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学反思范文
一、彻底放弃文言翻译的讲解
暑假里上华师大的教育硕士,郑桂华说了这样一句:“如果华师大培养的老师还搞文言文翻译的串讲,只能说真的很可悲”。郑桂华进一步强调,文言字词的掌握,重点在课后的背诵练习。我过去的方式是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讲,配以相同的权重,属于两条腿走路。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方面,我主要尝试完全放弃文言文的课堂翻译,除个重点别字词句的随文讲解外不再做其他的翻译教学,主要将落实翻译的过程放到课后练习上,从而腾出更多的课堂教学用于指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
在教学上产生的副作用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把握文章内容的难度加大,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推进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反复的朗读和教学的深入,语言障碍造成的阅读困难会自然而然的被稀释掉。
希望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让有能力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挑战自己的机会,并在课堂上思考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也希望通过加大听课难度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预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在文章的教学上,设计的核心是分析文章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的写作手法的“疏”“密”之别。这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尤其是语文底子薄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有些过于抽象了。有些悟性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得其要领,有些悟性差的同学则是云里雾里了。
三、课堂生成中的惊喜
这节课教学上比较出彩的是对于隐含人物——方仲永父亲的分析。可以说真正是走进了方仲永父亲的内心:世隶耕、稍稍宾客其父暗点出了方仲永父亲在方仲永成名之前低下的社会地位,方仲永才华的展现使得方仲永的父亲在乡里获得了从来未有的尊重,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方仲永的父亲来说绝对是新鲜、美妙、梦寐以求的体验。理解这一点,加之方仲永父亲世隶耕的家教背景,也就决定了方仲永的父亲必然会作出“不使学”的决定,而这一决定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几乎成为了必然,这样的父亲必然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跟不能将耽误孩子的板子简单地打到方仲永父亲的身上。 在此基础上,文章的悲剧意义就更加浓厚了,这是一种命运的、必然的悲剧,从这一深度理解方仲永的个人悲剧,对于学生理解“伤仲永”这三个词背后丰富的情感,似乎是更深刻了
《伤仲永》教案教学设计19
教学设计: 龚侃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行文疏密结合的作用
理解作者强调青年人应当注重后天学习的道理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的结构,理解行文疏密结合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行文应当追求疏密结合,详略得当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a他是历史上唯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b他拯救了八百年后饥饿的美国农民
c他被俄国的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d在中国古代史书中,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政客
2、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翻阅课本,他是谁?我们今天学习哪一篇课文?
二、 认识王安石
1、基本文学常识 朝代 字号 别称 作品集
2、“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执拗的改革家,孤高的品格,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3、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清晰的思路,精炼的笔法
三、 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个别朗读、集体朗读
2、读清句子中的停顿——个别朗读,交流
3、参考课下注释,理解故事大意,说说题目“伤仲永”是什么意思
4、本文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本文的情感?——个别朗读,相互点评,再读
四、 梳理层次,明确主题
1、根据方仲永才能的变化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句
2、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表格
方仲永的年龄
方仲永的才能
作者获知的途径
方仲永变化的原因
五——十二、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闻之也久矣
方仲永的父亲
不使学
十二、三
不能称前时之闻
见之
十九、二十
泯然众人矣
问焉(闻)
五、 方仲永之“奇”,王安石之“密”
1、朗读课文,说说第一小节是围绕文中哪一个字来表现方仲永的人物的?
2、方仲永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来没见过文具却忽然求之,拿起笔就能写诗歌,诗歌有思想性符合道德要求,指物作诗能够马上完成,文理有过人之处。
3、作者写方仲永家“世隶耕”起到什么作用?行文中是如何紧扣“世隶耕”这一点的?
“未尝识”“忽”“借旁近”“传一乡秀才”
4、王安石行文的严密,处处紧扣“世隶耕”,细节中体现逻辑的严密
六、 方仲永之“伤”,王安石之“疏”
1、作者“伤仲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有才华的少年最终不过泯然众人
2、体现出“伤仲永”的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泯然众人矣
3、作者详写方仲永的不凡天资,对方仲永的“奇”大加铺陈,写得很具体很严密,对于方仲永“泯然众人”却没有具体展开,只是一笔带过,可以说写得很“疏”,这样处理有怎样的效果?
