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20 09:14:23 林强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通用10篇)

  时间一晃而过,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②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③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③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②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资源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

  三、声音的特性

  含 义

  决 定 因 素

  相 关 问 题

  音 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度

  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 色

  声音的特色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课堂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说 明

  导入新课

  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敲击“水瓶琴”发出音调不同和响度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而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作出猜想。

  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给出蝴蝶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0页,达到正确解答上述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了解多少?

  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前阶段的探究实验中,是否也发现了能说明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一些现象和事实?交流实验现象和判断结果。

  对学生实验认真,观察仔细,的科学态度给予赞赏。

  演示课本P21、图1.3-4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三、音色

  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夸学生辨别准确。)

  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辨别不同的发声体的。

  教师归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凭音色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事例。

  用示波器分别显示音叉发出的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信号波形以及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的声音信号波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特征。

  用示波器观察学生(男女各一)说“我喜欢物理”的声音信号波形。

  归纳小结

  1、学生小结。

  2、课堂练习反馈。

  3、组织学生演奏、欣赏乐曲《欢乐颂》。

  布置作业

  举手回答

  加深对声音的不同性质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回想所听到过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情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两人一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讨论、再验证、评估。

  举手发言。

  学生交流猜测。

  自学并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作答。

  积极举手回答,汇报自学成果。展现自己的科学素养。

  学生分组讨论、再实验,并举手作答,其他学生评估。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积极举手作答。

  积极参与做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

  举手回答

  分组讨论,踊跃举手作答。

  观察比较不同声音的波形,集体回答判断结果。

  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

  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体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用学生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教育学生观察生活、服务生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关注情况。

  及时给予鼓励,益于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利于形象深刻地理解声波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能增强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案例(声音的特性):

  一、引入新课:

  师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靠什么传播?

  生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会发出声音。

  师问:啤酒瓶发出的声音相同吗?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敲击啤酒瓶发出“1,2,3,4,5,6,7,i”的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讨论后再回答。)

  生答:不同啤酒瓶发声的高、低不同。

  (同上法,轻敲啤酒瓶发声。)

  师问:这次啤酒瓶发出的声音与上次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比上次的声音小。

  师:声音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有大小之别,还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分别描述声音的这些不同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这些性质。

  板书: 三、声音的特性

  二、教授:

  师问: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那么,音调的高低是与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所听到的声音的高低、所看到的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作出猜想,并给一定的时间讨论)

  生甲答: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因为小提琴发出高音的弦振动得比较快。

  生乙答:唱歌发高音时,声带振动也比较快。所以音调的高低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但没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也需要用实验事实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就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作出设想,勤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师:同学们可以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说说你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供大家讨论交流。

  生甲答:我们用硬塑料片拨动疏密不同的木梳齿,拨动密齿时,塑料片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生乙答:我们把橡皮筋拉紧后拨动它,发现橡皮筋被拉得越细时,振动越快,发声音调越高。

  生丙答:我们按书上的方法,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较长时,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

  (教师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和结论共同讨论、评判、再验证,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师问:通过以上研究,哪位同学能概括得出的结论?

  生丁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快,发声音调高,振动得慢,发声音调就低。

  师:物理学里,用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发声体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振动慢的,频率小,音调低。所以,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

  师问:我们知道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但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稍停、让学生猜测、交流,更多的学生会不知其解。)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为解答这一问题,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有多大?请阅读课本第20页的内容,看谁能尽快完整地回答。

  (学生阅读并交流。)

  生答: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声。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向他表示祝贺。

  师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

  生甲: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生乙: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不同。如猫和狗发声频率较低,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见;而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很高,可以发出人听不到的超声波。

  生丙: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有的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有的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大象就是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使用次声波交流的。

  师:很好。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你了解吗?

  生甲答:人们可以通过探测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辐射出的次声波,来预测、预报它发生,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生乙答: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B超检测、超声碎石等。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

  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疗技术、工业生产以及各种探测等诸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发表、交流。

  师问:在研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中,你是否在不经意中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能说明声音的大小——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甲答:我们拨动橡皮筋发声时,发现拨动的幅度越大,橡皮筋发声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大小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生乙答:我们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一定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幅度较大时,发声的响度较大。

  师:同学们的确是实验认真,观察仔细,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个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悬吊着的乒乓球,比较轻敲和重敲音叉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条件许可,也可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生答:重敲时,音叉发声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大,表明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师问:分析以上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答:上述各实验说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师: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可见,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好吗?

