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时间:2024-03-29 07:42:08 教师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大家知道事迹材料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1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扎根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敢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有被病魔吓退,又出任孤儿院院长,爱学生如自己子女,将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绝大部分工资用于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张桂梅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人民教师的优秀模范。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学习张桂梅同志的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更应在教学中学习她的优点,并将优点发扬光大,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思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向张桂梅致敬。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2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3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4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5

  他就是全国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由他牵头创建的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方向,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实施“小村庄,大教育”的办学模式,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深入老区走访调研

  这些年,李永海先后74次从北京到会昌调研。20xx年11月中旬,他用几天的时间,跑遍了会昌县13个扶贫重点乡镇和珠兰乡13个行政村的学校、屋场、贫困家庭,走遍了珠兰的每一个村,调查了每一所村小。车不通他就步行,一路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更亲眼看到了农村的贫困落后状况:孩子们在四面通风的危房教室里上课,“三九”天仅盖一条薄被睡在光板床上,一瓶咸菜就是一周的下饭菜,六、七岁的孩子寒冬里要跑十几里山路赶到学校上课。不少家庭因贫困不让孩子上学,有的孩子十几岁就辍学在家或是早早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初中三年的巩固率不到70%。

  教育落后是根本之落后,教育扶贫是根本之扶贫。看到了会昌县的贫困现状,李永海决定筹建一所适合农村人才培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学校,随后,在他与县乡干部、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学生和家长、市县有关专家和村民致富带头人等开了几百次座谈会之后,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应运而生。

  珠兰示范学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教学、科技和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教统筹为办学模式的农村特色学校,具体做法是:实行村、校联合,村、校互聘,村、校资源共享,在郑屋、垴两个自然村建立学校科教扶贫点,坚定不移地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实现以农养教和以教促农,提高科技兴农意识;推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凭借学校种养基地的发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以校为媒凝聚社会力量

  为筹建珠兰示范学校,李永海四处奔波,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全国有近40个单位和200多名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资捐物5000余万元。历经10个年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三期建设,建成了一所集成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职高部、成教部于一体,能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160名教职工的环保、节能、生态的为农利农新型学校,并率先让贫困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了12年免费义务教育,还在全国首创了“以校为媒”的方式,引进项目,唤醒和激发大众支持老区教育,促进老区发展。

  以校为媒,智力支持强“造血”。在李永海的带动下,有近20名博士、近百名硕士和企业家先后来到会昌,为会昌的发展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中国国药集团携手福建海东药业,在珠兰乡杉坑村与示范学校一起,建设了万亩积壳中药材基地;国家沼气研究所的专家专程到会昌讲授沼气的应用和推广,并利用国家补贴的100万元,在示范学校建起了一个300立方的大型桔杆沼气池;北京万国经典书城向示范学校捐赠价值1000万元、共15万多册的.图书,使学校的图书册数达到县图书馆的3倍多,还建立了“科学知识书屋”,并组织党员老师每星期为挂点村农户上一堂扫盲课。

  以校为媒,绿色银行惠民生。学校建起了100亩“红土娃”绿色脐橙园、年出栏700头商品猪和存栏50头母猪的养猪场以及8亩现代农业大棚等基地,并努力使其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农民的示范基地、学校的创收基地。在珠兰乡珠兰村郑屋脑村小组,李永海的爱心团队筹资为他们修好了进村3公里的水泥路,为每一户挖好了五亩的脐橙种植基地,为每户赠送一台自流式抽水机,让村民建设山上的“绿色银行”。

  以校为媒,还带动了市、县、乡政府和单位对这所学校的关注,在资金、人才、组织宣传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会昌县尊师重教的风气正愈发浓厚,20xx年还被评为“省级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6

  张桂梅同志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张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典型;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代表。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学习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要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为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

  学校要以党建引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身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全国优秀模范教师代表、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代表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让自己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有方。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教师扶贫典型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12-01

科技扶贫典型材料08-24

扶贫工作典型发言简报01-07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热】01-03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范文07-03

教师个人典型事迹材料09-08

典型事迹材料11-14

教师典型的事迹材料(精选29篇)09-24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精选1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