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变》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会变》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会变》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视美术活动为游戏。画笔、颜料和纸张就是他们的玩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或因其造型、色彩带来新的变化,或因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也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所以"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笔来画出童心世界!"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身体轮廓的勾画、内部的装饰、背景的印画,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在创作中,我围绕"我会变"这一线索,通过观察、想象、讲述,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并通过分组操作给了他们协商、合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勾画不同的身体姿势,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装饰,并用拓印的方法为作品创作背景。
2、尝试多种角度欣赏作品,产生不同感受,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已学习《行走和停止》的律动。
已有线描画的基础。
物质准备:
音乐《行走和停止》;
1K白纸5张,勾线笔;
彩色颜料及各种印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和节奏、摆姿势,感受动作的多样。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行走与停止》的游戏吧!
教师:你们的身体做出了哪些动作呢?(请幼儿将自己的动作用身体表现出来。)
二、摆姿态、画线描,表现身体的形态。
1、介绍不同画法,激发兴趣小朋友用身体变化出了很多动作,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大大的画纸,请一个小朋友躺在纸上摆出各种姿势,其他小朋友用笔沿着他的身体的轮廓勾画,画好轮廓后用线条装饰轮廓的内部。
2、交代绘画要求,进行协商
(1)个别示范讲解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看。
(动作一)看一看,他现在的姿势像什么?
(动作二)再看看又像什么了?讲解要求:摆好姿势后,不能移动,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画轮廓了。
(2)讲解操作要求今天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一共分成五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大家协商一下,一个小朋友在纸上摆姿势,其他三个小朋友把他的身体动作画下来。
(3)自由结对协商
3、摆出各种姿势,描画轮廓。
4、分块面画线描,装饰身体。
"小朋友,轮廓画好了吗?我们要进行装饰了,一个小朋友先把头部轮廓勾出来,画上五官,其它小朋友把身体部分分成几个大块面,再用各种线条、花纹进行装饰。"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装饰。
5、小结初步作品,交代要求评价两个方面:
(1)线条和花纹;
(2)人体的各种姿态变化。
小结:"作为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我们看看还缺了些什么?"(背景)
三、选材料,画背景,完成作品装饰。
1、交代背景画法
2、幼儿添画背景
四、展作品,赏作品,评价本次活动。
"小朋友,我们的作品完成了。谁来说说,现在画上的人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致比较高,较好的实现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将自己动作一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
《我会变》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和理解歌曲内容,并能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根据想象替换歌词,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尝试与同伴创编各种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跟着节奏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活动难点:
根据想象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魔术棒、幼儿座位围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营造轻松环境模仿各种动物
1、师:今天我是一位魔术团的魔术师,我要把你们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或动物,现在的魔术要开始了。
2、出示魔术棒,教师以一种神秘的口吻合小朋友们讲“这是一根很神奇魔力的魔术棒,现在我要把×××小朋友变成××”。现在要念咒语了“你会变,我会变,变成一只小鸟”被指到的小朋友,做小鸟的动作(张开翅膀飞来飞去)。
3学习咒语“你们想不想试一试,那就要和我来学习一下咒语”幼儿和教师一起念,你会变,我会变,变成一个什么啦?幼儿有节奏地回答,你会变,我会变,变成一个××。
4、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游戏(如教师指向一个幼儿,全体幼儿根据想象自由回答。如变成哟个大西瓜、变成一个大皮球。)
三、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你会变》我们一起来听听
1、欣赏歌曲,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
这首歌听起来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歌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歌词)
2、教师清唱一遍,提问
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幼儿根据听到的回答)
四、学唱歌曲,感受快乐
1、跟着老师清唱一遍,引导幼儿学唱
2、跟着琴声学唱
3、跟着音乐伴唱,完整唱歌曲
五、替换歌词,感受创编和表现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再魔术下变成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现在我们把它加到音乐中,可以加上可爱的动作。
1、幼儿替换歌词。你会变,我会变,变成一个什么了?自由想象,并在音乐中边唱边表演
2、幼儿自由组合,想象歌词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六、活动小结
《我会变》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创作,续编歌曲。
2、激发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
重点与难点
1、用身体各部位表现丰富多样的事物。
2、根据身体表现的事物编唱歌曲。
材料及环境创设
1、录有歌曲旋律的录音磁带一盘。
2、为幼儿提供能自由结伴的较宽松的空间。
活动过程
1、活动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并对身体变出的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2、欣赏重现
(1)教师用语言引出歌曲,幼儿随伴奏齐唱歌曲。
说明: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将歌曲再现。
(2)欣赏个别幼儿变出的机器人。
说明: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机器人的动作,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尝试表现的机会。
(3)引导幼儿变出各种不同本领的机器人,然后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说明:音乐结束,请机器人保持自己的动作姿态。教师随机地请几位机器人介绍自己的本领。这样又能多给幼儿提供一次互相交流的机会。
3、联想创作
(1)启发幼儿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变什么?
