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反思

时间:2024-07-15 11:55:13 教学评价 我要投稿

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评价与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与反思1

  摘要:英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戈费和加雷斯琼斯建立的组织领导力模型(即戈费领导力模型)中的“情景感应器”理论、“强势同理心”理论、“个性激励”理论等理论模式,为变革高校音乐教学能力培养方式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和方法。借鉴吸收戈费领导力模型理论,通过营造师生和谐文化,给予学生有距离的关爱,感应学生学习生活的诉求,激励音乐艺术个性的发展等途径构建基于教师领导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发展高校音乐教师艺术特质,提高音乐教学能力,营造积极和谐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具有有益的价值。

  关键词:教学能力;戈费领导力模型;组织行为;高校音乐教学;教学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升教师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对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提升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是高等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领导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能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著名英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戈费(RobertGoffee)和加雷斯琼斯(GarethJones)建立的组织领导力模型(即戈费领导力模型),提出了组织领导行为中如何通过选择性暴露自己弱点、“情景感应器”理论、“强势同理心”理论、“个性激励”理论、展示个性特质等理论模式①。戈费领导力模型为构建高校音乐教师领导力,特别是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亲和力,树立教师权威性,构建和谐教学生态,引导学生的忠诚度等模式给予有益的指导和启迪。运用戈费领导力模型理论提升教学领导力,对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变革教学能力培养方式,提高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发展教师艺术特质,提高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营造积极和谐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提供重要途径和方法,具有有益的应用价值。

  一、国内外教师教学领导力研究进展综述

  教师领导力(TeacherLeadership)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当代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Sergiovanni)提出教师领导力建立在道德权威和专业权威基础之上②。卡扎梅亚(Katzenmeyer)认为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来说都是领导者,教师团队要对学生具备全面影响力,促进学校教育的实践③。美国学者席尔瓦(Silva)和艾熙(Ash)研究了教师领导力的界定,认为教师的参与合作精神,被视为重塑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教师要构建合作和终身学习的组织文化,在课堂内外行使领导者的权力④⑤。格兰特(Grant)亦重视教师群体合作来开展新教学新模式,认为教师领导力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教育研究活动中⑥。利伯曼(Lieberman)提出教师领导要实现自我行为向团队行为、课堂向课外、同事之间协作信任三种转变⑦。利思伍德(Leithwood)等认为教师领导者要具备较高技巧性,善于鼓励他人,在师生、同事、家长以及与学校的关系上获得肯定,自身得到领导力的认可⑧。综观国外的研究观点,多集中在对教师领导力的某方面特征进行论述,提出构建教师领导力可以解决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全面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性产生全方位的观照;教师自身要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沟通性、技巧性、文化性等综合技能,从而确立自身的领导力。国内学者把管理科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师领导力的理论研究。龙君伟、陈盼提出借鉴领导管理学中平行式领导理论、分布式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等与教师领导力理论融合发展,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权力和责任成为领导者⑨。聂玉景认为教师领导力的知识架构,不仅限于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包括社会交际沟通能力,甚至是政治识别能力、决策力和社会批判力等,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空间逐步扩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实践理念,以适应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需求⑩。陈娜重视教师领导力实证研究,认为国内外的研究缺乏可操作的行为指导,缺乏真实数据对理论研究的支撑。对于教师领导力的测量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发展一套科学有效的测量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陈盼、龙君伟对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提出构建教师领导力模型。构建能解决教师领导力实践问题的模式模型,为教师领导力的提升提出确实可行的方案。同样,任慧超提出教师领导力实际上是一种领导力模型,构建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模型,教学人员必须深化对组织的认识,协作一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有关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具备了针对性、系统化的特征,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存在概念混乱、研究模型不丰富、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应用数据支撑和应用模型等实证性研究是教师领导力模型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教学实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师领导力结构模型。

