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8 11:04:10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l 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l 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l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l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l 感受生物之间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难点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P26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

  (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3)学生看图辨析。

  (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

  (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

  (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

  (3)师生交流。

  (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

  (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8)看书27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观察结束,将摇下的生物放回树上)。

  (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

  (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

  (11)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

  (2)看28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

  (3)提问:图上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里?与什么生物生活在一起?

  (4)讨论:这些动物能离开与它们一起生活着的其它生物吗?为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图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生存的?

  (5)谈话:向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相互合作生存,你觉得它们的关系像什么?(伙伴、朋友)

  (6)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生物伙伴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吗?

  (7)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都是这样合作的伙伴关系吗?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8)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或录像。

  (9)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是什么原因?

  (10)讨论:既然自然界中有这么多凶猛的动物,它们是些弱小动物的敌人,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消灭这些猛兽,而保护那些弱者?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树上非洲大草原的图:图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的生存是哪种关系?仅仅是一对一的敌对关系吗?

  2.请学生把图上有敌对关系的动物列举出来。

  3.师生交流结果。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1.寻找生物的家园

  栖息地

  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

  教后记: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l 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l 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l 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l 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l 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l 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l 知道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

  l 想知道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

  l 重视证据。

  l 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研究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

  方面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

  纸巾、蜡纸、保鲜膜、彩色透明纸、水彩笔、鱼的图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对环境的适应。

  1.认识沙漠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讲述:大家都知道沙漠是一个条件很恶劣的环境,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沙漠里有生物生存吗?最常见的动植物是什么?

  (3)谈话: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在沙漠中大约有20xx种仙人掌和仙人球。

  (4)观察仙人掌,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为什么能适应沙漠这种环境?

  (5)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

  (6)看书上得30页实验:这是用了一种什么实验方法?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比较的是什么条件?

  (7)学生分组实验。

  (8)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能证明什么问题?

  (9)小结仙人掌的本领。

  (10)谈话:下面就沙漠中最典型的动物——骆驼来说,你知道它有哪些是应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

  (11)出示骆驼图或视频资料。

  (12)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骆驼本领。

  (1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14)讲述:其实除了仙人掌和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如果你走进沙漠,仔细搜索一番,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很多动植物都住在这片严重缺水的地方。

  (15)认识一些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生物。

  (16)谈话:课前有些同学也查找了些资料,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植物生活在沙漠环境中?

  (17)学生介绍。

  2.认识海洋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本领。

  (1)出示水母和鱼的图:一些海洋中的动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本领。图上是什么动物?

  (2)提问:它们的体色有什么特点?不同部位的体色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

  (3)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

  (4)学生操作活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覆上一张黄色的透明纸,观察,有什么现象?

  (5)交流活动结果。

  (6)提问: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像这样靠体色来保护自己生存的?

  (7)学生交流。

  3.认识草原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谈话:斑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你知道它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讲述:让我们看看书上科学家研究的结论。

  (5)提问:科学家为了研究斑马的条纹的作用蹲在草丛中观察斑马得出另一种结论,你猜猜另一种结论可能是什么?

  (6)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7)播放有关斑马的录像。

  (8)教师小结斑马身上条纹的作用。

  三.启发学生讨论给动植物搬家的注意事项。

  1.谈话:我们知道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那么是否只有沙漠中才有仙人掌?

  2.讨论:把沙漠中的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

  3.提问:仙人掌能搬家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南极的企鹅能搬到我们这儿吗?见过吗?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给生物搬家需要了解这种生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并给它创设这样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它生存下去。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外形

  适应环境

  习性

  教后记:

  3.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结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l 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l 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l 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l 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l 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l 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l 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l 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难点是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 改 进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前面我们了解到在同一区域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之间会存在两种生存关系:伙伴关系或敌对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能把这些不同的生物联系起来?(食物)

  2.动物和植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出示植物、老鼠、猫头鹰三种生物图片:这个地区的几种生物之间是种什么生存关系?

  (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画图表示。

  (4)讲述:你们看看生物之间像这样以“谁被谁吃”的一种食物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

  (5)让学生自由谈自己对食物链的看法。

  (6)谈话:请学生在自然界中举几个生物的例子。师边板书在黑板上。

  (7)提问:你们说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没有食物链的关系?

