能够利用镜子控制光的反射,在制作潜望镜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调整,感受光的反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打靶游戏,观察并描述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2.能够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3.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打靶游戏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与特征。

  难点:能够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强光手电筒、铁架台、画架、大标靶、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小镜子、小黑板、粉笔、黑板擦、手电筒、白屏(KT板)、五种身边的物体、五块记录卡(KT板)、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3分钟)

  1.出示情境、聚焦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光。前几天,李老师去逛公园,看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拍下了一张照片。你们看,这个叔叔在干嘛呀?你能解释一下吗?

  2.学生回答。(预设:阳光照这个板上,可以照得阿姨更亮。因为光照到板子上后,板子可以反光。)

  3.教师谈话:也就是说这块板子可以反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初步认识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二、通过游戏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与特征。活动一:打靶游戏(13分钟)

  1.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挑战一下,好吗?

  2.学生回答。(预设:好)

  3.游戏要求:(老师打开一个强光手电筒)你们看,这是手电筒发出的光。墙上还有你们每个小组的标靶(指给学生看)。现在啊,不能移动手电筒,利用一个小镜子,你能把光射到你们小组的标靶里去吗?

  4.学生回答。(预设:能)

  5.操作要求:待会呢,教室的四个角落一共有四个手电筒,你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束光,小组合作,要求每个人都把光射到自己小组的标靶里。能成功吗?

  6.学生回答。(预设:能)

  7.记录要求:如果小组全部成功了就举手告诉老师,然后回到座位上,把你们刚才做的用示意图画下来(小黑板),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准备在全班交流分享。

  8.学生分组实验、画图、讨论。

  9.学生大组分享。(预设学生说到反射、光线改变方向等关键词)。

  10.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游戏和同学们的解释,我们发现,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后,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课件展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打靶游戏”是个有趣的聚焦活动,也具有挑战性,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游戏后进行画图、讨论和交流解释,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19分钟)

  1.提问:刚才啊,我们发现镜子可以反射光,那其它的物体也能反射光吗?

  2.选择实验对象: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想检验一下教室里的哪个物体?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从身边选择五种不同材料做的物体,分别写在五张小卡片上。提醒你哦,表面太小的物体就不要选了,因为待会你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

  3.学生小组讨论并写卡片。

  4.谈话:你们小组选择的是哪五种物体?

  5.学生回答。(预设:桌面、地面、玻璃、水池、水龙头、窗帘、衣服、书本、皮肤、笔袋、尺子、门、门把手、瓷砖、墙面、黑板、黑板边框等。)6.实验设计:怎么检验它们能不能反射光呢?怎么判断它们的反光效果好不好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手电筒、一个白屏,想一想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7.小组讨论并汇报。

  (预设:用手电筒照物体,把白屏放在旁边,看白屏亮不亮。教师追问:具体怎么做?要求学生演示并提示学生,手电筒可以稍微倾斜,白屏竖直放在旁边。教师提问:看到什么现象,就证明它可以反射光?预设:白屏上亮了。教师提问:怎么判断反光效果好不好呢?预设:越亮越好。)

  教师提问:我们要比较五种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它们放置的距离有没有要求?预设:手电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差不多的,物体离白屏的距离也应该差不多。

  8.明确判断标准并提出实验要求:好的,按照大家的说法,我们就这样来判断——如果白屏上变亮了,就证明这个物体可以反射光。白屏上的亮度越亮,就证明这个物体的反光效果越好。待会做完了以后,请你们把这五种物体按照反光效果从好到差的顺序进行排序,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

  9.小组实验、讨论并排序。

  10.学生大组分享:你们是怎么排序的呀?带着你们的卡片来讲一讲。

  (预设反光效果好的,排在每个组第一物体可能有:水龙头、门把手、瓷砖、黑板边框、玻璃等。预设排在最后的物体可能有:窗帘、衣服、书本、皮肤等。)

  11.教师小结:是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板书)。

  12.提问: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是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往左移),这几个是反光效果最差的物体(往右移),请你们比较一下,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共同特征?

  13.小组讨论并回答。(预设: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比较光滑和平整)

  14.教师小结: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15.谈话:你们知道吗,当我们把物体的表面打磨的光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照镜子啦。在中国的古时候啊,人们就把铜打磨的非常的平整和光滑,用铜镜来照镜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6.学生观看铜镜的图片。

  17.谈话:现在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表面非常光滑的镜子,用它们来照镜子,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一看哦。

  18.提问: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地方啊,还有月球。你现在知道,月光是从哪儿来的吗?

