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下面是我在教学"画圆"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下面,我们来学习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生1:糟了老师,我忘了带圆规了……
老师:同学们,如果像这位同学那样,忘了带圆规,又怎么画圆呢?如果现在我们学校要修建一个圆形大花坛,再比方说我们要修圆形的游泳池,或者修一座圆形的房屋等等,你们还能用圆规画出来吗?
生2:不能,哪有那么大的圆规呢?
老师:是啊,那么在实际生活中,要画出很大的圆形,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3:老师,可以用两根大竹竿制成一个很大的圆规来画圆。
生4:不行,这么大的圆规,怎么拿得动呢?除非你是超人还差不多……
老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都说的很不错。制成一个大圆规,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就想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如果是超人就可以使用巨大的圆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适用,因为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得那样,谁能拿得动呢?大家回想一下老师跟大家看过的羊吃草的画面,一只羊用绳子栓在草地上的一个木桩上,如果这只羊把它能吃到的草都吃光了,大家想一想,它就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圆形。
老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它的办法画出一个圆形呢?
生5:老师,我想到了,我们可以用绳子来画圆。
老师:那么,但是有一根绳子行不行呢?还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生6:还要有一根木桩。
生7:用竹竿也可以。
生8:还可以用一块石头,或者什么都不用,两个人一起。
老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大家想一想,刚才说到的木桩或者竹竿,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
学9:相当于圆心,绳子就相当于圆的半径。
老师:非常聪明。那么怎么画呢?
生10:把竹竿先固定在地上面,再把绳子的一头拴在竹竿上,然后拉直绳子来画。
老师:如果两个人配合画又怎么办呢?
生11:,一人拉着绳子的一头,一个人不动,另一个人来画用
老师:好!刚才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用标杆和绳子画圆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到操场上动手试试。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我大胆地对发生在课堂中真实的教学情境加以渲染,针对学生“忘了带圆规”这一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给予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动脑想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体验、创造。学生在做中悟、玩中学,欣喜地发现自己成功了。而成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并对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这让我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彰显生命精彩的时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动手探究、操作实验之中,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善于打破“教学定势”,实现知识建构
新课程在强调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也提出了生成这一概念。生成原本的意思是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与技能的掌握进入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教师往往就像是导演,事先预设,让学生在教师的教案“导演”中不断地“中计”,走进教师预设好的一个又一个口袋。学生一旦进入口袋,我们的老师充当的就是“背着第一只口袋跑向第二只口袋”的民工,不断地用知识的口袋将学生牢牢地拴在预设好的“生成”中。这一节课,我在预设的过程中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没有圆规怎么画圆”的问题。但是我及时地改变原有教学设计,打破“教学定势”,让学生在发现真实问题中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打破“教学定势”,是对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敬重——自由的生命,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快乐地成长。学生感受着学习的快乐,体验着“知识原来可以这样学”。
二、善于捕捉“教学情境”,撞击学生思维
真实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它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留白”,留有一定的“余地”,既为自己的“教”,也为学生的“学”,以便教师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们自己萌生出的一种生活实然状态,是学生课堂学习生命的真实体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珍视并注重这一资源,合理加以调温,以期走进真实的“教育情境”,撞击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营造“情感磁场”,熔锻学习品质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数学学科的本质是让学生形成“数”的知识,面对着非常理性的内容,我们的数学教师更要努力营造一个吸引学生的情感磁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无疑是磁场的中心,而磁力线便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无尽的情感的柔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扬起自信的风帆,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了激励。面对课堂中的失误和偏颇,我们要学会宽容,因为宽容会给师生带来快乐,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为了让生活的每一天更快乐。
这一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聪慧相组合的统一体,应该是一个跨越时空、心灵共舞、丰富多彩的场境,即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应融入师生共同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每一堂课,都将成为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5-24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5-30
《圆的认识》的教学反思11-21
圆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7-04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1-07
《认识圆》教学反思01-14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8-2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5-30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