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3 19:30: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加减法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另外,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过程中,初步引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我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与理念,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我觉得在本节课中做得比较满意的是:

  1、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不论是猜一猜,提问题,还是自己探求算法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并注意算法的优化。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我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荐一种对大多数小朋友来说普遍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优化。

  同时,在教学中也有自感有些地方不尽如意,需要改进。

  1、要加强生与生之间的评价。整节课中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赞赏,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时不那么积极。

  2、小组间的合作差异性较大。在小组讨论中,发现有一部分只当听众。

  3、学习的书写习惯方面,如:列竖式时应更规范,画横线应用尺子画等。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节课教学中,我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的理念,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觉得本节课在以下三个方面较为成功。

  1、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不论是猜一猜,提问题,还是自己探求算法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首先,通过“拔萝卜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生经历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能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引导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学一学、想一想,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2

  针对小五班开展的表演游戏——《小兔拔萝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自我反思。

  以下是我在活动后的几点反思:

  今天的这个活动我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掌握各个角色之间的.规则和玩法,对话也很棒,参与表演的幼儿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通过观察,我还是出现了很多不足:

  1、幼儿的角色出场顺序还要再强调

  2、个别幼儿场地位置不清楚

  3、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引导加强。语言不够丰富,知识只言半语,不能表达角色中的意思。

  通过今天下午的活动观察来看,我们小五班的表演游戏还是有所进步,但是活动常规方面还是应该加强,如材料收放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3

  这是我在新教师半日活动观摩时组织的语言活动。两次试教后,整个活动有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1、第一个环节是看拔萝卜的动画视频,孩子们看得很认真、投入,加上孩子们对该故事比较熟悉,在后面的环节中,孩子都清楚地知道接下来是谁出场、会发生什么、该怎么表演等等。不禁要问,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次语言活动?

  2、我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炼。胡老师提出建议:提问的时候,问题要清楚肯定地问,不要含糊。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要简单地重复,尽量不要出现“是不是”之类的话语,如果发现幼儿的回答不完整,教师要将幼儿话语补充完整。

  3、在学习简单对话环节中,我觉得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对话,就提前让幼儿上来模仿。但此时的幼儿还没有真正掌握这些对话,还要加上动作,幼儿无法说完整,每次都需要我提醒。

  4、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我会不经意说“请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之类的话,显得教学痕迹过重。

  5、在表演故事环节中,我准备了很多挂饰,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来进行表演。在提出让幼儿选择角色后,我把框里的挂饰散开放在地上,孩子们上来拿。孩子们蹲在地上翻来翻去选,有些绳子还绕在了一起。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出了以下改进,并在公开课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第一个环节由看动画视频改成听故事录音,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展开了无限想象。

  2、我把整个活动的每个提问都精心设计好,避免啰嗦与复杂。在回应孩子的回答时,我有意识地让孩子说完整。这毕竟是一个语言活动,孩子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话说完整,这很重要。

  3、在学习简单对话环节中,第一个对话由我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和老婆婆之间是怎样对话的。我很注意这两句对话的语调语气变化,表现出角色的特点。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更助于模仿。

  4、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两个点,一个是“喊”,一个是“应”。“喊”的时候,我会自然地做出手势,没有再说“请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之类的话。

  5、活动进行前,我把挂饰一个个挂在黑板上,每块牌上是什么角色都一目了然。活动时,我只需把黑板转过来。这大大加快了幼儿选择的时间,避免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6、这次活动我的教具准备的很充分,每次试教都进行了改进。第一次试教时故事表演中的大萝卜是一个红布包着的桶,不太形象,孩子能轻易地把他拔出来,不够真实。第二次试教时是教师披着红布,伸出手给幼儿拔,大萝卜是难拔了,但还是不太形象。最后公开课时我做了萝卜叶子头饰,让教师戴上,再披上红布,一个生动、可爱的大萝卜就形成了。在背景图、萝卜的制作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萝卜拔出来这一瞬间显得更真实、更有趣。经过多次尝试,在胡老师的建议下,我加了一个机关,用绳子牵着萝卜,绳子隐藏在背景图中。在讲到“萝卜拔出来”时,我只需扯一下绳子,萝卜就从土里出来了。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4