  19.学生回答。(预设:太阳光照射到了月球上,月球反射了太阳光到地球。)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选择物体,利用教师提供的手电筒和白屏自主设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排序、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思维活动中,发现几乎每种物体都会发射光,而且,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三、通过学习潜望镜和万花筒的制作过程,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

  (5分钟)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其实啊,光的反射现象特别好玩,我们可以用反射的现象来做一个小玩具。李老师今天教你们两种方法,你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法,回去做一个万花筒或者做一个潜望镜。

  2.谈话:下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万花筒和潜望镜怎么做?要用到哪些材料?

  3.学生观看视频。

  4.课后制作要求:看看,这是做万花筒和潜望镜用到的材料,课后,请用你灵巧的双手做一个万花筒或者潜望镜,请你在做的过程中思考:光线是怎么传播的?下节课带到教室里,我们来一起来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观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制作方法,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并为下一节课玩镜子的活动做铺垫。】

  【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教学反思】

  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创设合适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因此,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很常见,因此,在第一次试教时,上台演示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一面镜子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黑板上的指定位置。当学生进行解释时,也很轻松地说出镜子可以反射光。这个过程看似十分顺利,可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发现:和我积极互动的只有上台演示的那一位学生。其他学生呢?几乎没有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似乎没有真正经历刚刚的学习过程,他们真的认识反射现象了吗?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突出创设学习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习,还要自己学习,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要生生互动,有效表达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生生互动可以让学生的认知由点及面,步步深入,可以调动来自不同学生、不同维度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之成为引发每个学生深度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之间共同学习,让一个学生影响另一个学生。

  既然一个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么,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将游戏的难度加大,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小组一个指定的标靶,在教室里选择一束光,要求小组内的每个人都利用一面小镜子把光射到指定的标靶里,才算成功。其次,不能让一个学生来思考和回答,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并将想法画下来。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便于记录和交流的小黑板。我用了一个有磁性的小黑板,上面用白纸制作出手电筒、标靶和镜子,在后面粘上软磁铁。它们可以随意贴在黑板的任何位置。学生可以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画出光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用黑板擦擦掉,再重新画图,直至达成一致想法。最后,小组在汇报时,可以把这块小黑板放在画架上,方便对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样的教学内容,仅仅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变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有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学习内容,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本节课中的第二个主体活动: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在第一次试教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材料,比如:铁片、铜片、塑料片、布料、卡纸等。我还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记录单,方便学生记录和讨论。可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发现:只有一个学生在记录,其他学生并没有仔细观察,更没有参与记录和讨论。有些学生对我提供给他的材料并不感兴趣,反而去尝试衣服、文具盒等物体。看到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不在我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上,后来,我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检验的物体。我发现,当学生寻找感兴趣的物体去检验时,他们探究的欲望更强烈,更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寻找五种物体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会本能的选择可以反光的物体进行尝试,比如玻璃、眼镜、桌子、金属等,而很少选择像窗帘、衣服这样的物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多样的物体,便于接下来进行比较和归纳。之后,当小组成员对五张卡片上的物体进行排序的时候,这个过程要经历对比和分析的思维活动,需要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在大组进行汇报交流。相比第一次试教时,小组内只有一位同学观察、判断和记录,这种改变,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8

  今天又是一节幼儿喜爱的科学活动了,我们常说: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因此,将探索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决定操作的次数,让他们在独立的'探索活动中,主动的感知和思考,建构经验。

  我拿到教材一看,这样的思绪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些不合情理。所以我对此教案进行了改动,此活动共设计了六环节:

  1、激发幼儿兴趣,谈话导入课题。

  2、寻找冬天的小动物。

  3、利用故事《动物怎样过冬》,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4、引导幼儿分组探讨动物过冬的方式,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5、送动物回家。

  6、活动延伸:

  (1)看一下周围的小动物是利用什么方式过冬的?动物还有哪些过冬方式?

  (2)科学区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动物怎样过冬这一课题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特别是活动中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最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大班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动植物,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及归类能力,活动中通过对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

  在本活动中,我还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幼儿的趣味性。当我问道:“梅花鹿是怎样过冬的?”时,马鑫磊小朋友笑着说:“它是把两个耳朵藏起来,然后躲起来的。”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活动中给幼儿自由讨论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在说中学,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

  本次活动也存在了很多不足,如我对其它动物过冬的知识面不够丰富;活动结束时教师语言不够精练,动物卡片运用不够充分等。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0

  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一些纸制品。

  2.剪刀、胶水。

  3.教师准备牛皮纸、复写纸、蜡光纸等,每人1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纸样,说说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样,允许相互交换。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体会牛皮纸和复写纸的特性

  1.每人发一张牛皮纸,观察它的特性。

  2.牛皮纸和普通白纸比较,哪个方面特别不同?

