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16 17:00:39 教案 我要投稿

学生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音乐教案

学生音乐教案1

  教学目的

  一、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

  教学重点:

  《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唱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摇篮曲》引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歌曲之王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被誉为“歌曲之王”。

  我们今天就欣赏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赏《魔王》)

  三、欣赏歌曲

  欣赏1、《魔王》

  (一)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1、伴奏乐器是什么?

  2、怎样的演唱形式?

  3、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乐曲中有几个角色?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读诗词。

  (三)、讲述歌德与舒伯特。

  欣赏2、《鳟鱼》

  (一)听音乐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伴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词表达的情绪是否一致?

  4、鳟鱼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样的.?

  (二)、简单介绍歌词作者。

  四、是艺术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赏3、《菩提树》(课件16)

  (一)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

  (二)声乐套曲相关知识

  (三)、听音乐,默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五)、小结:

  今天学习的这些歌曲,都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这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希望同学课下多搜集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

学生音乐教案2

  教学目的:

  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

  (1)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

  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整体感知

  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

  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2、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介绍定音鼓和钹

  3、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小结: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三、实践创作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

  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欣赏“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首乐曲又是什么器乐演奏的?

  五、总结下课

  大家欣赏、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模仿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积极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创造,也能成为像“约翰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学生音乐教案3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上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2、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下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3、总结合唱技巧,介绍三度关系在合唱中的应用。

  二、图片导入

  1、观赏卢沟桥的'照片和千姿百态的狮子。

  2、教师简介卢沟桥的历史。

  3、学生读P32拓展资料,了解“七七事变”。

  三、学习《卢沟谣》

  (一)初听歌曲,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故事。

  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朗诵、齐唱、合唱。

  (二)突破难点

  1、找出出现合唱的乐句。

  每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结束句。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三度关系)

  3、高、低声部分别学习。

  4、两个声部配合演唱。

  (三)复听歌曲

  1、一边听,一边跟随音乐默唱。

  2、学生总结朗诵部分的节奏特点,自主学习朗诵部分。

  3、问题:歌曲的两段乐谱为什么不用反复记号,而是分开写的呢?

  学生比较两段旋律的区别,并唱一唱。

  4、小组讨论:为什么使用了装饰音(前倚音)?

  模仿语言中的二声,使语言与旋律相融合。

  (四)完整演唱

  1、教师钢伴,学生演唱两段旋律。

  2、听原唱,学生体会情绪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跟伴奏完整演唱。

  提醒高声部同学在高音部分不要喊唱,把控高位置的声音,通过腹部力量增强音量。

  四、课堂小结

  1、情感升华。

  2、课后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音乐教案4

  《小拜年》音乐教案

  刘海卫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十课歌曲《小拜年》。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各地过年民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初步学习传统礼仪。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了解中国民俗。

  教学难点: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扇子、民族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律动、发声练习。

  三、欣赏《晚会》感受乐曲中的重拍子

  四、乐理知识及技能训练。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五、表演《小拜年》

  1、导入:(1)、师:像我们这样敲锣打鼓热闹的场面什么时候能见到?

  (过年过节、庆祝)。

  出示“年”

  (2)、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过年的风俗?(贴春联、吃饺子等)老师这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的年俗,请大家看看。

  播放各地年俗。

  (3)、学习拜年传统礼仪。

  初一清早在家里给长辈拜年要跪下磕头,出门见到熟人等要深作揖,作揖时左手在上表示尊敬。

  (4)、师:过年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过年很有意思,很热闹。听,湖南的小朋友也来给大家拜年了,他们是怎么拜年的呢?大家仔细听。

  播放《小拜年》范唱初步感受,听后回答: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拜年的?

  生:欢快、热烈、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子。

  2、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花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3、再次聆听歌曲《小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4、学习歌曲

  (1)师范唱歌曲,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跟老师学唱歌谱。

  (3)学生跟琴哼唱歌曲。

  (4)听琴填词。

  (5)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创编活动。

  1、学生分组用歌唱、打击乐器、扇子等表现过年的热闹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编创成果。

  六、拓展。

  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龙咚锵》、《春节序曲》等。

  七、小结下课。

  师:听了这么多有关新年的歌曲,老师现在都想过年了,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有趣的音乐课!最后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礼仪预祝听课的老师们新年快乐。

  学生集体向后转作揖,说:预祝老师新年好!再见下课。

  《小拜年》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这一课,采用了湖南花鼓戏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同时把传统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及各地年俗等,掌握礼仪的正确使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生音乐教案5

  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对吧?