(2)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在变之前转个圈儿,边转边说“转个圈儿变成XXX”。
(3)游戏“开火车”——幼儿随音乐逐个用身体和造型姿态创造和表现。
说明:此游戏可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教师要求前面已经表演的内容,后面就不能再重复,促使幼儿仔细倾听,并不断地联想,
活跃思维,为创编歌曲作内容上的准备。
(4)教师引导幼儿编唱歌曲。
说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即兴和幼儿编唱歌曲,将新创作为内容编唱到歌曲中。
(5)幼儿合作编唱歌曲。
说明:幼儿自由结伴,找空位坐下,合作创编;教师在旁轻声播放歌曲旋律,幼儿随音乐联想,创作新歌曲。
4、展现交流
(1)请几组幼儿展现交流。
说明:对幼儿编唱的歌曲,教师及时地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
(2)教师伴奏,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唱的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丰富多彩从音乐活动“创编歌曲《我会变》”想到的……
——关于创造力培养
“创编歌曲《变》”,是荷花池幼儿园黄颖岚老师在“上海市幼儿园教学模式研讨会”上展示的一堂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它的活动目标是:
1.在幼儿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创作、编唱歌曲。
2.激发幼儿愿意表现,敢于表现的欲望。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手指游戏,并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的手指游戏大胆地编唱和表现出来。
这一活动归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表现型模式,它与孩子的想象、创造相一致。由此使我想到: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日益引起人的重视。
一.树立创造力教育观
创造力教育观,涉及到幼儿园教师对创造教育的职能和如何开展创造教育等问题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倡导的创造力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尊重、宽容、期待。
1.尊重: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创造型的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师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相一致。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很能满足具有这些品质的小男孩们创造欲望,变老虎、变机器人、变恐龙怪兽,分腿弓背搭南浦大桥,几人组合成宇宙飞船。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还非常理解和保护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不管是小小的变化,还是不怎么样美的组合,都以鼓励、赞扬的口吻,为幼儿的创造力品质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打下了基础。
2.宽容:心理学研究指出,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模而感到焦虑不安,儿童也会如此。因此,教师要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的“与众不同”,鼓励幻想,鼓励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始终鼓励孩子的不同想象和创造。如: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想象“手会变出什么?”时教师就要求孩子与别人的想象不同,不重复。当孩子想象出的物体已经有人说过又一时想不出新的物体时,教师又允许孩子“再想一想”,“等一会儿再回答!”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这又与教学的民主性原则异曲同工。
3.期待:先前谈到的教师允许孩子去“想一想”,这也就是期待的观念。教师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机会去想象、创造。对幼儿来说,想象、创造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期待的观念表现在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上,同时还表现在对人的态度上。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巨大的个性差异的。因此,教师对每一个幼儿要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期待。
这一音乐活动只是一次创造、表现型活动模式的展示。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
是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时机,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时机,遵循教学的四性原则,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实施有效的策略,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创造力发展的策略亦可概括为六个字:激发、创设、鼓励。
二.创造力发展的策略
1.激发:主要指激发创造动机。创造动机在创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节功能。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整个心理活动尚处于无意识为主的阶段、目的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动机,使他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儿童的创造动机可以以培养“问题意识”着手,教师可以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由此,可以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
2.创设,是指创设环境。除了轻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还需一定的物质环境。例如:丰富多彩的文学、音乐、美术、游戏、制作等活动,都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此外,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教师还可以专门设计一些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开发创造力的目的。
3.鼓励,指鼓励儿童去创造。教师应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多一点创造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多给幼儿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从现实需要出发,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新;从未来的需要出发,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至于儿童的作品。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或幼稚可笑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就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
《我会变》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歌曲中快乐的学儿歌
2 开动脑筋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
3 根据圆形特点学会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圈》 彩色卡片 油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音乐圆圈圈开始,教师与幼儿一听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提问:
1 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跳了舞,有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吗?