  二、戈费领导力模型的引入与高校音乐教师领导力构建

  (一)选择性暴露自己的部分弱点,体现教师亲和力

  戈费和琼斯认为领导者可以通过暴露弱点,展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领导者暴露自己的弱点是真实自我的展示,体现亲和力。但是这种暴露弱点必须是有选择性的。比如承认自己容易感性,承认自己偶尔闹钟叫不醒,承认自己有时过于追求完美,甚至可以暴露自己有点神经质。选择自我暴露弱点的好处在于领导者可以在团队建立信任,凝聚追随者。如果领导者给团队成员的概念是一个无懈可击、毫无缺憾的完人、圣人,那就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的追随,不需要团队成员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看到自己作为师者并非完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自己也会存在某种偏执和缺陷。比如音乐教师对某位著名的音乐大师,可能出于对个人魅力的认同,从而特别喜欢他的作品或者表现方式,在音乐表达的时候不自觉的带上了他的风格,形成了自己表演惯式的缺陷;展现某些弱点,不仅能创建信任与合作的氛围,还能在教师领导者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稳固和谐的团队关系。比如,可以轻松的告诉自己具有某个星座的性格软肋,即使心里知道做不到,可嘴上却不忍心拒绝,害怕伤到对方的自尊心,这种性格的缺陷善意的告诉学生:我和你一样,每一个人都不完美。一般来讲,音乐教师作为艺术工作者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性格上都是比较有个性的,让学生知道艺术个性的优势所在,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自身个性的两面性,诚恳的`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一位具有个性、平易近人、充满人情味的老师。但是,作为一位师者必须有选择性的、谨慎的展露弱点,让学生知道不足之处正是学生未来要克服的,忌讳暴露会被学生视为致命弱点,有损教师职业形象的缺点。

  (二)及时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式,树立教师权威性

  教师领导者要具有沟通技巧、能力和经验,通过自身的学习热情,对学术的追求和教学成果树立权威。戈费形象的提出“情境感应器”的能力。领导者要像感应器一样收集并解读大数据,能敏锐捕捉情景变化的信号。要具有感知情景和人文变化的能力,能够见微知著,发现一般人常会忽略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高屋建瓴的把握趋势,发现表象背后玄机,及时给团队方向性的指向,明确告诉团队如何做,鼓励、带领团队达到目标,进而确立权威地位。高校音乐教师要在日常授课中悉心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敏锐的把握每个学生不同的艺术敏感点,立即指出来,让学生发现自身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潜力和亮点,挖掘音乐艺术潜能,拓宽音乐发展领域,找到一种发现新的自我的感觉。例如,一位声乐专业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一直作为女高音在训练,但是声音状态一直无法突破。本人担任她的声乐指导教师以后发现该生的中低音区很结实,小字组的g、a、b丰满圆润,敏感的怀疑该生有可能是一位女中音,于是大胆进行开发中低音区的训练,短短三个课时该生声音有了质的跨越,解决了瓶颈问题。整个教学酐畅淋漓,意犹未尽,更重要的是学生声部得到确认,对自己声音特别自信,兴奋的有种脱胎换骨的成就感。不久在国内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教师领导者还要告述学生如何抓住自身具有的并未挖掘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音乐艺术特质进一步确认和巩固,逐步解决好一个个小问题,实现渐进式突破,最终形成艺术特色,脱颖而出。

  (三)热情和理性的关注学生生活,构建和谐教学生态

  教师领导者如何关注、关心团队成员也是一门艺术。戈费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强势同理心”。强势同理心的核心概念是平衡的管理艺术,既有感情内容又有价值意义,既充分尊重,又对目的负责。“强势”意味着领导者给团队成员发展需要的,而不一定他们自己想要的。同时,要保持理性的冷静客观,总揽全局并关注团队利益。不能把热情的关怀令人生厌,要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关注团队成员的学习生活。高校音乐教师要成为引导者和合作者,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一种友好,真诚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想法。关心学生成长的触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热情和理性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性格,在艺术发展道路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热情唤醒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生命力和音乐价值感,实现个性化发展。音乐教师不但要具备出色的音乐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理解力,而且要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真正成为学生艺术生涯的良师益友。

  (四)勇于展现教师艺术个性魅力,引导学生的忠诚度

  戈费认为善于利用自己的特点,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之处,是领导力特质中最重要的一点。领导者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培养追随者的忠诚度的时候,依然会保持自己的独特性。韦斯利(Wasley)将教师领导力视为影响和吸引成员,迈向实践的改善。教师领导力的行使受专业角色、组织环境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音乐教师要通过教学风格、艺术追求、语言魅力,甚至服饰风格、外在形象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吸引学生的模仿,引导学生追随和崇拜。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细节处理来强调个性特点。比如说,选自歌剧《桑松与达莉拉》中著名女中音咏叹调《我心花怒放》选段,许许多多优秀的歌唱家,都会用不同方式演绎达莉拉这个美丽、直接和充满诱惑的女性角色,形象突出个性鲜明,声音造型各具特征。其中结束句“jetaime”(我爱你)此句一般的演唱是根据谱面处理,做安静、投入、陶醉的情感收尾,而我在二度创作时,渗入了自己思路:表达对对方的情感,仅仅是“表白”?其结果肯定是也想讨到对方的芳心,由此,最后一句结合达莉拉内心潜在的图谋,我建议翻高八度,再做高弱处理,心机中蕴藏着温柔。两次演出时我对结束句的高弱处理使学生有着强烈的反响,产生心灵共鸣。在后来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这首曲目的处理,包括其他所有作品,她们从主观上都非常乐意并尊重我的处理意见,依我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作为范唱去学习。总之,音乐教师要展现艺术想象力,树立权威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审美和教学团队忠诚度。