  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

  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什么生来头戴冠?中了状元头戴冠,

  大红锦袍身上穿。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脚不分背朝天。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

  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

  生: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

  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

  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地、婉转地。

  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

  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生:(略)

  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生:(视唱)

  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

  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生:(划拍视唱)。

  师: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生:(略)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师: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大家齐读……。

  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师:“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生:想。

  师: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生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生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生

  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生4: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生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生6: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五、板书设计: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学生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

  dorimifasollasido

  五、课堂小结,

  下课。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235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下课。

学生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2.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1.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

  2.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你们认为当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出歌曲内容。

  二、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跟唱并模仿。

  --分句学唱第一段。

  --整体学唱第二段,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用跟唱形式整体学唱第二段,边唱边结合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三、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整体演唱这首歌。

学生音乐教案8

  小班音乐活动

  歌曲〈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拉(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们小二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1][2]下一页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评析:在本次音乐活动中,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授方法,让孩子在初步学会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也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显的不足,例如对于某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的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还有待下次活动的注意。

学生音乐教案9

  教案是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我们来看看。

  《牧童谣》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

  2、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歌曲《牧童谣》,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感受音乐的速度,建立恒拍感。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情绪,深刻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唱准每一个音

  教学准备:

  串铃、ppt、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1、聆听音乐《牧童》

  师:听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谈谈感受。展开联想,当你听到这样的歌曲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学生们说一说。

  3、出示PPT图片,(教材用图)引导学生继续展开联想。

  4、复听音乐,学生跟着老师在强拍拍手。

  师:你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5、再听音乐,跟着音乐走步,带领学生听到第一三乐句时向前走,听到二四乐句时退着向后走。感受乐句的不同。

  6、再听音乐,学生拉成圆圈,听音乐边拍手边走步第一三乐句像圆心方向走。第二四乐句向后退着走。引导学生一定按照节拍来行走。

  【设计意图】

  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聆听《牧童谣》旋律。

  1、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外国的`民歌《牧童》,那么我们中国的小牧童吹的曲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2、聆听《牧童谣》竹笛版范奏

  提问:这两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这首乐曲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牧童悠悠的笛声带我们步入了青山绿水当中,仿佛我们也骑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图片展开联想。

  4、复听《牧童谣》旋律,边听边看老师做手势。教师分别在5632四个音处做手势。

  5、再次聆听,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

  6、老师结合手势范唱乐谱,请学生记忆唱名。

  师:老师刚才唱了歌谱?谁记得老师都唱了哪些音?

  总结:歌曲中只有5632四个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并跟着琴唱一唱。

  师:这就是最具有我们中国音乐特点的音乐。全曲只出现了四个音,却是那样的动听。5学习新的音2的手势并唱准。

  【设计意图】

  1、亲切而赋予感染力的笛子声把孩子们带入那淡淡的水墨画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清晰的音乐有利于学生辨别音高。

  2、识别音高,通过手势图以及反复聆听,唱准歌曲中的每一个音。

  3、学习2的音高及手势。

  三、发声练习及音准训练,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一共唱了几个音?(四个,5632)那让我们用这个四个音来做个音乐游戏好不好?老师来唱:

  牧笛声声吹

  你们就唱:

  LU

  2、老师变

  牧笛声声吹学生变成:

  lu

  3师:请大家听好,现在我反过来唱了。师:

  牧笛声声吹生:

  lu

  4、师:我又变了。师:

  牧笛声声吹生:

  lu

  5、加上手势演唱。提出要求:嘴张圆,身体自然坐直。小声演唱,唱准音高。出示图:的音6、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指着图上的小羊,按照其高低位置反复练习高。

  师:小牧笛吹得是什么音呢?请你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先把乐句拆分练习,跟老师模唱短句:

  最后看着图把第二乐句完整第演唱下来。

  【设计意图】

  1、通过发声练习的演唱,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四个音反复进行模唱和构唱。在头脑中建立相对音高的概念。熟悉各个音的手势帮助学生唱准应高。

  2、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为唱好歌曲做好准备。

  3、通过小绵羊位置的图片,直观地感受音的高低,旋律的起伏。把握音准。

  四、学唱歌词

  1、过渡语:听到你们这么美的歌声,小牧童也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唱的是什么?

  2、聆听范唱。(中速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复述歌词。

  3、出示歌片:介绍歌曲中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在我国的民歌中广为流传,这首歌曲是流传在湖北的一首童谣,也采用了有问有答的形式。)

  4、出示乐谱:

  师: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就四个小节。请问哪几个小节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

  5、你能试着把所有的二分音符唱满吗?跟老师接唱。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要求学根据老师的手势和乐谱的提示来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学生唱满时值。

  师唱:那斯那斯生唱:嗨

  【设计意图】结合歌词的演唱在运用中进一步学习乐谱。强调二分音符的时值。了解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记忆歌曲的结构。

  五、感受与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2、聆听范唱(稍快版本)

  师提问:跟刚才咱们演唱的有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也用这个快一些的速度来演唱一下,请你感受哪个速度更加能够表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

  3、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了,你们也和小牧童一样很快乐吗?我们怎么样能把歌曲唱的更快乐呢?谁有好的办法?

