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的教学反思
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我上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并出示原文片段,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精彩,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潜心入文本,去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人物特点。 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我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4、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
在学习完三打后,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写三打, 为什么一打不行,二打不行,三打就行了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总结:有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古典小说中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波三折。把人物的情感,心里的距离拉大再拉大,故事的情节就产生了,人物的性格就站立起来了,故事的主题就深刻了,这就是古典小说的魅力。如果抓住这个特点,打开人物情感的密码,这就是走进经典的一把钥匙。你还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吗?生:三气周瑜,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
5、重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只见山上山势险峻,峰峦重叠。(原著: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那是怎样的村姑呢(原著: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把原著中的经典描写非常自然地引进了课堂,增加了教学的情趣,提升了汉语的魅力。调节教学的节奏,演绎教学的精彩。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打白骨精》,主要情节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但又做了大量修改和删节。对于这样的压缩文本,我们姑且也起一个名字,叫用具希望让学生以《三打白骨精》为引子,获得相关的文体知识和读写知识,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但同时,又借助课堂教学中解读到的知识,更好地阅读《西游记》。因此,本课的课型是一节名著导读课。
这种教学探索,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读,又要体现课外阅读课内整合的特点,我尝试从文章体裁本身的特点出发,尽力以文学理论对于小说体裁的赏析方法作为理论依托,打开以往语文教学只见文字不见文学的屏障,让高年级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带着理性的阅读兴趣,不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而是用语文的视角对《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名著,产生带有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从而,为即将走向中学的学生们种下一颗文学阅读审美的种子。
我期待着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带动读书与教书的协同发展,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以此作为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打白骨精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11-14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07-14
《三打白骨精》的教学反思11-05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07-21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07-22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09-12
三打白骨精的优秀教学反思10-30
课文《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11-03
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