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通用8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1
《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天黎明,一个村庄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而老汉——一位即将退休的党支部书记却站在桥头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故事的情节非常感人。因此,我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首先,我先是从字词入手,先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描写洪水的词语,接着学习有关描写老汉的词语,最后聚焦文中的重点词语“祭奠”。让学生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掌握了这个词语,也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其次,我从“祭奠”一词入手,让学生说说是谁祭奠谁,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了,自然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我放手让学生在默读课文中整体感悟,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展开教学。如“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通过体会“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感悟,学生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最后,我还关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如“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让学生想像,老汉会喊什么呢?从而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文本。
应该说,这节课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厚,始终与老师密切配合。在理解句子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突出了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预设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还存在些许多不足,如:语言表达不够简练,课文的高潮部分还欠火侯,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词语的教学不够丰满。如教学有关洪水这一组词语之后,还可以结合文中的句子,或者图文结合,让学生加以体会想像洪水的可怕,可以更好地体会老汉的大公无私。
2.课文的引读有点牵强。在教学“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一句话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老支书想让群众更好、更快脱离洪水,没有必要说那么多话。我进行了三次引读,但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没有体会到老汉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我在进行引读时就显得有点牵强上,还只停留在表面上。
3.读写结合还有待完善。当学生从老汉的言行中感受到老汉的大公无私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让学生写一写洪水淹没了小伙子,老汉可能会会对谁喊,会喊什么。可以说,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读写结合更应该关注一课一得,这节课在写作上是很有特色的,如短句,设置悬念,比喻拟人等。因此,我们要在读写结合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小练笔,这样的练笔才是有效的。
4.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升。在练笔分享中,有一学生说老汉想对党喊:他对不起党,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下头脑风暴,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也许会成为课堂的教学亮点。
教,然后思不足,方能进步!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2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环节进行细读。
第一处是在讲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时,让学生先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细读该文本,在细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浑黄一体”、重点词来理解大戈壁的环境的恶劣,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抓住“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一句话来体现白杨树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另外从“高大挺秀”一词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白杨树的适应力及顽强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谈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文本,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来展现。
第二处文本细读的设置是在讲解爸爸的话时,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短短的三句话不但向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同时也借白杨表白爸爸的心。在设置细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抓住中点词句来理解文本,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理解文本,让学生们充分的读,充分的说,再度重感悟,再用朗读将自己的感悟带回文本。从哥哥的问题入手,带着爸爸严肃的表情,让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体会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成长,经受磨练,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这样做,不光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崇敬之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懂得,爸爸说这些话的用意,那就是爸爸不光在讲白杨,还要借白杨来赞美那些远离优越生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这样的设计,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
另外,学习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找一找文本中介绍爸爸表情变化的句子,并读一读,在小组中讨论每一次表情变化是为了什么?你从中理解了什么?这样做,不光是对文本的一次整体贯穿,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有学生们能大胆的问一问,想一想,才能从对文本细读,对文本细想,对文本细细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变换形式去读,教师适时引导去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3
突发其想,我突然想让我教的六年级同学来考五年级的单元试卷,然后从“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三个指标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如下:
五年级共三个班,选最好的一班评出这三个指标。我教的六(1)班语文功底还可以,我就想让他们跟五年级比一下,看经过一年的学习,是不是能大大超过五年级的同学,还是无法超过。这样做的目的:想试着调查一下,一张试卷到底能反映孩子多少语文能力?还有一个问题:考试相对一直不好的同学,他们到了社会上,工作与生活是不是仍是比不过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考试的综合成绩是不是与将来到社会上的生存质量成正比。
结果是我班(六年级)用五年级的一二单元试卷测试,效果比起刚测试的六年级的一二单元明显差得多,不及格多了四个(原来在五年级时只有一个),优秀人数也只有10个,(原来在五年级时近30个)。从与五年级对比来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字词方面很差。
有很多常见的字,在五年级时,他们几乎没有错,可现在再写这些字却错了很多,如“俸禄”“歇脚”等,连平时成绩很优异的同学也错了。我们的生字词有很多都是不太常见了,只有在课文中才出现,一学期后,学生见这个生字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他们也就忘了。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怎么办呢?学生只有多用,或多看,才能记住,否则当时学得太熟练,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
2、关联词语的应用很差。
这方面的运用比五年级强不了多少,我也很苦恼,学生在自己的带领下,很注意读书感悟,又读了不少书,他们的理解能力一定会比一年前有所提高,可对这方面却显现不出来什么特殊的才能,到底怎么回事?错的最多的两题是:
1、( )星期天下雨,我们( )去秋游。
2、查字典,( )能知道字的读音,( )能知道字的意思。不少学生错得和五年级同学一样,填成“如果星期天下雨,我们就去秋游。”有些同学甚至把原文改成“不去”。唉,都六年级了,为什么这样的题还错得那么多呢?