  3.用撕的方法比较牛皮纸和白纸的牢固程度。

  4.用牛皮纸制作一个信封。

  5.每人发一张复写纸,按照教师的要求,使用体会复写纸的作用。

  6.观察复写纸的特点,找出复写纸能够复写的原因。

  三、观察几种特别的纸

  1.说说你认为哪种纸是特别的纸?为什么?

  2.观察人民币、瓦楞纸、蜡光纸、植绒纸等。

  3.用蜡光纸制作一个纸玩具。

  第二课时

  一、研究纸的吸水性

  1.纸的吸水性能有什么不同?怎么比较?

  2.讨论书本上的方法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

  3.想办法你能找到一种更公平的方法吗?引导用同样大小的纸,同时浸入水中进行观察。

  4.学生动手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研究纸的拉伸性能

  1.讨论:怎样才能看出纸的拉伸程度?

  2.引导学生首先要测量原来的长和宽,再测量拉伸之后的'长和宽,两个数据进行比较。

  3.学生动手操作,记录数据。汇报。

  三、研究纸承受重物的性能

  1.小组讨论,怎样的实验才显得更公平。

  2.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全班交流,指出缺点,改进计划。

  3.按照改进的计划实验,记录,汇报。

  四、讨论公平问题

  1.刚才的三个实验都要求公平,这样有什么好处?

  2.如果要研究各种书写纸的性能,你打算怎样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能设法查阅各国人造卫星的资料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能游根据的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用模拟实验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

  1、课前查阅有关资料

  2、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种功能的卫星;

  老师、今天我们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我相信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我们分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并按照你们自己的标准给他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的资料以及分类结果

  老师、适时用课件进行说明

  二、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老师、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学生、猜测

  老师、我们用一个实验模拟一下。

  介绍实验的做法并提出问题:乒乓球模拟什么?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以上问题

  老师、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交流

  三、拓展:地球同步卫星

  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原理

  板书: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

  人造卫星的飞行原理:地球引力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2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

  2、能对收集观察的的资料进行总结,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影子的变化规律。

  2、知道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和动植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影子及月相的变化规律。

  2、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3、太阳钟的记时原理。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观察记录的影子及月相变化情况。

  2、前面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自制的太阳钟。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一年有365天,每一天都由白天和黑夜构成,白天让你想到天空中的什么事物?——太阳。黑夜又让你想到什么?——星星,月亮……太阳和月亮虽然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却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知道有哪些联系吗?

  学生回顾单元内容。

  二、总结:

  1、太阳和影子:

  (1)大多数物体在太阳下会有影子,还记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吗?

  (2)拿出前面课堂上讨论记录的影子变化规律记录,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流对比,再次明确影子方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否有不同观点(鼓励大胆想象)。

  (3)对小组观察记录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4)师:老师看见同学们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阳钟,谁来介绍下你的.太阳钟是如何测时间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测时间的?

  (5)小结:太阳能够使不透明的物体产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由西向东变化的,利用这个原理古人制造了太阳钟。

  2、月相变化:

  (1)过渡: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场了。这样的交替周而复始,其中的奥秘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人。小科学家们,你了解昼夜交替的奥秘吗?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要求发言精练,不必象学习新课那样详尽。

  (2)师:月亮是个害羞的姑娘,总是遮掩着脸庞,难得看到全貌。因而人们给她取了好几个名字,还记得吗?

  (3)学生回忆月相名称。

  (4)师:这些名字我们称之为——月相。同学们都观察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月相日记最精美准确。

  (5)交流月相日记。

  (6)小结:原来月相是以一个农历月为周期变化的,在同学们的耐心观察下,发现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新月到十五的满月,再变成蛾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真是个爱躲迷藏的害羞姑娘。

  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师:昼夜不仅有影子与月相的变化,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使动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律,也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

  (2)经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学生谈论。

  第二课时

  三、拓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小组交流,适当板书。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橡皮泥等。

  教师演示:地球仪,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

  (的确如此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揭题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变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见过吗?

  师,是的,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谁来说说大西洋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火山)(板书:火山)从哪里看出来?(海水汹涌,有浓烟产生)火山爆发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了小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火山,你决定用哪个词?(猛烈)(板书:猛烈)为什么?

