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06 12:20: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台阶》的教学反思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

《台阶》的教学反思

  对于文章的学习,我始终将美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感悟品味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对于课堂环节,基本不做过细的安排部署,遵循“收放有度,活而不乱”的原则,适当的时候示范一下,必要的时候追问一下,关键的地方提升一下,这节课也不例外。

  开始,我让学生自读,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体会,说得较为肤浅,品味也不到家。此时,我适时地举例,引导他们深入领悟: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这个比喻极其生活化,却写出了双重的内涵:父亲闪腰了,疼得他脸色发青;儿子抢扁担这一动作大大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一个喻体却写出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多么具有表现力。

  慢慢地,一个个头脑“转”起来。

  一学生:老师我来读一句话‘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这句话很真实,以前农村的孩子都这样,没牙的小孩子乱啃东西,弄湿手指,弄湿衣服......他的话没说完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学生:我想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比较着读“去烟火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省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我觉得这个父亲的努力不值得,奋斗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新屋建好了,父亲却更压抑了、更不自在了,还不如住原来的老屋。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爷爷奶奶,他们宁可住自己的土房也不来住我们的四室二厅,应该是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一脸的深沉)

  瞧,因这文章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了顿悟,增进了对长辈的理解。

  一个山里娃站了起来:我感触最深的是新屋落成庆典时的几句话,使我不由得想起我爸。在小学时,我年年考第一,一次表彰会学校请我爸作嘉宾,他的表现跟文中的父亲惊人的`相似,他的两手也是没处放似的,一会儿桌上,一会儿桌下;觉得很光荣,很幸福,却是一脸僵硬的定格的笑;话也不会说,只一句“俺的娃争气。”没了。我当时直嫌父亲土,不会来事。现在想来,那都是正常的:一直处于配角的位置,被人忽视,真正当主角,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离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并不遥远的农村生活,在他们头脑中活跃起来;老实、不会来事儿的身边人变得可亲可敬;倍受呵护的小花明白了大树的艰辛与深情。

  文章----美的化身。从外在的语言美、音韵美到内在的情感美、意境美,从不饰雕琢的朴实美到精雕细刻的华丽美,存在于语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发现美、品味美、研究美、运用美,便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耀眼之美易识别,平凡之美常冷落。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的舒适与优越,感悟平凡生活的触觉有些迟钝,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善于抓住契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自觉地将文字与情感融为一体,文章与生活合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自身方面,必须深入挖掘,使真美再现;更要学会刺激学生情感的兴奋点,使他们愿意接过老师抛来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乐此不疲。

【《台阶》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台阶的教学反思12-31

台阶教学反思04-04

台阶教学反思11-07

《台阶》教学反思04-01

《台阶》教学反思01-04

《台阶》教学反思01-03

《台阶》 课后教学反思07-14

《台阶》教学反思范文08-24

台阶教学反思范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