  三、提升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模式的路径

  在新教改的背景下,戈费领导力模型为构建高校音乐教师领导力提供了新颖的理论指导,为提升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以平等反思的维度,构建师生和谐文化

  在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里,教师面对的是独立的学生个体,每个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观。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物理聚合,而是要整合演奏出一段段曼妙的乐曲。音乐教学会随着时代变化历久弥新,艺术类大学生突然冒出的一个奇怪的想法或是因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而情绪变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坎伯恩(Camburn)认为教师领导力是相互独立的教师个体联系起来,教师、学生之间的一系列以合作形式进行的教学行为模式。构建师生和谐文化重要的是四个要素:平等、诚恳、反思、价值观。一是平等,在艺术上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教师爱护、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建立音乐自由、尊重艺术个性的师生关系。二是诚恳,诚恳对待学生,学生是能分辨出老师的真诚度的。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艺术想法也要得到诚恳的尊重,真切的指出优点和不足,学生看似幼稚的艺术思考日后技术成熟时就会发展成艺术个性,要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教学感受,包容、开放对待学生。三是反思,音乐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小纰漏、小过失,增强尊重感,比如,笔者通过声乐大师卡依娃(KiriTeKanawa)在歌剧《玫瑰骑士》中饰演的元帅夫人在舞台上出现纰漏,机智救场,用高超的技巧加上指挥家完美的配合,纰漏降低到令观众觉察不出的小故事,告述学生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师生和谐文化的最核心是价值观。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音乐教学上就要通过树立教师领导力,构建师生音乐教学平等交流平台,构建师生团队的共同和谐价值观。

  (二)以敏锐热情的关照,感应学生学习生活的诉求

  音乐是感性的艺术,音乐家是敏感的艺术创造者。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感知学生的艺术潜能和情绪变化的能力极强,能够见微知著,领会被一般人忽略的潜藏含义。这种艺术敏感在教学上称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深藏于教师头脑中的认识能力,是一种艺术理解力、一种音乐领悟、把握特质、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艺术的控制的能力。音乐教师必须有艺术敏感,教师的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音乐教师对学生艺术表现和艺术素质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它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看出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变化以及发展趋向,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对学生的心理诉求具有指导性。教师的敏感形成取决于积极的自我领导力建构,只有当教师充分掌握教学主动权,敏锐的探索隐藏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的教育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热情关心、体谅、关照学生,主动反思教学的得失,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指导性,对学生在学业上答疑解惑,在生活上指导发展方向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业上的“引领者”,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以强势同理心的视角,给予学生有距离的关爱

  佛罗斯特(Frost)提出教师领导者必须具备个人权威、知识权威、情境理解能力、人际关系技巧的四种个人能力。音乐教师领导力具备的强势同理心就是这四种能力的集合。首先是个人权威。教师作为领导者必须树立个人权威。音乐教师在教学团队的作用像指挥家,带领学生进入感情浩瀚、风格多样的音乐世界,鼓励细处着眼、丝丝入扣地把音乐传达给观众,把音符传达出音乐的意义,表现出音响的灵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勇攀艺术高峰。其次是音乐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完善,积累知识。善于把握国际、国内最新的音乐教学知识。要主动关切学生最为热衷的潮流,包括超女超男、好声音等选秀节目,从中找出适合教学的亮点。教师以同理心介入学生内心世界,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再次,良好的情景理解能力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理解、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的艺术阶段和音乐潜能,这种能力依赖于个人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音乐教师要重视教学团队的情绪,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技巧必不可少。一名优秀的教师领导者必须具备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例如歌剧教学是一个内部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排练好一部歌剧除同学声部能达到角色要求,舞台表演、形体、台词均需一定的基础外,角色的合理分配是重中之重,既要满足个别同学需求又要兼顾全班同学和谐情绪,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本人教学班目前正在排练歌剧《再别康桥》,剧中林徽因主角,有三位女高音同学都想担任,首先笔者需要非常清晰的了解她们的思想出发点,再从专业程度、个性音色、人物性格考虑哪个更匹配,从而作出决定,再通过心理交谈、分析专业到最终权威领导力让她们愉悦的认同和接受。歌唱演员团队的高度协调,协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要求教师领导每一个演员协调一致,团结协作,并与学生保持一定的平衡和距离度,才能树立艺术权威领导力,把握全局,共同打造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