  小结:如此可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是多么猛烈啊!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发。

  2、地震改变地形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摄的照片。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张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师做一些大概的描述: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

  (河流堵塞;山体滑坡;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结:一句话,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哪儿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县)同学们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猛烈吧?(板书:地震)(课件:细节)

  这次地震不但伤亡惨重,而且使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如:(课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露出水面。

  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师再来介绍一次地震:1920年,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剧烈地震,地面出现了许多长达几米到几十米的裂缝(课件出示:裂缝),从山上崩塌下来的泥土、石块把长约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课件出示:湖泊),这就是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结。

  由此可见,每次强震过后,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火山爆发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吗?(补充课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锥、断层)

  三、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师解释:科学家们对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课件出示)。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我们人类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我们看到的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就是从地幔喷射而来。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课件出示: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学家们在这作座高山上发现了什么?(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你们推测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让我们关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图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处在哪儿?(出示:地形图)

  它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师:注意这交界处。我们刚才知这两个板块是运动着,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挤压两本书做实验,发现两本书中间隆起了。)联系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两个板块碰撞,交界处就会抬升,隆起。(板书:碰撞高山)其实这个抬升过程是很缓慢的。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在碰撞前加上缓慢一词)

  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了解了高山的崛起。我们一起到非洲大陆随同科学家预测这块神奇大陆的未来。

  科学家们在卫星传来的非洲大陆照片惊讶的发现了一条大裂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读图及相关文字)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

  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地球的大伤疤。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裂谷呢?(原来大陆板块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会在岩石圈脆弱的地方产生分离。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那么预测一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

  (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

  师;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很很能干,你们的预测和科学家预测几乎相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屏幕出示)

  小结:大陆板块分离产生裂谷。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海沟)

  (板书:分离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三、材料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讨论。

  二、观察发霉的面包

  1、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

  3、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 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

  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三、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四、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选择实验条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分组准备对比实验

  五、后续观察活动

  提醒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5

  教材分析

  这节课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第三个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虽然他们对磁铁能吸铁深信不疑,但往往认为磁铁能隔着所有物体吸铁。所以教材设计的两个实验从操作上分析是简单的,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层面看,却能强化学生的认识,修正错误的看法。因此把本节课的实验活动做深挖透,对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性质,掌握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目标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6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第二部分:通过“纸团不湿”、“水下倒空气”这两个比较经典的、具有魔术般神秘色彩的实验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本课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会做这两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指导学生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的性质,即通过“吹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利用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常见的、有结构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体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到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3、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中的困难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不漏气的塑料袋,一个大头针。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三张32K的废作业本纸,一个干抹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做一个“水下点蜡”的魔术游戏。

  ·猜猜关于空气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人们离开它,谁也活不了。”

  【评:利用魔术、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引出了空气的一些特点。】

  ·播放课件,引出问题。

  ·我们来研究空气,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空气的什么问题?

  【评:在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他们对空气的研究欲望。】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我们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收集到空气后我们怎样研究它呢?我们要先用感官来观察。大家想想办法怎样用感官观察?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觉?

  ·我们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挤压塑料袋,让空气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听听有什么声音???

  ·别忘了填写你们的科学文件夹啊!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大家感受了空气,说出了这么多对空气的感觉,真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把这个实验做成功,并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学道理,你就可以成为一位魔术师了??

  【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嘴、皮肤……)进行观察,充分地感知空气,建立丰富的表象。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填写科学文件夹,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新的发现,培养创新精神】

  三、.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要压紧,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

  ·实际做一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看看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他们将实验做成功。)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释。

  ·再做一次,仔细观察压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现象?

  ·解释玻璃杯里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么?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的那一部分水进不去呢?这一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知道纸团为什么不会湿了吗?

  【评:运用“猜测-实验-思考-结论”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1、再来做一个魔术。

  会做一个魔术还称不上魔术师,大家还能用桌子上这些材料再做一个魔术吗?让我们再来变一个魔术,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这一次让你们自己来变。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8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做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建构活动,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建构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生与材料的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也会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体现了“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理念,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

  学生选用不同材料、宽度、厚度的纸横梁搭桥,进而在体验中分析可能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探索法

  学生根据现有材料(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2、3倍的纸条) 设计实验方案,并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小组讨论法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设计实验方案、探讨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四次用到小组讨论,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尤其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4.信息搜集法

  本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建筑科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思考工程造价的相关问题,这一问题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是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的。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对工程与技术领域知识有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在认知特征与思维水平方面: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横梁的材料、长度、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影响的前概念,这为本课中“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测、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在已有的实验方法与技能方面:学生从五年级绿豆种子发芽实验开始,就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因此在本课的对比实验中,只要学生能识别变量,找到控制变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能顺利开展实验。