  (事先请几位同学准备好口琴、小提琴、笛子、萨克斯管等,有三、四样最好。学生几乎都能靠听声音,辨别出各种乐器。)

  师问:(非常惊奇地)你们怎么辨别得如此准确?是怎么辨别的?

  生答:不同物体发声有不同的特色,只要你曾经听过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知道它的声音特色,再次听到时就能辨别出来。

  师:对,说得好。由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也就是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听声音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就是靠音色来辨别的。

  师问:哪位同学能举出人们凭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事例?

  生甲答:铁路工人检查火车机械部件是否有裂缝,总是用铁锤敲几下,就是靠听机械部件发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生乙答:同班同学,我们未见其人,只闻其声,就能辩知是谁,也是靠辨别声音的音色。

  师:以上事实告诉我们,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除了音调、响度外,声音的又一重要特性。

  师:为了让同学们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把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比较波形的特征。

  (教师先后输入音调不同的音叉声音信号、响度不同的音叉声音信号、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的声音信号,让学生观察示波器的波形。由于第一次使用示波器,需要教师简单说明和引导。)

  生甲答: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时,波形的疏密不同,音调高的,波形密。

  生乙答: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时,波形的幅度不同,响度大的,波形幅度大。

  生丙答: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音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基本相同,观察到各组波形的幅度和疏密就基本相同,但由于发声体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观察到波形上附加的小振动不同。

  师:也就是说,声音的响度大小,可以比较波形的幅度;声音的音调高低,可以比较波形的疏密;声音的音色特征,可以看波形的附加小振动。

  (可让同学看课本第22页的波形图。)

  师问:有谁想看看自己声音信号的波形特征?

  (学生举手踊跃,争着观察自己的声音信号波形。)

  师:请两位同学(男女各一)上讲台,用话筒说“我喜欢物理!”。

  (学生观察波形特征。)

  三、小结巩固:

  师问:同学们学习物理真的有趣有用,对吗?这节课学习至此,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甲答:我懂得了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大特性。

  生乙答:我还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生丙答:我学会了靠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生丁答:我觉得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科学、有效、有趣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解答下面几个问题,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集体解答巩固练习,教师及时反馈评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同学们,乐音是美妙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请备有乐器的同学为大家同奏一曲《欢乐颂》。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在欢乐、优美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2、做课本第23页“想想议议”。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2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

  活动一:音调(10分钟)

  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音调?

  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

  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

  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

  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

  活动二:响度(10分钟)

  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

  1.什么是响度?

  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什么是振幅?

  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三:音色(10分)

  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

  1.什么是音色?

  2. 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

  (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机会。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体现,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

  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教学难点

  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基础概念的不足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三、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本节课在探究音调、响度概念时,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合适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归纳、理解,使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既发挥自主性又不失盲目性。对概念理解和辨析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结合的手段。此外,学生可通过讨论、阅读、实验等手段来主动学习,体验过程,解决基本问题,并能简单应用。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两个超脱于知识载体以外的主要素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叉、钢皮尺、示波器、鼓、口琴、乒乓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 入

  (实验演示观察,设置情境引入。)

  物理问题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更真实地感知声音的丰富性,可设置下列情境引入。

  演示:我们周围充满着许多有趣的声音,大家能辨别以下分别是什么声音吗?(多媒体播放几种动物声音和火车等声音。)

  (学生一一辨别)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辨别这些声音的?(声音的高低、音色甚至长短等。)

  引入:这说明声音有各种不同的特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课题。(投影课题)

  (二)音 调

  (播放一段含有女高音和男低音的音像。)

  提问:女高音和男低音歌唱家演唱的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在上述基础上归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

  用口琴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让学生辨析音调高低。既巩固概念,也为下面探究音调与什么有关打下基础。

  (师生实验探究,启发深入理解。)

  由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探究基础较低,不易猜想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这里采用问题启发式探究。通过设置一系列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系列小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完成探究过程,体验和学习探究方法。

  (1)你能使身边的钢皮尺发出不同音调吗?