  (四)以特立独行的作风,激励音乐艺术个性的发展

  艺术的本质是批判的,它基于现实并要超越于现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文如其人”“文品出于人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情绪体验、周围环境、审美情趣、艺术经历等因素影响着教师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教学作风和艺术风格。艺术教育的复杂性使每一节课堂都可能会面临新的教学矛盾,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新的艺术知识,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现实艺术改造、扬弃,升华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艺术个性。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再现,而是音乐教师艺术情感的表现,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世界的创造。音乐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从最高的审美规律。教师要勇于艺术表达,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自我音乐特征,即音乐教学中的“我”。比如,在艺术歌曲演唱教学中,歌唱家对同一部作品的结构语言、表达手法、表现方式各具鲜明的特色。以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第一首《自从和他相见》为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7个演唱版本的分析与比较,每个歌唱家由衷地绽透自我意识、个人观点从而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对于歌唱家来讲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舒服的声音、最合适的表达。高校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个性的培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即歌唱“本钱”。学生的音乐意识与其素养条件、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和影响是密不可分的,通过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课程,科学的训练发声、表演、形体等教学,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扎实的声乐技巧和浩瀚的音乐作品,培养兴趣和好奇,推动他们以年轻的热情学习和尝试,拓展视野,多多表演,品鉴经典,寻找并清醒认识真正的自我,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的音乐技法,激发学习信心与动力,摄取音乐营养融进与自己相适应的音乐风格之中,找到与本原艺术特征相契合的关键点,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音乐风格。

教学评价与反思2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中为了能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我一般采用“一点(教师)”评“一线(小组)”,“一线”评“一面(全体同学)”的评价方式,具体如下:

  为了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在评价主体上,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人员要根据评价内容来确定,可以是教师、主要评价小组、小组长评价组内学生、等。如对学生的平日作业,可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后由小组评价,再由小组长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由于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使过去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变成了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交互活动评价,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评价内容上要力图把地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可能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操作方法一定要简明、有可操作性。为此,可把难以用笔试评价的如“课堂回答、作业完成度、合作探究、学习态度、课内外表现”等学习内容细化成若干评价项目,用表格和得“★”(优秀★★★较好★★一般★较差)的形式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期末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得“星”的总体情况,作出综合评定的等级。

教学评价与反思3

  学生一拿到作业,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的评语。如果采用描述性的语言给予简短的评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业评价可以有以下形式:首先,使用符号,如、等简笔能轻易画出的图标做为评价,一目了然、直截了当;其次,一个单词或短语,如OK!Nice!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Terrific!Fantastic!等,多用于七年级或八年级。再次,短句子或短语对于八、九年级比较合适。例如:Yourhandwritingisexcellent!Ilikeyourhandwriting!Youwillbebetterandbetter!Welldone!That’sgood!Ithinkit’sverynice.keeponandon.Trytodobetternexttime!Ihopeyouworkharder!Youcandoitwell!等等。

  学生看到老师给的正面评价,容易获得成就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及时鼓励,他们不会轻易言弃,而且会重新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虽然有些跟不上,但会喜欢上英语课,喜欢完成英语作业了。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洋溢着人文气息的评价,尽管比等级制的批改要多花费一点时间,但这样能产生几倍的效益,作为教师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以鼓励为主并非不能批评,但批评要明确、有善意,而且要具有建设性,也就是说,知道以后该如何改正,沿着什麽方向去走。事实证明,自觉的'学生确实能做到同种类型的错误不重复第二次!至于屡改屡犯的同学,老师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相信总有金石为开的一天!

  当学生真正把英语作业变成自觉行为,在英语作业中能得到快乐时,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才能真正达到实效。尝试英语新课程作业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能使学生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

教学评价与反思4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教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表、行为,能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

  3、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物体沉浮实验;袋鼠的习性特点。

  2、指讲诉图片四幅。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表情、动作,并通过充分想象完整的句子讲述图片的内容。

  教师完成讲述一遍故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激情。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图画,一起来看看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思: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老师的语气,语调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2、观察讲述。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1)出示图片一(遮挡住袋鼠)

  提问: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教师小结: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

  思:每一位幼儿都喜欢表达,老师不及小结,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和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进行自由讲述,了解故事的主人公,猜猜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老师在幼儿自由讲述中要助幼儿的一些正确用词。

  (2)重点观察图二。

  提问: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它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它们会对袋鼠妈妈说些什么话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动作,体验小袋鼠的心理活动;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描述小动物间的对话来丰富情节。)

  过度语: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开遮挡住的袋鼠,解开谜底)噢,原来足球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怎么办呢?