  在科学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以前的科学实验中多次进行猜测、验证猜测的活动,已经理解了科学推测必须经过实验验证的道理,这为情感目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达成打下了基础。

  在个体差异方面:由于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轮流担任实验操作员,所以他们在实验操作能力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基本能完成实验操作任务;在数据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提出假设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求证。

  【教学重难点】

  探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长度、宽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纸条若干

  (2)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若干

  (3)木块若干

  (4)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若干

  (5)垫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实验记录单

  (8)小组分工:材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

  【教学过程】

  一、科学视野:用“梁”、“柱”搭一座桥

  1.出示两木块,介绍“柱”,再引出“梁”。

  2.由学生选择不同材料、宽度、厚度、长度的梁做桥面,搭一座桥。你们的桥能承重吗?

  3.承重时,横梁会有什么变化?(弯曲)

  4.引出课题:抵抗弯曲。(板书课题)

  5.科学中,我们一般把抵抗弯曲能力简称为抗弯曲能力。你们的这座桥抗弯曲能力如何?怎么测试一下?(添加重物)

  6.学生汇报各小组桥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科学探究:探究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问题:各组桥梁的抗弯曲能力相同吗?根据你们的观察,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长度、宽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设:横梁跨度的确定还要考虑具体的地质、环境等因素,就同种材料而言,横梁能改变的因素是宽度和厚度。谁来说说,当我们增加横梁的宽度(或厚度)时,抗弯曲能力可能会怎样变化?

  如何证明你们的假设?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出示木块、纸条、垫圈图片。

  认识吗?

  可以怎么用?

  观察第二组材料,有什么发现?(摸一摸)

  能用这些材料证明你们的猜测吗?

  ①改变条件:宽度、厚度。改变方法:替换不同编号的纸条。

  ②控制变量:对比试验,除改变条件以外的量都不变。

  4.确定实验方案。

  ①将两木块对立作桥墩,保持一定距离。

  ②将纸条平放于两桥墩上作横梁,添加垫圈,观察横梁变化。

  ③继续添加垫圈,直至横梁刚好弯曲至桌面,记录数据。

  ④替换不同编号的纸条(只改变宽度或厚度),重复上述操作,边实验、边记录。

  ⑤整理材料,提交数据。

  5.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控制变量: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用KT板上的标志线控制横梁跨度不变。

  ②操作要求:垫圈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的中间位置。

  ③计数原则:纸桥梁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个垫圈不能算。

  6.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所得出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能提高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弯曲能力。

  7.思考: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观察横梁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的?怎样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证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吗?(几乎所有的横梁横截面都是长方形的,而且都是立着安放的,也就是横梁的厚度比宽度大。可用冰棍木片、塑料尺子进行演示证明。)

  三、科学延伸:工程与技术的涉猎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增加横梁材料的用量,会增加成本。这也是通过增加厚度来提高抗弯曲能力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在不增加横梁材料用量的情况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请同学们在课后利用相关书籍、网络资源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19

  活动目的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型的太阳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内容

  实验太阳灶

  活动准备

  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

  活动设计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90°,各留5厘米,减去多余部分。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拿一根细竹签,削尖两头,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装置放在太阳下,调节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竹签长度要耐心调节,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后记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太阳灶的初步原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十分高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20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游戏导入:看谁的力气大(一根圆棒,一人一头,手抓住向相反的方向转,看谁的力气大。)游戏结束。

  2.体验摩擦力:(下面就进入今天的学习任务)

  让我们一起来作个运动(出示“运动”),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再慢慢用力往前推?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板书“摩擦力”。今天就来学习运动和摩擦力。

  3、 摩擦力大小怎样知道怎样测量呢?教师讲解并演示。

  (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讲述: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现象,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也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

  2、看来,摩擦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这么多的因素一起研究会互相干扰,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对比比较明显的几组问题先进行研究。今天老师先帮助大家选择一下,“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

  “物体的轻重不同,哪个摩擦力大?”我们就研究这二个问题好吗?

  3、先研究“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给以指导:哪些因素要改变,哪些因素不改变。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了物体在运动中,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同时板书课题)

  2、教师帮前面输的那位同学想出个办法来,然后重新比赛,结果反败为胜了,同学都很惊奇。(此时输的那位同学叫着:这上面有油,很滑,抓不住。)这时其他同学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 运动和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接触面的光滑度

  2、物体的重量

  3、运动的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相关文章: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参考06-12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5-27

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07-27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参考06-1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参考06-14

小学习作教学设计参考11-20

教学设计参考10-25

小学科学《骨骼》教学设计06-18

小学科学《预测》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