文章结构上的疏密与作者情感上的疏密相结合,前面对“奇”的表现越密越实,捧得就越高,后面写得越“疏”越”空”,越显出情感的失落,有从高高在上一落九泉之感,到头来一场空。结构上的“疏”契合了心理上“空落落”之感。
4、“密不透风”与“疏可走马”
七、 把握主旨,拓展提升
1、王安石究竟“伤”的是什么?真的是“伤”方仲永吗?
方仲永父亲的不使学
2、方仲永的父亲是可恨的人物吗?
是“世隶耕”的无知导致的,其中更多的是可悲和无奈
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补写一段说理,50字左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用文言来写
4、对比原文第三段,王安石又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感叹一个天才的陨落,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鞭策警醒更多的普通人
八、 复习与巩固
1、复习本文的文言词汇和重要句子翻译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伤仲永》教学设计1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唐宋八大家之一,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京口瓜洲》。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王安石采用随笔的形式写的一篇文章,这种文章往往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那么,作者在《伤仲永》中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阐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见分晓。
三、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a。划出生字词,b。注意句子的停顿,并用铅笔在课文中作出标记。C、作者的感情。(哀伤,惋惜)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扳(pān)、环谒(yè)、称(chèn)、泯(mǐn)
即书诗四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划分朗读节奏。(停顿要保持词语和短语的完整性。)
第二遍,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遍,学生齐读。(找准停顿、拿准语调 、读出语气)
四、积累实词
分组讨论,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如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可以请求帮助。
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 ,一词多义要比较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扳”同“攀”,牵,引。)
2、特殊句式:
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
3、一字多义
其:①并自为其名 自己的,代词。②父利其然也 这样 ③稍稍宾客其父 他的,代词。 ④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它的,指诗,代词。⑤其诗以养父母 他的,指仲永,代词。
之: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4、词类活用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五、翻译全文
六、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齐背课文
二、分析课文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本文讲述了天资聪颖的方仲永,由于其父不使学,最终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那么,我们来看看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原文怎么说他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书诗四句”“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作者不惜笔力尽写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有何用意?
为后文写他的退化作铺垫,在作品中详写的地方往往是蕴含主题的地方。
第二个阶段是少年时期,才思下滑,名实难副。 “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个阶段是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泯然众人矣”。
由一个天才沦为一个庸才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想强调的是什么呢? 后天的教育很重要。
一个人不管他的天资有多好,离开了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学习,都将是一事无成。
方仲才能的变化 ———————— 原因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详)
三个阶段 少年时期,才思下滑,名实难副(略) 不使学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泯然众人(略) 受于人者不至
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阐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请同学们用两个句子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故事,告诉人们后天教育对成才很重要。
三、深化理解
方仲永 —— 天才 —— 不受教育 —— 平凡人
其他人 —— 普通 —— 不受教育 —— -平凡人
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告诉我们后天教育有多重要。方仲永的事例已足以让我们警醒,可作者惟其如此还怕不够,还要煞费苦心地拿我们常人的资质去和仲永的资质作比较,得出你如果不去接收后天的教育,那么你连仲永结局都不如的结论。多么触目惊心!我们能不接受教育么!
针对方仲永的悲剧,体会作者的意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请大家稍作思考,作一分钟左右的发言。
示例:
我没有方仲永的天赋,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但我会一直努力。我相信我最终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真为方仲永难过,我庆幸自己没有他那样的父亲,我要好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我也不笨,加上勤奋努力,怎么可能成不了才呢?
