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八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采取”、”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不但出现了单式的折线统计图,还出现了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并且把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8、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9、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是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运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
3、教学表内除法计算,应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优化计算与能力的培养。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学困生辅导措施:
1、分析每个学生,指出缺点,使其明确不足在哪,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和上进心。
2、在日常的教学中,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当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量等。
3、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关注学困生,视当堂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课后多加以督促,利用空余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加以辅导。对于自控力差,不够主动、自觉的学生要求定时、定量完成。
5、发动小组内同学还有小老师的力量。
6、与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我教研组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握机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eg;。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整体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好的引领老师们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教材内容及课后练习的设置,更好的服务学生,学校开展了教材分析系列活动,每个年级组的每位老师选择一个单元进行详细解读,其他老师辅助进行整理,进行集体备课,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也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一)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阅读各种书刊,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仔细阅读教学参考的具体要求;
(二)以学校的教材解析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研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样几点:
1、认真阅读教材、教参,整体分析、把握教材内容,更好的理解编者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2、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这方面可以是在平时的练习中通过练习解决,还可以通过与年级段的教师的交流解决,这样既可以式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也可以很好的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3、对于每个单元的教材分析,要重视起来,督促每个人提前做好准备,(主备人提前出来教材分析,整体把握,教学设计,习题处理意见,要提前将材料打印成册,使其它参与人员可以更好的参与进来,根据自己情况加以改进)分析时要有针对性、有时效性、不走过场,要注意做好教研记录;
4、要注意积累材料,我们的解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教研时的有准备解析,这样我们要注意将交流情况和改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以后更好的进行教学,第二种情况是随时的教研,这种教研也许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之下根据自己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所以一定要注意将这种无准备之仗变成有准备的,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使之不至于成为无用功;
(二)注意平时的反思,平时多交流,;力争做到课课有交流、章章有交流,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要坚持练习、作业的反馈情况的反思,努力做到在教学上没有遗留问题。
(三)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狠抓上课倾听关、发言关,争取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四十分钟都能取得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思维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注意随笔的及时记录,要注意交流,互相督促,使得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积累、应用,为以后更好的教学类似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每月工作计划
二月份——三月份
1、制定教学进度;
2、整体分析教材,把握编者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
3、进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四月份
1、进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2、进行教研活动,反思教学行为;
3、准备期中考试;并进行分析;
五月份
1、进行数学广角教材解读
六月份
1、教材解读经验交流;
2、准备应用题测试;
3、准备期末复习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工作目标及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数学学习习惯。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无论是从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中学习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如何做,复习如何做,晚上要做什么,周末如何安排,如何处理练习等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
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教材,采用新理念,使用新教法,是我们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想法。因此,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家又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理念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不要一味以对错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是关注他知道了多少,有什么想法,还有哪些不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多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知识,研究新课改地区的几年高考题,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2、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相关的教学展示、研讨等。准备七节示范课,每位高一教师一节,以相互学习,相互研究,上课顺序:①吴林,②陈海平,③陈良照,④张继永,⑤王海萍,⑥胡小浇和⑦沈海军。
3、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习,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难度控制(不可太难。
4、抓好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落实竞赛课程的内容、教学进度及人员安排。
5、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6、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习,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7、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力争在新的学期里超越兄弟学校。
三、科研工作
1、配合完成数学组市规课题几何画板的相关教研内容。
2、结合新课程教学,完成相关的论文撰写。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高二(1)班共50人,男生36人,女生14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13人,中上等生约23人,中等生约6人,中下生约6人,后进生约2人。
高二(2)班共49人,男生37人,女生12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0人,中上等生约7人,中等生约8人,中下生约22人,后进生约12人。
2、(1)班学生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5、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类乘法计数原理;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6、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7、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9、了解程序框图;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结构图;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8、所有考生都学习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理科考生还需学习选修4-5不等式选讲这部分专题内容。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略)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执教四年级5班和6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相对来说差生面广,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一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本学期要想有所进步,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难点:位置与方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eg;。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对学生全面负责。言传身教,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注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是在三步计算的基础上扩展到四步,先出现不带括号的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并有一个算式带两个小括号或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文字题。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性质、法则和定律,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必须十分重视。
3、加强应用题教学。本册教材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有较为复杂的比多或比少再等分或包含的应用题,几倍求和或差的一般应用题,有发展的归一、归总应用题,还有求路程、时间或另一速度的相遇问题。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作业严格把关,要求书写认真,提高正确率,不让一本本子蒙混过关。
6、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习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习。⑵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进度及分工
周 次
起 讫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一
2.9-2.10
期初复习(2课时)
2月9日上课
二
2.13-2.17
圆柱(5课时)
三
2.20-2.24
圆柱的复习(2课时);圆锥(3课时)
四
2.27-3.3
实践活动——
观察与测量(1课时);单元复习(4课时)
五
3.6-3.10
简单的统计(3课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
六
3.13-3.17-
比例的应用(3课时);正比例的意义(2课时)
七
3.20-3.24
反比例的意义(3课时);成正比例量的应用题(2课时)
八
3.27-3.31
成反比例量的应用题(2课时);单元复习(4课时)
九
4.3-4.7
整数与小数的复习(10课时)
十
4.10-4.14
十一
4.17-4.21
简易方程(5课时)
十二
4.24-4.28
分数与百分数(10课时)
期中考查
十三
5.1-5.5
十四
5.8-5.12
十五
5.15-5.19
量的计量(4课时)
十六
5.22-5.26
几何初步知识(10课时)
十七
5.29-6.2
十八
6.5-6.9
比和比例(5课时)
十九
6.12-6.16
简单的统计(3课时);综合练习1-2
二十
6.19-6.23
期终复习
期终考查
二十一
6.26-6.30
二十二
7.3-7.5
7月5日放暑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应用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态度情感价值观: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书包括: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有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9名学生,其中男生9人,女生10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有较好的习惯。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设计: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教学评价方案:
(一)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性评价。
(五)书面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综合运用,形成阶段性评价。
【【精品】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精品】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合集6篇04-21
【精品】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6篇04-17
【精品】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6篇04-14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五篇04-21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7篇04-14
【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5篇04-22
【推荐】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六篇04-21
有关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7篇04-21
【热门】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五篇04-16
【精华】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七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