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04 18:09:0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范文

  在学习唐王朝的建立之后,在归纳建立的过程时我的思路本来是这样设计的:隋朝的衰败?兵变、唐朝的建立?介绍建立者(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及唐太宗的统治。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范文

  在引导学生归纳到唐朝的建立后介绍建立者,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说:“老师,错了,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通过预习,我了解到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弑兄逼父后登基(玄武门之变),老师,那历史上为什么称其为明君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楞了一下,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想第二个问题不是引入下文的最佳途径吗。如果让学生自己摘得“果实”不是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我当机立断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假装面露难色),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一人带一小组:第一小组主要结合隋朝的建立归纳唐朝的建立(对比包括时间、建立者、都城、简单的归纳建立的过程)第二小组结合课文寻找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明君?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并交流汇报,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最终我们师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隋朝的衰败、兵变,唐朝的建立,简单介绍建立者李渊,玄武门之变,介绍李世民,归纳其称为明君的原因(贞观之治)(学生归纳老师总结)。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发现,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反思这节课,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用哪些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的时间。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课堂情境,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05-14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02-07

《贞观之治》历史教学反思10-17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精选5篇)03-05

《第2课贞观之治》历史教学反思10-17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12-08

《贞观之治》教学计划06-13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的教学反思02-07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6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