  学生纷纷尝试。请两名同学上台演示。

  (2)你们发现钢皮尺发出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学生很可能回答与钢皮尺伸出桌子的长短有关系,教师这时应充分肯定学生,保持他们探究的积极性,但要进一步启发和点拨。)

  (3)继续仔细观察钢皮尺伸出部分的长度变化时,尺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探究,找出初步规律: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入本节的难点概念———频率,讲解频率、频率单位赫兹的含义,并投影结论: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体验规律:用手触摸声带,一起唱“1”、“2”、“3”、“4”、“5”……感觉声带振动频率的高低和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拓展知识。)

  启发:(单手前后甩动,问学生听到声音了吗,大胆想象一下,如何改进有可能听到手挥动发出的声音。)看来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还有什么声音人耳也听不见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弄清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以及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且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含义。

  为了拓展视野,体现主动、合作的学习精神,可以安排一个交流讨论: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知识。(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图片或者音像。)

  思考和巩固:为什么我们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观察”声音:刚才我们不但用耳朵听见声音,还用手触摸了声音,你相信我们还能用眼睛来“看”声音吗?(演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观察其声音的波形,再将男女同学声音信号输入比较波形,只要能看出音调高的声音波形比较密即可。)

  由于示波器上波形停留时间短,不容易进行比较,可以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结合的手段,把波形图描绘下来,制成静态图片进行比较。这部分教学活动通过自学、交流、演示等各种方式开展,不但让大家拓展了声音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尤其是示波器对学生来讲很新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觉得物理很有趣,很有用,也很神奇。

  (三)响 度

  引入概念;由多媒体演示并介绍响度含义。

  探究概念: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教师指导下的系列问题进行启发式探究。)

  (1)如何让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响?(用力敲打音叉)

  (2)用肉眼直接观察容易看出音叉很响与不太响时振动情况有何不同吗?

  (3)给你一个乒乓球,能设法显示音叉的振动情况吗?乒乓球弹开幅度大说明什么?(教会学生观察微量变化的方法)

  (4)做上述实验,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声音,有什么发现?

  投影结论: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你还有其他方法来验证你的结论吗?

  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最好允许学生多讨论一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的自主性、多样性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有时间的话可以观察不同响度的声音的波形。

  (四)音 色

  主要从两个环节来展示:

  (1)音色含义:新课程理念不追求音色概念的严密性、深刻性,只要求学生知道有音色这个特征,能根据音色辨别声音。这样要求更符合初中生重感性的认知规律。可用多媒体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辨认同一个旋律分别是哪种乐器演奏的,指出分辨声音主要根据音色,并投影:能反映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的特征叫音色。这种注重体验和感受的学习既增长了音乐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用示波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

  观察同样音调和响度、不同音色的声音,它们的大体波形相同,只有一些细微的附加振动有所不同。

  从知识层次看,本节要求基本结束,学生对音调、响度、音色这声音三大特性有了常识性了解。为拓展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本节课还安排了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和其他乐器。

  多媒体展示“乐音和乐器”片断。

  六、教学小结和反馈延伸

  (1)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要点。(有时间可让学生小结)

  (2)播放编钟乐曲,讨论为什么编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总结: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组合起来,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让我们在这动人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

  (多媒体播放优美音乐)

  七、板书设计

  由多媒体打出。

  八、课外拓展

  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你觉得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巩固知识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课外钻研、查阅资料的习惯。

  点评:这一节教学设计突出了观察和实验的多种形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运用。

  先以观察演示实验的形式引入声音具有高低、强弱等特性,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生活中对声音“高低”说法存在两种不同的意义。关于音调的教学,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认识钢皮尺的长短对音调的影响,引导他们逐步理解音调由振动快慢决定这一本质规律,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实验所不易展示的现象,进一步应用和拓展知识。响度的教学注重对实验设计原理的认识,音色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演示和媒体播放丰富感知,突出在情意目标方面的教育功能。

  可以说,整堂课就是以实验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各环节有所侧重地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4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重点

  1、能对生活中音乐的三个特性进行辨别。

  2、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粗细长短不同的饮料管、钢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声)。

  学生聆听指出这些声音是千差万别的,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的特性。

  (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声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声音的特性。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教学

  1、音调

  实验探究一:音调的决定因素

  小组讨论猜想声音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括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

  (设计理念:教学“以学为主”,让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板书: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而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课件展示:

  ①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③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④大多教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⑤什幺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⑥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学生展示: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至20000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