  (8)学生讨论、写食物链。

  (9)汇报结果:黑板上的这些食物链有的同学箭头向左,有的却向右,那到底哪种画法才是规范的呢?

  (10)讲解食物链的规范画法。

  (11)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过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其实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种食物联系,你能根据这句成语的意思把图画完整吗?

  (12)学生画图P34页。

  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1)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2)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

  (3)学生讨论分析35页图上各种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4)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划分理由。

  (5)提问:你认为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1)谈话: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种食物链关系?多不多?

  (2)看书P36图,上面有哪些动植物?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的画食物链的方法画一条食物链?

  (3)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食物链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个不漏的将所有的食物链画出来呢?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4)画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链,数数看有多少条?

  (5)提问:你们数过图上有多少条食物链?不管有多少条,从图上看这些食物联系已经形成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比如图中的狐狸在食物链中处在什么级别?它只是一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吗?

  (6)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应用

  1.出示36页下图:这片庄稼地中如果农民在这里喷洒农药,那么这个场景中会发生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提问:你能将这幅图中的动植物包括人画出一条食物链吗?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3. 有趣的食物链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 (动物)

  教后记:

  4.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l 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l 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l 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l 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l 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

  l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我国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以及有关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 改 进

  一、导入新课

  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

  3.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5.师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课

  1.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

  看37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

  设计要求:

  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饲养提示:

  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

  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

  (3)预测一下,: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5)学生制作生态瓶。(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

  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3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

  3.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教师适当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也可借助图片录像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三、巩固应用

  1.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2.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4.生态平衡

  教后记: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

  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

  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

  “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

  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请小朋友仔细看图。

  三、介绍食品清洁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

  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

  (可乐、茶叶水、酸醋等)

  2、“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

  (教师依次示范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

  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

  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

  四、讲解食品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

  1、“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

  2、“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

  (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探索运用各种材料连接救起蚂蚁“点点”的方法,并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2.在玩玩、说说中体验帮助蚂蚁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小黑和点点;

  2.各种材料,如:套环、绳子、粗吸管、有弯管的吸管、塑料夹子、小树枝、不同颜色的纽纽棒、纸片、固体胶、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黑和点点——激发幼儿救蚂蚁“点点”的兴趣

  1.讲述故事

  教师:今天瞿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黑和点点》(播放音乐《花海》)

  重点提问:猜猜,小黑和点点看到了什么?

  小结:春天真美。

  2.讨论用什么办法救点点

  教师:点点和小黑继续往前爬,突然,点点怎么了?(掉到在小河中央的树叶上了)

  重点提问:小黑能不能救到点点?为什么?怎样才能救到小点点呢?

  小结:长长的东西能够救到点点。

  3.认识其它可接长的材料

  教师:小黑发现草地上还有很多材料,有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草地上可以救“点点”的材料:套环、吸管、夹子、小树枝、扭扭棒。)

  重点提问:这些材料用什么方法接长也能救起我们的小点点?

  小结:原来好多材料都能接长救起小点点。

  二、探索发现——运用各种材料连接救起蚂蚁“点点”的方法

  1.提出要求

  教师:篮子里还有许多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想办法把这些材料接得长长的,把小点点快快救起来哦!

  2.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花海》)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如果你的材料已经接长了,那快去对点点说,点点我来救你了。

  教师适时提醒:宝贝们,点点在小河中央的树叶上快不行了,快点帮助他;如果你的材料已经够长,可以救到点点了,那请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其他小朋友快点哦!

  3.救起落水的点点

  教师:宝贝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救点点,点点沿着它们慢慢往上爬,我们给它加加油,两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点点说,谢谢你们帮我回到了好朋友的身边。

  4.共同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

  重点提问:小黑还看到了许多短短的材料接长了,谁来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接长的?(如:吸管是怎么接长的?这样的动作叫插,插一插,吸管接长了;夹子,夹一夹,夹子变长了)

  小结:你们用了插一插、夹一夹、粘一粘很多方法,把短短的材料接得长长的,救起了我们的小点点。

  三、分享快乐:小黑和点点团聚了——体验帮助蚂蚁的愉快情绪

  教师:点点说谢谢小1班的朋友,是你们救了我,有好朋友真好!在我有困难的时候,你们能够想出这么多的办法帮助我,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播放歌曲《春天》)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2大胆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体验探索的乐趣。