  4、加入串铃为歌曲伴奏。老师打出两种伴奏音型供学生选择。不出示伴奏谱。

  5、拓展提问:请问天上除了太阳还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们能试着唱一唱吗?(月亮和星星)结合幻灯片,创设安静祥和的情境。改写歌词进行演唱。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师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表现出月亮的情境来呢?谁有好的办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们应该怎样唱?引导学生用慢速度来演唱歌曲。

  7、师:谁来说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样子?(一闪一闪的)我们怎么表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呢?引导学生为歌曲加上跳音来演唱。

  8、总结:教师用钢琴伴奏来带动学生进行演唱。引导学生用柔美的情绪慢速来演唱月亮,第二段速度不变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提速。用快速度来表现太阳放光明,牧童喜欢青草地的热烈情绪,并加上打击乐的伴奏。将歌曲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

  通过歌词的改写,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上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学生音乐教案10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

  五、做游戏。

  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学生音乐教案11

  一、前面跟着音乐一起击掌。

  二、蹲、起(2x8)8次

  三、侧点。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五、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七、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兔子舞教学口令

  一、前面跟着音乐一起击掌。

  二、蹲、起(2x8)8次

  三、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五、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七、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学生音乐教案12

  教学内容: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知识目标: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能力目标:

  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

  ①。 ×○ ×○ ∣××× ××∣

  ②。 ×。× ×× ∣ ×× × ∣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生问好

  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

  二。走进草原

  1.听音乐《草原上》欣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

  2.你们能看出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

  师:你们真聪明!

  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

  三。学跳筷子舞

  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

  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筷子舞。

  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

  四。学唱歌曲

  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

  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

  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

  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

  ②歌曲的延长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

  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

  3.跟节奏说唱歌词。

  板书节奏难点

  ①。 ×○ ×○ ∣××× ××∣

  ②。 ×。× ×× ∣ ×× × ∣

  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

  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6.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挑选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

  师:其实音乐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热爱音乐,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乐声减弱)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马头琴,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结束这次草原之旅吧。

学生音乐教案13

  小班音乐活动: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唱准附点。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3、培养幼儿感受歌唱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啦(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活动延伸

  1、安排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

  2、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附:《打电话》歌词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两个小娃娃啊,正在打电话。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哎哎哎,我在学唱歌。

学生音乐教案14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师: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5)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

  (6)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

  (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

  (11)完整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12)布置课后练习: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3、作业:初步学会演唱本歌曲,分声部练习。

学生音乐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在会唱歌曲《像个小学生》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表现出想当个小学生的愉快情绪,体验集体合作的成功。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像个小学生》

  2.有节奏卡农游戏的经验。

  三、活动流程

  (一)复习歌曲

  T:我们马上要毕业了,看看谁最像个小学生。

  T:把歌里的话唱清楚,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个神气的小学生。

  (引导幼儿注意每句话的第一个字的发音。)

  (二)节奏卡农念歌词

  (1)前后相差一句的卡农节奏

  T:你们看校车来接我们了,这一半朋友坐的.车先开,这一半朋友坐的车后开。看着信号准备出发。

  T:交换开车的顺序;听好信号别掉队!

  (2)前后相差半句的卡农节奏

  T:这次两辆车间隔距离近了,看好指挥分别是什么时候出发。

  T:交换顺序再来一次。

  (三)轮唱歌曲《像个小学生》

  (1)老师指挥,幼儿尝试前后相差一句的轮唱。

  T:小学到了,个个都像小学生,你也像我也像,有的先唱有的后唱,越唱越高兴越唱越热闹,也来唱一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分两组轮唱。)

  T:两组交换,注意看指挥。

  (2)幼儿指挥,再次尝试相差一句的轮唱

  T:现在我请两个小指挥来帮忙。(鼓励幼儿做分组指挥)

  (3)老师指挥,前后相差半句的轮唱

  T:现在我们要有变化了,听后一组在前一组唱到哪句的时候开始唱? (老师示范,幼儿探索。)

  T:请小指挥帮忙。(特别引导做后一组指挥的幼儿明确哪句开始指挥轮唱。)

  T:两组交换,看着小指挥,跟着音乐试试看。

【学生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的教案03-27

音乐教案11-28

音乐教案11-28

音乐的教案01-19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大全05-31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案 音乐是好朋友 音乐教案02-13

《网络和音乐》音乐教案08-25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10-11

中班音乐教案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