  (3)出示图片三。

  提问:象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出示图片四。

  提问:象用什么办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思:幼儿能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并能胆猜测小袋鼠的心理活动,认为小袋鼠神情慌张有可能把足球藏起来了。在此环节,本人还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使每位幼儿都有发言机会。

  3、自由讲述。

  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

  (1)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怎么看?(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开始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看互相交流,看图讲述故事。(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丰富情节。)

  思:幼儿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讲述,但个别幼儿语言组织比较简单,每张画面内容未能展开。

  4、集体讲述。

  (1)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2)提问:我们能不能将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引导幼儿按顺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着等。)

  思:一起讲述时,幼儿表现的更胆一些,在老师的提示下能适当使用一些“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的词语进行讲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思:从故事中家知道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及时的还回去,不能占为己有。同时也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忙,应像小象学习。

  6、讨论。

  (1)小象是怎么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欢袋鼠妈妈吗吗?为什么?

  (2)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引发幼儿的经验进行讲述。)

  思:幼儿最关心“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好多幼儿认为足球里面是空的,所以就会浮起来,不过通过观察“乒乓球与石头”在水中的实验,更确定足球是因为里面是空心的,因此才能浮起来。

  五、评价要素

  是否学会用完整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六、活动建议

  1、将讲述图片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继续讲述。

  2、鼓励幼儿尝试将该故事讲述给伙伴、家长听。

教学评价与反思5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是一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对试题的评价和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首先,对试题的评价需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试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难度适中,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应该涵盖课本内容的方方面面,避免单一题型或内容的出现,从而保证试题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其次,对试题的反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是试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其次是试题的出题质量,是否考虑到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前后衔接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再次是试题的答案解析是否详细,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对试题的评价和反思需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和家长可以从试题中了解到自己的优劣势,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可以从教师的反思中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的评价和反思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作。通过对试题的评价和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评价与反思6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评价体育课的目的主要是激励体育教师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工作,更是为了教师的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应特别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欲合作精神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

  首先,体育课要体现出目标意识。一堂好的体育课首先教学目标要全面且有所侧重,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和学生实际,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可检测。重点、难点的确定合理,而且处理得当,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思路要清晰,课堂结构严谨,给学生创造的机会,有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要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中受益。教学要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而融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的培养。其次,教学方法要体现身体练习的意识。要精讲多练,体现体育课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动作技术、和运动技能的特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采用的练习或辅助练习手段,有可供学生选择以便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练习方法。教学信息即时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再次,教学效果要体现效率意识。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会学,学习主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达到或超过了预设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有较合理的练习密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合理适中。另外,教学基本功要体现技能意识。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简洁,生动形象而风趣。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示范动作优美,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应变和调控能力要强。教学个性要体现特色意识。教学要有个性特点,要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

教学评价与反思7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观察、课堂讨论、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教育评价的技术发展迅速,如日常表现评定、问题简答、实地设计、学习档案袋、个人展示评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根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应用,以发挥两种评价方式的各自优势(终结性评价实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补其短。

  课题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两个学期中,对20xx和20xx级的两个自然班的社会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论文写作与汇报,小组案例搜索分析与汇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观察并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大胆地质疑现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将小组与个人的成绩综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采用期末测试的形式。

  由于研究过程中两个自然班班额较小,并且没有对照组,因此无法对研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价。就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学生与往届的学生没有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反思

  形成性评价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妨碍实施效果,使评价偏离了预期的目标。

  “形成性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他们当前知识、理解与技能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因此设立哪些形式与题目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分别评估自己的教与学,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大难点。其次,很多研究者讨论过形成性评价的效度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以获得清楚一致的评价标准,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国内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形成性评价更多地成为一种考核的方式而不是发挥反馈信息的功能,背离了形成性评价的目标,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课题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学校部门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多数教师都认为当前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是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对于要实施形成性评价又都心存顾虑,很少有人表示会马上开始采用新的评价方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应用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从学校相关部门获得足够的支持,仅凭教师个人的行为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当然任何的改革尝试都是有价值的,总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变通要好得多。

教学评价与反思8

  现在许多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着重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把课堂教学活动分成具体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当教师在校内外的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要与开课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课堂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问题,在探讨中时常有经过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启发。作为开课或听课教师都要反思交流、探讨中所涉及到的掌握教材、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教法选择、课堂容量、师生互动等内容。除此之外,我觉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的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收集学生的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授完课后,可以利用学生自修的时间,到班级里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诚的交流,从中提取带有普遍性的或者是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将一周以来本门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一文。

教学评价与反思9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非常动听、优美的、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学生也非常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歌曲题材“小溪”为引导线,用拟人化的形式进行全课程的贯穿。