  准备;

  1自制拟人化的蔬菜(卷心菜奶奶)蛋糕图片

  2剪好的五官(眼睛嘴巴和鼻子)

  3幼儿收集各种蔬菜

  过程

  (一)寻找认识的蔬菜

  出示蔬菜一家子,让小朋友来找一找认识的蔬菜,并看一看蔬菜长什么样子的?(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

  (二)说说蔬菜的特征

  1集中交流,引导幼儿说说能大胆表述蔬菜的特征。

  2讨论说说自己吃过的和蔬菜及吃过的蔬菜有哪些好处/

  教师小结:蔬菜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有不同的'形状,颜色,气味,并且蔬菜里面还含有很多营养,能补充维生素,小朋友们吃了它身体才会长的壮,有力气。

  (三)装扮蔬菜

  1出示蛋糕,幼儿与卷心菜奶奶互相打招呼。

  2提出任务;卷心菜奶奶的生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自选一位蔬菜客人,帮助蔬菜客人打扮的漂亮一点。

  3幼儿自选五官贴在蔬菜上,并说说自己打扮的谁?

  (四)给卷心菜奶奶庆祝生日

  1幼儿扮演蔬菜客人给“卷心菜奶奶”庆祝生日,说说祝福的话,如:“我是青菜姐姐,祝卷心菜奶奶生日快乐”我是黄瓜弟弟:“祝卷心菜奶奶健康快乐”

  2合唱生日快乐歌结束。

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化食品和糖类的大量摄入,导致孩子们出现龋齿的状况大大提高。日常生活中我们开始难得看见孩子们露着白净整齐的牙齿了,个个或多或少都有龋齿,而且有的孩子经常闹牙疼。因此有必要让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牙齿”、“怎样预防龋齿”、“当牙齿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如何让孩子科学理解这些内容呢?刚好我园旁边有很多牙科医院,于是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教育契机,带领孩子走进了中医院牙科医院,一起去了解保护牙齿的秘密。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以及引起龋齿的原因。

  2、养成从小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准备:

  1、联系中医院牙科病房,设计相关的参观路线

  2、与医生沟通有关的口腔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参观牙科医院,引出课题。

  提出参观牙科医院的任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参观牙科医院,了解牙科医院的设置和医生的工作。

  1、认识牙科医生,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拔牙、补牙、镶牙、洗牙、美白、正畸、修复等各类口腔齿科问题。

  2、参观诊所,了解牙科医院各诊疗室:如诊疗区、候诊区、消毒室、放射室、技工室等

  3.介绍治疗牙齿的机器和工具,并做相关的演示。

  由牙科医生介绍治疗牙齿的各种机器和常见工具。

  三医生讲解孩子的换牙期以及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

  1、什么是孩子的换牙期?

  医:我们小朋友一般是20颗牙齿左右。小宝宝生出来后,慢地长出了乳牙,到了六七就开始换牙了,新牙就是恒牙,要用一辈子的,我们要好好保护牙齿。

  2、引起牙齿龋齿的原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过渡的.吃甜食。

  四怎样保护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怎样保护牙齿?

  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医生利用牙刷和牙齿模型,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互动:和幼儿一起来学习刷牙的方法。

  4、告别医院,感谢牙科医生。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牙科医院,知道了引起龋齿的原因,那么今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学会用正确方法刷牙,来保护我们的牙齿吧!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尝试操作,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利用物体间的空隙,摆放更多的物体。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事物的习惯,激发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矿泉水瓶27个,用大矿泉水做成的漏斗9个,一次性盘9个,小勺8个

  2、大小泥球各若干.彩笔人手一支.

  3、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并请幼儿认识操作材料。

  今天我想请你们过来和我一起玩游戏,什么游戏呢?请看这是什么?(出示大泥球、小泥球和沙子,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最后出示大瓶子。

  二、请幼儿记录方法,并自己尝试操作。

  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把这三样东西全部装进这个大瓶子里,一点也不能剩,而且这个盖子刚好能盖上,你们觉得装得下吗?那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好不好?装之前先把这张记录表填上,(交待记录的方法:你要先想一想,你最先装什么……)然后才开始装,要求装完一样后,才装另外一样,最后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结果记在这个格子里。(提示幼儿怎样记录结果如果能能盖上盖子,怎样记录, 若盖不上呢)

  三、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现在 , 请你们把瓶子和记录表一起拿到前面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都放进去了没有?其实呀,这些东西都能装进这个大瓶子里,而且能把大瓶子装得满满的。可是你们为什么没有装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后装沙子的:后放沙子的,为什么……原来,沙子钻到**的空空里去了。既然沙子要钻钻空空,

  2、 后装小泥球的: 原来,小泥球钻到大泥球的空空中去了,既然小泥球要钻空空,那你们说小泥球和大泥球要先放哪一个?

