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2-07-03 18:35:2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狼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狼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狼教案 篇1

  一、导入课题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故事。

  四、重点讨论

  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2、学习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没有了危害鹿群的狼后,森林中的鹿就增多了,大量的鹿群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鹿群也大量死亡,疾病流行,鹿群数量骤减……)

  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此景,你想说什么?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小结,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狼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汇。

  2..朗诵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并介绍作品、作者。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狐、鬼的故事。真有这样的事吗?不是。读狐说鬼是一种假托的方式,目的还在说人,说社会现象。例如有个故事叫《画皮》,说的是一个恶鬼,在人皮上画了一个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变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这简直是荒诞之极。但想一想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许多坏人在干坏事之前,不是先要给自己装扮成好人吗?这个故事就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字、号、籍贯、生卒年,在题注里有介绍,这里只作简要的补充。他年轻时就有文名,但屡次考试都落第,到71岁才成为贡生。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当塾师,生活很清苦。柳斋》这本书是他用几十年时间写成的,通过谈狐说鬼讽刺现实中的丑恶事物。他自称这是一本孤愤之书孤愤,有孤独、悲愤之意。

  二、学生试读。

  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三、疏通文义。

  (一)以教师边读边讲的方式进行,读到该讲的地方就停下来讲;但也不光是教师讲,还要 让学生讲。哪些地方该讲呢?

  (l)不常用的字,虽有注释,但可能学生印象不深;

  (2)表述习惯跟现代不同的地方;

  (3)可以用口语作生动表述的地方。

  以下是讲述要点:

  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

  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

  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4、骨已尽矣,也可以说成骨已尽,跟下文接得上。为什么要加个矣字?(情急,无计可想。)

  5、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

  6、 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

  7 、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

  8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9 、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

  11、隧入,从隧道入。今语空运(由空中运输),也是这种用法。

  12、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可让学生做比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二)边串讲边归纳内容,熟读成诵。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

  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①读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板书:

  (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遇狼

  惧狼 投以骨 复投之 骨已尽 并驱如故大窘 恐

  御狼 顾 奔 倚 弛 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杀狼 少时 久之(狼)

  暴起 劈 毙

  转视(一狼) 断 毙

  议狼

  四、朗读背诵。

  五、作业 布置:

  同步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串讲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一、导入 :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正课:

  1、朗诵课文。

  2、理内容、明结构

  (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

  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潮的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

  3、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一屠晚归写出了人物、时间。又如一屠晚归表现了特定的时间,表现了屠户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同学们发言。如:

  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4、问题探讨:

  (1)由此我们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样的?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2)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描写手法)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由此可见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4)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小结:

  本文写的是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结果却双双毙命与屠户的刀下。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余下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建议作业 :

  练习: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同学们自找内容,就某一部分说描叙文。

  5.教师点拨:为了展开铺叙,可用如下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展开想象。

  ①设置环境 ②添加动静 ③加上声色 ④安排远近 ⑤配上衬景 ⑥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

  6.同学们思考、准备,有表情地说描述文。

狼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写一位善良的大娘从同情怜悯狼到认识狼凶残的本性,最后施以巧计惩罚了狼的故事。课文以良为母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4个子体字及其它6个常用字。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由母体字良派生出的4个子体字,随文认识6个常用字,要求在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基本会用。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狼吃人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对象狼一样的人不能同情、迁就。

  3、理解浪费并练习读写。

  教学重点:

  本课10个生字的读写。

  教学难点:

  生字的运用。

  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模式:

  字族文识字主体教学模式。即:激趣感知研讨学习巩固反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程序:

  一、激趣感知。

  1、出示幻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说: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从图上看,大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大娘和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范读课文。

  3、回答问题,初步感知。

  4、学生连词读生字。

  二、研讨学习。

  (一)学习子体字。

  1、出示子体字。

  2、有小老师领学子体字,基本步骤如下:

  (1)、指名讲解生字的音、形、义。

  (2)、其余同学自由补充。

  (3)、再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练习组词、造句。

  3、浪费是什么意思?与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你会用浪费造句吗?

  4出示小黑板,选字填空。

  狼 娘 酿 浪 良

  ( )费 大( ) ( )酒 ( )群

  姑( ) ( )狗 ( )食 波( )

  (二)、学习常用字死、肯、改、费、拾、扁。

  ⒈、根据要求自学生字。

  ①读准字音。

  ②运用对比、联想记忆法等辨析字形。

  ③据旁解义或结合课文理解字义。

  ④在理解的基础上组词造句。

  2、检测。

  3、重点指导死、改的写法。

  4、对一对。

  死对()扁对()浪费对()

  三、巩固反馈。

  1、配乐回想。

  2、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3、口头说话大奖赛。

  (用本课10个生字随意联想,编成一段与课文内容不同的话,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的不同,要求可有所不同。)

  4、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巩固字族。

  教学程序:

  一、复习字族。

  二、研讨学习。

  1、出示自学提纲。

  2、按要求分组自学。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

  4、根据反馈信息,重点讲解。

  三、巩固强化。

  1、小结。

  2、完成课后习题2。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

  目标3、5。

  【教学难点】

  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⑴ 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 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⑶ “其”的含义:

  ① 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 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 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⑴ 开端:遇狼。

  ⑵ 发展:俱狼、御狼。

  ⑶ 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⑴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⑴ 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⑵ 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三题。

  2、预习短文两则。

  3、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说写讲的方法。)

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

  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么?