3、背诵课文部分错误太多。
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默写错误较多,这就令我很疑惑,要是一般的背诵课文,错多或许也是正常的,可这么美的韵文学生也默不出来。这到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很有想法。也许因为学生当初背是为了背而背,为了考而背,而不是真正地喜欢这文字,发自内心地想把它背出来.我们是不是专门为了考试而很生硬地要求学生的背诵。现在,我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教法,试着让学生们能达到自然的背诵,即确确实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后,再情不自禁地背出来,因为我自己平时就是靠这个本领去背诵课本中优美片断的,但又不知这种方法能否成功。
现在,我一直想着,一张试卷,特别是一张语文试卷,是否真能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呢?五六年级的语文试卷又有多大的差别?上面讲到两个词的错误,我现在觉得非常的正常。那两个关联词填空,特别是第一个,我更觉得是个挖好等学生跳的陷井,其实如果我们再让学生读一遍,他也许就能做正确了。学生在平时写作、说话等应用时,他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吗?我们教师不也写错别字,不也会经常忘记了某个字如何写?学会的都记住那太可怕了,遗忘是正常的,关键是一个重复度的问题,经常用的字,学生可以不会忘记,就在那学期学过,那学期考过,在以后的日子里却不用了,或者说不常用了,忘记那也是符合遗忘规律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4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动作,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教完全诗,应课后要求,要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因此,上课学这首诗时,我就特意引导学生观察
课文中的插图;交流“诗人在写家书时,他会想些什么?以及如何拆开家书,再看一遍自己写的诗?”就这样,在教完诗后,我自以为学生这下应该会写了。可是,学生写完后,一看上交的作业,竟然会像课堂上学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呀。上课说的,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拆开信时的动作,这两方面可以说是等于在课堂上,白白地走过场呀!
课间,我把这事与同一个年级段的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让学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应该允许他们在诗意的基础上去扩充,或是让一些学困生抄抄诗意也行。
【反思】
作业中的“练笔”,在我们教学时,应该因材而写。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我想,面对这样比较难操作的内容,可事先与同年级段的老师交流,这样集思广益,也能相互之间有成长。不过,绝对不能走过场;批改时也应该把握尺度,这也是个关键。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5
学生其实非常喜欢小动物,第一课的燕子,这课的翠鸟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文。燕子学生看见过,可翠鸟就不一样。因为翠鸟我们生活中很少见。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同时查查家乡的天空常出现一些什么样的鸟?看见过哪些人打鸟伤害鸟类?为什么要保护鸟类?
课堂上初读课文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翠鸟的资料。体会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然后老师又出示有关翠鸟的课件,加深对翠鸟的了解。让学生搜集资料,其实是综合性学习的整合,也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更能扫清学习课文时的许多障碍。培养了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渗透了环保意思。
在交流时,学生由保护鸟类想到了要保护动物。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非典的产生与捕杀果子狸有关,知道了甲流感也与动物有关。还知道了动物中有一种动物链。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6
写作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内心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去中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
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
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
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
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
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一、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山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的进步,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反思中完善自己,在反思中成长,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在教学的道路上写下美丽的诗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7
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又结束了,回顾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有可取之处,同时也有需要进步的地方。
一、可取之处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上不仅注重授课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
3、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操陶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和美文段落的阅读,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5、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身心的变化,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
2、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语文。
3、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还需要好好的拓展。
4、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8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在设计这篇课文教案时,我首先阅读了窦桂梅老师上这篇课文的教学实录。她重在让学生感悟“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那必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有那些价值呢?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教学。教学中,窦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巧妙运用数学计算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久,以及板书的巧妙设计,都让我拍手称赞。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不知不觉中浸润着每一个孩子。但是,我在竖然起敬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思考: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是否有长足时间的思考,是否真正触及了他们的心灵?像《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的课文所包罗的东西太多太多,是否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深入地去了解历史,去感悟课文呢?
思及至此,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前的预习,填写“自读收获卡”,收获卡分两部分,一是从课文中的收获;二是从自己搜集资料中的收获。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了课前收获,记录员做记录,发言人汇报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交流的收获也很多,体现了生生之间真正的对话。
要让学生由爱到恨产生强烈的情感碰撞,因此“爱”的情感就必须到位,这也是作者为什么用大篇幅写它辉煌过去的原因。在让学生感悟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我根据学生的兴趣,从“布局”“建筑”“文物”三个方面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二次分组,大大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在二次分组的小组内,我通过任务单的形式,让孩子们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有目标才有动力。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非常认真地朗读,非常热烈地讨论,非常团结地画“布局”平面图······动起来了,孩子真正的动起来了!
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他们从“我和他的意见一样,因为······”“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从······”“我对他的看法有补充······”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思考——表达——倾听——思考——表达,经历思维的碰撞,智慧的闪现,情感的激发,将合作探究,生生互动落到实处。并通过作图实践,想象建筑景观,欣赏建筑美景,阅读历史文物资料等,让孩子感悟到圆明园的辉煌,从而自然产生“爱”的情感。
越爱就越恨,当孩子们观看了“圆明园毁灭”的影片后,那失去真爱的痛,那对野蛮侵略者的恨涌及胸口。这是,我再让孩子们在小组里结合课文抓字词谈感受,那就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看着孩子们讨论时愤怒的眼神,听到他们激动的话语,我知道孩子们真正走进了课文,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内心。最后,通过爱与恨的强烈冲击,我想孩子们有很多的感悟。通过老师的语言创设情景,我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并用你所有的感情表达出来,这节课就在孩子们激昂的话语中结束了。
整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表现了孩子的自主性。小组合作探究,提升了孩子们团队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合作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并从中感受到乐趣。但与传统教学相比,我觉得字词深入的挖掘还不够,课堂质疑还欠缺。如何将小组合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找到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方式,我想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与探索。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通用8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12-28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2-08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1-2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2-08
小学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2-28
小学语文《风》教学反思06-22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0-27
小学英语语音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12-2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通用15篇12-22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