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反思
两天的时间用两课时教完了《鞋匠的儿子》这篇介绍林肯的课文。
虽然一直有个心思压着,但是教案的大体框定却拖到了上周五之后,还是利用周六下午到实小拿给指导老师过目的。有点不像话了。
不知道自己能思考出什么亮点,真想上好一节课,有点满把抓,不知从何抓起的感觉。这也是迟迟定不下教案的原因。最后总体框定以学生课前搜集南北战争的资料为主,在课上充分交流,以突出林肯作为一个总统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课堂上以深入朗读,体会林肯演讲的感情为主,感受林肯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主。最后拓展阅读练习册上的《最幽默的总统》,了解林肯的另外一面。由此,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个丰富的立体的林肯。
初步确定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林肯的背景和他领导的南北战争,学习第六小节。然后就是初读感知一到五小节,相机教学两个生字和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但是上完课后,细细一数,竟发现了许多不妙。从总体来说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课时界限不清,初读过程中学生已经能边读边理解一些语句了,这个环节的出现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明显冲突;二是没有更多地让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没有没重学生说话的指导,包括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连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也值得引起重视:比如开始学生介绍搜集资料时如果语言比较啰嗦,要点不明时,我没有及时提纲挈领,便于学生掌握林肯的背景知识。比如读到林肯演讲的一句话时,就裂开的房子我只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比喻了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没有紧接着阐述这样用打比方的方法能使演讲词更形象生动。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小节后,让学生概括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采用出示关键词的方式,多让几个学生组织语言,进行练说,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特别是在这个环节中竟然没有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以及板书两个生字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练写,或者在书上描红。
如此简单的教学内容,竟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漏洞,真是惭愧。
第二课时的思路在指导老师的建议后比较明晰了,抓住课后练习3的一个问题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总领全课。原定用前25分钟来进行新授,10分钟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林肯》为题写一个片断,5分钟交流的。但是课上读得过多,片断练习只得放在了课后完成。尤其是在学生说出了参议员的态度一开始是傲慢,后来变成敬佩的时候,我并没有大加赞赏,因为心里有一个预先的'答案,有一个预先的板书设计是由嘲笑到赞叹。说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不够。特别是指导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建议,关于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如何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这一点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很不好。这样导致了课堂的破碎。
特别是课上的朗读,自己感觉层次感不强,提出的要求不明确,有随机性。这也直接导致课堂的零乱。
早在磨课的时候,我就想着上一篇新课文,看上了这篇介绍外国名人的文章。因为我喜欢外国选文的简洁、精练,喜欢外国人说话的深度和智慧,也不乏幽默。所以在选择实习课文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鞋匠的儿子》。自以为喜欢,但思考并不够深入。课后,戴老师又与我交流了文章的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以我是鞋匠的儿子为主在三段话都有出现,但每次出现的含义都有所不同。如果课上能抓住这个线索展开的话,比较有价值,因为文章就是以此为题的。
现在如果重新面对一篇文章,我必须做到抓住主线,抛开去。要讲的东西很多,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到处蜻蜓点水。但是重点一定要拈出来,细读。
今后课上要提醒自己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听懂学生的发言后适当评价,筛选与课堂内容关系紧密的发言进行加工,自己说话的语速可以慢一点。
【《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11-28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01-02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03-09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12-24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06-12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05-19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09-10
关于《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10-26
课文《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