  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 吃惊 温和 倒流 经常 争辩 扑去 亲爱

  可怜 坏蛋 找碴儿 背地里 气冲冲 骂

  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

  5、指名分段读。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

  学生交流。(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课件出示句子)

  师:狼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指导看课件)你能再读一读吗?

  谁还想来读?

  师: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脏吗?为什么?(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出示反问句)师读。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这是反问句,它的意思就是说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出示陈述句)齐读。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读。

  画简笔画,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师: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绝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3、学习四、五自然段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被羊驳倒了,他甘心吗?他的态度变得怎么样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的?

  同桌互读,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读。

  (出示句子)分组读。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文中说“就算这样吧”说明狼承认小羊说得有道理,这样是怎样啊?狼第二次说去年小羊经常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而去年小羊还没出生,狼这样指责小羊,这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4、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了回去,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

  师:诬赖小羊不面,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对,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

  质疑。“争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想再争辩了?

  指导看图。狼的凶相。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读。

  6、体会寓意。(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狼扑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应?小羊被狼吃了吗?小组讨论。

狼教案 篇6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都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3、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狼 黠——增笑

  [评析]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些时也酝酿了教学的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狼教案 篇7

  课题:《东郭先生与狼》

  课型:比较探究课

  上课日期:20xx年11月19日

  姓名:刘勇

  单位:滕州市洪绪中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课文

  东郭先生与狼(1课时)

  预习积累: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了解《中山狼传》,积累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

  1.分析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2.分角色朗读,理解文章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恶人和受难的人。

  评价任务: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比较探究本文与《渔夫的故事》的异同。

  3.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以学生讲述《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导入。掌握《中山狼传》和作者马中锡。

  展示并解读教学目标。

  二、朗读故事:

  五位同学分别读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话,一位同学读旁白,要切合人物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抄写字词:

  仁慈cí 退避bì 闷mēn死 愁闷mèn 作揖yī 斧锯jù 宰zǎi狼

  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来龙去脉:比喻人和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仙风道骨:指具有神仙一样的风姿、气质。

  忘恩负义: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领悟讨论:

  用一句话概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告诉人们的道理(寓意)。找出故事的“六要素”,划分情节结构,概括大意。

  设计意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训练学生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达到朗读目标。

  预设:

  通过东郭先生救狼反而险被吃掉、最后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忘恩负义的禽兽不能心慈手软。

  故事情节:

  开端(1-2):东郭救狼。

  发展(3-10):东郭问计。

  高潮(11-17):诱狼入袋。

  结局(18-22):东郭宰狼。

  三、故事赏析:

  1.探讨人物语言对话、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而用两三个关键词概括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技巧。把归纳概括5个人物形象的任务依次分配给各小组,讨论后依次展示。

  预设:

  东郭先生:解开书袋、让狼进去、放在驴背上、放了出来(动作描写)——仁慈;退避、周旋、围着驴子转、问三老、向杏树说原委、向老母牛作揖请教、向老先生跪说来龙去脉、和狼争辩(动作描写)——迂腐;“怎么能杀了它呢?”(语言描写)——愚蠢;也笑起来,两个人一起把狼宰了(神态、动作描写)——反省过来,不再愚蠢地讲究仁慈了。

  狼:“先生如能相救,一定报答。”“先生救了我,我很幸运,但是……与其……还不如……为什么……”“老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起初……其实……”(语言描写)——狡猾、奸诈;向东郭先生逼来、张牙舞爪地扑过来、狼很高兴地同意了(动作、神态描写)——凶残、愚蠢。

  老先生:眉毛都白了,拄着一根拐杖,仙风道骨,气质不凡。老先生大笑。说罢大笑。(神态、外貌描写)——聪慧智老的形象;用手杖敲着狼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再不给我滚开,我就用这根棍子把你打死!”(动作、语言描写)——正气凛然、勇敢;“这么说,你也有错。”“还不如你们再做一遍给我看看。”“有尖刀吗?”“这种忘恩负义的禽兽……不是……而是……”(语言描写)——英明、机智、果断。

  杏树、老母牛:“尚且……居然想免于一死!”“尚且如此,……还想免于一死吗?”(语言描写)——一生辛劳,而思想偏激的老者形象。它们以自身的遭遇告诉东郭先生,他应该被吃掉,而东郭先生临死却请教它们,更显示了他的迂腐。相对于老先生来说,杏树、老母牛起类比作用,为老先生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2.比较探究: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谁?故事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也和《渔夫的故事》完全一样吗?