  3、 那现在请你们告诉我,如果我们想把大瓶子里填得满满的`,应该最先装什么?幼儿回答了后问为什么要这样装?(一边问一边操作)

  四、现在我们都知道怎么装了,请你们再试一试,看这样倒底行不行?还是用这个盖子试一试,把记录表也填上,并把答案记下来。 幼儿操作。

  五、请你们一起告诉我你们刚刚的结果吧!

  (幼儿回答)对呀,(一边记录,一边讲)我们最先放大泥球,你们怎放好大泥球后,这中间还有很多……,什么来钻这些大空空?是啊,小泥球钻大泥球的大空,……这样瓶子就被装得满满的了,把你们刚才没装完的全部都装进去了,你们看这样装是不是装得更多了?是啊,这个方法可以装更多的东西,这个方法真好。那你们说现在这个瓶子里还有没有空空?什么东西可以钻这么小的空空? -----水。

  六、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要用钻空空的方法。

  想一想,如果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要带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大也有小,假如想把这些东西全部都装进一个大箱子里,你们觉得先装大的还是先装小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那我们赶紧把这个方法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2、了解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

  3、知道动物与人类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

  1、猪、狗、马、牛、大象等动物的鼻子图片各一张。

  2、课件《动物的鼻子》。

  3、救灾犬搜救、鲨鱼捕食等短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在之前的活动中,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动物的鼻子,请问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鼻子是什么动物的吗?

  教师依次出示猪、狗、牛、大象的鼻子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这是谁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有些动物的鼻子长得很奇怪,可是它的嗅觉却非常灵敏,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

  教师播放鲨鱼捕食短片,请幼儿观察,鲨鱼为什么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追踪猎物?(鲨鱼的鼻子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猎物的气味)

  教师出示鼹鼠找吃的图片:鼹鼠要想在黑暗中找到吃的,靠的也是它的鼻子。

  教师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请幼儿观察,救灾犬为什么能找到被深埋的人或者物?(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灵敏,它能分辨出超过200万种不同的气味)

  三、快乐游戏。

  请10个小朋友出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请8个幼儿当小鱼,在圆圈内外钻来钻去,一个幼儿当鲨鱼,只能在圆圈外面抓小鱼。

  小鱼是在圆圈内游动的,当鲨鱼抓到小鱼时,换人游戏继续。

  活动应变

  在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时避免过于血腥的场面。

  活动延伸

  了解别的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如警犬帮助警察查毒等。

  区角活动

  益智区自制迷宫,帮助救灾犬找到被拯救目标。

  环境创设

  张贴动物帮助人类的图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协助在网上搜集一些有特殊功能鼻子的动物,并讲解给幼儿听。

  随机教育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

  相关链接

  和幼儿观看救灾犬救灾的`视频。

  附录:狗鼻子

  狗鼻子能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要寻找的那种气味。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各种动物鼻子的构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许多褶皱,褶皱上有一层粘液膜,粘膜里藏着许多嗅觉细胞,当粘膜上分泌出来的粘液经常润湿着这些嗅觉细胞时,就会使具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溶解在粘液里,并刺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马上向大脑嗅觉中枢发出信号,于是就有“味”的感觉了。狗鼻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嗅觉细胞特别多,连鼻子那个光秃无毛的部分,上边也有许多突起,并有粘膜组织,能经常分泌粘液滋润着嗅觉细胞,使其保持高度灵敏。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动物胜过一筹,所以对各种气味辨别的本领也就比其他动物高强多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09-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中班科学教案:放屁_中班科学教案07-05

科学教案托班科学教案认识红色绿色11-03

科学教案模板03-25

关于科学教案03-28

身边的科学教案07-13

关于科学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