四、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借事说理。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小结本课
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呢。我觉得刚才讨论的挺好,对课文理解很到位。大家从神童方仲永的悲剧,认识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一点可喜可贺。还有一点也很难能可贵,那就是同学们也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期盼。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同学的父母,所有同学的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健康的成长,成才。
六、作业
小练笔《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23、伤仲永
王安石
方仲永才能的变化 ———————— 原因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详)
三个阶段 少年时期,才思下滑,名实难副(略) 不使学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泯然众人(略)
后天教育对成才很重要
《伤仲永》知识点归纳及比较阅读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重点字词解释】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父异焉( ) 4、并自为其名( )
5、收族为意( )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7、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邑人奇之( )
9、稍稍宾客其父( ) 10、或以钱币乞之()( )
1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2、不能称前时之闻()
13、泯然众人矣( ) 14、仲永之通悟( )
15、受之天也( ) 16、贤于才人远矣( )
17、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词类活用】
1、邑人奇之:
2、宾客其父:
3、利其然:
4、父异焉:
【重点句子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7、泯然众人矣
8、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9、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一词多义】
1、书: 即书诗四句( ) 羲之之书晚乃善( ) 上枢密韩太尉( )
2、与:借旁近与之(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名:并自为其名(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
4、自: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于:贤于材人远也( ) 于舅家见之( ) 环谒于邑人( )
6、夫:今夫不受之天( ) 夫起大呼( )
7、宾客:稍稍宾客其父(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8、并:并自为其名(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9、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 汝心之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0、之: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
【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或以钱币乞之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比较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词
(1)父异焉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卿今当涂掌事 (4)及鲁肃过寻阳,
2.翻译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甲乙两文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
4。简述读了两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附答案】
【词类活用】
1、形容动词作动词,以…为奇。2、名词作动词,把…当作宾客。
3、名词作动词,以…为利。 4、形容词作动词,哀伤,感伤。
【一词多义】1、写;书法;信2、给;通“欤”语气词,吗3、名字;说出;命名;出名4、自己;从;如果;5、比;在;到6、指示代词,那些;丈夫7、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客人8、并且;全、都9、本来;顽固;巩固10、它,指书具,代词;他,指仲永,代词; 的,助词;助词,不译。
【古今异义】
1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性动词。 2、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 今义:或许、或者。 3、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比较阅读】3。前者以对话为主,后者叙议结合,以事说理。4。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在聪明也要不断的学习。即使工作后也要学习。
《伤仲永》导学案15(含答案)
《伤仲永》导学案
【课标要求】学习古诗文要多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利用工具书,能读懂浅显文言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认识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1、2
【教学难点】
3、4
【自主先学】
1、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译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了解作者:本文选自《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 ,号 。江西临川人, 时期, 家、 家、 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之一。
3、理解课题:课题中“伤”的含义是 ;表达作者 思想感情。
结合《论语》六则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学习此文作思想准备。以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重在强调学习体验和感悟。
4、积累虚词,精确翻译:
之: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③余闻之也久( ) ④邑人奇之( )
⑤或以钱币乞之( ) ⑥仲永之通悟( )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 )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
于: ① 环谒于邑人( ) ② 于舅家见之( )
③ 贤于材人远矣( ) ④受于人者不至( )
常见文言虚词,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学习虚词,不能就虚词本身来单一说它的意义或用法,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来揣摩它的意义和用法。
5、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并翻译句子。
(1)父异焉。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
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
【合作探究】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这道题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通过找重要句子、关键词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进行筛选、分析,从而概括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里的关键词实际上是让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这是第一问。关于详略是指内容,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关键是详略的原因,是比较难的。因此这里正是讨论和探究的地方。这是一种写法,即先扬后抑,也是对比,先扬后抑学生不容易想到,但对比可能较容易。这种写法是为了突出中心服务的。这里以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学习、解决问题,是比较合理的。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的,讨论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因。重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有自己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原因等。
【拓展延伸】
①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分析评价一个人,要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等地方进行判断。如文中“父利其我也……不使学”这一句是评价其父亲的重要依据。第二问,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②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这是考查学生的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的题目。是综合性的考查。引导学生要对生活进行思考,批判。
③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这是学习本文的升华,是世界观体现。在学生自主回答和小组讨论的前提下进行点拔。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检测】
1、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2条。
此题考查学生的积累。
2、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信”“达”“雅”,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只有在准确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翻译句子。
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 未尝识书具( )