  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从兴趣上导入,图片与音频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有趣的观察,主动参与到其中,发现图片上的每一事物,音频上的溪流声,引出主题。再运用拟人化的兴趣激发的形式邀请图片当中的`其中一位朋友来我们班级做客,让学生聆听它的声音说出它是谁。在这同时,引导学生们仔细想想生活中,想象中小溪流水声是什么样的呀,并模唱出来,我写在黑板上直接进入难点练习学习小溪流水的声音——歌曲尾声旋律。先由我教学生唱一遍,然后再由学生自主练习模唱,最后分两组合唱,每组分不同的词演唱。在这里我将要求学生唱准每个音,对八分休止符有一定的掌握与认知。

  我在导入这一环节做得非常成功,突出重点,对教材的深度认与知解读透彻,思路清晰。对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很大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觉得上课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情。四年级是一个转型期,所以这一时段要把握好教学与兴趣上的调节是很重要的。学与玩并存,培养学生的情趣与对音乐的爱好,加入了对学生要求,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适合本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程度。

  教唱环节,运用欢迎小溪这种方式加入节奏练习,其中还是从兴趣出发以节奏呼唤小溪的到来,引导学生们朗读歌词,看看小溪在来我们班级做客的路上都遇到了谁?由我带领学生们击拍打节奏朗读,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在朗读中对歌词有一个层次上的认知理解。让他们感悟到歌词的淳朴感,加入节奏上的击拍让他们对歌曲节奏有一定的认知掌握,感悟歌曲,方便下面教学环节歌曲的教唱和歌词的加入演唱。以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游戏,让他们积极加入进入新歌教唱环节。

  教学新歌,先是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感受小溪的快乐。老师范唱,教学新歌旋律。让学生回忆朗诵歌词过程,回忆歌词填词演唱。再次聆听歌曲并组织跟唱,分组抽唱,师生清唱并带领学生以掌握对音乐的理解跟着音乐做肢体上的律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教授法、示范法、欣赏法等多种方法是学生牢牢记住歌曲,感悟歌曲。这一环节教数学上还是很成功的。多种方法结合加上肢体上学生的自我发挥,以及对学生的检查都依据目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但是,这一环节上难点上的教学过于少,可能会让学生不轻易深入脑海。

  扩展视野、升华情感,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感悟自然,提倡保护环境,保护身边的美好事物,留住美丽的溪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环保的一个提倡,让学生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大道一个情感上的升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里,对自然、对周围、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此方案的设计更多着眼与实践,由于锻炼的少,还有各种元素,教学实施中还是碰到不如意。一份教案的实施中没有想象中顺利,它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考虑多次,灵活应对教学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教师角色转换还是不够,教师技能不足,难点上的教学不够,可能学生会掌握不了。歌词上的代入,由于旋律的教学可能不够,这样增加了学生的难度,应学习完旋律再让学生聆听歌曲再进行歌词代入演唱,让学生更多的从听觉上得到一个练习记忆的过程。

  以上这些是我的教学反思与评价,以后我将多锻炼,为以后的教学提升,我将吸取此次上课的不足,发扬优点,让课堂更生动,学生更感兴趣。

教学评价与反思10

  1、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教师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我在周记中发现一个学生喜欢看古典小说,并根据小说内容将班上的同学写进自编的小说故事中,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富有创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位读者。”谁知,他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周记都有一段自己创作的小故事。而且还有点像模像样。一次赞扬,激励他看完了《水浒》、《三国演义》等许多部名著。

  2、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有个学生带我去家访走到哪里她都有认识的人,并且主动跟人打招呼,于是我不是表扬她带我家访之事,而是赞扬她人缘好,很懂礼貌,她兴奋不已。

  3、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

  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不但容易让学生领受你的赞扬,内心还会产生压力,没做好,还被老师赞扬,真不好意思,这种压力会激发学生更加努力。

  4、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

  赞扬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就要赞扬他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就该赞扬他经过努力而成绩提高这件事。因为赞扬他努力,让他知道受赞扬的真正原因,他就会继续发扬光大。而赞扬他聪明,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

  5、微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赞扬。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且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的素材,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教学评价与反思11

  一、试题评价

  本次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六年级上册教材的所有内容,试题难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能力的培养。试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既考察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又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试题的评分标准明确,评分标准的制定合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的难度适中,既考察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又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字词的掌握上,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错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词读音和书写。

  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阅读理解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作文方面,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思路不够清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总的来说,本次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的评价和教学反思,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根据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评价与反思12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在作为“师傅”的你,得把学生领进“门”。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分三步、循序渐进地把学生领进“自主评价”之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第一步,教师评价,学生模仿。

