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图形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第一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
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
学具:小棒、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练习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位小客人。(多媒体出示,毛巾、手帕、三角板、光盘伴着轻快的音乐手拉手走出来。)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形状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从上述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然后导入新课。
(意图: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
(一)找图形。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在你的信封里都装了些什么?找出来一一告诉你的同桌。
(二)给图形分类。
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图形(如图1)分一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桌同学讨论后再分。)
(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一次逻辑训练,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领域。)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分类情况如图2。发现按第三类分法的学生人数最多,接着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三)自主探究。
1、为什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一起?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通过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同桌同学一起验证和发现它们的特点,然后反馈交流。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折还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斜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等。)
小朋友,你能把刚才研究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吗?请试一试。
2、小朋友,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图形。(如三角形。)
(1)拿出三角形,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运用前面的方法同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
(2)请小朋友用小棒把三角形的形状摆出来。
(3)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有意见吗?(多媒体出示:)谁能帮助老师把它摆好。
3、接下去你还想研究什么图形。(如圆形。)
(1)拿出圆形,观察思考它有什么特点,同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
(圆形没有角、任意对折都变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任意一条对折线都一样长等。)
(2)如果学生把圆形和球混淆的话,则拿出圆和乒乓球进行比较。
4、举例。
让小朋友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意图: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力求创设宽松的环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更透彻了。举例则是为了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它再现于课堂,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出示图3,请学生手举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2、数图形(出示图4)。
3、拼图形。
(1)(出示图5)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但可以拼出美丽的鱼,还可以拼出其他美丽的图案。你想试一试吗?
(2)拿出各种图形的学具若干个,进行自由拼图。然后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图案,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
(3)结合拼图进行课堂小结。
(意图:巩固练习,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适当发展。按辨图形、数图形、拼图形三个层次安排,使学生在创造性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想像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专家评析
叶建娥老师编写的《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视基础,注重创造。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全面、合理、恰当。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分为四个领域。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所阐述的教学目标,基本上体现了《标准》的精神,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的要求;既重视了结论性的目标,又注重了过程性的目标。
2、注重创设情境。
叶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能使学生感受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标准》中十分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叶老师的这个设计体现了《标准》的理念。
3、重视动手操作。
本设计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这个环节包括下述两步:(1)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分类。这有利于学生正确识别图形。(2)让学生通过数、折、量等具体操作活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图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正是《标准》中十分强调的数学教学观念。
4、关注学生差异。
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当学生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课的最后一部分“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中,不仅练习的形式多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较好的体现了《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大众数学的思想。
【认识图形的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图形之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0-18
认识图形教案10-06
《认识图形》教案08-21
认识图形的教案01-27
认识图形教案07-27
认识图形教案07-27
认识图形教案07-27
认识图形教案07-27
《认识图形》的教案11-26
认识图形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