即书诗四句( ) 自为其名( )
邑人奇之( ) 环谒于邑人( )称前时之闻( )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此是扎实落实这一些内容。
教学反思:
1、故事简单,但很精彩,学生能总体上把握小说的主旨,但缺少具体分析的方法,易脱离文本简单说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读故事,揭示出深刻道理。
2、文言字词的理解掌握,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文言现象较多,需要强化,“温故面知新”,“学而实习之”。落实是教学的一重点。
3、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提出到小组合作讨论,这一过程中一部分同学已逐渐懂得分析、讨论、争辩到共识,在争辩中生成新的火花,有成效,很好。但面还不是很广,还需要加强。
《伤仲永》导学案答案
(自主学习)
1—3略。
4、之: ①忽啼求之(指代“书具”) ②借旁近与之(指代“仲永”)
③余闻之也久(指代这件事) ④邑人奇之(指代这件事 )
⑤或以钱币乞之(指代仲永的诗) ⑥仲永之通悟(结构助词,的)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仲永的诗)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 ① 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② 于舅家见之(在)
③ 贤于材人远矣(比) ④受于人者不至(向)
5、(1)父异焉。对……感到惊 形容词意动用法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名词作状语
(3)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用法
(4)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名词意动用法
(5)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名词意动用法。
(合作探究)
(1)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依据: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方仲永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资过人的特点。
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2) 主要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其次是:仲永个人原因:没有主动要求学习。再者,同乡人也是罪魁祸首。
检测答案:
1.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2. (1)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2)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 属于 曾经 立即 题上 自己以……为奇 意动用法 四处拜访 相称
《伤仲永》预习、复习学案14(含答案)
伤仲永
预习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简练、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
1.作者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
扳bān 谒yè 称chèn 泯mǐn
【积累词语】
参看课文注释。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
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传
送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
【课文简介】
课文写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故事。“伤”是全篇的文眼,有多层意蕴:
㈠为天资聪明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而惋惜。
㈡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放弃了后天的学习。
㈢批评环境不利于仲永的成长。文中对“其父”和“邑人”的叙写,含有对人才环境的批评。
复习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方仲永“奇”在何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 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2,从本文看,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五岁“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才思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青年时期:表现平庸,“泯然众人矣”。 )
3,几个阶段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写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是“闻”;写仲永少年时期才思衰退,是“见”;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由以“闻”的形式出现,“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详写第一阶段,突出方仲永年幼聪慧,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阶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
4,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什么?
(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学业。 )
5,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告诉我们什么?
(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勤奋学习,即使天资聪慧,也要重视后天学习。 )
【学习寄语】
勤奋能塑造最好的自己,也能创造卓越的伟人。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勤奋的硕果。
《伤仲永》课堂实录4
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告诉我们后天教育有多重要。方仲永的事例已足以让我们警醒,可作者惟其如此还怕不够,还要煞费苦心地拿我们常人的资质去和仲永的资质作比较,得出你如果不去接收后天的教育,那么你连仲永结局都不如的结论。多么触目惊心!我们能不接受教育么!
师:针对方仲永的悲剧,体会作者的意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请大家稍作思考,作一分钟左右的发言。
生:我没有方仲永的天赋,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但我会一直努力。我相信我最终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生:真为方仲永难过,我庆幸自己没有他那样的父亲,我要好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我也不笨,加上勤奋努力,怎么可能成不了才呢?(大家笑)
生:刚才同学在庆幸自己没有仲永那样的父亲,可我却觉得我的父亲又太极端了,拼命强制我学习,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这也让人受不了呀。有时真羡慕仲永有那样的父亲呢。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大家笑)
师:现代版的“伤仲永”。
生:老师,真的有现代版的“伤仲永”。我查资料时就了解到了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有出家的,有避世的,还有退学的,他们不都是因为压力太大,又不能得到适当的教育而形成的悲剧吗?(大家默然)
师:你的材料很丰富,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受教育是一回事,教育的内涵又是另一回事,它太高深了,留待我们教育家们去解决吧。
生:有人计算过,说目前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中小学生。
师:哀伤、叹惜你们呀。
生:其实我们都知道努力学习,都知道没有知识是适应不了将来社会的。“响鼓不用重捶”么,我们希望父母不要给我们太多的压力。
师:还有老师。
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呢。我觉得刚才讨论的挺好,对课文理解很到位。大家从神童方仲永的悲剧,认识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一点可喜可贺。还有一点也很难能可贵,那就是同学们也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期盼。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同学的父母,所有同学的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健康的成长,成才。
教学行为反思:
从以上案例看出,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的角色由以往的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课堂学习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到了提高,而且敢于说出心里的话,避免了师生之间的假对话。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自主、合作与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也注意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明白文言故事外,关键还要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所以是时机地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在探究这个环节中,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按教材亦步亦趋就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他们思维的拓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尽量地放手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再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如学生提到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的问题。显然同学们的动机是好的,是向上的,所以探讨这个话题只能让同学们更提高认识,更清醒自己的自主权利和更珍惜自己的自主机会,也因此更显示了这篇教材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