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蚕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蚕教案1
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了解其特征,知道它们是世界之最。
2、通过竞赛游戏,提高记忆力、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
3、对动物产生好奇之心,激发探索欲望。
准备:
ppt贴纸课前向家长了解动物之最(如最大的鸟--鸵鸟、最小的鸟---蜂鸟等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呢?在你心中什么动物是最大的?什么动物是最小的?
2、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二)认识几种动物,了解其特征,知道最大与最小。
1、认识鸵鸟提问:这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呢?
你见过的鸟中它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呢?
师结: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可达2、75米。有房子那么高。它跑的'飞快,连马也赶不上它。
2、认识蜂鸟提问:这只鸟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在哪见过它吗?它长得什么样呢?
你知道它有多大吗?
师结;它的脑袋只有一粒米大,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3、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世界上角最多的动物--千足虫等。
4、你还知道什么最大或最小吗?
(三)通过比较知道最大与最小
1、出示三张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小老鼠提问:这是谁?他们三个比较谁最大?谁最小?
2、同形式比较最大与最小。
(四)竞答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最大与最小知识竞赛。
2、告诉游戏规则。
3、教师出题小组竞答:小组轮流举手抢答(答对一题的一分)如: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是谁?
动物爸爸、妈妈、宝宝谁最小?
4、评奖:得分多的小组为智慧宝宝,用贴纸奖励。
(四)延伸活动:
1、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最大的或最小的,请你与爸爸妈妈找找资料看看还有什么动物是世界之最。
2、还有一些是通过比较知道最大与最小。请你找找、比比谁最大?谁最小?
科学蚕教案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认识保护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东西需要光线。
4、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5、认读“眼”字。
活动准备
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
眼罩。
小镜子、没有五官的脸谱、彩笔。
识字图卡“眼”(见教具)。
与眼睛有关的图书。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请幼儿蒙着眼睛触摸物品,看看能否说出物品的颜色。
2、与幼儿一起讨论眼睛的功能,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赏上述物品美丽的颜色,过一会儿,老师把活动室的灯光调暗,并拉上窗帘,向幼儿提问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颜色(有些幼儿可能怕黑,老师最好站在他身边)。
4、再把灯光调亮,与幼儿一起讨论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后总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5、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再在一个没有五官的脸谱上画自己的眼睛。(脸谱留待以后的活动使用。)
6、出示识字图卡“眼”让幼儿认读。
总结分享
请幼儿互相观察,说说彼此的眼睛有什么不相同。
活动评价
1、能说出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4、能认读“眼”字。
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全家福”区,观察谁的家人戴了眼镜。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与保护眼睛有关的儿歌等。
2、邀请两位戴眼镜的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戴上眼镜的原因及带来的种种不便。
3、在图书角中投放与五官的汉字认读有关的图书,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读汉字。
科学蚕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尝试认识颜色:红、黄、绿。
2、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森林爷爷头饰
2、苹果、香蕉、葡萄、物各一小袋,装于大口袋,红、黄、绿、宝宝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活动过程:
1、欢迎森林爷爷(有一位配班老师扮演):
①师:小朋友们看谁来啦?
②与森林爷爷互相问好
2、学习红、黄、绿
师:今天,森里爷爷给小朋友们带来好多的礼物,你们想不想要呀?
①诞老公公派发礼物(水果),引导幼儿学习的颜色;红、黄、绿
师:你们喜欢森林爷爷给你们发的水果吗?(喜欢)
师:那你们应该对森林爷爷说什么呀?(谢谢)
师:你们看一看森林爷爷给你们带的水果都是什么颜色的呀?
②森里爷爷再次送礼物,引导幼儿认识红、黄、绿
3、游戏:颜色宝宝找朋友
①介绍游戏玩法:
a、教师给幼儿带上头饰。
b、让幼儿找找与自己颜色一样的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可以自己找一找和自己是一样颜色的朋友,看谁能第一个找到。
c、你找到自己的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好朋友,就和他一起说:我们是ⅹⅹ色宝宝,我们是好朋友。
②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绿宝宝的.对话。
4、活动结束:①送颜色宝宝回家。②与森林爷爷道别。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具体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使其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同时考虑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把森林爷爷发的水果,拿回家里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并问一问爸爸妈妈知不知道这些水果是什么颜色。
科学蚕教案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科学蚕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和水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师:红色的饱和糖水、透明水。
幼儿:抹布人块
第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份)
第二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份)、
糖(每组份)勺子(每人个)
第三次操作:红色的饱和糖水(每组份)
糖(每组份)勺子(每人个)普通的红色水、透明的水(每人份)
活动过程:
教师表演魔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导入,幼儿猜测。
教师:今天谢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个魔术,请你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教师实验。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慢慢的将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能不能变成两层?