  《拔萝卜》一课是学习加减法以来第一次接触用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竖式,而且有的还能正确的列出来,所以学生学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教学中我一直以两只小兔拔萝卜的生活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检验,我觉得本节课在以下三个方面较为成功:

  1、学生学习兴趣高。不论是猜一猜、提问题,还是自己探求算法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拨一拨计数器、算一算、写竖式,使学生体验到“36+23”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动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3、体现算法多样化,注意算法的优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

  ⑴尊重学生独立思想;

  ⑵学生表达多样化;

  ⑶解题方法多样化,但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本节课中,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如,把36和23分成30和6与20和3,30+20=50,6+3=9,50+9=59;用36+20=56,56+3=59;用竖式计算,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也有许多地方不尽如意,需要改进。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5

  1、采用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景进行教学,学生对此很喜欢。他们能主动的去探究数学问题,并积极的去解决数学问题。

  2、在计算36+23的方法中,学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但对于我班的学生,两个班级没有一个学生提到竖式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中,竖式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格外的认真和关注,讲解的也十分的细致。

  3、在教学中用啄木鸟诊断病情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通过学生在计算的反馈中能得到他们的计算准确度比较准确。

  4、在学生的书写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字的数位和位置摆放还不够理想。有的同学把横线写的比较长或者比较短等等的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提醒和解决的.。因此竖式的书写格式还是我日后作业关注的重点。

  5、个别学生对竖式的写法掌握的还不够理想,还存在着很多细小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的帮助和引导。因此,要给他们关注和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6

  《拔萝卜》一课是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对于“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都能列出算式,所以重点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索上。在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我设计了两次比较活动,有效地沟通了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引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把36+23这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分别转化为已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即:30+20=50;6+3=9;50+9=59后,同时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的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为了更好地沟通口算及直观操作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口算方法与直观操作之间有什么异同点?让学生发现都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接着再结合口算说一说“30+20”、“6+3”、“50+9”分别是操作过程中的哪一步,这样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刻地理解算理。在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充分理解几个一必须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必须和几个十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后,与学生一起学习竖式计算。介绍完竖式并进行竖式计算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竖式计算与上面的小棒、计算器操作及口算方法之间又有什么异同点?你能在图中找到竖式的每一步计算吗?这样,帮助学生在口算、竖式和直观图中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联系中理解了36+23的算理。

  在这节课中,由于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因此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因此心情也比较愉悦。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悟到了一个道理:一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在直观的、数形结合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深刻地感悟数学计算的道理,要注意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计算的方法。

  前几天,与孩子们做一个“拔萝卜”的游戏,游戏时并没有准备头饰道具。正巧孩子们因为上个活动还未静下来,我便随即做出很吃惊的样子:“哎呀!刚刚陈老师请一只大萝卜和我们一起做,但是大萝卜看到我们这么吵,觉得你们不喜欢它,它生气走掉了。”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静下来了,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望着我,有觉得不好意思的`,有吃惊的,有不明白的……我接着说:“大萝卜生气逃走了,没有萝卜跟我们做游戏了,怎么办呢?”孩子们都不知所措的望着我。“要不,陈老师做大萝卜,陪你们做游戏好不好?”“好!”孩子们高兴地说。

  我稍微讲了下规则,“我来做大萝卜,如果你们拔不动就是我赢了,要是我被你们拔出来了,就是你们赢了。在拔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摔疼了。”我一边唱一边做大萝卜样:“拔萝卜,拔萝卜……”唱到“拔不动”时,我没有喊小花猫来帮忙拔,而是直接喊小朋友的名字,如“小琳琳,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叫到名字的小朋友可高兴啦,赶紧跑过来帮我们拔萝卜了。我看到别的小朋友脸上露出很想参加的期待。接着我又分别唱着请了另外的小朋友来一起拔萝卜,在他们用力的时候,我假装被他们一拔而起了,孩子们都坐到了地上,但也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没有请到孩子一脸渴望和羡慕,我的内心触动很大。他们好像都很想参与进来,于是我们又接着玩了几遍,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一次。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很满足,我陪着他们也玩得很开心。我觉得在我们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大家都用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了,如果配上角色就需要准备各种道具,而这次我直接换上小朋友的名字,孩子们直接扮演了自己这个角色,真正地以自己的身份投入到游戏中去了。我希望今后能和我的孩子们多玩一些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7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是将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小班孩子最喜欢不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