  讨论后明确: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东郭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人最终战胜了邪恶。不同点是渔夫是善良、机智、勇敢的形象,东郭先生是仁慈、迂腐、愚蠢而最后又反省了的受难者的形象,应当给予教育。

  四、续写故事:

  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要求:

  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故事要具备“六要素”;

  利用对话、神态、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又 遇 恶 狼

  ——《东郭先生与狼》续写

  话说十年前的中山一带,东郭先生杀死了一条饿狼。十年后的这一天,东郭先生赶集回来,又经过当年杀死那条饿狼的地方。

  他骑着驴正走着,忽然掠过一阵阴风,只见前面站着一只极其凶恶的恶狼,双眼紧盯着东郭先生,恶狠狠地说:“东郭老儿,拿性命来,当年杀父,今日还债。”东郭先生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后,已一改当年的软弱,变得机智、勇敢了。他偷偷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藏于身后。对狼说:“当日杀你父,一直愧于心,恰好又相遇,今日我偿命。”于是鞠躬假装投降。待恶狼逼近,猛然亮出匕首,刹那间恶狼的脑袋就搬家了。东郭先生笑着说:“与你这种恩将仇报的‘坏二代’讲仁慈是愚蠢的。上次你父要将我吃,幸有老先生相助,我才逃过一劫。狼羔子,你记住,邪永不胜正,你就永远的去吧!”

  说罢,驴子一声长鸣,东郭大笑,二人扬长而去。

  【点评】

  这篇续写十分有新意。“六要素”齐全,故事完整,寓意深刻。运用鲜明、简练、工整的人物对话刻画人物,运用“拔”“藏”“鞠躬”“逼”“亮”等准确的动词描写人物动作,深化人物性格。“忽然掠过一阵阴风”的细节铺垫真实传神;“坏二代”“狼羔子”有时代感,妙趣横生;东郭先生由“笑”到“大笑”,是人战胜邪恶的神态升华;“驴子一声长鸣”是对主人的声援;“扬长而去”展示的是胜利者的姿态,意味深远,形象鲜明。

  以上当堂成篇的学生续写习作,就权当本课的教学反思吧。

狼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鹿和狼的故事》教案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鹿和狼

  1、谁能说说你对狼的认识?你对鹿的了解呢?(鹿:温柔善良,让人喜欢。狼:凶恶狡猾,让人憎恨,如《会摇尾巴的狼》、《狼和羊》。

  2、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题目后你想说些什么?

  温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凶恶的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读书)

  二、学生读课文。

  1、自己将全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你想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三、课文中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部分,边读边想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部分。

  四、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1、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目的是为了保护鹿,让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经过25年的猎捕,鹿没有了天敌。

  3、鹿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鹿病死了无数只,还有一些饥饿而死。

  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择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正方

  罗斯福是对的,他杀狼是为了保护鹿。

  反方

  罗斯福是错的,他违犯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规律。

  六、总结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种生物的存亡或数量发生变化,常常会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影响到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这就是鹿和狼等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狼教案 篇9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

  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身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安排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扮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方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区分。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效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发明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方法:查、加、改、联。

  师: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身手把他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和蒲松龄。前排的同学研究文本,猜猜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现在分头准备。

  教师:(三分钟后)“面对面”言谈开始。看看发问的能否问到对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问题准确地回答出来。

  生1:屠户,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问: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时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头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夹击,狼会吃掉我的。

  生5问:当你发现麦场上的草堆时,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问:当你看到一只狼装睡时,你为什么要杀他?

  生8答:我想这是最好的机会,莫失良机,先下手为强。

  生9问:你怎么会到草堆后面杀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当我来到草堆旁随便转转时发现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和近,就四处找找,果然找到了。

  师(问生9):你觉得两个人的猜想谁更有道理?

  生12:请问经历了这些,你自认是个勇敢的人吗?

  生13答:应该是,基本上是。

  师:基本上是,你们同意吗?

  生答:同意。

  教师小结这局部的答记者问:屠户基本上是勇敢的,也还算机智的,对不对?

  (大家造成赞同。)

  另一组针对“蒲松龄”的访问开始了。

  问:请问蒲先生,你为什么把故事布置在晚上?

  生1答:因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

  问:你为什么要笑?

  生2:因为狼想欺骗屠户,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师补充问:写的是狼的故事,为什么故事的结尾却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说“狼之变诈”?

  生3:由狼推广到别的禽兽。

  师(恍然大悟状):我懂了,不只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场一定是可悲的。

  生问:蒲先生,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寓言?

  生4答:这个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启发。

  师问:蒲先生,你觉得自身写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师提醒他念出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师示意他扮演一下这几句所写,生微眯眼睛,慢悠悠地摇头晃脑。

  师:大家觉得这个“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纷纷答:凶猛、贪婪。)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喜欢看科普文章,动物大世界,说说那里面的狼是怎样的?

  生1:狼是群居动物,他们非常团结合作。

  师:现在有环保主义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告诉学生三个有关拯救狼的事实。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龄错了吗?还是环保主义都忘了要维护人类呢?

  现在就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文学狼”与“自然狼”的问题研究。

  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才是新时代同学的风貌,让问题随同始终。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的教案09-06

《狼》教案11-26

精选狼教案10-14

狼的教案10-03

狼优秀教案02-28

蒲松龄狼教案04-09

狼蒲松龄教案04-09

蒲松龄狼的教案04-09

课文《狼》经典教案05-20

课文狼精选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