二、幼儿尝试探索实验。
1、试试。
教师: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奇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2、讨论:
教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
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成功呢?(想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儿再次进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师:因为老师的水里加了种的东西,而你们的.水里没有,是什么呢?(糖)
教师:老师的水里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
总结:糖都溶解在了水里,所以我们看不见。
2、幼儿进行探索实验。
教师:这次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来试试吧!
3、讨论。
教师:孩子们,这次你成功了吗?
@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方法)
@没有成功。为什么加了糖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讨论)
总结:放很多很多的糖。
四、出示红色的饱和糖水。幼儿进行探索。
1、出示饱和的红色水,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的放了很多很多的糖的红色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老师的水很粘稠。
2、幼儿实验。
教师:让我们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放很多很多的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再来试试吧!
3、讨论。
(1)教师:这次成功了吗?
(2)教师:为什么加了糖红色的水会沉下去呢?(幼儿讨论)
小结: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溶解在水里,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红色的水里放了糖能变成两层。如果放入盐会发生什么呢?如果在透明的水里放入糖又会发生什么呢?回家和爸爸妈妈起试试吧!最后,自己把桌子收拾干净。
科学蚕教案6
活动目标: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及开展买菜的角游活动
2、若干蔬菜、肉类、水产品的实物
3、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机等
活动过程: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了解常见菜的特点,共同分享买菜的快乐)师:前几天,陈老师带我们一起到菜场上去买菜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播放课件师:看了刚才的录象,谁来说一说,你那天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你是怎么买的呢?
2、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陈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蔬菜类、肉类、水产品类中的常见菜。)
2、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3、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游:买菜准备(创设菜场环境):
(1)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
(2)"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陈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中2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还可以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去交流)
科学蚕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通过游戏模仿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生火炉、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穿着棉衣让自己变得暖和起来,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过冬的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们吧?
二、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了解冬眠的动物。
(1)师:(出示青蛙)呱呱呱,谁来了?我们一起问问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幼:青蛙,青蛙,你是怎样过冬的?
师:我在冬天里不吃也不喝,美美地睡上一觉,到了暖和的春天,再醒来找东西吃。我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出示汉字“冬眠”,让幼儿认读:冬眠。
(2)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一样是冬眠过冬的?(蛇、熊)
师:青蛙和蛇是冬眠过冬,除了冬眠,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了解换毛过冬的动物。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教师出示鸡、鸭、鹅、小兔、羊)。
(2)幼:你们是怎样过冬的?师:(以动物的口气)我们是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来过冬的。像我们这样换上厚厚的皮毛的过冬方式叫“换毛”。学习词“换毛”,出示“换毛”汉字,让幼儿认读
(3)还有哪些小动物是换毛过冬的?猪、狗、猫、马、牛等
3、了解储存粮过冬的动物。
(1)师:(出示蚂蚁)这是谁呀?蚂蚁在干什么?(搬粮食)蚂蚁搬粮食干什么呀?我们听一听蚂蚁怎么说的?
(2)师:像我们这样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的食物的过冬方式叫储存粮食,并学习词“储存粮”,出示汉字储存粮食。
(3)还有哪些小动物和蚂蚁一样是吃储存粮过冬的?蜜蜂、田鼠。
4、了解迁徙过冬的动物:
讨论:燕子又是怎样过冬的?
师:介绍迁徙过冬就是迁移住的地方。像燕子、大雁这样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度过一个舒适的冬天,等到春天的时候,再飞回北方来的过冬,这样过冬的方式叫迁徙过冬。
5、复习巩固。师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一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现在老师提问请个别幼儿回答:
①、老师说动物名字,幼儿回答过冬方式。
②、老师说过冬方式,幼儿回答动物名字。
有哪些动物是迁移过冬的?青蛙、蛇是怎样过冬的?狗猫鸡鸭是怎样过冬的`?有哪些动物是储存粮过冬的?