2 那你们有没有见过圆圈圈呢?
3 刚才歌曲里面爸爸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
4 那妈妈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了?
5 最后宝宝把圆圈圈变了什么了?其实圆圈圈就是圆形。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看图片。
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圆圈圈朋友,你们喜欢吗?这些圆圈圈对小朋友说:“我们就是个圆形一点都不好看,希望小朋友能帮我们变得漂亮些
三、教师激发幼儿想象力。
1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了?
2 你们想把圆圈圈变成什么了?
四、教师将幼儿的想法画在相印的圆圈圈上。
如:幼儿说可以变成西瓜,西瓜是什么颜色的, 就画在相同的颜色上。
五、创编儿歌
刚才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都变好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是把我们变的圆形编成一首儿歌,其实编儿歌一点都不难,现在你们先听老师编一句。
小圆圈真会变
变太阳红艳艳
变气球飞上天
变西瓜大又甜
变花朵香又香
变足球滚呀滚
变苹果圆又圆
变闹钟向叮咚
变糖果甜又甜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读,今天这首儿歌小朋友 编得很棒,回家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想一想圆圈圈还能变成什么。
六、活动结束
最后我们在把前面学舞蹈在跳一遍,在舞蹈中自然结束。
《我会变》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会变的动作,初步感受身体动作的多样变化和特征。
2.尝试运用绘画方式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1.人物动态赏析画3幅、粉笔。
2.幼儿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相互交流对身体的了解
1.你们的身体能做出哪些动作?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大胆尝试将身体变化出各种动作造型,也可以两两合作。
二、欣赏:我会变
1.教师听取幼儿的意见,对幼儿做出的动作给予肯定。
2.请一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摆出这种姿势后,教师与幼儿共同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出该动作。
3.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赏析画中的图案加以引导(如我会变做操一样、举重一样、跑步一样、跳绳一样的动作)。
4.鼓励幼儿想象出更多不同的动作,以记录的方式在黑板上做标记。
5.结合已了解的一些动作,进一步感知手脚的多变。
6.刚才我们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动作,那现在就要请我们小朋友来将自己想出的动作画下来,看看谁的动作“变”得最多,与别人的不一样
三、绘画:我会画变化的人
1.教师说清楚绘画要求:应运用圆形(表示头)、长方形(表示手和脚)进行作画。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想象思维有创新的幼儿给与表扬,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与鼓励和帮助。
四、评价:谁变得最可爱、有趣?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画面内容,并将作品自豪地张贴在“我会变”主题墙上。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孩子们特爱表现,一提到用身体表现各种动作,个个都千姿百态地摆起来了,从而也捕捉到了很多特别精彩的身体动态,为他们绘画“我会变”埋下了伏笔。在绘画中,很多孩子一边绘画一边念念有词,有的还不时地摆一下要画的造型,很是投入。由于画技还不够,画面显得简单,但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表现出来的,他们还喜欢评论画面,乐得自我欣赏。
本次活动我运用的是幼儿自由想象画画法,老师几乎不给任何范例,但有几幅精彩的人物变化动态赏析画我给孩子们做了详细的有趣的点评,由此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地创作,幼儿的画面很丰富,但是画的效果从审美角度看不算理想,主要是画人技法不够,画的人物形像较简单,虽然动态很多,但色彩、图案的装饰等有些简单。作为大班幼儿了,我想画技很重要,对孩子能否表现一幅好的画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训练幼儿的画技应该是我近阶段美术课的一个重点目标了。
《我会变》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生养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2.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3.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一: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
2.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西游记》第1集;活动室墙上张贴着有关胎儿生长(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西游记》动画片,让幼儿欣赏“石猴出世”画面,了解孙悟空的来历。
2.引导幼儿讨论:我从哪里来?