  除了评价内容的方方面面(见上表一)而外,还要教给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评改的方法,拟定鼓励性评语的方法,诸如对“闪光点”使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给予充分肯定,用委婉含蓄的激励性评语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等等。这是“前车之鉴”。起初几次,教师要全批全改,一是让学生了解这种评价方式的基本特点,二是通过反复演练,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评价方法。

  第二步,师生评价,学生自改。

  教师选择上、中、下水平的部分习作,对每篇习作至少肯定两个以上“闪光点”,最多指出两个不足。然后,与作者一起共同商讨修改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他们表情达意的合理化要求,与之推心置腹地交流;切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头上,否则,那样改出来的作文,已经不再是学生自己的了。拔苗助长,只能事与愿违,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征得作者同意后,把几经润色的习作分类装订成“创新作文集”,在同学之间传阅,使其他同学在阅读这些范文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师生合作、探究的既得利益:人格得到尊重,“闪光点”得到赏识,写作潜能得到发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单薄,只有在合作状态下深入探究,虚心好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写作素质不断增强。

  这 个过程,需要反复训练(至少五次)。教师视学生个人的发展情况,从边“扶”变“放”逐渐到少“扶”多“放”。直至绝大多数学生成长为能做出引以为豪的“第三只小板凳”的爱因斯坦时,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评改、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了。这时,“自由评改”的`春天即将来临。

  第三步,学生评价,互相修改。

  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比较接近,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能达成共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能够彼此借鉴,共同提高。在小组内(4人一组),可以轮流读习作,大家一起评改,交流看法,重要的是找足优点;或者交互评改,然后推荐精彩篇、段,供大家赏析。

  就出现的突出问题,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更多的方式方法。如,内容肤浅的,要深入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选材陈旧的,要走进生活,勤于观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语言贫乏的,建议他大量阅读,善于积累,活学活用……

  在这个环节,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某小组的作文评改活动,具体感受评价过程,获得大量反馈信息,及时完善作文多元化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与反思13

  作文评价,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能否激发学生再创作热情,能否使学生保持昂扬的写作兴致,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这是老师们所关注的。

  目前,老师们常用的评价形式是:眉批+总评+得分(或等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发现,不论是量化法还是等级制,均属于模糊性评价,其结果往往是“一刀切”:师生综合某篇作文各方面的情况,给它判一个分数,或定一个等级。这就算是一篇作文的“身价”了。

  学生最关心的就是这“身价”。

  优等生是老师的高足,其大作深受师生青睐,身价倍增。他们几乎每次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因此,对写作也乐此不疲。

  对大多数中下游学生来说,一个36分,或25分,就把他们给打发了。尽管在评定时对他们使用了第二人称(“你”)的鼓励性评语,他们却觉得这是冠冕堂皇的话,是“施舍”,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最终因没得到真正的全面认可,对此而不屑一顾。本来一番好意,却很少有人领情,被“扭曲”为虚幻的东西。一张热脸碰了一张冷屁股。这该是每一个评价者都不愿看到的吧。久而久之,他们对鼓励性评语也麻木了,客观上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其潜能的发展。所以,我们得“网开一面”,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机会,为写作素养的全面提升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之为文,自然良莠并存。

  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面,揭人不揭短。”学生最怕自己的作文被判为异类——“丑小鸭”,动不动被别人吹毛求疵。既然学生都爱面子,就该先给他一个又一个面子。其实,这是师生给习作者提供的一个又一个进取的机会,搭建的一个又一个不断攀升的平台。

  每个学生的每篇习作,即使糟糕透了的,至少也有一两处可取之处,即“闪光点”:如某个成语恰如其分的使用,某种修辞手法浑然天成的'运用,某句名言天衣无缝的嵌入;抑或选材的独到,倒叙的妙用,开门见山的点题,耐人寻味的结尾……不一而足。这些“闪光点”犹如“星星之火”,都是智慧的“燃点”。显然,出于成见,对此视而不见,哪把壶不开提哪一把,简直是愚蠢至极;只有对这些“星星之火”倍加呵护,千方百计吹氧助燃,使之形成"燎原"之势。这才是明智之举。

  希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赏识,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作文交上后,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或同学如何评价自己的作文,尤其是对某方面成功之处的认可。这种渴望指点迷津的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良机。“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对同一篇习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突破"藩篱",见仁见智,才能真正解放写作教学。只要师生着眼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抓住这一个或几个“闪光点”,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每次都能尝到写作成功的甜头,切实感受到被赏识的喜悦,就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寸进尺”,是人的一种本性。如果从多侧面审视,发现学生习作的更多优点,就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得到被赏识之“寸”,从而激励他们不断锻造,打造出我们所期待的一“尺”,一“丈”……这样,他们尤其是中下游学生,越写越爱写,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也许会一发而不可收。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作文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发展每个学生写作的诸多潜能。“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才是我们通过评价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既让习作者得到预期的实惠,又能认清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真正激活"我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学生在连续不断被别人赏识的“风力”作用下,逐渐升起自信的“风帆”,使写作之“船”乘风破浪,奋力驶向理想的彼岸。