  课的一开始我便先出示一个大萝卜,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他们一看就说是个萝卜,我接着又问是这个萝卜是什么样的啊,小朋友便开始说,红红的、大大的……接着我便带上老公公的头饰。装成老公公的样子,一边拔一边说:“这个萝卜这么大,怎么也拔不动?谁来帮帮我呀!”许多小朋友说:“我来帮助您吧!”我便开始引出故事的开头。“其实这个大萝卜,是老公公种在自己家菜园子里的。可是他年纪大了,怎么也拔不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帮助他的,好吗?”小朋友都兴奋极了!好奇的边听故事边看教师演示教具,一动也不动。

  每幅图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那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我先出现大萝卜和老爷爷,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故事中你看到了哪些人去帮老爷爷的啊?”幼儿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给说出来,“那谁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谁?还有谁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忆,并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故事,以此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倾听中,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回答出来了,而且兴趣依然很高涨。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8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话教学主要是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本节说话课结合课本第78页“和大人一起读”板块《拔萝卜》故事内容设计了说话教学。这个故事内容有趣,语言很有特点,故事讲到“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就戛然而止了,通过故事插图告诉我们小猫还请来了小老鼠帮忙,据此,教学中结合文中学习伙伴的提示:“后来怎么样了?”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故事内容大胆想象故事结局,并仿照故事语言的表达方式编一遍故事的结局。

  一年级孩子刚刚入学不久,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学首先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儿歌来进行导入,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在轻松的氛围中导入本课教学,学生结合课本读故事接着师生结合图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并试着小组合作一起讲一讲故事内容,然后四人小组带头饰试着接龙表演故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每环节的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孩子根据故事内容借助图片续编故事。在听故事、说故事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重复性的特地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故事中的'动词“种、拔、拉、喊”,在反复练说中借助动词掌握故事重复性的特点,并进行续编故事。当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全体参与情况及课堂的养成教育的培养。

  在录课前,根据组内成员给我的建议,对教案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在试上磨课的过程中依然发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如:四人小组交流时孩子们都喜欢某一角色或都不喜欢某一角色的问题;如在回忆故事内容时孩子们不能很好地理清谁喊谁?谁拉谁的问题等等。于是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又进行了细节的调整。

  录完课后,整体感觉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教学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对于学情不够了解,全体关注度不够

  首先一年级孩子识字量较少,对故事内容的认读不够扎实。其次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孩子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只要说的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教学中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在四人小组练说故事及同桌合作续编故事中,教师只关注了部分学生的汇报,忽视了全体学生的达成情况。再则是教学初没有很好掌握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导致课堂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纪律稍有混乱。

  二、教学环节语言简练,环节重复

  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啰嗦,环节的过度不够自然,在教学回顾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思路,谁喊谁?谁拉谁?并固定“嗨哟,嗨哟,拔呀拔,拔不动”这句话。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反复强调,环节有些重复和啰嗦。在学生接龙说故事环节教师也多次重复学生的语言,导致课堂过于臃肿,不够简练。

  三、表扬激励不够及时,评价过于单一

  教学中孩子们对于孩子们的表达没有及时的评价,与学生的交流评价过于单一,教师一味地将学生带向自己设定好的轨道而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见解。续编故事中孩子说道:小老鼠拔呀拔、拔不动。教师给予了否定,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总之,在教学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地摸索着前进,只有继续脚踏实地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语文统编作文序列化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课后的教学反思05-18

《拔萝卜》教学反思01-09

拔萝卜教学反思08-30

拔萝卜教学反思0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03-2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1-0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07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07-1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