  (2)超声波清洗污垢。

  (3)声呐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

  次声波的应用:地震,海啸等伴随有次声波产生。

  自查自纠:参考课件展示,自纠错误。

  (设计理念:学生“先学”、“自查”,教师“后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喜悦。)

  教师演示:发声体发声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吹粗细长短不同的吸管,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学生分析总结:音调是由频率决定,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松紧、粗细有关。

  短、紧、细,音调高。

  视频: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

  总结:频率(音调)高的波形比较密一些,频率低的波形比较疏一些。

  (设计理念: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响度

  实验探究二:声音的大小和尺子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进行实验: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一样,以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同样长的尺子,观察尺子振动幅度,聆听声音的大小变化,填入表格。

  实验探究三:听老师讲课,前排和后排的同学比较声音的大小。

  (设计理念:将手边的物体应用于物理探究,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练习:黄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3、音色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让另一位同学大声说“报告”,请前一位同学猜出是谁发出声音的?

  这位同学为什么能准确猜出是谁的声音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音乐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活动、音乐欣赏体会不同声音的音色,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学生愿学、乐学,体现了“以学为主”的理念。)

  教师介绍:我们能够辨别出不同的物体发声是靠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板书: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活动:观察各种乐器发出同一音调时的波形图,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波形不同,说明不同的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

  想想议议:电子门卫靠什么辨别每个人的声音?

  (设计理念:通过资料“电子门卫”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能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小结:学生填表,小结本节内容。

  反馈练习:

  1、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_,响度越____。

  3、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叫______。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巩固练习: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大。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高。

  “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好。

  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水是否快灌满了。其判断的依据:瓶里水位升高,空气柱变短,振动_______(加快或减慢),_______逐渐升高。

  3、“男高音在引吭高歌”中的两个高的意思一样吗?

  (设计理念:通过练习起到巩固作用,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

  布置作业:动动手和课后阅读

  (设计理念:让学生能及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

  二、响度

  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音色

  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学习重点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学习难点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学习过程:

  一、前奏版: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如何的?

  5、什么叫骨传导?

  二、启动板:欣赏音乐体会声音的不同,请思考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三、核心板:(一)1.音调

  实验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实验器材:钢板尺

  实验过程:探出不同长度用相同力度拨动钢板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频率

  频率单位:

  人类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6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都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分析】

  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

  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维与合作。

  3.通过过程感受激发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

  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

  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

  (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1.3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

  伸出1/5最快最高

  伸出1/3较快较高

  伸出1/2慢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2.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初步体会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与分析论证这两个环节。

  3.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提出问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

  二、新课教学

  1、[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设计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进行实验: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声音粗。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振动得慢,音调低。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

  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

  (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4、[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5、提出问题: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猜想与假设: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6、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兴趣。

  2、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振动、噪音。

  二、活动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这是什么?(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师: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10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

  一、引入:

  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板书课题:三、声音的特性)

  大家知道春晚的小沈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由于调过高拔不上去,欧了,还有俗话讲得好“要想唱歌得先对调”这里的“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声音特性之一--------音调

  (板书:一、音调)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调低而女生的音调高,那么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

  再拿钢锯条做实验: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锯条拨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

  学生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2、3小题并归纳

  教师总结:

  2、 物体振动得越快, ,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音调就越低。

  物理学中为了表达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介绍频率的概念)

  赫兹 Hz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超声波、可闻波、次声波等知识点。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频率音叉(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好不好?

  学生回答

  教师要求大声点

  再大点声回答

  问这三次回答有什么不同?---------------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三次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不同,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声音的又一特性-------响度

  板书并定义(二、响度)

  1、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些词语“震耳欲聋”、“窃窃私语”)

  那么响度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探究一下:

  几次敲响音叉且使这几次响度不同,观察叉股弹开乒乓球或钥匙幅度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响度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完成教学案(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填空部分并思考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两个小游戏:

  大家都闭上眼我拍到谁谁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家仅凭听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闭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演奏学生来猜

  同学们之所以能分辨出来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声音的第三特性--------音色

  板书:

  三、音色

  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或乐器

  小结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础训练(比比谁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 另一人回答选择

  作业

  仔细阅读P23科学世界: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

  如果有时间做中考链接可在课上完成(比比谁最棒)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说课稿(精选11篇)07-24

初二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练习试题07-25

《声音特性》说课稿12-29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06-1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06-05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05-26

声音的特性教学反思04-06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05-26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06-25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实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