教学评价与反思14

  怎样才能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呢?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该如何展开有效的自我反思。为了寻找答案,我认真阅读了董教授推荐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该书由刘占兰、廖贻主编,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引导我们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的的环境与资源,体会真正的主动学习的“课堂”,感悟如何根据幼儿不同领域学习的特点、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支持与促进,再尝试着反思与改进教学。

  全书共六个单元,前五个单元中作者都以“导读——案例描述——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专家点评”的顺序来编撰了二十八个案例,从每个活动的生成背景到组织过程,再到成果呈现都非常的详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活动后分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是执教者作为当事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论性的总结与指导。如果说执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的话,专家的总结则更具有理论的高度。这样分层次的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在最后第六单元,作者还特别加入了“教学案例研究”,借助对若干个案例的评析,阐释了案例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让我们对如何撰写案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反复阅读此书后,我对书中的第五单元“反思、改进教与学的行为”深有感触。通过对第五单元第一小节“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关注全班不同学习需求的幼儿”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过程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设置,按照幼儿的探究问题与已有经验分组,并提出该组的活动目标与应获得的新经验,真正促进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发现,让幼儿在自信、主动地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儿园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在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会利用孩子玩影子游戏的兴趣,全班一个主题,幼儿一起探究。老师确立教学目标后,全班孩子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我们也进行反思,然而反思的结果呢,并没有改变按计划教学的模式,只是在调整目标,目标难了,无法达成;目标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总会出现有部分孩子在活动中是活跃的,但有部分孩子却是盲从的,还会有一些孩子在这个活动中完全是被动的,看了这个案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顿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尝试分组教学的形式关注全班不同学习需求的幼儿。

  一、改进“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尝试“分组教学”。

  徐春燕老师首先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把全班孩子根据水平和兴趣分为两组进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在暗室里、在阳光下,用自己的身体、用各种工具,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发现。动态的小组不断的分而又和,始终兴奋着的老师不断的判断、反思且寻不同幼儿的需求并给予适宜的支持。

  二、判断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水平,为不同的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指导。

  第一组幼儿经历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继续制造影子,并给影子搬家——让影子与物体分开——我们的影子可以与身体分开吗——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个探究活动。

  第二组经历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让影子变大变小——制造彩色的影子——我们的影子可以与身体分开吗——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个探究活动。 虽然两组幼儿探究活动的数量相同,但内容却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徐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所获得的经验及已经达到的经验水平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适宜教育与指导,使每组都能够进行适合自己的教学。

  本书的第六单元对“什么是教学案例”“什么样的主题适合做案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如何撰写教学案例研究案例”“教学案例的基本写作形式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说明,希望可以为教师们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教学案例就是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的、包含有疑难问题以及矛盾冲突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情境的描述,它以丰富的叙述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幼儿的典型行为、思想在内的故事。

  二、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一)围绕一个突出的主题。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论题,要突出一个主题,而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二)具有典型的教育学意义

  教学案主题的教育学意义可能体现在儿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揭示方面,也可能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原则的探讨方面,但更多的是体现再关键经验的确立以及教育教学行为的选择等具体操作策略方面。

  (三)要有延伸、发展的空间

  教学案例的主题应该是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一个好的教

  学案例研究的主题必然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主题,不管是问题呈现的方式,还是问题解决的途径都可以引发案例开发者和他人继续深入地思考与探讨。

  (四)能促进教师和儿童的发展

教学评价与反思15

  在信息时代,电视,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媒体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当我们需要获取信息时,面临的问题往往不是信息的多少,而是如何在各类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信息中鉴别和评价信息,而信息的纷繁复杂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通过案例教学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然后在我的引导下得到一些辨别信息的`方法,最后让同学们举出亲身经历或者听说过的一些例子,大家再共同讨论,总结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

  不足之处:新课标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但是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不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故在学生自主实践上有一定的欠缺。另外,由于时间关系,某些案例介绍不是很透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时间安排问题,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学评价与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07-15

教学评价的反思11-07

教学评价与反思12-27

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09-05

美术教学评价的反思08-26

教学评价与反思15篇12-27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与评价04-23

美术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09-09

教学评价的反思(20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