二、自由探索,发现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1.幼儿自由结伴去看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探究: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
2.启发幼儿想一想: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
三、交流分享,了解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1.请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一些秘密。
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直接回答或把问题反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
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生长变化:
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爱妈妈。
【活动延伸】
1.制作小礼物送妈妈。
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二: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探索成长的秘密,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
2.感受成长的不易,体验成长的快乐。
3.学习按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准备】
1.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一组照片。
2.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穿戴过的衣服鞋帽等。
3.制作幼儿成长课件,水粉颜料,树和小路形状的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一张教师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孩是谁。
2.逐一出示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照片,引导幼儿发现人是慢慢长大的。
二、观看幼儿成长录像,引导幼儿感知、讨论成长的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讨论、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2.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身体(身高、体重等)的变化。
3.鼓励幼儿讲一讲自己在生活自理及知识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变化。
三、利用旧物、照片排序,让幼儿了解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1.引导幼儿按时间顺序,摆放个人照片,幼儿间互相观看、议论。
2.组织幼儿将收集的小时候的衣服鞋帽等物品和照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布置“我在变”的主题展板。
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
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生长变化:
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要爱妈妈。
【活动延伸】
1.制作小礼物送妈妈。
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三:身体变一变
【活动目标】
1.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
2.学习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杂技小人偶,一根魔法棒。
2.多媒体教具。
3.“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杂技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操作杂技小人偶进行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杂技小人偶每个身体动作的变化,会变出一种有趣的身体造型。
二、幼儿尝试人体造型创作。
1.幼儿自由动动自己的头、手、脚及各关节,尝试摆出几种模拟造型。
2.快速变形:教师手执魔法棒扮演魔法师,口中念:“魔法魔法变变变……定!”此时魔法棒指向哪位幼儿,该幼儿就要快速摆出一种人体造型。
3.分享交流:说说摆出的造型名称和变动的身体部位。
4.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采用站、蹲、坐、躺、弯腰、屈膝等姿势变化进行人体造型创作。
三、赏析“行为艺术”作品。
播放“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引导幼儿欣赏成人的人体造型艺术创作,感受人体造型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自由分组,尝试合作创作人体造型。
1.幼儿自由结成合作小组,共同讨论、协商、合作摆出造型,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各组的造型拍摄下来。
2.利用视频转换仪欣赏幼儿的作品,并请各组介绍作品的构想及名称。
活动四:表情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的各种表情,知道不同的表情表达不同的情绪。
2.关注他人的表情变化,学会关心他人的感情。
3.体验积极的情绪,锻炼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布置一间“表情屋”:在舞蹈室内的墙镜上贴一些表现快乐、生气、悲伤、惊讶、害怕、紧张等表情的大图片。
2.表情小图片若干。
3.动画片《毛毛生气了》、《表情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带幼儿进入“表情屋”,认识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1.引导幼儿欣赏墙镜上的表情大图片,与同伴说一说表情图片所表达的情绪,并在镜子前模仿各种表情动作。
2.组织幼儿交流:这些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认为他们现在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你什么时候会有和他们一样的表情?当你和他们有同样感觉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二、播放动画片《毛毛生气了》,引导幼儿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1.观看动画片,观察毛毛生气的原因和表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曾经为了什么原因生气?感觉是怎样的?怎样表示?