三、游戏
1、每个幼儿扮演一种动物角色,躲藏在小椅子背后。教师扮演访问者“咚咚”敲门:“里面住着谁呀?”幼儿回答:“我是蛇,住在洞里是冬眠过冬。”“我是大雁,飞到南方去,是迁移过冬”
2、请幼儿扮演访问者进行游戏
四、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我们除了知道这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之外,其实自然界里还有很多的动物,如:苍蝇、蚊子、螳螂、蚂蚱等为了保护自己,适应季节的变化而想到的不同的过冬方法。当然也有一些非常懒惰的、不去动脑筋不会想办法的动物只好冻死、饿死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活动延伸
1、苍蝇、蚊子、螳螂、蚂蚱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和大人一起找出答案明天来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2、学燕子飞出教室。
3、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科学蚕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为游戏《赶小猪》而备的赶“猪”棒。)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
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些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评析:开放、自由的空间很快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
评析:这个时候,幼儿手上拿着自己找到的会滚动的东西,开始有些兴奋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滚一滚,玩一玩,那么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玩的空间,但并不是让幼儿毫无目的地玩,而是带着问题去玩。这个问题就是:想一想,为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呢?让幼儿在玩中发现,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滚动物体的特征。
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
评析:幼儿带着问题自由玩,对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幼儿大胆表达的机会,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答案:因为它们总有一个地方是圆的,所以会滚动。
二、第二次探索:物体滚动的路线是怎样的?
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评析: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幼儿等待游戏的时间,一个人滚动物体时,两个合作伙伴能同时观察,共同探究发现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所做的就是观察与倾听,必要时和孩子们一起玩,做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会发现,有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小组的两个合作伙伴对发现的这一现象进行了质疑、思考、讨论。这时,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有必要带领全体幼儿对这一发现作一个总结和提升。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老师:“哪些小朋友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幼儿回答、交流后,请幼儿把这些滚不进球门的东西都送到前面来,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老师以惊奇的口气提出疑问:“咦,为什么这些纸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滚不进球门呢?”幼儿思考、讨论。
当幼儿回答出“这些东西都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滚动的时候会转圈”等答案时,老师及时作现场演示,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的接纳、重视和赞赏,同时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对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圈这一科学现象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请幼儿上来在大记录纸上记录它们滚动的路线,幼儿都跃跃欲试。在记录出圆锥台滚动路线的基础上,再来记录圆柱体和球体滚进球门的路线对幼儿来说就更容易了。
评析:在这一环节里,幼儿学会了记录,懂得了当自己在科学探究中有了结论或观点时,可以通过记录把他们呈现出来,让幼儿了解如何真正地“做科学”,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第三次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游戏“赶小猪”。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这是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小朋友自愿组合成三人组,其中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在“两棵小树”中间绕“8”字型走,三人轮流进行。
评析:上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自主探索出三种物体的滚动路线,但对圆柱体和球体滚动路线的异同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作为教师,有必要为幼儿提供更进一步的观察、经历、体验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出球体、圆柱体的外型与它们滚动路线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设计了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赶小猪。这个游戏巧妙之处在于,幼儿在赶这两种小猪绕“8”字走时,由于圆柱体和球体的不同特性,幼儿赶着它们转弯会有很明显的差别,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为顺利解决活动难点埋下伏笔。教师在游戏中继续扮演活动支持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探究活动尽量不去打扰。
游戏结束后,老师提问:
“刚才,我们赶了‘圆筒小猪’和‘皮球小猪’,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
评析:这一问题给了幼儿较大的发散思维空间,由于幼儿都分别赶过这两种“小猪”,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所以都有话说,乐于说。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幼儿经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圆柱体是一个长长的圆筒,而皮球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很圆,由于它们形状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滚动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教师这时及时演示,同时请幼儿上来说一说,指一指,并注意肯定和赞赏幼儿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从上到下一样大的圆筒,我们把它往哪儿推,它就只能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
得出结论后,让幼儿在记录纸上补充出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任意滚动的路线。
四、结束活动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对积极参与游戏和探索的幼儿给予表扬,并提出问题和要求:“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滚一滚,把它们滚动的路线也画下来,带到幼儿园来给大家看。”
评析:会滚动的东西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幼儿所看到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幼儿对它们依然有好奇和疑问,于是老师顺理成章地在活动小结以后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幼儿课后继续进行滚动路线的探究和记录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小百科:滚动,汉语词汇,释义为转动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
【科学蚕教案】相关文章:
《蚕》教案12-16
小学科学《蚕的生命周期》教案分享07-11
科学《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反思03-30
幼儿园科学教案:《蚕的一生》07-12
《蚕姑娘》教案03-09
蚕教案推荐12-15
《蚕姑娘》教案03-08
《蚕姑娘》教案07-22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蚕的一生》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