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05-04 11:29:05 教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教案七篇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言文教案七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刘振伟

  《师说》课堂实录3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 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 从师的必要 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 爱其子择师 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文言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教案’鸿门宴教案。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教案《‘教案’鸿门宴教案》。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鸿门宴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

  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 “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错译。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沛公军霸上 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文言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3、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4、 培养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力。

  5、 通过情景练习,进入→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创意说明:

  本文重在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容恳切,令人感动,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培养学生想像和情感体验能力,促使学生好学向上。

  学习步骤: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文学常识介绍:

  1、 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和课后资料。

  2、 介绍本文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作为文章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者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疏通学问

  1、 师播放朗读磁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生自由朗读课文。

  3、 生根据注释和词语试译课文。

  4、 四人小组直译课文,教学巡视。

  5、 师生弄清课文大意,师朗诵重要字词注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提问:

  ⑴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

  ⑵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⑶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为?

  2、 小组议论

  3、 课堂讨论

  明确:

  ①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②“同舍生……火华然者神人”。他们都没有成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在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能,只能说其用心不专。

  ③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适当穿插描写,运用对比揭示道理,用切身经历使人感到真诚。

  四、情境练习

  1、 教师介绍情境练习的要求。

  A、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紧密结合课文解读。

  B、 进行情感体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

  C、 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进行活动。

  D、形式:①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② 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可以加入合理的想像。

  ③ 六组练习中任选其一。

  ④ 可以说,可以写,可以表演。

  2、 出示情境话题。

  A、“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的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文言文教案 篇6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解题目

  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四、 掌握字词

  惴惴 zhuìzhuì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guǐ 夫 fú 俟sì,

  五、翻译文章

  本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文章,并点出每段需要重点记忆理解的语段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六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七、背诵全文

文言文教案 篇7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二、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四)主谓倒装句

  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文言文教案七篇】相关文章:

文言文《观潮》教案11-17

苏幕遮范仲淹文言文教案11-21

文言文《观潮》优秀教案11-18

【推荐】文言文教案三篇04-21

有关文言文教案4篇04-20

【必备】文言文教案3篇04-20

【热门】文言文教案3篇04-20

【实用】文言文教案三篇04-28

【精华】文言文教案3篇04-23