3.教师小结:人很多时候生气只是因为一些小事情,人生气时心情就不快乐,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影响到他人的心情。
4.组织幼儿讨论让自己或他人不生气的办法。
三、游戏《表情变一变》。
1.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情图片,集体做出相应的表情,比比谁的反应快。
2.猜表情:请个别幼儿上前抽取表情图片,并根据所抽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请大家猜他所抽到的是哪一种表情图片。
3.翻牌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种表情图片牌随意盖住,一人一次翻牌机会,随机翻出一张表情图片牌,对方说出并做出相应表情,说错做错的让“翻牌人”刮一下鼻子,说对做对的刮“翻牌人”一下鼻子。
四、播放歌曲《表情歌》,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表情所表达的情绪。
大班主题活动设计——《我会变》
1.幼儿听歌曲自由照镜子做“变脸”游戏。
2.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配合脸部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创设“心事倾诉屋”,引导幼儿对着自己喜爱的玩偶诉说心事,缓解不良情绪。
活动五:七彩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感受各种情绪。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情绪。
【活动准备】
1.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磁带。(节奏舒缓、明快、喜气洋洋等各种音乐)
2.布置“七彩心情谷”,里面有不同内容的场景。(布满星星的夜空、春暖花开的山野、喜庆中国民俗年、 热闹的森林等)
3.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带领幼儿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导幼儿参观各种场景。
二、表达体验“七彩心情”。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自由选择场景,在场景中用肢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分享交流“七彩心情谷”的经历。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我在七彩心情谷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和场景。
四、画一画七彩心情。
1.播放音乐,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根据自己的心情画画。要求每听一段音乐,就画一张新的图画,直到音乐播放完毕为止。
2.分享交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画的是哪一段音乐,心情是怎样的?用什么形象或颜色来表达的?
活动六:未来的我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美术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未来的自己。
2.体验长大的快乐,对未来的自己充满憧憬。
【活动准备】
1.“哆啦A梦”和“时光机器”玩具。
2.一间操作室,有用来装扮角色的半成品材料。
3.多媒体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画人物“哆啦A梦”,激发幼儿兴趣。
鼓励幼儿交流:“哆啦A梦”有许多宝贝,这些宝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幼儿说说“时光机器”的作用——可以看到未来的自己。
二、幼儿讨论,展望未来。
1.假如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器”到达未来,看到长成大人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的,可能做什么工作。
2.讲讲未来自己的服饰、工作环境、工作用品等。
三、坐上“时光机器”——扮演“未来的我”。
1.幼儿围成圆圈转动,模仿“时光机器”的运行到操作室。
2.幼儿选择半成品材料装扮自己(如:配套的服饰和工作用品)。
3.布置工作环境,扮演角色,进行“我是××,我在……”的游戏。{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扮演游戏情况拍摄下来}
4.“哆啦A梦”提醒幼儿时间到,坐上“时光机器”,卸装变回原来的自己。
四、分享交流:
1.利用视频转换仪让幼儿看看他们的扮演游戏。
2.随时定影,让画面上的幼儿介绍“未来的我”。
【活动反思】
首先,是体育课中的一些基本的队列和口令及手势没有很规范和明确,幼儿在排队时有一些混乱。这一点也可能是平时训练的不够多,或者不够正规,孩子们在听到老师排队的口令后出现不同的列队方式。他们大多是按照平时散步或者外出活动的排队方式,或者是三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的方式。
其次,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还是缺乏一定的细心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在练习转圈和玩“风车转转转”游戏时,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别人的动作,通过对比总结哪一种转圈的方法好,试图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转圈要求的动作要领,但是在实操中孩子们虽然能区分谁的方法好,但是却不能自己独立用语言组织说出动作要领。这一点跟老师的语言引导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重点让幼儿观察某一个部分可能会更快得到答案。
再次,对课程的游戏部分的预知和估计不足。游戏中出现孩子们转圈数不清,旁边的小朋友乱数的情况,往往要求转5圈,每个孩子都只转了4圈就停止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的,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只能老师在旁边数圈数。而且在游戏中,幼儿在找图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着急,很多孩子对图片的指认能力下降,找一幅图片需要很长时间,这也可能是跟图片摆放的位置和图片的色彩有关,如果我把相同图片分开在两张桌子上,并且每张图片打印成彩图可能会有所改善。
回想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也有很多让我很欣慰的地方。我特意选了两个比较调皮的小朋友去参加课程,本来担心他们会捣乱,但是一节课下来,我感觉他们的表现还比较好,对游戏也很感兴趣,胜负心很强。在比赛的时候两次都是红队和蓝队打成了平手,因为好胜孩子们都还要继续比赛,甚至有两个孩子在输掉比赛之后激动的要哭了。其实平局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激发了孩子们对接下来的比赛更有信心和欲望了。孩子们能在转完5圈后依然能完成走独木桥、奔跑等动作,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次的课程中的游戏是他们能力内的挑战,大班的孩子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体能,让我的体育课堂活力四射。
《我会变》大班教案7
设计意图:
幼儿视美术活动为游戏。画笔、颜料和纸张就是他们的玩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或因其造型、色彩带来新的变化,或因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也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所以"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笔来画出童心世界!"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身体轮廓的勾画、内部的装饰、背景的印画,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在创作中,我围绕"我会变"这一线索,通过观察、想象、讲述,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并通过分组操作给了他们协商、合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勾画不同的身体姿势,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装饰,并用拓印的方法为作品创作背景。
2.尝试多种角度欣赏作品,产生不同感受,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3.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作品。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学习《行走和停止》的律动。2、已有线描画的基础。
物质准备:音乐《行走和停止》;2、1K白纸5张,勾线笔;3、彩色颜料及各种印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和节奏、摆姿势,感受动作的多样。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行走与停止》的游戏吧!
