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子见梁襄王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体悟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特点和本文生动的个性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那个强者争霸,弱者受苦,生灵涂炭的年代里。孟子到处奔走相告,他在列国间疲惫得奔波,马不停碲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他想用他的仁政,开明政治,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孟子》的开篇就记录了他不远千里来进谏梁惠王。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二、新课内容:
1、作者介绍
2、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3、疏通课文。
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4、课文分析和探讨。
①孟子给梁襄王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明确: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为什么?因为这样,天下莫不与也)
②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能不能一之?(不能)
明确: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无人君样子,无人君威严)
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惶恐、糊涂、怯懦、无威严)
③面对这样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用什么方法让梁襄王更容易接受他的高见呢?
明确:用比喻
④哪一段用了比喻,学生朗诵,并思考:这一段用了几个比喻,请概括。
明确: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百姓一遇人君,就如枯苗遇雨,孟子说:“其如是,孰能御之?”便“勃然兴之”不可阻止。
禾苗——人民
禾苗枯槁——人民处于暴政下痛苦的生活
旱苗盼雨——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王
禾苗茂盛——人民在仁政下的生活
民心如水,流水从高到低,这是无可阻挡的自然规律,用“民之归附,则如
水之就下”来说明民之归附是不可抵挡的。
地下流水——民心;水之低流——民心向仁君
这两个比喻都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阐述了不嗜杀人者统一天下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一段,体会一下孟子的用心。
⑤古人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毛泽东说,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因此孟子斩钉截铁地说“天下莫不与也”可是当时的人君是怎么样呢?
明确:“今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为什么将统治者说成人牧呢?——将人养起来,想牛羊一样,驱赶他们去征战。
战国名将白起平原之战坑赵卒40万,所到之处,杀人盈城,尸骨遍野,头颅成山,雪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私怨,使两个人民深受战火之苦。所以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战国期间战争跟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就达222次。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三、在孟子的印象中孟子怎样评价梁襄王?
四、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历史和现实中的意义:
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似乎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哪个君主“明”,民自然就会归附他,天下自然就归他所有。这一点上,他未免过低的估计了战争的作用,有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仁政的力量。兼并天下本来就是一项残酷的斗争,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争霸,是国力、智谋、武力的综合较量,乖乖在家等着,有谁会拱手送上土地?战争,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态的过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存在孟子所希望的那种和平的过度方式。毛主席有句话及有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秦始皇以铁骑长矛完成了霸业,宣告了孟子仁政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孟子见梁襄王高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12-06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07-02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11-29
孟子见梁襄王12-27
《孟子见梁襄王》优秀教案01-26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范文06-15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范文06-15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及翻译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