教师:你们的身体做出了哪些动作呢?(请幼儿将自己的动作用身体表现出来。)二、摆姿态、画线描,表现身体的形态。
1.介绍不同画法,激发兴趣小朋友用身体变化出了很多动作,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大大的画纸,请一个小朋友躺在纸上摆出各种姿势,其他小朋友用笔沿着他的身体的轮廓勾画,画好轮廓后用线条装饰轮廓的内部。
2.交代绘画要求,进行协商(1)个别示范讲解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看。(动作一)看一看,他现在的姿势像什么?(动作二)再看看又像什么了?讲解要求:摆好姿势后,不能移动,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画轮廓了。
(2)讲解操作要求今天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一共分成五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大家协商一下,一个小朋友在纸上摆姿势,其他三个小朋友把他的身体动作画下来。
(3)自由结对协商3.摆出各种姿势,描画轮廓。
4.分块面画线描,装饰身体。
"小朋友,轮廓画好了吗?我们要进行装饰了,一个小朋友先把头部轮廓勾出来,画上五官,其它小朋友把身体部分分成几个大块面,再用各种线条、花纹进行装饰。"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装饰。
5.小结初步作品,交代要求评价两个方面:(1)线条和花纹;(2)人体的各种姿态变化。
小结:"作为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我们看看还缺了些什么?"(背景)三、选材料,画背景,完成作品装饰。
1.交代背景画法2.幼儿添画背景四、展作品,赏作品,评价本次活动。
"小朋友,我们的作品完成了。谁来说说,现在画上的人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致比较高,较好的实现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将自己动作一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
《我会变》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丰富多样和装饰特征。
2、尝试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以及运用面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面具欣赏ppt,面具实物若干,背景音乐。
2、幼儿进行过装饰画学习,有运用水粉作画以及运用粘贴材料进行制作活动的经验。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种易粘贴辅助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如纸环、纸卷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对面具的了解。你们知道面具吗?你还见过或玩过哪些面具?
二、观察欣赏面具范例,感受面具的多样和特别的装饰。
1、欣赏面具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面具的特别之处。
2、进一步观察欣赏不同类型的面具图片和实物面具,引导幼儿从面具的色彩、装饰特点进行观察。
3、幼儿戴上面具,体验变脸后心里产生的变化。
三、共同探讨面具的装饰方法与制作步骤。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面具的装饰方法,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师介绍提供的面具底板材料(平面、立体、半面、自制)和辅助材料。
四、幼儿创作自己的面具,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了解工具材料的操作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面具创作。
2、教师观察幼儿在创作中的表现,引导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关注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
五、幼儿跟随音乐。体验戴上自制面具变换角色进行游戏的快乐。
【《我会变》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我会变教案11-24
《我会变》大班教案09-19
大班我会变教案11-24
大班美术我会变教案03-31
大班美术教案:我会变10-02
大班活动:我会变01-09
《我会变》教案11-04
我会变教案10-16
我会变的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